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中的“VP不”式疑问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疑问句论文,汉语论文,中古论文,V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
“VP不”是汉语反复问句的主要格式,始见于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铭文:“正乃讯厉曰:‘汝贾田不?’”(《文物》1976年第5期38页),以后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
“VP不”也是汉语疑问句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中古时期“VP不”出现的含副词的变体(AdvVP不,如:宁VP不、颇VP不、可VP不等),发展出“VP不”和“AdvVP不”两种不同的反复问句格式,以后“AdvVP不”中“不”消失,产生"AdvVP",“VP不”和"AdvVP"在方言中形成互补分布;部分“VP不”句尾否定词“不”逐渐虚化、音变,产生出汉语重要的疑问语气词“么”,句子也从反复问句变化成是非问句;这些变化对研究汉语的历史和现状有重要意义。这些问题以往都有不少研究者投入过许多精力,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限于研究材料的掌握,至目前为止,似乎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全面了解,仍然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注:参阅参考文献张敏(1990)、赵新(1994)和吴福祥(1997)。)
“VP不”大量使用是在中古时期,其关键变化也出现或萌芽于中古时期。为了解“VP不”发展的历史,本文以中古译经和主要本土文献为基本材料(注:本文考察的主要材料是:
汉译佛经
1.道地经(东汉·安世高)2.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同上)3.道行般若经(东汉·支娄迦谶)4.般舟三昧经(同上)5.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同上)6.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同上)7.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东汉·安玄共严佛调)8.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东汉·支曜)9.中本起经(东汉·昙果共康孟详)10.修行本起经(东汉·康孟详共竺大力)11.六度集经(吴·康僧会)12.旧杂譬喻经(同上)13.增壹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14.过去现在因果经(宋·求那跋陀罗)15.出曜经(姚秦·竺佛经)16.大庄严论经(后秦·鸠摩罗什)17.众经杂譬喻经(同上)18.贤愚经(元魏·慧觉)19.佛本行经(隋·阇那崛多)
本土文献
1.三国志(晋·陈寿、宋·裴松之)2.洛阳伽蓝记(北魏·杨术之)3.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4.《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5.《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6.《搜神记》(晋·干宝)),以利用语料库的计算机检索为主,辅之以部分手工处理,希望能较全面地介绍中古时期汉语“VP不”式反复问句的使用和发展情况,划清一些过去的研究中认识还比较模糊的问题。
一
1.0 中古文献中的“VP不”可以分成不含副词(“VP不”)和含副词(AdvVP不)的两类。
1.1 “VP不”式是出现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格式。在我们所调查的大部分中古文献中都有出现。这个格式除基本格式外,也有几种变体:1.句末使用语气词“乎\耶\也”的,2.“VP”和“不”之间使用连词“以\已”的,3.句末否定词使用“未”的,等等。以下是“VP不”的主要形式在文献中的出现情况。(注:列入下面表中的是“VP不”的主要形式,除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出现很少的形式,如“VP非”、"VP"与“不”之间使用连词“与”的“VP与不”,没有列入。在这个表里,不管相关格式是否出现,我们列入了调查过的全部文献。在以后的表中,将只列出格式出现的文献。)
