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传播的出现与传统媒体的回应(论文文献综述)
杨赫[1](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孙黎[2](2021)在《全媒体时代涉税舆情应对研究 ——以Y省税务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新媒体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舆论生态和舆论传播途径,社会公众能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过互联网参与到社会舆情监督和公共治理中,随之而来也使互联网成为一些不实信息的集中地和发散地。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各项税收改革的同步推进,社会公众对关乎个人切身利益的涉税事项关注度持续走高,税收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涉税网络舆情的研究和管理,事关税务机关的公信力,有助于增强税务机关的治税能力以及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营造征纳双方均满意的涉税舆论氛围。税务机关在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方面还处于摸索和成长阶段,多以积极应对舆情为主,离主动设置议题,高效引导舆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运用4R危机管理理论、二级传播理论,危机处理3T原则理论来探索Y省税务系统在全媒体时代的涉税舆情应对工作。首先,本文从Y省税务系统当前舆情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舆情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即传统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受到来自新媒体为媒介的挑战,舆论观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非理性信息的传播往往给社会带来负能量,税务机关沿用的传统税收宣传模式和涉税舆情治理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其次,通过向税务机关人员和相关涉税利益主体进行满意度和治理需求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税务机关在涉税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税务机关治理涉税类舆情提出具体措施打好基础;再次,针对当前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通过构建解决问题的对策逻辑框架,梳理内部管理流程,从加强涉税舆情信息的汇集、处理、分析和研判方面进行研究,尝试构建“体系建设→研判分析→分级引导→调查处置→回应反馈→持续跟踪→优化体系”的舆情处置工作模式,并分阶段提出对策建议,进一步提升Y省税务系统处置涉税舆情的应对能力,为决策者进行决策工作提供参考。
田婧钰[3](2021)在《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自媒体时代,一个赋予所有人自主话语权的时代,网络舆情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快速发展,从而引起巨大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利益和民众利益。”依托于自媒体的网络舆情能够使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因网络话语失序而造成的“灰犀牛”事件,对地方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挑战。本篇论文的研究着力点是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有力应对,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在吸收整合前辈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对现实的研究反思之后形成本文的研究主体。以自媒体时代、舆情和舆论、网络舆情等核心概念为起点,以沉默螺旋理论(反沉默螺旋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跨学科分析法进行论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对网络舆情的演进过程进行说明,然后分析在自媒体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现状,阐述了当前应对的热点事件主要聚焦在公共卫生,教科文体、经济发展等领域以及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流程介绍。接下来,从信息甄别能力弱、回应不力和善后工作不到位三个方面揭示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遇到问题,究其成因在于,当前信息环境复杂、传统的科层制结构与互联网扁平化结构不适应、关于网络舆情法律法规滞后等。最后,根据网络舆情在自媒体时代出现的问题,立足于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过程,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强化管理过程以及重视末端治理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地方政府的应对之举。总之,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的走向对地方政府现实工作有着强大的影响力,逐渐呈现出了线上线下双向发展的态势。地方政府需要做好舆情监测和评估,以便牢牢把握住舆情工作的主动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利用网络发展规律,把基层工作从“现实”社会中扩展到“虚拟”社会中来,也可通过“虚拟”社会的服务与治理,再次回归到“现实”社会中去。
陈玉萍[4](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梁斯佳[5](2021)在《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平台的技术日益成熟,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融媒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借助网站、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抖音和西瓜等短视频平台,知乎和今日头条等客户端,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融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实现信息交流,因而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给政府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具体分析融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类及要素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总结融媒体、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通过调查我国293个地级市的政府网站、微信和微博平台开设网络舆情相关栏目的现状,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的管理现状,总结出目前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已经取得的相关进展和存在问题。