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刘栋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刘栋

摘要:屋面防水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房屋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对建筑物、构建物的使用年限等造成极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房屋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有了更高地要求。

关键词: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

引言:屋面防水工程中的屋面渗漏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是可以人为避免和预防的,抓好防水施工的每个细节,防水材料、防水层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方面都应加强和完善,加强对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的控制,做好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建设,从整体确保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质量,杜绝屋面渗漏现象的发生。

1屋面防水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防水材料的影响

防水材料的选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材料质量不过关,所谓的先进施工技术都将黯然失色,所以防水材料是确保防水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如今,国内外防水材料市场蓬勃发展,企业单位良莠不齐,所生产的材料质量自然存在极大的差异,这对于施工而言,着实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如果所选防水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是防水性能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都会对防水施工的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定防水材料之前,应对厂家进行详细的考察,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检,坚决不允许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

1.2施工技术较为落后

造成民用建筑屋面出现渗漏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采用的施工技术仍然十分落后。第一,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都很低,这样在施工时就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得屋面防水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也没有安置全套的现场配套技术,检测质量的方式也比较落后等等,这些原因也是影响房屋防水质量的重要部分。

1.3防水层施工的影响

施工时,防水层的选定同样十分重要。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最大利益,忽视了标准与规范,对于防水层的选定而言,表现为哪种便宜选哪种,怎么省事怎么安装,这样的施工方式,自然不会达到合格的防水标准。

2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控制

2.1提高屋面的防水设计力度

现在关于屋面防水设计并没有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仅将它作为在设计时无关紧要的一部分。在设计图纸中房屋的屋面防水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基本就是标注一些数据或者直接文字描述,这中设计方式存在很多漏洞与不足。加上对防水内部数据的没有进行详细匹配,管道往往会发生过少的情况,屋面防水效果更是极为不理想。要加强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必须提高屋面的防水设计力度,引起设计人员对于屋面防水的足够重视。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也可以采用一些防水技巧,向将封闭的防水设计改为疏导性的防水设计。

2.2防水材料的选配与验收

建筑工程防水质量会受到防水材料本身质量的影响,所以需要从源头上做好防水材料的控制,避免由于防水材料质量问题导致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屋面出现渗漏水的问题。这就要求采购人员要明确材料质量要求,多方对比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生产商要加强更新发展传统材料,优化材料质量。

2.3坡屋面做法

(1)在屋面卷材铺贴采用滚铺法,施工过种中注意事项:用一根φ30×1500mm的钢管穿过防水卷材的纸芯筒,将防水卷材抬到防水层待铺贴处并对好事先准弹好的施工线。把防水卷材沿着往铺贴方向开展大概50cm,将展开的50cm卷材掀起并剥掉隔离层胶纸折成条状,从整卷防水卷材拉出来卷到用过的纸芯筒上,施工同时对准预先放好施工线将始端50cm防水卷材粘贴牢固并压实。开始端的防水卷材铺贴牢固后,在防水卷材前面对着防水卷材掀掉隔离层胶纸,一边掀掉胶纸同时一边往纸芯筒上卷,然后在防水卷材两边穿过防水卷材筒芯的钢管对准弹好的施工线往前滚铺防水卷材,对防水的卷材进行排气、铺贴压实并牢固,不允许出现空鼓。防水卷材铺贴施工方向要符合以下规定: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防水卷材适合平行屋脊紧密铺贴,顺着檐沟、排水口部位从低到高进行铺贴。铺贴的防水卷材搭接时,上下两层的防水圈材要错开搭接。防水卷材铺贴时要保持平整,注意不因施工时力度过于拉紧,导致防材皱折。防水层和卷材排气要充分,横向两边排气后贴铺压实,不能出现有空鼓、翘边现象。檐口:檐口端头的卷材裁齐后压入凹槽内,然后将凹槽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天沟、檐沟卷材铺设前,应先对水落口进行密封处理。在水落口杯埋设时,水落口杯与竖管插口的连接应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作为附加层,厚度不少于2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20mm深20mm的凹槽嵌填材料。防水层大面铺贴的防水卷材需深入水落口里面100mm,并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封口并把上面的水泥砂浆压挤进来。

坡屋面防水卷材在铺贴之前需要经过一次试铺,将立面防水卷材留有足够的长度,首先铺贴防水层平面卷材后再铺贴转角处,再由下往上铺贴立面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铺贴施工完毕后,再把端头多出的防水圈材裁齐,如果采用预留凹槽收头,把端头全部压入凹槽内并用压条钉压稳定,然后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封严固定,最后再采用符合要求的水泥砂浆抹封凹槽,施工时如果无法预留凹槽,需先用带金属压条钉压作为盖板,盖板与立墙间用密封材料封固。立面施工部位应采用带砂的防水卷材铺贴,也方便抹灰的施工。

2.4分格缝的设置及做法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防水层分隔缝普遍存于三个区域:①突出屋面、防水层衔接区域;②屋面转折区域;③屋面板支撑端区域。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分隔缝不仅要平齐于屋面板,而且纵横间距的最人值不能超过6m,在深度方而,则要贯穿整个防水层。由于一些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例如,混凝土干缩结构变形、温差等,导致防水层出现裂缝,而采取上述设计方法,可以将裂缝有效集中于分隔缝区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板面出现大量裂缝。如果防水层的浇筑材料为补偿收缩混凝土与细石混凝土,施工人员要确保分隔缝宽度值介于20mm~40mm之间,并将相应的密封材料嵌填于其中,然后利用防水卷材,全面粘贴分隔缝的上部区域。如果施工过程中,以分隔缝充当排气道,施工人员要适当扩人其宽度值,并打凿排气孔。

2.5强化施工过程的防治技术

针对建筑屋面的渗漏问题,在施工阶段强化防治技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应强化施工过程中的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道德教育,保障施工团队能够在施工中自觉、良好的维护和完成施工的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对防水材料的检测,以及施工中各项工序的衔接。其次,施工队伍要注意通过科学计算确定防水层粘结面积,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施工部位,确定施工技术,保证防水层能够在要求年限内保证正常使用。第三,建立、完善和维护防水工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规范,并确保施工人员对这些技术要求和标准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地以这些标准要求施工。

结束语:

总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房屋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建筑房屋屋面时要尤为注意防水施工,以此来保证房屋的质量,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让购房者的权益得以保障。但现在我国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建筑屋面还是会存在防水工作不到位问题,导致部分房屋存在漏雨现象。本文主要结合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时遇到的问题,来有针对性的分析如何解决这些困难,以期提高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屋面防水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10)

[2]张强.试析建筑施工中屋面防水措施及处理方法[J].四川水泥.2018(08)

[3]龚理.浅议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与预算.2018(05)

论文作者:刘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措施论文_刘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