VP不 VP以不
VP已不 VP不乎 VP不也 VP不耶 VP未
大安 +
道行 ++
般舟 + +
文殊
+
伅真 +
中本
++
+
修行
+
六度
++
旧杂
+
增壹
+
++
+
过去
+
出曜
++
+
大庄
++
+
众杂
++
+
贤愚
++
+
+
佛本
+
+
++
+
VP不 VP以不
VP已不 VP不乎 VP不也 VP不耶 VP未
三国
++ +
洛阳
+(1)
世说
++ +
搜神+(1)
“VP不”出现在以上25种文献中的18种,出现的数量在译经中较多,一种译经中常常有几十条;本土文献中较少,像《洛阳伽蓝记》、《搜神记》中都仅1见。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VP不”在后汉到隋仍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句式,译经比较接近口语,使用较多,本土文献较接近文言,出现较少。同时,在内容上,许多译经对话较多,疑问句出现的机会也就比较多,本土文献对话少,使用疑问句的机会少,这也是造成本土文献“VP不”出现少的原因之一。在几种格式中,使用最多的是“VP不”;在“不”后接语气词的例子后汉已经有了(道行),只是还不多见;在"VP"与“不”之间加入连词“已\以”的例子,出现在《增壹阿含经》之后,《增》译于建元二十一年(385)。“VP未”出现的比较早,它和“VP不”的差别主要在“未”的否定中包含“已然”的概念,“不”则只否定一个事实。
1.2“AdvVP不”在后汉译经中出现也较多,本土文献出现较少。从后汉到隋,句式中的Adv有“宁\颇\岂\叵”等几个,以后还有“可”。中古文献使用集中的是“宁\颇”。这两个副词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差别。“宁\颇”除用于“AdvVP不”之外,还可以用在“AdvVP乎\耶”格式里。(注:“AdvVP不”和“AdvVP乎\耶”是两种不同的疑问句型,前者是反复疑问句,后者是非疑问句。为讨论方便,我们把它们都列在下面的表中。)
1.2.1 “宁”出现较早,在多种后汉译经中使用;格式也比较全,除常见的“宁VP不(乎\耶)”“宁VP乎\耶”之外,在《中本起经》中还出现了1例“宁VP”:
1.长者……而问佛言:我子宝称,足迹趣此,瞿昙宁见?(中本·上)
这个例子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AdvVP"格式的疑问句,也是所查材料中仅见的1例使用“宁”的此类例句。
“宁”在译经中使用的分布,后汉译经出现的比较集中(《道行》到《旧杂》),汉以后,出现就参差不齐了(《增壹》以下)。
宁VP不 宁VP乎 宁VP耶 宁VP不乎 宁VP不也 宁VP不耶 宁VP非 宁VP
道行+
+
+
般舟
+
文殊
+
佛说
+
+
中本
+
+
+
修行
+
+
六度
+
+
+
旧杂
+
++
增壹
+
过去
+
出曜
+
大庄
+
+
众杂
+
贤愚
+
++
宁VP不 宁VP乎 宁VP耶 宁VP不乎 宁VP不也 宁VP不耶 宁VP非 宁VP
三国
+
搜神 +
+
1.2.2 “颇”主要使用在后汉以后,后汉译经中,我们只在《中本起经》中看到“颇VP不”出现,其他使用的都是南北朝译经,本土文献只有《三国志》和《世说新语》里出现了少量的例句,其他几种都没有。除下表中的几种格式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增壹阿含经》中出现了几个“颇VP”的例子:
2.时妇报言:长者颇闻迦批、迦毗罗卫国斛净王子名阿那律,当生之时此地六变震动绕舍一由旬内伏藏自出?长者报言:我闻有阿那律,然不见之耳。(增壹·二十)
3.其妇语言:长者颇闻此罗阅城内大梵志名迦毗罗,饶财多宝,不可称计,有九百九十九头耕牛田作?(同上)
4.其妇报言:长者颇闻彼梵志息,名曰比彼罗耶擅那,身作金色。妇名婆陀,女中殊胜者,设举紫磨金在前犹黑比白?(同上)
5.尔时众多人民问象舍利佛曰:颇有阿罗汉还舍法服习白衣行?(四十六)以上4例“颇VP”是所查材料中仅见的。
颇VP不 颇VP乎 颇VP耶 颇VP不乎 颇VP不耶 颇VP已不 颇VP以不 颇VP
中本 +
增壹 +
+
+
++
出曜 +
+
+
+
大庄 +
+
++
贤愚 +
+
佛本 +
++
