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建设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开发之“道”
中国人才研究会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科技强国与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一同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主题,而创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核心关键词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分别出现59 次、17 次和14 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把核心技术比喻为“国之重器”,强调“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际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背后,是科技人才支撑。这就需要聚焦中国科技人才的开发进阶之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创新力聚焦
科技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创新力,这种创新力引发科技革命和技术变革,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相较于一般人才而言,科技人才的创新力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进行原创性的研究活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正是指向科技人才创新力这一层面。二是这种创新力体现为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产业的贡献率,即科技人才创新力与经济增长效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效益直接相关,并体现在国家创新力上。以联想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福布斯全球企业排名为例,从2007-2016 年,3 家高科技公司综合竞争力分别从1838、1863和1905 名,上升为840、174 和201 名。中美贸易战、美国商务部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表面是关税、知识产权等之争,其实质是科技实力、人才创新力的较量。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开发现状
1. 中国科技人才开发成效
在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只有抓住创新驱动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而这些必须依靠科技人才创新力驱动建立中国自主创新体系。
科研经费持续投入。近5 年以来,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和增长速度提高,并呈现出国际比较优势。从中国R&D 国内支出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我国R&D经费持续增长,2017 年R&D 经费支出1.7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图1),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 位。从2000-2016 年,中国R&D 的国内支出增长超过20 倍,增速为21.3%;同期美国R&D 国内支出年均复合增速仅为4.1%,按照2010 年以来中美国内支出的复合增速测算,预计到2024年前后,中国科技研发整体投入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始终坚持以“四个最严”为引领,着力塑造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工作团队。中心认真落实国家总局“四有两责”要求,主动适应新的监管形式需要,锻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乐意奉献的专业团队。2013年5月,中心接到自治区局的应急检验任务,限3天时间内对21个批次共计65公斤不明原因冻肉进行牛、羊、鸡、鸭四种动物源性成分检验。检验人员连续奋战48小时,检测分析近千个数据,保质保量提前完成检测任务,检验准确率达到100%,为行政监管执法提供了精准依据。
科技人才层次结构“塔尖” 较窄,引领产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供给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吸引等方面滞后相关。以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为例,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6—2017)》统计数据,我国集成电路从业人员总数不足30万,中国半导体协会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口达40 万,而该产业规模到2030 年将扩大5 倍以上。再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中国人工智能人才供求比例仅为1:10,供需严重失衡,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 万人,而且与其他国家的人工智能人才开发相比,缺乏比较优势。
2. 创新型国家建设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开发面临的挑战
二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中国科技人才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和区域结构,均呈现窄化效应。
中国科技人才开发需要从培养、使用两个层面协同并进,形成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中国科技人才开发合力。
本研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我们发现在TSCC细胞中,miR-219的过表达能够降低PRKCI野生型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活性,q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还分别表明miR-219能够抑制TSCC细胞中PRKCI的mRNA的表达以及PRKCI蛋白的表达,证明PRKCI基因是miR-219的靶基因。
(1)填补监测空白,提高站网密度。持续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填补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区和鲁东低山丘陵区部分地区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的监测空白,加密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区、岩溶塌陷区和大中型水源地的目标含水层监测点密度[12],达到《区域地下水位监测网设计规范》(DZ/T0271-2014)中对地下水位监测点密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监测网络,使站网布局更趋合理。
我国科技人才创新力在质量、结构和创新力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难以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心绞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心绞痛发生率及总事件发生率。
科技人才基数缺乏比较优势。以科技全职研究人员数量和比重为例,2015 年中国共有162 万人,美国有138 万人,日本66 万人,德国38 万人,韩国36 万人,但中国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仅2.09,从2000-2015年科技人员比重增长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图3)。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为成果产出率和产业贡献率。201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 万亿元增长到82.7 万亿元,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2017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增速分别为10.8%和13.10%(图2)。预计到202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尤其是代表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研发和产业贡献率已经进入世界前沿。以卫星导航北斗为例,2017 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值达2550 亿,较2016 年增长20.4%,其中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贡献率80%,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5%。
科技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合理。我国大部分科技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西部地区12 个省区市只占人才总量的18.8%,边疆民族地区则不足4%。科技人才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人才集聚,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失和科技人才缺口严重,从2015年中国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值比较和2017年东中西部科技活动人员和R&D 人员比较可以看出,科技人才聚集呈现“东高西低” 和东多西少的态势(图6和图7)。
科技人才转化率、成果产出率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根据《2018 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数据统计,人才竞争力全球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瑞士、新加坡和美国,而中国排名在第43 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人才竞争力分数看,中国相较于世界主要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图4)。从中国与发达国家研发成果转化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研发成果转化在成果转化经费、产业规模化经费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图5)。
三、创新型国家建设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开发进路
一是科技人才基数和创新力相对较低。我国科技人才在绝对数量上具有优势,但科技人才的基数和效能相对较低。
1. 夯实科技人才开发的学校创新教育支撑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学校创新教育在培养人才创新思维,提升人才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着眼于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对科技人才的STEM 教育。STEM 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 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重点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为培养科技人才夯实专业素养和能力。《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要加大美国在STEM 教育方面的投入,2016年美国研究所和美国教育部联合发布《STEM 教育中的创新愿景》;澳大利亚联邦及各州和地区教育部长签署《STEM 学校教育国家战略2016—2026》等,都旨在通过STEM 教育提升科技人才的专业素养。我国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探索STE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搭建科技人才开发的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旨在联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3 个基本主体的优势资源和能力,通过协同合作生成科技人才创新的动力与创新效率。
通过重大研发项目转化科技人才创新的动力。通过国家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计划等协同攻关,既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又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效率。例如,南京工业大学自承担陶瓷膜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来,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陶瓷膜生产基地,承担该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累积承担40 余项,申请专利60 余项。
搭建专门创新平台形成科技人才创新的合力。建立依托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博士后流动站,集聚科研人才共同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高科技企业孵化。截至2016 年底,全国有创业孵化载体7553 家,包括孵化器3255 家、众创空间4298 家,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22.3 万家。正是这一平台搭建,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力和凝聚力,进而推动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3. 完善科技人才开发引进激励机制
科技人才创新力的激发需要有效的机制,以为其创新提供可持续性和常态化的政策保障。
实施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目标引进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既能解决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技术短板,又能带动科技人才团队培育,形成科技人才的集群效应。以国家“千人计划” 为例,“千人计划” 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各地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自2008 年以来,我国共分13 批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 专家7000 余人,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72%是“海归”,81%的中科院院士、54%的工程院院士也是“海归”,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
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依据科技创新的具体领域建立分类分层评价方式,以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发电机、驱动电机均采用了重量轻、体积小、高效率高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机、发电机以及电机转速位置传感器的作用与凯美瑞混合动力车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堆积后测量枝丫材密度在90~120 kg·m-3,平均含水率31%左右,直径小于65 mm;试验地平均坡度5°。试验中采用2人负责上料(枝丫材已事先择选传堆),1人负责程序监控及操作。累计试验时间长达40 h,打捆数量100捆,样机牵引行驶了65 km。
(来源:公众号“中国人才研究会”)
标签:创新型国家建设论文; 科技强国论文; 内生动力论文; 质量强国论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论文; 科技人才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航天强国论文; 中国人才研究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