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论文_周利益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论文_周利益

身份证号码:45092419850605xxxx 广西南宁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土木工程作为影响建筑业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边坡支护的施工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工程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边坡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就必须从问题出现的根源出发,通过具体实践,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矛盾点,从而制定出相应措施对边坡支护的实际应用加以补充,保证其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简述了土木工程边坡支护的特点、常见类型,并分析了边坡支护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边坡支护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土木工程建设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与稳步提升,在各个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优劣高低成了决定工程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为了跟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土木工程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就显得格外关键,边坡支护的技术成分与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土木工程的总体水平和最终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每一项工程项目的完成度,施工单位应当高度关注施工技术的选取与应用,如此方可有效提升土木工程的总体水平,达到经济与社会收益双丰收的成果[1]。

1.土木工程边坡支护的特点

边坡支护的核心功能在于为土木工程挡住沙土和流水,防止工程边坡的形变。在工程项目的边坡支护环节,应当确保基础部分施工的安全稳定以及基坑挖掘的合理有序,防止基础结构出现坍塌、管涌等质量与安全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总体水平,施工方应当对边坡支护的工程要点了然于心,熟悉具体工程中的边坡支护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最近一段时间,土木建筑项目开始不断朝着功能多样化的综合方向扩展,建筑基坑也越挖越深。目前主流的建筑基坑普遍深约 6~20m,伴随着基坑挖掘深度越来越大,建筑整体的支撑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由于基坑工程大多数都是临时构筑的工程项目,施工方在前期设计规划和中期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对基坑工程不够重视的问题,因此就大幅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潜在安全风险[2]。土木建筑项目的基坑工程由于自身特有的特点,对工程周围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软性土质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坑挖掘太深,就会发生位移和过度沉降的现象,与此同时还会直接干扰到市政公共设施、电气管路和周围建筑。降水量、占地面积以及堆积的物品质量都是影响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施工技术.

2.边坡支护技术的常见类型

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预防出现边坡坍塌或土位偏移,成为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技术支持。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大部分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都加强了对边坡支护的应用。现阶段我国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边坡支护技术,常见的类型如下: (1)锚杆支护。它利用水泥土墙作为辅助支护,能够稳定边坡的侧向,进而提供充足的支护力,从而对高度低于6 米的基坑都有广泛的实用性,这种支护方式也因此被广泛应用;(2)开槽施工。在施工前,施工团队要先根据边坡支护的实际情况,在对基坑内槽进行开挖,并以内部支撑的方式形成边坡的挡体,固定基坑内槽的土体结构,从而保证内槽土体在结构上的稳定;(3)土钉支护,这种支护方式虽然拥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对应用情况有较为特定的要求,该技术只能在水位不高的特性土质内进行,往往在基坑低于12米的工程内较为常见;(4)逆作拱墙,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施工时基坑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拱墙支护,利用拱墙来进行支护。逆作拱墙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有全封和局部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按照具体情况加以应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边坡支护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1地质监测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开展地质监测工作,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稳定性,避免工程在日后出现变形甚至坍塌等问题,实现对不利于工程施工过程的地质因素进行及时的整改和排出,从而保证边坡支护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用的发挥。地质监测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工程环境的地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施工人员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做出对边坡支护施工的调整安排。通过不断的地质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边坡支护的质量,发挥边坡支护在工程中的作用。

3.2开挖基坑

在土木工程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边坡支护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原来的土质条件被破坏,土质变得松散、不牢固,从而极易发生塌陷,给基坑的开挖过程带来困难,甚至出现在挖到一定程度后,原本已经挖好的部分发生错位、变形、塌毁等严重现象。因此,在基坑开挖之前,必须对实地土质进行精确的观察分析,同时在边坡支护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分区的原则。在对基坑进行开挖时,应及时对挖出的槽运用边坡支护技术进行支护,支护工作完成后才可继续开挖,从而预防以上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挖掘到大约距边坡支护结构8m远的时候,要改用分段的形式继续开挖,分段的标准为25m,还可以采用跳跃挖坑的方法,大大提高效率。

3.3边坡支护方案的制定

由于不同的施工场地有着不同的施工要求,所以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结合具体实际做出准确的分析,根据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制定严谨、合理、科学的边坡支护方案,从而确保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稳定性,提高施工的总体水平。以以某土木工程为例,相应的支护技术方案形成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由于该工程采用土钉支护的方式,为了保障支护的强度达到工程标准,应根据实际要求,在土钉支护的过程中,对土钉深度进行规范,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确保工程的稳定性。②对成孔的位置和编号进行标记,便于边坡支护时的识别工作。③设计拉拔试验,该过程交由第三方完成,对土钉打入的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土钉具备充足的强度。④对注桨的比例、外加剂的用量以及补桨工作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4]。

3.4施工管理

在对边坡支护技术进行应用时,要做好对支护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具体做法如下: ①建筑企业内部要组织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工程施工操作流程的掌握,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杜绝违反施工规定的行为发生,进一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②对于引进的先进和专业机械设备,先要进行专业培训,不能急于投入生产,防止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从而使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③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相关部门通过采取审查督促、经常性巡视和抽查等手段进行支护施工的安全管理,以便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用边坡支护技术,可以施工更加稳定,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但要使边坡支护技术真正的发挥作用,土木工程施工人员还要做好边坡支护工作,制定有效的支护方案,并且做好基坑挖掘、地质监测和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边坡支护施工质量,从而提升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海兵.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39-40.

[2]李红喜,陈银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12):83-84.

[3]冯阳阳,刘亚招.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7,(06):75.

[4]李红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9):209.

论文作者:周利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论文_周利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