颇VP不 颇VP乎 颇VP耶 颇VP不乎 颇VP不耶 颇VP已不 颇VP以不 颇VP
1.2.3 “岂”作为表示反诘的副词,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在广泛使用,许多学者都指出过。在古代汉语中“岂”除反诘外,还有用在疑问句中的例子。我们注意到,以往所举的例句,基本上都是是非疑问句,都是与“乎\耶”呼应使用的。中古译经中“岂”保持了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以表示反诘为主,也有用在是非疑问句的情况(与“乎\耶”一起出现)。如:
6.二人俱前,相逢路中,便问頞陛:章服反常,何所从出?岂有师宗可得闻乎?(中本·上)
7.佛言:岂可蹈乎?菩萨对回:唯佛能蹈。(修行·上)
此外,中古“岂”还出现了个别用在“AdvVP不”中的例子,用在“AdvVP不”中的“岂”,反诘的意思仍很明显。如:
8.惟世愚者惑于五欲,至厥命终,岂有厌者不?(六度·四)
9.譬如明眼有目之人,岂可羡于盲瞎人不?(佛本·二十三)
以下是“岂”在我们所调查的中古译经中的使用情况:
岂VP不岂VP乎 岂VP耶
中本 + +
修行 +
六度
+
增一 +
出曜 + +
大庄
+
贤愚 + +
佛本
+
+ +
本土文献中除保持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外,还出现了个别“岂VP”(“岂”也写作“讵”)的例子,像张敏(1990)列举过的(注:参阅张敏(1990),138页。):
10.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搜神·四)
11.抚谢左军谓太傅曰:此家讵覆后镇西?(世说·八)
1.2.4 “可”在这组副词中是出现最晚的,以往的研究认为其出现在唐代以后。在我们所调查的文献中,翻译于隋开皇年间(6世纪末)的《佛本行集经》里,见到一些用于疑问句的“可”的例子,如:
12.阿罗逻言:莫行至彼,莫还来此,可不得乎?(佛本·二十二)
13.汝魔波旬,可不知耶?(二十七)
14.释子,汝可不忆往昔实语诸仙如是言耶?(二十八)
15.而大王今可不自观此之因缘,从何而得?如是功德,可不以昔造善业故今受此报,如是以不?(四十三)
16.若有人执瞋毒蛇头,既放舍已,复还欲捉,可有得不?(二十三)
12-15中的“可”应该还都是表示反诘的副词,用在疑问句里表示反诘。例16有所不同,从语义看,这个例子反诘的意味不明显,它只是一般的询问有没有可能“抓住”,从格式看,这一例“可”用在“AdvVP不”中,应该是一个疑问副词了。类似的例子只有这一个,很难据此得出什么结论。不过我们知道,从反诘到疑问是疑问副词出现的一般途径,《佛本行集经》中表示反诘的“可”,已经出现了不少,这显示表示疑问的“可”已经有了产生的条件,或许例16就是疑问副词“可”早期的例子。
1.3 本节中我们介绍中古文献中“VP不”式疑问句使用的情况,从以上的列表中可以看到:1.中古“VP不”式主要有“VP不”和“AdvVP不”两种变体。2.“AdvVP不”中有“宁\颇”等一组副词可以使用,其中“宁”后汉用的最集中,“颇”主要用在南北朝。“岂”出现在这个格式中的时间较晚,例子很少。“可”在后汉还没有出现,《佛本行集经》中的一些例子显示当时“可”可能处在从反诘副词向疑问副词发展的过程中。3.直到中古晚期(隋)"AdvVP"还不是一个一般可以接受的疑问句式,使用频率极低。
二
2.0 中古汉语“VP不”式疑问句的主要发展变化,是处于句尾的否定词“不”的虚化。古汉语中“VP不”是反复问句式,句尾的“不”是具有指代性的否定词,虚化之后“不”变成了一个疑问语气词,句式变成了是非问句。近年来讨论的问题之一是,“VP不”中“不”虚化的标志是什么,如何证明它虚化了。
2.1 证明“VP不”中“不”的虚化,较有代表性的是赵新(1994)、吴福祥(1997)的意见,他们指出,当疑问副词“宁”、否定副词“不”、反诘副词“岂”等出现在“VP不”里,由于“汉语的语义选择规则”不允许这些词类进入反复问句的句法语义框架,“显然,这些句子里的后置否定词‘不’(否),已丧失称代性否定的功能,虚化成疑问语气词”。(注:吴福祥(1997),45页。)以“宁”为例,作者认为“宁”的语义、功能同于现代汉语反复问句“可VP”中的“可”,是句子疑问功能的负载者。因为“宁VP不”是"F-VP"("AdvVP")式反复问句,在这个句式中,否定词“不”不可能出现,所以句尾的“不”一定是虚化了的。利用框架结构来判定“不”的虚化与否,清楚明确,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方法。
那么,这些用于检验的框架是否成立呢?
