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建工程包干造价审计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建工程论文,造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程一次性包干造价审计的必要性
1.审计是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相应核减造价的重要依据。
由于工程造价已包干,要获得更多的利润,施工单位只能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法来节减造价,这无疑影响到工程质量,这些质量问题,有些是在竣工验收时发现进行质检认定,有些是在交付使用后发现。对工程质量认定,虽然是质检部门的职责,但由于质量问题需相应核减其造价,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审计。
2.基础工程由于其地下地质情况在设计时只是假定,只有在开挖钻洞后才能按实际情况确定基深桩深,因此基础工程不能在开工前造价包干,凡是基础包干造价工程必须审计。
3.任何工程在施工中,与原设计图纸都或多或少有所变更,有变更就会造成包干价的不确定性,只有待变更工程完工后才能确定其变更造价,也就有审计的必要。
4.在装潢工程中,装潢材料在不同时期、地点价格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审计才能使其价格趋于合理。
5.一次性包干工程,若没有通过招标竞争,其包干工程价就不具有公允性,且容易产生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因此包干工程审计对防止腐败现象、保证工程造价公允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包干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包干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根据我们的实践,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步骤进行。
一对包干工程重新编制决算是审计包干价的前提。
造价包干工程是否合理合法,其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把包干价与决算价进行比较,如两者基本相近经验数据±1%以内,其包干价属合理合法范围,如超出此范围,就属不合理包干造价,应予调整。这里的关键是编制工程决算造价的公允性。它的公允性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二是套用定额是否准确;三是取费是否合理。特别是主要材料价格取定是否与当时市场相近±3%以内,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是否与设计及施工合同要求一致。以上几个问题应该是编制决算的重要依据,该工程决算价与包干价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包干价高于低于决算价规定范围,应该核减增。
二实行工程项目实测审计,是对包干价审计的重要方法。
1.有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虽然属质检部门的职责,但质量也存在一个工程价格结算问题,在包干造价工程,由于偷工减料而造成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凡存在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不论可修复,还是不可修复的工程,应测算其因质量造成的直接损失价值,经建设方、施工方协商核减应有的工程价款。
2.隐蔽工程要严格审计,主要是审查建设方的签证记录包括工程量及质检签证,但对有些隐蔽工程,虽然有建设方签证,但造价较大,又与正常情况不符时,则要进行探测审计。
3.屋面工程需进行实测。目前,屋面工程有不少新型防水材料,而国家又没有及时制订相应标准,无参照物比较,因此,应进行实测,计算确定合理的价格,如包干价超过测定价格时,应相应调整造价。
4.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需要进行实测。一是对铝合金的品种、规格、壁厚进行实测,二是对玻璃品种、规格、质量等进行鉴定,与设计要求不符时,要相应核减增造价。
5.在包干工程中,还有一些增减变动工程未列入包干价内,如基础工程及一些零星工程应按实测计价。 6.在施工中,不论是造价包干工程还是非包干价工程,都会发生增减变更工程。对这些增减变更工程,应另行计算调整造价。
三、签证定案,出具审计报告
经过对整个工程审计及重点项目实测审计,将审计价与原包干工程造价比较,如审计价低高于包干价,应该核减增原包干造价,出具审计报告。应核减增的详细项目,先送建设方、施工方审查核对,再邀请建设方、施工方会审协商签证定案,对应核减增部分,要依据充分,多做解释工作,尽量使三方意见一致,如经协商意见不统一时,在充分考虑建设方、施工方合理意见下,可由审计方裁决,出具审计报告,送建设方作为工程造价结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