在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进行PEST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经济、社会和技术维度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王玮[6](2021)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边界工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自媒体与技术平台侵入新闻行业,新闻业原本清晰的职业边界正在被蚕食、消解,扞卫传统精英话语下的新闻边界逐渐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议题。“边界工作”理论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拉扯边界的纷争中热度渐升,并成为传统媒体划分边界的强势利器。研究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进行了哪些“边界工作”,不仅有利于传统媒体总结归纳现有的传媒资源,盘活“存量”,助力传统媒体转型,也为解读媒体行为提供了新的角度。本文选择2018~2020年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咪蒙事件、财新诉“甘柴劣火”事件作为样本,这三个样本分别对应“边界工作”的三种方式,即“扩张”“驱逐”和“自主性保护”。首先,从新闻形式、新闻思维和新闻风格三个方面入手,解读传统媒体表现出的“扩张”趋势;其次,将传统媒体的驱逐对象分解为异常主体、异常新闻实践和异常价值,并分析“驱逐”行为中涵盖的细节;第三,文章归纳出传统媒体进行“自主性保护”的三条路径——将责任归咎于外来的替罪羊,免受自媒体不良风气的影响,维持界定正确实践的能力。通过梳理三个事件中传统媒体的行为,勾勒出传统媒体“边界工作”的大致景观,并剖析出这些边界工作所指向的意义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研究发现,在“扩张”中,传统媒体创新使用H5、融媒体直播和综合多种技术呈现的新闻形式,赋予新闻作品用户思维、互动思维和体验思维,致力于打造亲近化和趣味化的新闻风格。在“驱逐”中,传统媒体通过构建自媒体负面形象、驳斥自媒体文章细节出入、树立传统媒体负责形象等方式对异常主体进行驱逐;同时驱逐不合格的非虚构写作、情绪先行的煽情写作、咪蒙式黄色新闻写作等异常新闻实践,以及唯流量的自媒体价值追求、达尔文式社会的价值认知等异常价值。在“自主性保护”部分,传统媒体将洗稿横行的责任归咎于“择肥而噬”的自媒体,以及轻视版权的新闻用户,而使内部人员免于担责;其次,传统媒体始终执笔为民,不受自媒体抄袭作风与商业主义的影响,完成对自身自主性的建构;最后,在“洗稿”行为界定不清之时,传统媒体界定了新闻版权的边界,并对自媒体抄袭与引用不分的行为进行批判,保持了自己界定正确实践的能力。
丁琳[7](2021)在《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公众情绪的呈现与引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网民情感可以直观地展现公众对组织的信任,是诊断非政府组织公信力建设问题的有效手段。红十字会作为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社会事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近年来,红十字会屡屡遭受舆情危机,陷入无效回应陷阱,引爆公众负面情绪,公信力遭受重创。本文总结红十字会近15年来发生的代表性危机事件,分析深陷负面情绪漩涡的红十字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基础,从情境与情绪的双重视角出发,探寻红十字会危机传播策略与公众情绪呈现间的关系,总结红十字会深陷负面情绪螺旋的原因,进而为红十字会疏导负面情绪、重塑信任提供有效策略。为了更好地研究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情境与情绪的关系,本文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疫情期间关注度极高的湖北省红十字会危机风波为案例,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进行了以下研究:一、以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为框架分析湖北省红十字会的危机情境与回应策略。二、抓取湖北省红十字会微博回应下的用户评论文本,分析危机回应策略后,公众情绪呈现的特点。研究发现在湖北省红十字会危机风波中,组织面临复杂的危机情境。公众的情绪由新冠疫情时期特殊的背景唤醒;随后由于危机情境研判的失误、策略选择不当进一步激化;接着由于组织危机回应方式的固化致使公众间情绪二次交换,加速情绪汇聚;最后危机历史的叠加导致公众负面情绪沉淀,为新的风险爆发埋下伏笔。通过上述研究提出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不完全适用于红十字会危机传播实践,并从红十字会组织性质、管理方式、媒介环境和客体情绪的角度深挖其危机传播步入困境的原因。最后,结合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与红十字会组织危机传播实践的现状,研究从情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提出四点建议:加强组织建设,阻止负面情绪生成;优化策略选择,防止负面情绪激化;提高媒介运用能力,化解负面情绪聚集;重视形象再造,减少情绪沉淀爆发。以期阻止公众负面情绪生成,对公众负面情感记忆进行修复,从而实现组织公信力修复并营造社会理性复归的舆论空间,积累社会正能量。
马慧[8](2021)在《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影像信息在新媒体时代重现魅力,简便短小、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集视音频、文字于一体,聚集了大量公民群体的短视频平台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一大阵地,短视频以更便捷的方式反映公众的舆论呼声并帮助公民落实舆论监督的权利。高铁男子装病耍赖霸座、男子从武汉红会提走口罩称给领导、大连街道主任拒不配合防疫登记等短视频在全网引发舆论热议,短视频舆论监督也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舆论监督形态。当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遭到冲击,多个议程的融合和碰撞是舆论场的常见状态,议程设置理论由此出现了新的进展,议题呈现方式的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而短视频的出现则加深了个体议程和社群议程对媒体议程、公共议程的影响。本文以议程设置功能的新发展为切入点,以短视频的舆论监督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短视频所引发的舆论监督的事件特点,以及其出现的新变化和原因,从而提炼出短视频发挥舆论监督效力的新模式,通过解读该模式来探究短视频舆论监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为增强其舆论监督效果提供参考。