当格式中已经有了一个“不”,后面没有必要再用一个“不”构成双重否定的反复疑问句,这一条应该成立。我们在材料中看到了一些类似的例子:
17.宁能使不痛不耶?(道行·五)
18.求食易得,无疲倦不?(佛本·三十一)
19.汝今意中,实不信于此事以不?(同上·四十三)
20.汝心实欲舍家出家,父母颇曾不听已不?(同上·五十七)
21.汝实不乐于我法中行梵行不?(同上·五十九)
22.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叹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世说·轻诋)
这类例子出现比较晚,也不多见。译经中主要见于《佛本行集经》,包括疑似之间的,不足10例。《佛本行集经》之前的译经,只发现过个别疑似之间的例子。本土文献中,只有《世说新语》中出现了个别例子。
包含反诘副词的“VP不”式疑问句不是反复问句,也是正确的,例子也很少见,我们以上已经列举过了(例8、9)。
包含“宁、颇、可”等副词的“VP不”(也就是"AdvVP")中,“不”已经虚化成了语气词。如我们在1.2中介绍过的,这是中古汉语中大量出现的格式,始见于后汉,南北朝广泛使用。“AdvVP不”中的“不”是否已经虚化,从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复问句“可VP”的构成看,结论是肯定的。现代汉语中,除结构、疑问词、语气词、语调之外,在方言中疑问副词也是构成反复疑问句的基本要素。在这一句式中,使用疑问副词,就不用“不”,这是一条“语义选择规则”。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条规则是建立在疑问副词是“句子疑问功能的负载者”这样一个基础之上的。而问题恰恰出在这一点上。
我们注意到,中古汉语中副词“宁\颇”等在疑问句中可以:
1.与语气词“乎\耶”构成是非疑问句“AdvVP乎\耶”。如:
23.王问裘夷:太子今有六万彩女,伎乐供养,太子宁乐乎?(修行·上)
24.无漏之人观察众生,颇有毫厘善本可治疗乎?(出曜·二十四)
2.与否定词“不”呼应构成反复疑问句“AdvVP不”。如:
25.宁能使不痛不耶?(道行·五)
26.即答鹰言:颇有余肉活汝命不?(庄严·十三)
和这两种格式并存的是是非疑问句“VP乎\耶”:
27.王问侍女:太子乐乎?(修行·上)
28.此诸释种皆持戒,虫尚不害,况害人乎?(增壹·二十六)
反复疑问句“VP不”:
29.须菩提问佛:如是得书成般若波罗蜜不?(道行·四)
30.提无离菩萨问佛:伅真陀罗王,已逮得是三味不?(伅真·上)
这4种格式排列在一起,就清楚地显示出:副词“宁\颇”的出现与否,与疑问的构成没有关系,在是非疑问句中,语气词“乎\耶”承担了疑问的功能,只要有了它们,有没有“宁\颇”出现都是是非疑问句。同样,在反复疑问句中,句中的"VP"和“不”构成的结构承担了疑问功能,副词出现不出现没有影响。因此,中古汉语“AdvVP不”中的"Adv"实际上并不是现代汉语"AdvVP"中的"Adv",它基本上没有可以表达疑问的功能。如果我们把现代汉语"AdvVP"中的"Adv"叫做疑问副词,中古汉语“AdvVP不”中的"Adv"只是一个用在疑问句中的语气副词。
“可VP”类疑问副词出现的标志,是"AdvVP"式反复问句的出现和使用。在我们调查过的材料中,"AdvVP"式仅在《中本起经》中看到1例用副词“宁”的例子(例1),在《增壹阿含经》中看到4例用“颇”的例子(例2-5),在《搜神记》中有2例用“岂”的例子(例8、9),《世说新语》中有2例用“讵”的例子。在25种文献,大量的“VP不”、“VP乎\耶”与“AdvVP不”、“AdvVP乎\耶”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很难以四种文献中的9个例句去证明在中古汉语中"AdvVP"已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反复问句,然后再以此证明“宁\颇\岂”已经具备了承担疑问的功能,句尾的“不”已经虚化。就现有的材料,我们至多只能说,在个别作品中出现了个别的"AdvVP"式反复问句,这大概是副词“宁\颇”等向疑问副词转变的开始。
中古文献中大量出现的“AdvVP不”中的"Adv"可以称之为疑问语气副词,这种疑问语气副词是疑问副词产生的一个中间阶段。它们的前身,一般都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反诘的语气副词,在反诘语气消失之后,开始用在是非问句中,中古进入“VP不”式反复问句,最后再发展出"AdvVP"式中的疑问副词,成为汉语疑问句构成的要素之一。疑问副词的出现是在中古晚期到近代前期,"AdvVP"式使用较多,并在方言中与“VP不VP”形成互补分布是宋代以后的事。(注:有关反诘副词和疑问副词之间关系的问题,参阅刘坚、江蓝生(1992,234-265页)。"AdvVP"和“VP不VP”两种句型在历史和方言中的发展,张敏(1990)中曾有所涉及。)
所以,中古汉语中并不存在汉语反复问句中疑问副词和“不”不同时出现的“语义选择规律”,检验中古汉语反复问句中“不”是否虚化,这个标准不起作用。
