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明性文本中讲授“建立感”--从于毅老师“金殿”的经典与实践意义谈起_晋祠论文

在说明性文本中讲授“建立感”--从于毅老师“金殿”的经典与实践意义谈起_晋祠论文

教出说明文的“立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典性论文,说明文论文,一课论文,现实意义论文,老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包含实用、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并且这些功能合为一体,并非割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其有机结合,具体到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也应如此。可当下的说明文教学普遍侧重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与应试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落实,而忽略说明文在审美、智力发展等方面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是受说明文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更是应试的杠杆使然。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已然是大多数师生教与学的“准则”。这就导致原有的多功能合一的“立体式”说明文变成了“干瘪式”的应试工具。从应试角度来看,这暂时能帮助学生获得高分,但就一个人的长远发展而言则十分不妥。

      如何将说明文的多重功能合一,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于漪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典范。于漪老师《晋祠》一课实录由上海师范大学电化科拍摄于1985年,时至今日,已近30年,但于漪老师当时的教学方式、教学言语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使得《晋祠》这一说明文教学融实用、审美、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人文性功能与实用性功能的统一,因而成为说明文教学的经典案例。虽然过去已近30年,但对当下只重实用,充满功利色彩的说明文教学,依然极具借鉴价值。本文就以于老《晋祠》一课的若干教学镜头为例来探讨说明文教学的“立体感”问题。

      【赏析一】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部分):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

      “在世界上可以说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停顿,带出来的不只是“首屈一指”这个成语,更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一次调动。在学生说出答案之后,教师的一个“竖起拇指”的动作,更是直指人心,惊起学生内心的波澜,使其不自觉地产生自豪之情,埋下情感教育的因子。如果一开始教师就说:“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看似与实录无多大区别,实则区别大焉:前者引导,后者灌输;前者水到渠成,后者急急相授;前者情发内心,后者情感无波;前者是学生主动的“学”,后者是教师单独的“教”。总之,一个细节,不仅落实了知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为课堂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赏析二】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兼顾速度。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按照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一排一位学生)

      生1:青岛八大关。

      生18:陕西的兵马俑。

      生19:安徽滁县的醉翁亭。

      师:醉翁亭,我们这学期要学《醉翁亭记》。

      生20:承德的避暑山庄。

      生21: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师:岳阳楼,我们这学期还要学《岳阳楼记》。

      生22: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生23:庐山的大天池。

      生26:广西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

      生27:河北省保定市的古莲池。

      生28:广东肇庆星湖。

      生29:广西阳朔。

      生30:长白山天池。

      生31:济南的大明湖。

      生32:扬州的瘦西湖。

      生33:北京的天坛。

      生34:甘肃的敦煌。

      生35:上海名胜豫园。

      生36:西藏的拉萨哲蚌寺。

      生37:绍兴的东湖。

      生38:北京的卢沟晓月。

      师:“卢沟晓月”我们也在课文中碰到过。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够说出其他几“岳”吗?

      生43: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记得很熟,好。

      生44:浙江的瑶琳仙境。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于漪老师请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所熟悉的名胜古迹。看似平常,实则高明。一个学生说一个古迹,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个古迹,这首先达到了语文教学信息交流,传播知识的目的。从实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其中一个学生说到“中岳嵩山”的时候,于老师适时地追问,让该学生说出其他“四岳”,这也帮助了其他不了解“五岳”的学生获得了新知。纵观这个环节,学生所言之景点遍布东南西北,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大。当时的旅游不如现在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似现在丰富。有些景点绝大多数学生不知,经过一番简单的交流,每一个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新的信息。这在当时实在是必要的。同时,这也达到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目的。一个学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说一句,且要说得清楚,兼顾速度,这其实是一种训练,是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地训练,必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这是语文的实用功能——说的功能的落实。它还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生在讲景点的时候,必然会思索:“我去过哪些地方?我到过的地方中选哪一个讲比较好?哪一个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该用怎样的言语叙述,才能说得比较好?”一系列问题必然牵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最后,这一环节还达到了情感熏陶的作用。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而情感不是空洞的说教、无聊的灌输能达到的。必须要动其心方能养其德。在学生的发言中,各地的名胜古迹不断地回响在学生的耳畔,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山川壮丽,景色优美,听的人、讲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为祖国山河之壮丽、历史人文之悠久而产生深厚的情怀,心底油然生起民族自豪之感。这是一种潜滋暗长的情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当学生正沉浸在自豪之情中时,于老师适时地再点一把火:“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的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出示书]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讲台下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没有说教,没有渲染,于老师仅凭着手中举起的一本书,就使学生惊叹之情顿生。这是语文式的陶冶,不是说教,它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深回味。

      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却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多重功能——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发展、情感熏陶等方面都获得了提升;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的教学血肉丰满——工具与人文并重,知识与能力相携,实用与审美相依;这看似不起眼的一环,使说明文教学拥有了“立体感”。

      【赏析三】

      师:……因此我们查这本词典的时候,在山西省部分可以查到。“晋祠”在这本词典的127页,山西省太原市下的第一个条目就是“晋祠”。我们听写一下。……

      (师生听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校对。我读一遍,不仅校对字,而且要校对标点符号,看看怎样点才正确。……校对好了以后,请同学们做一件工作:这里一共听写了5句,请你把每一句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来。(生标号)标好以后请你们用很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把条目里介绍的有关内容和文章上的有关段落对应起来。比如说,第一句“晋祠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这是“1”,请你看看,与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对应?

      在这个环节里,于漪老师设置了“听写”,其功能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听写能力。不管一个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备这一能力。其二在于培养学生思维和阅读的速度。快速浏览文本,并将其与听写内容对照,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一段,有的一句话对照文章几段,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必须高度集中并快速运转。小小的一个“听写”,实际上在践行着对学生“听”的能力和智力的培养。这是一个“立体”的“听”。

      【赏析四】

      师:……把词典上介绍晋祠的语句和课文《晋祠》对照起来看,你们会发现哪些问题?这是一。其二,二者有哪些不同之处?其三,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

      在这一环节里,于老师设置了一个比较阅读的环节。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词典上说晋祠是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书上说是在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数据上有些不对。

      (2)两个“三绝”内容不同。

      (3)书上是唐槐,而词典上说的是隋槐。

      (4)宋代彩塑43尊,而书上是42尊。

      (5)刚才听写下来的一段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殿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而课文第5自然段中讲“这里的水,多、清、静、柔。这些水主要是来自难老泉”,说法有出入,这些水到底是来自难老泉,还是来之于难老、善利二泉呢?

      (6)词典和课本上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在写晋祠三绝的时候,写作方法是不同的,课文上是先总述,然后再分述,字典是先分述,然后再总述。

      (7)词典和课本书写晋祠的语言表达不同,前者以说明为主,后者是说明和描写。

      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于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了文章的写作方式应该根据其写作目的来选择;引导学生明白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在阅读时,一个都不能漏;引导学生明白了可以用历史来解答语文问题,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引导学生明白了中国在那么遥远的年代就拥有如此巧夺天工的艺术,让自豪感充盈其心中,情感熏陶自然功成。

      总而言之,这一借助词典的巧妙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他们懂得的还少,需要不断地求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将阅读理解及理解的准确度、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方式、思维的敏捷度等多重问题融于一体,实现了说明文教学的“立体感”。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这样多重问题与功能的融合,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但尽量做到一箭双雕或多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

标签:;  ;  

在说明性文本中讲授“建立感”--从于毅老师“金殿”的经典与实践意义谈起_晋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