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课程改革:对新课改10个经典案例的分析_教师评价论文

反思与课程改革:对新课改10个经典案例的分析_教师评价论文

反思与课改同行——新课改经典案例10则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新课改论文,同行论文,案例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谁来帮助她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语文课改实验课,课上突然有一个女生破了鼻子,血不停地流着。只见她一手捂着鼻子,不知所措。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老师停下了与学生交谈。“快,谁来帮帮她?”“我!”“我!”两个同学急忙搀起她走出了教室……

[评点]

面对学生课上破鼻子这一突发事件,我们设想教师处理的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1.教师指责学生:“怎么搞的,赶快出去洗一洗。”2.教师中断教学,直接帮助学生处置。3.就像案例中那样,提示同学帮助。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第一种方法实为下策。学生课堂上突然破鼻子,教师非但不给予同情,反而采用指责的口吻,并且表现为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得出教师“目中无人”的评价并不为过。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不敢承认这样的教师不存在。第二种方法只能算作中策。假如教师中断教学,干脆自己帮学生去处置,这样似乎也无可厚非,甚至更能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但是,这样一是要中断教学,二是学生就会失去自我教育的一次机会,在我看来,案例中的做法的确属于上策。分析原因,一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关注教学的进程,尤其能够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懂得关心别人,爱别人,这恐怕比老师亲自去关心、去爱要重要得多。巧妙地将“偶发事件”水到渠成地演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可见教师教学艺术的风采。二是面对这一偶发事件,教师并没有只是想到处理这件事,而是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教育资源,对其进行即时的评估,拓展其教育价值,可见教师即时教育智慧的非凡。

2.同学们,下课请洗手

2002年4月10日,临淄区实验小学于翠霞老师正在执教全区创造活动观摩课,课题为《智力闯关竞赛》,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用硬币摆成三角形,然后,再调整三角的方向。下课了,于老师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接触了硬币,下课请洗手。洗手盆、香皂、毛巾已经放在教室外面了。”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赶到洗手盆边哗哗地洗起手来。

[评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再时髦一点,充其量也不过关注一下能力的发展而已。若从这一角度看,“下课请洗手”便只能被称为“画蛇添足”。“洗手”对知识的掌握实在没有多大的帮助,对所谓能力的培养也似乎并无裨益。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思考,则学生绝对不是一个个仅仅能盛知识的容器,他们首先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关注生命才是教育的真谛。“下课请洗手”,一句简单而又朴实的话,折射出了老师对学生生命的关照。生命需要用生命来提醒,生命需要用生命来照料。教师心中如果无“人”,是断乎不会有此举措的。“下课请洗手”这个小尾巴,的确有锦上添花之妙。

3.等等,我先走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小学生越窗潜入办公室,要偷取一张数学试卷,恰在这时老师进来了。学生无地自容,只好灰溜溜地钻到办公桌底下背对着老师。“别动!请认真听我说话。是,你就点头。不是,你就摇头。”老师用责备的口吻对学生说。于是发生了下面一段特别的师生问答。“你是来取一件东西的吧?”学生点点头。“这件东西是你的吗?”学生摇摇头。“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走。”学生点点头。“等等,我先走。到明天你还是一个好学生。”老师走出了办公室,学生也趁机跑出了办公室。明天师生仍旧坦然面对。

【评点】

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老师的教育机智,我们尤其佩服这位老师的那颗宽容之心。面对学生的错误,老师有的多是一些责备,甚至老师认为学生就不应该犯错误。但是,错误是生命之所在,人有生命,必然会有错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力。我经常在思考:老师,宽容之心你有没有?遗憾的是不少老师恰恰缺乏这一点。宽容不是什么教育技巧,它的背后有高尚人格的支撑。宽容和人格成正比例关系。善于宽容的人一定具有高尚的人格,不能宽容的人我们有理由对它的人格产生怀疑。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真的十全十美吗?那傻事是否我也干过?多一点宽容,就会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宽容,就会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宽容,就会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就会多一点“人味”。别等,老师,请敞开你的胸怀……

