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素的分析论文_郑心珏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素的分析论文_郑心珏

杭州市居住区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设计理念被广泛地用在了各个领域。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将环保绿色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促进民用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发展,达到环保和高品质生活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设计;意义;设计原则;应用

1、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力量。但是,建筑业一直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产业,调查研究表明,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一半以上的物质原料被用在了建筑及其相关项目的建设上,而且在建筑的施工中耗费了大约百分之五十的全球能源,建筑垃圾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数中占据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四十。建筑对人们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见一斑。但在我国,有一部分建筑的设计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其施工困难、材料和能源消耗高、造价高、维修费用高、功能又不齐全等。在国家不断调整结构的背景下,我们要想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突破能源减少、环境恶化的难题,发展绿色节能的科学建筑,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2.2节约自然原则:

重点突出“节能省地”原则。省地就要从规划阶段入手解决,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绿化、景观、交通等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土地使用率。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2.3舒适宜居原则:

舒适要求与资源占用及能量消耗在建筑建造、使用维护管理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在绿色建筑中强调舒适原则不是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前提,而是以满足人类居所舒适要求为设定条件,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3、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2016年5月1日的正式实施,其中规定“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绿色建筑设计上升至立法层面。

3.1 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15〕161号)。“其中 机关、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应积极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以我司三墩北A-R21-19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为杭州市第一个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工程概算49342万元,于2014年6月份开工,2015年12月30日结顶。该项目采用位于三墩北大型居住区内,总用地面积270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537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50年,项目采用现浇剪力墙叠合楼盖及三明治保温节能墙体的结构形式。本项目地下室及地上裙房部分采用传统施工方式建设,地上住宅三层以上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主要有以下效益:(1)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目前建筑业的行情,建筑工业化施工成本略高于传统施工;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建筑工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造成工厂制作、开模及相关配套产业均为及时跟进所造成的。同时,住宅工业化节约了时间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社会效益,建筑工业化优势主要是减少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并将一部分劳动力转移至预制构件工厂,为劳动者提供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从另一侧面减少劳动力的流动性,对社会稳定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其次采用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能有效的降低建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3.2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以及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一体化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对于建筑设计中绿色设计手段的应用来说,充分运用各种新型能源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面,对于这种新能源的使用来说,其最为突出的价值体现就是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因为随着各类新能源使用比例的不断增加,必然也就会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进而也就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具体到这些新能源的使用中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资源的运用,对于具体太阳能的运用来说,其主要就是采光和采暖两个应用途径,采光主要就是通过充分运用太阳能采光来降低对于照明系统的使用,而采暖主要就是通过充分的运用太阳能热量来降低能源消耗产热的比例,进而也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节能效果;(2)风能的使用,对于风能的使用来说主要就是借助于自然通风的实现和风能发电等两个方面进行控制,对于自然通风来说,其主要就是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对于机械通风的使用,进而也就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同时,避免对于能源的大量消耗,而对于风能发电来说,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在一些高层建筑或者是超高层建筑中已经逐步涉及使用,其价值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3)其它一些新型能源的使用在当前同样越来越突出,比如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3.3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房屋的节能设计,主要包括外墙的节能设计、屋顶的节能设计、以及门窗的节能设计。其中屋顶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屋顶倾斜度的设计一定要切合光照射的角度,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外墙体的建设一定要采用导热率低,水渗透率低,结构结实的材料,以达到节省电能的目的。门窗的设计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是合理运用门窗节能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门窗的绝热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而且门窗的提升其实是经济成本的提升,和墙体保温提升和安全性有一定冲突,门窗不存在此类问题。

3.4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

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杭州市海绵城市的设计手法主要包含了雨水回收系统、屋顶绿化、透水性铺装、下沉式绿地等内容,需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以我司申花单元GS05-R22-A70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项目为例,总用地面积47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9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43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64平方米,项目规模较小,故关于海绵城市采用了以下措施:(1)采用雨水花园及植草沟等下凹式绿地建设形式,绿地内多种植乔木、灌木等涵养水分能力强的植被。(2)采用透水性铺装材料,使建筑室外地面、道路、停车场等成为可透水地表,以便雨水入渗回补地下水。

4、结束语

绿色建筑所提倡的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生活理念,这也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在转型发展时期所提倡的低碳经济方式相吻合。关于绿色建筑设计及其技术选择与应用,开发企业和设计团队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采用高新技术的分析产品,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高琼旻.郑州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绿色设计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许蕾.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3]刘年臣.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5,16:70.

[4]肖红辉.试析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5,11:26-27.

[5]刘建.探究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对策[J].现代装饰(理论),2015,05:234.

论文作者:郑心珏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素的分析论文_郑心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