2.2 看中古汉语“VP不”式反复问句中的“不”是否已经虚化,除了以上的标准外,其实也还有其他标准可用,例如用在选择问句末的“不”:
31.彼今夏以欲心观察我等以不?或无欲心观察我等以不?(佛本·二十七)
例31是一个选择问句,在两个表示选择项的分句末,不能带上表示否定的“不”,所以,两个“不”应该是虚化了的。
这样的“不”也和2.1中与否定词、反诘副词呼应使用的“不”一样,它们虽然可以证明虚化了,但是类似的例子很少见,使用上没有太大价值。
那么,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反过来考虑,看看能否证明什么样的“不”是没有虚化的呢?我们发现,这可能比证明虚化还要困难。
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认为,汉语中是非问句和反复问句都是对一个命题提问,判断命题的是非。提问的语境、提问的内容、疑问的程度、回答的方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注:参阅张伯江(1997)。)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有某种渊源关系:中古以后,部分反复问句转化成为是非问句,转化的条件,是它们表达的语义接近或相同,结构的形式相近(只是从使用者感觉的角度,而不是从语法分析的角度)。我们在中古文献中看到相当多的“不”和“乎\耶”在相同或相近的句子里使用的例子,如:
32a.“汝等见此灵鹫山乎?”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增壹·三十二)
32b.“汝等颇见此上普地平正乎?”对曰:“如是皆悉见之。”(同上·四十六)
32c.“汝为见不?”罪人对曰:“唯然见之。”(出曜·十一)
32d.“汝等见阿那律比丘不乎?”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增壹·四十六)
32e.“汝颇见第四天使不?”(出曜·一十一)
32f.“汝等颇见迦旖延比丘不乎?”诸比丘对曰:“唯然见之。”(增壹·四十六)
33a.汝颇识太子乎?(增壹·四十九)
33b.君识之不?(贤愚·七)
34a.“太子出游后园观看为适意乎?”御者报曰:“太子出游竟不至园。”(出曜·二)
34b.“太子游园,受欢乐不?”驭者报言:“大王当知,太子欲向城外出游观看池沼,而于半路,见一病人……见已即敕,回车而还。”(佛本·十五)
35a.“我亦当复有此死耶?”御者报曰:“尊及人天,皆有此患,无有免者。”(出曜·二)
35b.“我亦有此死法以不?……”驭者报言:“大圣太子,太子尊身,亦未免脱。”(佛本·十五)
36a.“大王,颇有典酒厨宰赏获物左右使人乎?”王白佛言:“唯然见之。”(增壹·四十)
36b.“颇有余肉活汝命不?”鹰答王言:“唯新肉血可济我命。”(大庄·十二)
以上5组例子中,每一组中的动词都是相同的,其中34、35两组说的还是同一件事情。这些句子里,不管用“乎\耶”,这是用“不”,也不管有没有副词,它们表达的都是基本上一样的语义,都可以使用同样的回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译经中分别使用“乎\不”表达,得到的也是相近的回答。这些例子是中古汉语中一般的“VP不”和“VP乎\耶”的句子,在这些句子中,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它们分成是非疑问句和反复疑问句两类呢?它们之间的区别何在呢?这显然是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如果这些句子我们无法根据某些标志分成两类,那么,其中的“不”和“乎\耶”也就很难说有什么区别,也就无法证明其中的“不”没有虚化。
“VP不”式反复问句中“不”的虚化是一个语法化历史演变中很特殊的问题。一般地说,一个实词通过语法化过程,变成一个只具备语法功能的虚词,语法化过程结束之后,这个词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变成了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结构关系,也会相应的表达一种新的语义内容。“不”的虚化,随着词义的改变,否定的意思没有了,成了一个只表示疑问的“虚词”,这个新“不”在与"VP"结合时,也变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关系,但这种新的结构关系(是非疑问句)和旧的结构关系(反复疑问句)在语义上,却是十分接近的,常常无法区分。结构关系的改变(也就是重新分析)使之变成了一种新的句型,而新句型在语义上是与旧句型十分接近的。语义的混淆,造成了结构关系的混淆。既然无法证明“不”没有虚化,那么,只能说中古汉语“VP不”中的“不”可能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虚化了。
我们说中古汉语中大部分“VP不”中的“不”可能已经虚化了,除了依靠不能证明“不”没有虚化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理由:
