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络FTTH建设方式的思考与对策论文_王金琴

广电网络FTTH建设方式的思考与对策论文_王金琴

新疆省新疆源泉创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本文就目前广电网络FTTH建设的发展方向结合技术与实际经验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目前宽带互联网已经成为刚性需求,通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结合以IPTV为代表的增值业务复合套餐的大背景下,FTTH已经取代铜缆接入网成为接入网的主流。在运营商FTTH建设咄咄逼人的背景下,广电网络是否应该推广FTTH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怎样做好FTTH的建设才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FTTH;RF over Lay;传输窗口;单纤三波;双纤三波;EDFA;WDM(波分复用);

引言:

FTTH是Fiber To The Home缩写,意为光纤到户。FTTH是将光纤直接延伸到用户家中,以光网络单元(ONU)做为用户的接入设备,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提供更大的带宽,不但彻底解决了铜缆接入网造成的噪声、接头、老化等问题,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本文以广电网络FTTH建设遇到的问题和对策为主线分析目前主要的问题和对策。

与通信行业的FTTH建设不同的是,广电网络的FTTH需要着重考虑保障DVB方式直播电视的传输,而直播电视是否需要从DVB方式逐步过渡到IP流方式,更直接关系到到广电网络FTTH建设的思路。

一、广电网络FTTH建设的主要方向

图1 广电网络FTTH建设的组网示意图

广电网络FTTH由核心网(包括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组成,全光接入网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上联一侧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连接到城域网交换节点,下联一侧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到用户驻地设备(CPE)或家庭网络(HN)。广播与宽带接入系统由接入系统头端和接入系统终端两部分组成。接入系统头端和接入系统终端之间通过光分配网络(ODN)连接。接入系统头端连接城域网交换节点和ODN,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转发,并通过城域网接入运营商的配置系统及网络管理系统。广电网络FTTH数据部分已采用EPON方式组网已毫无争议,区别在于数据与直播电视融合的方式上,目前主要有一下3个思路:

1、RF射频广播电视+基带PON双平台叠加模式RF over Lay方式,广播电视业务采用RF传输模式,宽带接入业务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模式。在光传输上,广播电视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分别调制至不同光传输通道。

l 2、基于以太网协议的全基带数字传输模式I-PON技术方式,广播电视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都采用基带数字传输模式。在光传输上,将广播电视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调制至不同的光传输通道上。

3、基于DOCSIS协议的全RF射频传输模式RFoG(RF over Glass)方式,广播电视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都采用RF传输模式,它们可以通过频分复用方式调制至一个光传输通道上,也可以分别调制至不同光传输通道上。

二、广电网络不同FTTH建设思路的问题和对策

1、RF over Lay方式

这种方式采用1550nm传输窗口承载DVB直播电视业务,采用1310nm、1490nm传输窗口承载EPON业务,本质上是将原有使用不同频率在HFC网络上承载的直播和数据业务转而承载到光纤网络上,在物理上是彼此独立的通道,又在同一根光纤(或者两根)上传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式完整沿袭了大多数广电网络的前端机房及总前端机房的设备的数据格式,不需要对接入系统头端做任何改变,因而也完整的保护了在做FTTH之前的投资。因为本质上是独立的两个平台,所以在后期维护方面暂时不需要大量的EPON网络的技术人员。但因为采用一个波长来承载DVB广播式的直播业务,需要为此配置大量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来放大此波长的功率以保证订购直播业务的客户家中小型光接收机的正常使用,对于机房的空间、动力供应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因为是彼此独立的两个平台,因为面对订购不同业务的客户需要小型光接收机和ONU两个独立的功能模块,综合成本较高。

2、I-PON技术方式

这种方式将全部业务迁移到IP平台上,直播电视业务用组播方式、点播和数据业务采用单播方式均以EPON网络承载,不再单独建设DVB直播电视平台。网络结构简洁并且传输效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对机房空间、动力供应也相对较小。用这种方式组网对于之前没有建设DVB直播平台和基于IPQAM的点播平台的通信运营商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但对于已经建设了DVB直播平台和基于IPQAM点播平台的广电网络来说,无异于推倒重建一个SNI侧系统,而且为了提供基于IP流方式的直播业务,又需要增加大量的存储和调度、控制、分发系统,IP网络还需要配置组播来保障直播IP流的传输,无论对于已经适应DVB直播维护的传统广电网络运维人员来说同样是极大的考验。

3、基于DOCSIS协议的全RF射频传输模式RFoG方式

这种方式将DVB直播业务和采用DOCSIS协议封装的数据业务(即CMTS接入方式)以及基于IPQAM的点播业务全部迁移到光纤上,本质上是将CMTS组网方式的同轴电缆更换成光纤。这种组网方式继承了CMTS接入方式的成熟性与稳定性,又规避了同轴电缆网天生的噪声、干扰以及接头过多造成的不稳定性。但相对于升级成本极低、技术更为成熟的EPON方式,RFoG也继承了CMTS机房成本较高(仍需增加对应的光纤收发机)和复杂的射频电缆分配、汇集系统。因而这种组网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数量相比EPON方式可以说微不足道,既不能很好保护,又不能很好的过渡到大势所趋的纯IP方式,即便是那些已经全部采用CMTS方式接入的国内广电网络也没有一家使用RFoG技术来建设FTTH。

从业界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I-PON技术方式无疑最终的发展方向,这种方式结构最为简单,传输效率可以通过流量工程与QinQ技术结合ODN网络的良好规划平滑升级,而且随着通信运营商的推动整体成本已经逼近底线。但对于有着大量DVB直播平台以及基于IPQAM的点播平台资源建设的广电网络来说,推翻重建显然是不现实的,而RFoG方式无论在技术先进性、成本优势以及应用范围都不是三者之中最出色的,可以不予考虑。

唯一的折衷思路就是有RF over Lay方式。RF over Lay以独立的波长承载传统DVB直播业务的同时,可以同步开始建设为纯IP流直播服务的存储和调度、控制、分发系统,这个部分的投资和建设可以逐步推进最终无缝过渡到纯IP流方式承载直播业务,而过渡期间传统的DVB直播业务则完全不受影响。这种方式尽管并非尽善尽美,却在技术先进性和保护历史投资上最为适合目前必须开始FTTH建设的广电网络。

结束语

与通信运营商相比,广电网络的FTTH建设并没有一个清晰而简洁的思路,要想兼顾技术先进性和投资投入与回报,并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方式,只能在建设之初在各有所长的3个主流组网方式之中选择一个最为适合自身现状与规划。

参考文献:

[1]《中国电信FTTH设计规范》 邮电出版社2012年5月

[2]《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FTTH)系统技术规范v3.0》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8月

[3]《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到户技术白皮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年5月

[4]《光纤到户FTTH的广电网络部署》 唐明光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3月

论文作者:王金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广电网络FTTH建设方式的思考与对策论文_王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