关键词:城市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
一、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
1、景观规划的内涵
景观规划主要是对自然、地理以及生态等实体的研究,综合了人与自然的格局及发展过程。景观经其的功能以及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出其的异质性,进而形成多种景观特色。所以合理科学构建生态城市的景观生态空间结构,维持各种景观要素在功能以及结构上的多样性,规划建设出富有地区特色以及风情的生态城市景观,将景观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产功效等充分发挥出来,是现阶段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2、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的景观规划原则主要有两点:(1)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要使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据各个城市进行宏观理性的调控以及规划,使当地城市用地的规模以及城市人口的规模日趋合理,并结合生态学原理对人居环境进行改造,避免盲目修建广场地铁以及高楼大厦等。(2)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体系原则。除了要合理建设生态城市之外,我们还要做到城市规划的体系原则达到合理性的布局。不仅要遵循区域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还要以城市中心为基础来布局城镇,从而能确定该区域内的各城镇的地位、等级以及规模、职能等的分工,促使中心城市走向繁荣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的平衡发展,并辐射带动各城镇以及农村的繁荣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要素分析?
1、社会生态化?
社会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把社会作为重要对象纳入规划之中。要着重树立城市人群的环境价值观,强化生态意识,打造为全社会所共识、共创的生态文明,将生态理念融入人们日常行为规范之中,让人们从内心深处自觉、主动树立环保理念,关注环境质量,倡导生态环保的社会公共道德。要让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要加强法律保障。通过立法的手段建立、完善社会生态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社会矛盾的自动调解,优化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提高城乡交通建设水平,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优化人口结构。?
2、经济生态化?
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在这个方面不但关注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特别是资源循环利用和再生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要加快推动工业生产的清洁化,减少废弃物排放,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加大新型绿色能源和原料的开发与应有,改进生产工艺,升级技术设备,强化生产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深厚度,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禁止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环境生态化?
生态城市要着力打造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水平相适应,要做好城市及周边范围内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护生物种群多样性,做好土地综合利用,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绿化环保工作,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优化植被结构,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做好废弃物回收综合利用。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三、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具体实施?
1、保持生物多样性?
在规划时必须重视城市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实际操作中在重点保护名、古树木的同时,也应该对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加以保护。在严谨探讨的前提下适度引进外来物种,从而为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的满足提供支持。需注意在实施中,对于具地方特色的植物应在合适场所进行大量种植,如天津市的城市绿化就是广种月季,收到良好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利于城市品牌的构建。另外,在不同的公园游园或居住区绿地设计时,要把握不同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物候特征,合理搭配,植物的搭配布置,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通过各种植物的搭配和组合,可以短时间营造出需要的氛围,为城市的生态改善提供支持。?
2、保护景观绿地?
景观绿地是生态规划工作的重点。在规划设计中对绿地的数量和分布都有详细要求。通过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绿地组合,形成绿地景观。这就要求,一方面增加绿地总体数量,使之充分发挥生态屏障的功能;另一方面要保证单位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分布不受破坏。在进行绿地的分布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人口、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因素的限制。对一些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的地区进行绿地设计,并通过人文因素的参与,形成有高度针对性的主题公园等,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要对交通空闲地块有效利用,通过精心合理规划保证交通岛、立交桥等交通绿化,产生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此外,城市绿地小公园等,都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构成绿地体系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给予更多关注。?
3、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
因地制宜,对城市建设进行既经济又有效的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对水资源的保护尽量采用自然型护岸方法,用芦苇、蒲草等挺水性植物去除BOD 和氮;用浮萍等浮水性植物吸收铜、镉、铬、硒等金属,抑制藻类的生长;用藻类等沉水性植物吸收TNT、DNT 等化合物。合理搭配河流中多种水生植物,使植物间优势的互补,构成高效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这样的做法既增强了城市的自然景观,起到了美化功效,又维护了城市生态系统,并能有效发挥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功能,属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过,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和公众的参与和配合,在这方面还需要人们多做努力。?
4、弘扬绿色低碳理念?
低碳城市,就是要按照一个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生态化的经济增长方案,实现一种循环、节约、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对低碳城市进行总体规划,需要依照低碳的目标对相关领域进行细致分解,从城市布局结构、低碳产业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低碳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到污染物处理、碳足迹、绿色建筑标准等多个方面都应制定相应的规划战略。具体实施起来,首先要建立低碳城市运作。通过经济的低碳转型,优化耗能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要优化用地布局,以此途径吸引高端的产业及知识型人才入驻。对土地进行集约利用,完善相关指标,如规定单位面积土地的 GDP产出与能源消耗比,规定单位面积土地的碳排放标准等。城市交通方面也要建全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改造轨道交通与快速公共交通两方面的建设,将低碳化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
四、结束语?
环境污染是现代社会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正是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今后城市发展的基础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明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2]潘佳伟.概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2.
论文作者:董英英1,陈昌盼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景观论文; 绿地论文; 低碳论文; 植物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