A.在含有否定词、反诘副词的疑问句,及选择问句中句尾的“不”是已经虚化了的。
B.大量的“VP不”和“VP乎\耶”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交替使用,二者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很难说它们有什么差别。
C.“VP不VP“和"AdvVP"两种“VP不”的替换句型在中古都已初露端倪。
“VP不VP”句式在睡虎地秦简中曾出现,以后,汉代文献中没有出现。到中古,在我们调查的文献中,又看到了零星例子,以《增壹阿含经》为例:
37.复次当作是去,不应作是去?作是来,不应作是来?(增壹·十五)
38.云何世尊,此是其宜为,非其宜?(二十六)
39.世尊告曰:此五盛阴是常无常也?尼健子报曰:无常也。(三十)
同时,出现了较多的作正反两种选择的选择问句,如:
40.修摩提女为满富城中满财长者索求,为可与为不可与?(二十二)
41.是时诸释自相谓言:可与开门,为不可乎?(二十六)
42.世尊告回:云何尼健子,色者是常,为是无常?(三十)
43.如来身死耶,如来不死耶?为有死耶,为无死耶?(四十三)
44.饮食为妙为不妙?(四十五)
例37-39与40-44的区别,在前者删除了两个分句之间表示选择的连词“为”,例39和42刚好是同一句子删除前和删除后的两种格式,显示了两组例子之间的关系。
例37-39是用“VP不VP”格式来表达反复问,代替汉代以后一直使用的“VP不”,这一格式与“VP不”的差别在于补出了第二个"VP",由于“不”后"VP"的出现,使“不”在句中否定词的作用得以确立,使它和语气词划清了界限。就句型而言,也与是非疑问句划清了界限。古代汉语中长期使用的“VP不”出现这种变化,说明在当时的交际中有使反复问句结构特征明显化的需要,这也就证明当时“不”的语法语义已经不清楚了。
例40-44是以选择问句的形式,来表达反复问句的语义,这种句型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在中古时期,作正反两种选择的问句,没有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我们知道,当时“VP不”问句在大量使用,如果当时的译者认为这是一种清楚的反复问句,他们就没有必要再另外制造新的句型,这种句型的出现同样说明“不”的语法、语义特征已经不明显了。
"AdvVP"的情况相同,在后汉译经中,“VP不”广泛使用,“AdvVP不”作为一种变体同时出现,如我们以上指出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Adv不承担疑问功能,只是一个语气副词。南北朝前后,伴随着“AdvVP不”中“不”的消失,"AdvVP"开始作为反复问句出现,这也显示出,在疑问句系统之内,反复问句的表达有产生新句型的要求,同时也就暗示原来的句型已经被“磨损”了,构成句型,承担疑问功能的语法\句法成分含混不清了。
以上3条,A是个别现象,B、C则是从整体上观察的结果,如果我们的分析成立,那么,中古汉语“VP不”中的“不”,大部分应该已经虚化了。当然,只是大部分,而不是全部,否则——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过的——就无法解释何以“VP不”式反复问句在现代汉语中仍在继续使用。
三
3.1 综上所述,中古汉语“VP不”式疑问句,有“VP不”和“AdvVP不”两种变体,句型中的“不”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虚化了,许多句子可能已经是是非疑问句,而不是反复疑问句。到中古中晚期,为避免“不”虚化造成的反复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表达上的模糊,开始出现“VP不VP”和"AdvVP"两种新的反复问句句型。这两种句型的大量使用,以及在方言中的分布差别,是在近代汉语中才出现的。
3.2 造成“不”虚化的原因,主要是受疑问语气词“乎\耶”的类化。汉语反复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表达的语义十分接近,反复问句“VP不”中的“不”和是非问句“VP乎\耶”中的语气词“乎\耶”,在句型中的位置完全相同,“不”表示否定的词义在“VP乎\耶”的句型中同样包含,这些都是使“不”向语气词“乎\耶”靠拢的因素。
3.3 虽然“VP不VP”在睡虎地秦简就出现过,但是其在中古晚期再次出现,却并不一定是方言与共同语互相影响的结果。中古译经中的材料显示,新的“VP不VP”可能与正反两项的选择问句有关,是在旧句型磨损之后,为表达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发展变化。
标签:疑问句论文; vp论文; 中古汉语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佛本行集经论文; 副词论文; 搜神记论文; 世说新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