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酬递增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报酬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536(2001)03-0076-02
一、报酬递增的理论研究渊源
报酬递增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从企业的角度说明了报酬递增产生的过程,并提出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定理,即生产力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扩大。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持续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斯密的报酬递增理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第5页,商务印书馆,1972。)。其中技术变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成,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竭的源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因果累积。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分工累积以及以知识积累体现的技术变迁都属于动态范畴,必然导致垄断的出现,其与静态的竞争均衡是不相容的。这正是斯密定理的两难困境之所在。正如斯蒂格勒所说:“如果确是市场容量限制了劳动分工,那么典型的产业结构就必定是垄断;如果典型的产业结构是竞争,那么这一定理就是错误的”(注: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第2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
马歇尔对斯密定理两难困境和报酬递增的处理,关键是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马歇尔认为,“可把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取决于产业的一般发展;第二类经济取决于从事工商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它们的效率。”(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266页,商务印书馆,1982。)把前者称为外部经济,后者称为内部经济。由于他意识到内部经济的差异将瓦解竞争均衡,所以假想不论任何时候,该厂都享有所属工业生产总规模所具有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平均份额,其结果外部经济的自然增长成为报酬递增的唯一源泉,即产业的规模扩大决定于整个工业生产总量的增加,一个厂商的规模扩大取决于产业的发展。企业内分工、创新、技术变化在分析框架中都被抽象掉了。马歇尔没有指明外部经济的来源是什么,同时以静态均衡分析处理动态的报酬递增是不合适的。但这种以外部性为基础来分析收益递增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产业间分工使得迂回生产链加长,也使得市场规模扩大,而扩大的市场会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这是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报酬递增机制。这种报酬递增的来源有两种。其一、对于某一厂商而言进行专业化生产导致的生产费用的节约而实现的报酬递增;其二、产业间分工呈现出社会分工的网络性,加之供求的交互作用使产业间分工扩大时报酬互补,从而使整个经济呈现出报酬递增,因此产业专业化是报酬递增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现代经济理论中的报酬递增思想
现代经济理论对报酬递增的深入探讨,有两条思路。一条沿袭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思想,试图将不完全竞争和外部性结合起来,将报酬递增纳入一般均衡框架;另一条沿袭杨格的“有保证的收益递增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思想,从因果累积和路径依赖的角度研究报酬递增。
1.以外部性为分析基础的新古典思路
所谓新古典思路,则要遵循均衡框架和要素分析法,这种思路集中体现在新增长理论中。首先,将知识看作一种新的投入要素(或者体现为一种专门的技术,或者体现为与人力资本的结合)。技术是研究与开发内生驱动的结果,人力资本是家庭和教育部门的产品,从而将知识这一新要素内生于经济系统中;同时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使得投资的社会报酬率高于私人报酬率。即知识有递增的报酬率。正是知识要素的报酬递增抵消了其它物质要素的报酬递减,才使整个要素投入产生报酬递增。这一理论集中体现在罗默与卢卡斯的思想之中。
罗默通过内生知识积累过程来说明报酬递增的产生。科学知识就其产权而言是部分排他的;知识具有溢出效应。知识又区分为两类: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的知识。专业化的知识可以产生内部经济,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又形成个别厂商用于开发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一般知识可以产生外部经济,使全社会都能产生规模经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交织作用,不仅使单一产品或企业报酬递增,而且使要素投入和整个经济产生了报酬递增。在知识积累模型中,增长率可随时间单调递增,显然不符合实际,并且必须导致不存在竞争均衡。所以假定知识生产收益递减来解决这一问题,给定某一时点上的知识存量,对研究的加倍投入不会使新生产的新知识加倍,从而保证了知识生产存在最优的投资率和最优的知识增长率。通过知识生产的收益递减和知识的外部性,保证了产出生产的收益递增长,经济的均衡增长。
