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乐钬,包凯青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乐钬,包凯青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三十多年来,步伐不断扩大,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用房趋于紧张,由此带动建筑业逐渐往发展。混凝土的原料丰富、工艺简单、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使它成为建筑工程最常用材料之一。而混凝土施工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规模大、工期长、施工难度高,普遍存在很多质量问题,裂缝就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对策

引言

混凝土的原料丰富、工艺简单、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使它成为建筑工程最常用材料之一。混凝土裂缝是结构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一旦开裂,会使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水泥为胶结材料的混凝土已有百年历史,并逐渐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混凝土本身是带裂缝工作的,但裂缝超限会影响美观;会对结构造成影响:工程渗漏、钢筋锈蚀、保护层剥落、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更会危及整体结构。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混凝土裂缝所采用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工程设计不当

在一个建筑中,每一个部位的受力情况都不一样,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便应当对每一个建筑部位的受力进行分析,对材料的配给及施工方案都需要进行预估,从而保证在建筑工程完工之时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固,假如在建筑设计阶段,由于计算失误或者是设计考虑不当,导致建筑在对应位置的混凝土部件强度不足,在受力点的压迫下难以支撑建筑,便有可能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

1.2材料选择不合理

(1)关于集料:粗细集料的含泥量不同、集料的颗粒级配不合理或者级配时间不合理,会使得混凝土产生收缩力度加强,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关于外加剂:如果选择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有问题,添加比例不同等,都会加强混凝土的收缩强度。

(3)关于水泥的类型:不同的水泥类型,收缩水平也不一样,合理选择水泥可以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

(4)关于强度:水泥的级别不同和混凝土的强度都会导致裂缝。

1.3混凝土施工及养护原因

1)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没达标,搅拌材料的比例也未达到设计要求,易产生裂缝;2)养护时间不够,混凝土在前期就受荷,产生结构裂缝;3)振捣时间、方式、强度不合要求,使结构的气泡难以排出,降低混密实性,产生裂缝;4)混凝土浇筑时间、高度均没不到位,造成离析并形成施工冷缝,易产生裂缝;5)模板存在缺陷,成型过程中出现蜂窝、麻面和漏浆、变形和位移等问题,导致出现裂缝。6)为赶工期降低技术要求,降低构件的保护支撑导致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对策

2.1完善建筑设计,加强施工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温湿度及土壤结构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进行调整,而在一些有很大可能出现开裂的地方进行永久性的伸缩设计,保证建筑强度的同时,还能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发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用量、振捣时间、运输时间、施工缝间距等具体信息需要详细了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还呈现为流体状态,对于施工单位的专业性也有一定要求,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遵守施工规范,同时查看模板支撑的坚固情况,出现松动应及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处理,以确保混凝土裂缝问题能够得到控制。

2.2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

1)严控含泥量,水灰比,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2)在满足流动性、可泵性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适当选用减水剂和引气剂,避免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

2.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1)严格遵守混凝土配比相关规章规程,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持久性、防渗水等性能。

(2)混凝土九十天的干缩率必须低于0.06%

(3)以施工要求为根本,采用最小的混凝土坍落度。

(4)每立方米的用水量要低于170千克。

(5)强度一般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每平方米在270-450kg;高强度的混凝土不能超过550kg/m3。

(6)混凝土水胶应低于0.6.

(7)尽可能选择小的砂率。

(8)对于设计工作人员来说,要进入实际工程场所,了解现场中的一些基本情况,掌握对砂、石等原料的质量和用量等,设计好混凝土配合比。同时还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2.4混凝土施工管理

2.4.1模板

(1)模板和支架的特点是有一定能力的承载性能和一定的强度,同时必须其结构必须稳定。这样才能承担住混凝土带来的压力和重力,以及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负荷。因此模板和支架的设计必须要严格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负荷大小以及材料选择等相关情况来落实。

(2)安装好的模板必须要严密,禁止泄露和渗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确保结构的规则性。

(3)安装模板的同时,装好垫块和钢筋定位器,来保证保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

(4)支撑立柱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将其放在平坦坚硬的路面上,上下层支撑立柱要一致,确保其稳定性,避免坍塌而导致模板产生形变。

(5)谨记施工安全思想,牢记模板和支架的正确拆除顺序,来保证结构的安全。例如,拆除模板时,有可能会对结构产生威胁,所以在拆除时应及时进行清理,防止对施工产生负荷而造成不良后果。施工过程中,有需要时要考虑到应用临时支撑。

2.4.2运输

在运输混凝土过程中,要保证混合物的紧密性,避免出现分层。运输的设备要求要严密,内层要光滑平坦,能够起到一定的抵御风吹日晒、防雨避寒的作用,同时运送速度要快、均匀,保证一定的频率,从而使施工更顺畅。当运送到搅拌部分时,如果返现有分层离析现象,那么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运送到浇筑部分时,运送过程中不能加水,此过程外部温度低于25度时,总时长应小于九十分钟,如果超过25度,总时长不能超过60分钟。

2.4.3浇筑

只有均匀、紧密的混凝土才能减少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浇筑作业时,要综合考虑浇筑的范围、结构、钢筋等材料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机械和措施。例如在浇筑高层建筑时,把混凝土不分层作为基础,一次浇筑高度每层应小于500米。注意要捣平每层的边沿和角落,做好本层再进行上层的浇筑。

2.5强化成型混凝土养护

对新建的混凝土建筑,应当注意温度的内外差异,实时关注混凝土的湿度变化,这对混凝土裂缝问题控制有很大的帮助,控制混凝土建筑的内外温差可以采用人工对混凝土建筑进行降温处理,或者在雨雪天气对建筑搭设防护设施遮盖混凝土表面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会过大,同时,混凝土建筑的排水措施也要尽量完善,以减少雨水对混凝土建筑的侵蚀,尤其是对于有留缝的建筑,雨水的伤害更明显。

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行业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难题,而且处理起来也很困难。其不但使结构的抗渗能力减小,容易导致钢筋生锈腐蚀,减少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的承受力,同时更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有必要对混凝土裂缝这一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来控制裂缝的产生,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类的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永明,茅骏杰,朱亮.试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江西建材,2017(06):78,81.

[2]刘柏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48,163.

[3]夏立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156~157.

论文作者:乐钬,包凯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乐钬,包凯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