4.万里长城有多长

有一次,我去听小学语文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课,老师教的是二册语文第7课《我爱祖国》。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有一个学生问:“地老师,长城有多长啊?”老师并没有沿用“生问师答”的传统模式,而是又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小朋友,谁知道长城有多长?”不少学生猜起来了:“20多米吧。”“1000米吧。”“1万里吧。”尽管同学们回答得挺热烈,但是,一个具体的知识靠猜这种办法是难以秦效的。非常遗憾的是,由于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致使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直没能得到确切的回答。

【评点】

这堂课就教育理念而言,无疑是新的。什么学生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应该说体现得比较充分。但是,“万里长城有多长”竟成了整堂课的遗憾。虽然课堂上多次用到多媒体计算机,但是,老师并没有注意到《金山词霸》的存在。假如老师在《金山词霸》词语搜索框中输入“长城”,回车即可查到有关长城的知识。长城:中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河北山海关,全长6700公里(13400华里)。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联结战国时燕、赵、秦之城并延长,始成长城。长城不但是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案例暴露的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文化知识的不足的矛盾。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并不少见。现在有不少学校都在搞新教育理念建设,甚至有些人固执地认为,只要理念提上去了,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简单。很难设想经常出现知识“卡壳”,或者传授错误知识的教师会仅仅凭靠“新理念”能成就什么高效率。“一桶水”我们要,“长流水”我们更需要。凡是不顾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而只热衷于理念建设的皆属于沙中造塔之举。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知识比理念更重要。

5.我们能不能爱美国

还是在《我爱祖国》那节语文课上,当同学们在回答我爱祖国爱什么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提了一个让老师发蒙的问题:“老师,我们能不能爱美国呢?”这个问题的确使老师猝不及防,老师先是一愣,继而对学生说了下面几句话:“我们国家也许现在还比较穷,但是,祖国再穷我们也不能不爱祖国。同学们,大家说我们能爱美国吗?”“不能!”全体学生斩钉截铁地说。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高潮就这样“营造”出来了。

【评点】

多数人对这一“爱国主义”教育高潮的出现都呼之精彩,但是笔者却不敢苟同。爱祖国的确天经地义,但是,不爱美国,尤其是利用不爱美国的情绪,反衬爱祖国的激情,这就值得做深入的思考了。我又联想到了“9·11”事件后某些国人的反应,拍手称快者有之,鸣放鞭炮庆祝者有之,美国遭殃,幸灾乐祸,如此爱国,令世人不齿,民族之病态可见一斑。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强调独存、不求共生的排外情结,总是认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爱祖国似乎就不能爱别的国家。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若不变革则会贻害无穷。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地球村”的观念,培养学生的人类之爱。未来的世界是一个逐步融合和共荣的世界,很难设想一个骨子里具有排外情绪的人会成为一个“世界人”。请记住培根(英国)的名言吧:“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6.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在一次全国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一个老师正在执教小学语文观摩课,课题是《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在结课的时候出现了下面的情节。老师提问:“作者把‘弯弯的月儿’比做什么呀?”“船”。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船”字,接着又问:“什么样的‘船’哪?”这下学生大多显得茫茫然了,老师也显得有些紧张。正僵持的时候,幸好有一个学生起身“救驾”:“小船。”“你太聪明了!”老师喜出望外地给予鼓励。老师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小”字。不料老师还在继续发问:“再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小船’哪?”这下学生全都蒙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无一人举手。执教老师瞧瞧后面上百听课的教师,心想:“这下要出丑了。”脸上的汗也流下来了。这个老师毕竟久经沙场,在关键的时刻终于动用了“杀手锏”:“实在想不起来,就请看看课文吧。”学生一看课文,立刻恍然大悟,齐声回答:“小小的船。”“对,小小的船。”老师急忙又板书一个“小”字。老师精心设计的尾书课题终于全部展现在黑板上。老师如释重负地一声“下课”,宣布了课堂的结束。