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和知识存量被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部门。卢卡斯认为,全社会的收益递增由人力资本的溢出而形成。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产生了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通过在实践中“边干边学”,即通过在岗训练,师徒相传或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给自己带来收益,而外部效应则有助于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从而使整个经济产生收益递增。
2.以路径依赖为分析基点的结构主义思路。
结构主义报酬递增理论完全继承和发扬了杨格的分工因果和积累、自我演进的思想,体现在发展经济学以及卡尔多、贝恩·阿瑟等的思想中。这一思路完全抛弃了新古典线性分析方法和牛顿式近似法以及可逆时间的观点,认为由于经济系统中时闽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非均衡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其有着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因此这一思路的理论家积极主张运用非均衡和非线性方法来说明报酬递增机制和经济演进。
发展经济学的报酬递增思想集中体现在缪尔达尔所提出的“累积因果关系原理”中。经济中存在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的变化呈同一方向,其不断加强、不断扩大、自我积累,使经济增长过程出现“回波效应”。就贫困国家而言,由于“循环和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则被长期锁定在恶性循环的正反馈之中,为此罗森斯坦-罗丹和赫尔希曼提出了“退出”锁定状态的不同战略规则。
杨格的学生卡尔多则提出了报酬递增的结构分析。他认为经济现实是报酬递增而非报酬递减或不变,每个部门、每个产业甚至某种技术在报酬递增程度上的差异,使经济体系不存在趋向均衡的内在趋势,但任一时点上,经济状态除非作为导致它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结果,否则是不可预测的,这样就必须把历史时间引入到经济分析中。
贝恩·阿瑟对报酬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和路径依赖特征运用概率理论进行了数学处理。他认为支撑经济系统的规则是报酬递增而非报酬递减。在报酬递增存在的情况下,使经济系统显示出多重均衡,即报酬递增能够导致多种可能的结果,具体哪一种结果能够被选中,与历史上一系列偶然的随机事件有关。由随机事件影响选中的某种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的,也可能是次优的或劣等的,但是一旦选中这种结果(均衡),经济就会步入这种路径并被锁定在这个路径之上,并因报酬递增的正反馈效应,使这种结果被放大,即优等更优、劣等更劣。发展经济学家的“贫困的恶性循环”得到了更精确的论述。穷国更穷、富国更富的经济增长差异性由此可以得到某种解释。
三、评价和启示
斯密关于报酬递增和经济进步的思想是宏大的。其“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的定理被阿林·杨格称为是“全部经济学中最有阐述并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这一原理经由马歇尔与杨格发挥之后,分别又被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重新阐释。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新古典主义着重在均衡框架内寻找报酬递增的根源,并从经济要素投入的角度来解释递增原因,而结构主义则是以报酬递增的存在为前提,分析经济系统的特征以及系统演进的路径特征。这两种思想分别在一个侧面探讨了报酬递增,而且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作出了某些解释。但从理论观点上讲,都不免失之偏颇。
1.对报酬递增源泉的探讨,完全偏离古典主义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探讨。古典主义从企业内分工、产业间分工等角度探讨了分工机制对生产成本及生产率的影响,这一点则完全被新古典主义忘记了。仅从马歇尔那里继承了外部经济概念,着重从外部性这一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领域寻找对经济有递增效应的投入要素。即知识、技术、人力资本。但这类要素为什么具有外部性,为什么产生报酬递增则不在其讨论范围内。而结构主义则以报酬递增的存在为既定前提,但报酬递增对经济系统的作用并不能否定报酬递减法则的存在和适用性。问题是报酬递增与报酬递减各自起作用的范畴是什么,报酬递减可以用稀缺性以及心理学原则来解释,那么报酬递增如何来解释。这都不能不涉及对其本源的研究。
2.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的分割。自从斯密开始了经济均衡与经济进步那条理论思路之后,经济均衡框架不断得到完善,而动态的经济进步却被长期忽视。报酬递增结构主义仅探讨经济的动态性和非均衡性,却忽视了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均衡。新古典主义则试图将动态进步溶进均衡框架。客观上均衡与动态非均衡都作为客体真实的存在,那么认识论则应寻求局部静态均衡与动态非均衡的结合,而不能任舍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