本文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67个典型的短视频舆论监督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归纳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视频时长、信息源头、话题类别和事件等级四个方面对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的特点进行总结。为作进一步研究,从所收集的67个事例中选取了事件影响力为较高热度和高热度的28个案例,对这种新型的舆论监督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转变的背景下,舆论监督事件的议题偏向不仅有所变化,监督效果也得到提升。短视频扩大舆论监督效力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个体曝光视频引爆热点话题;二是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扩散短视频议程;三是多方媒体联动增强舆论监督效果。但是短视频舆论监督受短视频真实性、舆论聚焦性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本文探索新媒体背景下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所没有兼顾到的内容,尝试从议程设置功能的新进展,即在议程融合假设的视角下,探究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建构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意义。
岳晓黎[9](2021)在《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传播的广泛性,使网络舆情事件一旦发酵,将带来全国范围的动员效应,并且,舆情是根植于我国的国情与民情的本土概念,因此,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为题并非选题上的自不量力,是由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持续推进,网络舆情治理的迫切性或将日益突显,而在这个领域对其现阶段的整体状况进行总结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象的整体状况作为研究对象。舆情治理是一个涉及到多主体的系统性联动过程,其中政府主体所特有的组织优势与权威属性,使它在网络舆情治理中须担负起主导性作用。因此,本文以政府主体为主线,依次展开对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现状、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建议的分析与论述。研究方法上,本文依据由政策、理论到实践案例分析的步骤,逐步展开研究工作。第一、对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明确其治理目标,着重理解我国政府主体在其中的定位。第二、在理论工具方面,从交往行为理论中提炼出信息与渠道两个认知要素,作为过滤出网络舆情治理中问题的标准的载体。而在原因分析部分,由于一个问题涉及多个主体,而一个主体也存在于多个原因分析中,因此,原因阐述部分,本文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主体归类,采用了主体分析法。第三,在论述的过程中,通过案例的代入进行佐证说明。经过对文献、案例的概括、归纳,本文以2003年的孙志刚案为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起点,因循网络舆情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方式与阶段性成效的脉络逐一展开;问题部分以交往行为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提炼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信息相关性不足、信息扭曲、渠道不畅、渠道滞后四个主要问题;原因部分经过主体归类,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我国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我国媒体应发挥出的舆论引导作用、我国社会公众的公民素质进行了主体分析,以此构建出较为整体的原因剖析图。最后,依据政府主体与这些多主体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对策。此外,本文涉及到的典型案例包括孙志刚案、红黄蓝事件、甬温线事故、2011年到2019年响水县发生的两次爆炸案等。
李霞[10](2021)在《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度日益加深,也进一步推进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此同时,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媒体,在目前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自媒体的发展给地方政府传统的公共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与挑战。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对突发网络舆情的处理妥当与否,不仅与社会公众的和谐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乎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显着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介绍了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查阅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地方政府、自媒体、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等相关概念,并对生命周期理论、“沉默螺旋”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和成效;通过一起正面案例和一起反面案例的分析对比,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即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转变地方政府传统的网络舆情应对理念;强化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黄金四小时”意识和议程设置意识;进一步健全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立法;提高多部门合作能力,优化部门间协作交流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技术和人员的保障。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丰富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网络传播的出现与传统媒体的回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传播的出现与传统媒体的回应(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电子竞技 |
2.1.2 网络媒体 |
2.1.3 传播效果 |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
