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干二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漏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轻者患者局部发生肿胀.疼痛,重者导致患者局部坏死.溃疡,甚至残疾,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易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2013年1 至2015年10 月,我科共发生药物外渗并导致一定后果者10 例,其中男7 例,女3 例。年龄34~60 岁,平均年龄51 岁。使用静脉留置针超过3 天的8 例,各种原因导致软组织肿胀者7 例,导致皮肤坏死溃烂者3 例。经治疗2 周内治愈者8例,经3 周以上换药治愈者2 例,化疗药物外渗6例。
2药物外渗的原因
2.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溶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20%甘露醇;抗肿瘤药,如5-氟脲嘧啶、阿霉素、氨甲喋呤、长春新碱、紫杉醇等。
2.2机械因素
机械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破坏了血管的完整性;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时间短;另外有的患者长期输液,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处穿刺导致药物外渗的几率均较高。
2.3机体自身因素
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药液外渗后刺激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微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渗出,血细胞粘附浸润,细胞受损变质。长期静脉给药使静脉内膜发生损害,导致通透性增加。
2.4血管选择不当,如静脉推注选择了细小的血管。
前臂掌侧下段、足背表浅细小静脉等,由于血管壁薄,对压力的耐受性差,推药液时压力稍增大药液即渗出血管外。另外穿刺不成功后,反复使用同一条血管穿刺易导致药液由未愈合的针眼处渗出。
3 药物外渗的预防
3.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对有可能从事化疗护理的护理人员集中授课培训,同时利用床边交接班、晨间交班时间进行化疗药物用药护理相关知识讲解及巩固,指导年轻护士掌握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3.2 血管的评估及选择
输液前应了解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因素。如静脉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太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肢体淋巴水肿、有外周神经病变,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影响,为确保用药安全要选用近心端、管腔大、回流畅易固定的静脉给药,避开手背和关节附近部位,因这些部位靠近动脉和肌腱,易造成永久性损伤。静脉穿刺时对易损伤人群(老年患者、婴幼儿、患血管疾病者、长期静脉输液者),应高度重视,合理选择血管。
3.3 静脉通路的建立
输注起泡型化疗药和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药物。对需要复程化疗的患者要建立中央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条静脉多次穿刺重复或长时间输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掌握药物的性能
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其给药浓度必须按医稀释和摇匀,并调节适当的滴速。
3.5 正确固定和拔针
用输液贴固定穿刺针头的针柄,不用纱布或贴膜覆盖整个针头的置针部位,以便于观察。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取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5~10 分钟,切忌揉搓。
预防知识的宣教
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液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勿动输液肢体如有输液部位的胀痛感、烧灼感,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3.7 严密观察
输注化疗药物、高渗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时应随时检查静脉通路的回血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特别是意识不清的患者应密切巡视。禁用细胞毒性药液直接检查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4 药物外渗后的治疗及护理
4.1 非药物处理
4.1.1 一般护理
在药物外渗的48 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冷敷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 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4.1.3 热敷
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4.2 药物处理
4.2.1 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
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据报道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4.2.2 局部封闭
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 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4.2.3 解毒剂的应用
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2.4 湿润烧伤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疼痛。创面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4.3 外科处理
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首先掌握精湛的穿刺技术。其次认真正确掌握预防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救治。
论文作者:肖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药物论文; 静脉论文; 血管论文; 药液论文; 局部论文; 外渗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