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论文_徐文娟,邹金木,熊贤俊,崔晓

厦门市第三医院麻醉科 福建厦门 361100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的麻醉方式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各60例,第一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第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各项指标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项指标均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第二组的麻醉效果优于第一组,第一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也多于第二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时,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对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要好,且并发症发生机率较小,患者的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适合运用于临床中。

【关键词】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应用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头骨折的常用方法。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其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成正比,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时,易出现出血过多的情况,且对患者造成刺激,易产生较大的创伤。再加上患者的身体及器官各项功能的衰退,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易并发其他不良症状。因此,对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麻醉的效果要求比较高。本文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确定出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更适用于临床髋关节置换术。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组和第二组,两组患者各60例。第一组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26例,年龄58岁至80岁,平均年龄(68.8±2.3)岁;其中糖尿病患者9例,冠心病7例。两组患者各60例。第二组男患者有29例,女患者31例,年龄58岁至83岁,平均年龄(69.3±2.1)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1例,冠心病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第一组患者取侧卧位,以患者的L2和L3椎部位作为穿刺点,使用硬膜外穿刺麻醉;穿刺后用3厘米左右的硬膜外导管由顶端穿入;再让患者保持头部微抬的平卧位姿势,使用3毫升浓度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注射;观察患者麻醉后是否出现麻药中毒或全脊麻的情况,根据患者表现的异常症状作为观察依据,并且视情况对患者注射适量的0.5%盐酸罗哌卡因。第二组患者取卧位,穿刺点同第一组,穿刺完毕,用25G腰穿针穿刺蛛网膜下腔,待脑脊液缓缓溢出后,再对患者注射1.5毫升的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速度为0.2毫升/秒。下腔穿刺后,用3厘米左右的硬膜外导管从腰穿针向着顶端穿入,结束后让患者平卧,根据患者的症状作为观察依据,视情况对患者注射适量且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情况,若出现血压下降,则应对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黄碱,若心率过低,则应对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阿托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麻醉时间和效果;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HR、DBP、SPO2和SBP等变化的情况。观察并分析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4疗效标准

优秀:患者在手术中未感到疼痛,肌肉放松的效果较好,情绪稳定,无需添加辅助药物。良好:患者手术过程中感觉到不适且出现轻微的痛感,需要添加含有麻醉的镇痛药后,才能暂时恢复平稳。疗效差: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的症状,影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

1.5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及处理以上汇总数据,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HR、DBP、SPO2和SBP均未有明显差异(P>0.05)。;第二组麻醉效果相对于第一组明显要好,对第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多于第二组患者,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情况见下列表一、表二。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全麻、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等。全麻方式就是在患者的气管内插管进行全麻,由于部分患者会出现韧带钙化甚至纤维化的情况,对患者椎管的穿刺较为困难,而且患者容易并发呼吸困难或静脉血栓等严重症状。因此,考虑对患者的安全,在本次试验中并没有使用全麻。腰硬联合麻醉是结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其麻醉效果好,麻醉时间快,麻醉用量少,容易掌控。连续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肌肉疏松功能,止痛效果较好,但其平面阻滞不高,对循环呼吸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来时,由于患者机体的衰变,也会导致出现麻醉失败的情况。而且连续硬膜外麻醉容易受血流动力的影响,若患者有冠心病类的并发症,则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应严密注意患者的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时,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对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要好,且并发症发生机率较小,患者的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变化,适合运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陈劲松.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1(08):103-104

[2] 姚卫桦.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08-110

论文作者:徐文娟,邹金木,熊贤俊,崔晓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不同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论文_徐文娟,邹金木,熊贤俊,崔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