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普遍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也使得人们对电力行业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市场发展看来,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对用户“四到户”,即为:抄表到户、销售到户、服务到户和服务到户,已经是成为目前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用电信息的及时收集, 而且还可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量庞大,例如:交流模拟电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的用电量、预付费信息等等。本文主要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足;解决对策
1 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概述
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公家电网公司为了避免用电信息复杂、繁多而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的。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完成收集、解决、及时监测的系统,可以完成用电信息的采集、电能质量检测、智能用电设施的信息交流、计量异常检测、用电管理、分布式资源监测以及有关信息发布等功能。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所收集到的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尽量排出在用电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还可以避免偷电漏电等情况的发生,这就使用户用电更加安全、稳定。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计量中的基本应用
2.1远程自动抄表的实用化
远程抄表工作是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一个难点,若是在远程抄表工作时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样抄表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就会大幅度提高,而且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远程抄表还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收费的凭证,能够很好地降低估抄、漏抄和错抄的等现象的发生。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抄表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以及电费回收的难度都会大大降低,综合以上分析的优势得出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加。远程抄表应用还可随时随地对表计进行监控,这样就便于及时发现表计的接线错误、计量故障等。
2.2有序用电
有序用电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改变用户用电方式,采取错峰、让电、轮休、避峰、负控限电等一系列措施对用电进行管理。在制定有效运供电方案时,要做到坚持原则,严格执行电力负荷管理相关措施。要把握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状况,有序用电就是改变电力和电量这样就做到了提供等量的电力能源的同时又节约了资源的消耗。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有序用电的就是让有限的电力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做到效益最大化。
2.3对公用配变运行的实时监控
利用集中器的交流采样功能,可以随时采集数据并且进行存储负荷、电压、电流等公用配变的数据,要进行公变运行情况的监测,关键是电压状况较低的公变和超载以及负载率低的公变,通过对一段连续时间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需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公变所带负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用电高峰期负载过大造成的变压器故障,同时还能避免因所带负荷过轻引起的空载运行或者是公变轻载,从而实现节能减耗的目的。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互换问题,应该要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在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小区的环境状况与分布特点,结合系统建设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小区终端下行通道的建设实施方案,用以统计各小区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数量、电量表计设备的数量及型号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终端下行通道建设方案时,应该提前查明终端下行通道的版本号与规格,再对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查,综合评估工程承建方与电量表计供应商的支持能力,避免出现因支持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3.2 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安装及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1)管线施工的质量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管线的施工质量。(2)在管理管线施工时,应对线槽、线缆走线、接线方式、布线原则及工艺要求等进行研究,在施工前还需进行图纸会审,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进度来制定合理的接线顺序与方式。(3)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485线的选线要求、接线方式及工艺要求。由于单芯485线的接线与螺栓是相互紧压的,因此在选线时,应该选取单芯485专用导线,保护套选用冷压端子,避免因接线松动或接触不实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485线的接线方式可分为手拉手方式与并联方式两种,对485进行布线时,应该将线穿出表箱,再套上黄拉管,还应采取专用的剥线工具,并在表箱体外加装PVC套管。(4)应将采集器的电源从表箱出线、接入,而不能从电量表计上并联取得。(5)在集中器的前端加装四级低压开关,以便电能表维修和轮换。(6)集中器的箱体和采集器的箱体还应与台区接连地线和零线相结合,并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3.3 做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运行维护问题,应该加强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应该对运行维护的方案和准备进行管理与分析,还需把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融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对管理机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系统进行细分,并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划分为现场维护、用户档案维护和终端维护三个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监督。
3.4 做好信息采集系统的分配合作工作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会受工作分配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分工合作模式,而交钥匙工程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交钥匙工程模式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电量表计供应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程可由业主单位承包给集成厂商,再由集成厂商通过商业的方式进行转包,集成厂商以委托第三方的监理或工程监理的身份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而业主单位则将工作重心转向监督和管理,便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集成厂商进行资质评估。这种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将施工工作进行细分,不仅能壮大高质量的施工建设队伍,提高施工队伍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细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户由于电费产生的纠纷,解决营销内部实际电量的监测问题,以及大面积停电、维修时间较长等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数据在记录以及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把电力公司和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用电制度的公平、公正性。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整个供电行业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既可以提高电力公司的工作效率以及在整体的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实现营销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现代化以及自动化,为营销业务提供实时、准确、完善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电力服务的满意度,实现供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琦,李小兵,曹敏,白宇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6(6):60-62.
[2]陈盛,吕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应用[J].供用电,2011,28(4):45-49.
[3]王晓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机电信息,2012,18(18):157-159.
[4]何剑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解决对策[J].广东电力,2011,24(5):100-102.
论文作者:洪学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采集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量论文; 用户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