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术俊

(达川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各39例。结果 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等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提示观察组有显著降低(P<0.05),对比两组氧暴露时间、上机时间均提示观察组显著缩短(P<0.05)。对比两组治愈率及病死率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相仿,但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有助于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患儿氧暴露时间以及上机时间,故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关键词:无创经鼻正压通气;常规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nas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5 -2017 year in January from the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68 cases for the study,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convention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ken by nas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39 cases of each group. Results:compared with two group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gas leakage and othe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 0.05),the exposure time than the two group of oxygen,time are provi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P < 0.05).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cure rate and mortality rat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 Conclusion:nas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convention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s similar,but the nasal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help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reduce the exposure time and the time of children,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convention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多见早产儿。该病症多因肺部发育不完全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采取 正压通气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无创经鼻正压通气逐渐得以在临床推广[1-2]。此次研究将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68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探究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68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各39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符合3级及4级RDS,氧分压均<50mmHg,二氧化碳分压均<60mmHg,均无感染情况,均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无重度窒息、肺出血、宫内感染性肺炎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参与。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患儿年龄:5-15h,平均为(10.4±3.1)h。SNAPPE-Ⅱ评分平均为(34.1±2.9)分。Apgar评分平均为(8.2±1.3)分。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患儿年龄:5-14h,平均为(10.3±3.5)h。SNAPPE-Ⅱ评分平均为(34.2±2.7)分。Apgar评分平均为(8.1±1.4)分。比较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结果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气管插管后对患儿使用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PPV)+容量保证(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控制在4-6ml/kg之间,吸气峰压控制在15-30cmH2O,吸气时间控制在0.35-0.45s,流量设定为6-8L/min,吸入氧浓度为0.40-0.60,呼吸频率设定为25-40次/min。注意在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发生气漏指导安全撤离呼吸支持。做好气管内分泌物培养及病情监护工作。

观察组:均采取无创井壁正压通气治疗,采取双短鼻塞通气方法,采取井壁间歇正压通气(NIPPV)模式进行治疗,呼气末正压设定为4-6cmH2O,吸气峰压设定为15-25cmH2O,吸气时间设定为0.3-0.6s,呼吸频率设定为25-40次/min,吸入氧浓度为0.21-0.60,监测血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要依据其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指标。

1.3治疗效果判断标准[3]

以患儿治疗后两肺透亮度正常,血气指标基本正常,呼吸平稳且未出现其他不良症状判定为治愈。以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肺部透亮良好判定为有效。未达到如上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治疗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 18.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对比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同类数据间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类数据间的对比实施t检验,P<0.05则可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治愈率的比较

观察组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4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出现气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提示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愈率则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用疗法,对于同时存在Ⅱ型呼吸衰竭患儿该种治疗方法被列为首选的通气模式。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一种有创通气治疗方法,其较易造成气压伤、容积伤以及生物性肺损伤。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创通气模式得以极大改进,但患儿治疗后仍然较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声门狭窄等种种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存质量,故近年来无创经鼻正压通气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该种通气模式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有创通气的肺损伤几率,而且曾有相关研究表明无创经鼻正压通气可促使气体更为有效的达到患儿肺部,从而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呼吸支持,减少呼吸肌疲劳,改善患儿的氧合以及通气功能[4-5]。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均采取了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均采取了常规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愈率,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但组间对比结果提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降低,氧暴露时间以及上机时间明显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比而言,无创经鼻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可降低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患儿氧暴露时间以及上机时间,更利于患儿康复,因此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欣,刘翠青.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41(1):12-16.

[2]沈金月,钟紫外.经鼻间歇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35(33):20-23.

[3]戴加哲,秦文伟.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46(7):83-85.

[4]梁春华,林春繁,林峰,等.早期联合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47(13):101-103.

[5]王宋青,闻建军,施益农.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44(12):2219-2222.

论文作者:李术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研究论文_李术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