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_田小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_田小丽

田小丽 洛南县永丰镇中心小学 726109

【摘要】在中华文明五千年漫长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文化精髓,而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语言教育的基础阶段,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守本固根,不在自己的国土上迷失。所以本文通过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渗透体现方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历史教育;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29-01

前言:目前,学术界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融合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见,学者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的研究各成体系,加上我国未在小学教育阶段开设历史课程,对历史教育的研究有限,关于小学学科中的历史教育渗透大多零散且缺乏体系性。本文的研究综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历史教育的相关理论文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本文的研究为历史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实践指导,有利于促进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并完善阅读教学模式,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价值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结晶,并且是由中华文明汇聚和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中国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文化;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上观念的形成和各种思想文化的总体的表征;它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儿女以及其祖先所创造出的,并且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具有历史悠久[1]、鲜明的民族特色、优良传统以及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启蒙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教育非常重视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就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在小学阶段教育中渗透进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并学会继承传统文化,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等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会让语文教育被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会使语文教育变得更加的活泼和生动,从而促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产生,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熏陶。同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能够将科学文化素质进行提高,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被正确的引导和养成。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历史教育渗透路径探索

(一)利用传统节日,渗透历史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的节日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利用寒假,让学生收集春节和元宵的习俗;在清明拜祭祖先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清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2]等诗篇;端午节组织学生包粽子,从而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信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中秋节让学生搜集有关嫦娥的民间故事;重阳节组织学生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传统的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使用情景教学法

历史知识包含了历史时间、文化背景等多种详细的信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文本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对文本内涵的正确、深刻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等,向小学生展现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背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文本内容没有明确提示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的融入下,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的思想及情感内涵。通过剧本的创作与表演,不仅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也能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感受历史潮流中人物命运,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客观真实的历史意识,为深入认识民族文化、人类文明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利用古诗词展示历史魅力

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本上都有许多的古诗词,在这些古诗词中不仅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思想深远、内容丰富,而且还将中国当时的文化、政治以及军事等各方面真实的反映了出来。在小学中的古诗词大多都短小精湛,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很容易记忆和背诵。另外,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本上,也有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虽然这些古诗词的篇幅很长,但是都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形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要只对教学课本上的知识重视,也要多注意小学语文的阅读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了解,还要让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能够对诗词有深刻的领悟,这也是使学生通过古诗词了解古代的社会风气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最好的方式。古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3],可见传统的古诗文对学生作文的帮助有多大,好多古诗无论从语言、情节、韵味方面都对学生的审美、鉴赏有帮助。中国是诗词之乡,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广泛,朗朗上口,教学中引用古诗渗透传统教育,深受学生的喜爱。如利用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等进行热爱家乡以及亲情的教育;利用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等进行友情教育……

结语: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小学生阅读知识及技巧的应用,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历史知识渗透性教育的作用,未能将历史知识充分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且在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时缺乏适当的原则与策略指导,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文本及历史知识的深入、正确理解。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小学人文教育的体系性,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需求出发,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语文阅读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历史教育渗透机制,包括历史教育渗透的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为小学语文教师变革教育理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性教育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珍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8,5(07):337-338.

[2]陈佳美,杨军,高延平.语文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与策略[J].汉字文化,2018(17):54-56.

[3]罗淑萍.关于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0):136-137.

论文作者:田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_田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