【评点】

这个案例反映了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强烈的“教案意识”。所谓“教案意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顾学生的学习实际,只是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的倾向。案例中,教师为了在结课时板书课题,以求画龙点睛之效,不惜一步步引学生进入“圈套”,与其说这是在教学,毋宁说这只是租用学生帮老师表演“教案剧”。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间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真实的教学情境应该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教师的智慧在于关注课堂上创新的学习资源,而不在于用自己的结论替代学生的思考。我们不反对教师授课要有教案,但是,必须明白“计划”应服从于“变化”。当你实施教案非常顺利的时候,那证明你已经误入了“教案剧”的极致状态。

7.小桔灯象征什么

一天,我去听初中语文课,课题是《小桔灯》。在将要结课的时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桔灯象征什么?”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光明”。于是学生纷纷将答案抄写下来。老师还特别做了强调:“这个题考试出过多次了,请大家一定要记牢。”于是学生开始默记:“小桔灯象征光明,小桔灯象征光明……”

[评点]

“小桔灯象征光明”,这并不是学生的认识,甚至也不是教师的认识。教师的答案是从教学参考书上抄来的。现在我们应该看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参的替代几乎到了武断的程度。教参法定的神圣,不知始于何时!教师的智慧被替代掉了,学生的创造被替代掉了。难怪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取消教参。试想,假如全国的学生考试都做这个题,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学生一律清一色的“光明”,这难道不恰恰是语文教育的黑暗?我不想再去重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想,语文学习总得有教师和学生独立的认识。于是,在一次考试命题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考题:“有人说小桔灯象征光明,你以为它还可以象征什么?(多答一项附加2分)”果不其然,答案精彩纷呈。有的答“象征爱”。我们知道“爱的哲学”是冰心创作的源泉。小桔灯的确象征了冰心对小姑娘的爱,冰心对小姑娘妈妈的爱,冰心对小姑娘这个家庭的爱,还有小姑娘对冰心的爱。小桔灯真的就是这样其情亦融融,爱亦融融。有的答“象征自立精神”。在那样的年代里,一个小姑娘支撑着这样一个苦难的家庭,靠的可不就是自立精神?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自立精神更有它的现实意义。亲爱的老师呀,真理是多元的,别剥夺学生创新的权力!

8.谁把椅子来撞翻

2002年12月6日,在温州一个全国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我听过一节浙教版二年级语文课,课题是《大象博士请助手》。课文说的是大象要招聘一位助手,小猴、小兔、小熊、小猫都来应考。在进入考场时,小猴“撞翻了椅子”,小兔“看见倒在地上的椅子,就跳了过去”,小熊“把椅子踢到一边”,只有小猫“先把椅子扶起来,放在桌子旁边”。结果大象录取了小猫为助手。老师在教到“大象博士喊道:‘小猴请进来!’小猴真高兴,冲进门去,撞翻了椅子”这个情节的时候,老师一边把一把椅子放到讲台上,一边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就请一个同学上来表演一下,看看谁能把讲台上的椅子撞翻。”“我!”一个学生迅速跑到讲台上,学生很高兴,一下子就把椅子撞翻了。课堂上响起了哈哈的笑声。

[评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体验性学习。课堂体验需要真实的教学情境。体验以主体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童庆炳《现代心理学》)。必须指出,案例中让学生撞翻椅子的表演已经进入了体验学习的误区。学生哈哈大笑,只是觉得好玩。他并没有体验到“撞翻椅子”的愧疚感,他只是被动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而已。离开了真实的情境和主体的经验联系便不再有真实的体验。假如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像小猴、小兔、小熊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呢?我们又有谁做过小猫这样讨人喜欢的事呢?”学生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发现自己的优点,这样就能获得较为深刻的体验。别把体验当成一种时髦的标签。为体验而体验只能是课堂的一种“闹剧”。

9.规律为何没找到

今年3月11日上午到学校进行新课程调研,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活动课,课题为“找规律”。现摘录几个细节。

1.教师播放第一张幻灯片:9只小兔子白黑相间依次从右侧飞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小兔子是怎样排列的呢?”

生答:“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

教师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2.播放第二张幻灯片:红黄两种小球每两个一组,4组小球红黄俩俩相间依次从右侧飞入。

教师提问:“请问第五组小球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生答:“红色。”师问:“为什么?”生答:“第一组是红色的,第二组是黄色的,第三组是红色的,第四组是黄色的,第五组应该是红色的。”

3.教师播放第三张幻灯片:绿黑两色共11枚珠子按照“绿1、黑1、绿1、黑2、绿1、黑3、绿1、?、?、?”依次从右侧飞入。

教师提问:“第八、第九、第十项的珠子各是什么颜色?数量应该是多少?”

学生画图示。

教师纠错、归纳。

4.教师播放幻灯片:发声游戏。

① △××△××△××

②△×△△××△△△×××

③×××△××△△×△△△

(“△”拍手,“×”敲桌子)

学生现场演示。结果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评点]

本节数学活动课,单从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目标意在让学生探索数序排列的规律。数序排列的规律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之所以出现学生对规律把握不准,甚至不知所措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仅仅满足于学生对出示的问题进行线性的形象描述,而没有启发学生从线性的形象描述中抽象出数序排列的规律性认识。重形象、轻抽象是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我们知道,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形象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的,离开“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注意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形象的问题抽象化。

以案例而言,“找规律”没有抽象就不会找到规律。所谓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本质一般都是抽象的。我们不妨对如上几个细节的“规律”加以概括。

1.“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一只黑的、一只白的”应提炼为“白先黑后,黑白相间,依次排9”。

2.“第一组是红色的,第二组是黄色的,第三组是红色的,第四组是黄色的。第五组应该是红色的”应提炼为“每组两个,红先黄后,一三五组为红,二四组为黄。”

3.“绿1、黑1、绿1、黑2、绿1、黑3、绿1、?、?、?”应提炼为“绿先黑后,绿黑相间,绿数不变,黑为偶数,从1开始,依次加1”。问题迎刃而解。

4.①△

(单“△”,双“ ”):②△ △△

△△△

(“△”、“ ”从1开始,每组依次各增1);③

△△ △△△(“ ”顺次减1,“△”顺次加1)。

必须声明,我并不主张教师让学生死记这些所谓的抽象规律,但是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和“自发”都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影响。“形象”与“抽象”的转化是教学的真谛所在。

10.20颗金星的尴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激励性评价的广泛应用。一次我陪同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视导团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一上课,老师一边从盒子里把一颗颗金星拿给同学们看,一边说:“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精心准备了20颗金星,谁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老师就会把金星奖给谁。想不想要啊?”“想!”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展开,一场金星争夺战开始了。一颗颗金星不停地飞向一个个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看到这种场面,我心中在想。奖励这么频繁,一旦金星不够用了该咋办呢?果不其然,当老师把手伸进金星盒的时候,盒子里已经空空如也。“对不起,老师的奖品做少了,下一节课老师再补发给你好吗?”老师有点尴尬地向学生解释说。一种希望的突然落空,学生的脸上显出几分无奈。再后来的问题解答,老师只好“负债经营”了。

[评点]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深入地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是否一定要采用这种“物化”的“所见即所得”的形式呢?激励性评价的频率是否越高越好呢?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的满足(得到肯定性评价),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

对于激励性评价的实施我们应该注意三点。一是不应提倡过多地采用“物化”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因为,每节课制作20颗金星毕竟不能坚持长久,偶尔一用,难免给人一种“作秀”的印象。激励方式可以灵活运用,诸如既可用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博士”、“小明星”等。二是激励性评价频率不宜过高。频率过高往往会使激励失去严谨。譬如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随手扔“奖品”的现象,激励的价值在老师的“随手一扔”之中大打折扣。三是要注意激励性评价的负面作用。如果课堂上老师激励性评价用得太多、太滥,不停地奖红花、奖金星,让学生几乎是为了得奖而学习,这样便会进入课堂激励性评价的误区。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形成,不只是来自于外部,更主要的是来自内部奖励——学习成就感。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可能削弱内在动机的作用。小心,过多的激励会捧煞学生生命的义务感。

陈萍摘自《山东教育》

标签:;  ;  ;  ;  ;  

反思与课程改革:对新课改10个经典案例的分析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