2.2 核心理论 |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
2.2.3 框架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
本章小结 |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3.1 用户差异 |
4.3.2 环境条件 |
4.3.3 平台建设 |
4.3.4 盈利能力 |
4.3.5 责任意识 |
4.3.6 创新实践 |
本章小结 |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
5.2.1 商业创收层面 |
5.2.2 责任履行层面 |
5.2.3 文化创新层面 |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
本章小结 |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6.2.1 初拟指标体系 |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习经历 |
(2)全媒体时代涉税舆情应对研究 ——以Y省税务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五、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涉税舆情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全媒体 |
二、舆情 |
三、涉税舆情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4R危机管理理论 |
二、二级传播理论 |
三、危机处理3T原则 |
第三节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管理 |
第一节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管理现状 |
一、涉税舆情管理工作体系方面 |
二、涉税舆情预警研判能力方面 |
三、涉税舆情管理处置能力方面 |
第二节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情况 |
一、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的统计 |
二、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的类别统计 |
三、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的特征 |
一、涉税网络舆情媒介众多,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
二、涉税网络舆情突发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 |
三、涉税网络舆情观点广泛,负面舆情影响力大 |
四、涉税网络舆情频次增大,必须及时处置应对 |
第三章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认知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及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及组织实施 |
一、样本选取情况 |
二、调查组织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涉税舆情调查统计分析 |
一、涉税舆情主体要素 |
二、涉税舆情客体要素 |
三、涉税舆情外部要素 |
第四章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
一、对涉税舆情缺乏责任意识 |
二、涉税舆情综合治理体系不健全 |
三、缺乏涉税舆情处置协作意识 |
四、缺乏涉税舆情突发应对能力 |
五、税费政策宣传公开内容与公众需求不对称 |
第二节 Y省税务系统涉税舆情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五章 全媒体背景下Y省税务系统应对负面舆情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各级税务机关涉税舆情防控体系建设 |
一、提高涉税舆情责任意识,做好源头防范 |
二、健全涉税舆情管理机制,提升应对能力 |
第二节 强化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和回应 |
一、加强涉税舆情研判分析,理性分级引导 |
二、认真制定涉税舆情预案,积极应对处置 |
三、审慎发布舆情调查结论,回应公众关切 |
第三节 多措并举构建良性涉税舆论生态 |
一、建立健全舆情问责机制,推动责任落实 |
二、完善舆情管理考核机制,着重工作实效 |
三、加强重要信息及时公开,引导舆论走向 |
四、持之以恒创建税务文化,塑造良好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全媒体时代涉税舆情治理问卷调查(税务机关人员) |
附录二 全媒体时代涉税舆情治理问卷调查(相关涉税利益主体) |
致谢 |
(3)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核心概念 |
1.1.1 自媒体与自媒体时代 |
1.1.2 舆情与舆论的辨析 |
1.1.3 网络舆情 |
1.2 理论基础 |
1.2.1 沉默螺旋理论 |
1.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二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分析 |
2.1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概况 |
2.2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 |
2.2.1 初始传播阶段 |
2.2.2 迅速扩散阶段 |
2.2.3 逐渐消退阶段 |
2.3 网络舆情应对的内容 |
2.3.1 网络热点事件 |
2.3.2 网络次生舆情 |
2.4 网络舆情应对的过程 |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甄别信息能力弱 |
3.1.2 舆情回应不力 |
3.1.3 善后工作不到位 |
3.2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现存问题的成因 |
3.2.1 网络舆情环境复杂 |
3.2.2 科层政府结构与扁平化网络结构不适应 |
3.2.3 网络舆情法规滞后 |
第四章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优化路径 |
4.1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的准备工作 |
4.1.1 提高网络舆情应对意识 |
4.1.2 完善网络舆情法律制度 |
4.1.3 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
4.2 强化网络舆情应对的实施过程 |
4.2.1 加强舆情信息公开 |
4.2.2 促进政府部门联动 |
4.2.3 推动媒体行业自律 |
4.3 做好网络舆情应对的善后工作 |
4.3.1 完善事后评估 |
4.3.2 推进形象修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融媒体概念及特征 |
2.1.1 融媒体概念 |
2.1.2 融媒体特征 |
2.2 网络舆情 |
2.2.1 网络舆情概念 |
2.2.2 网络舆情的实质 |
2.2.3 网络舆情分类 |
2.2.4 网络舆情要素 |
2.2.5 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
2.3 融媒体与网络舆情的关系 |
2.3.1 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 |
2.3.2 智能手机成为舆论交流的主要工具 |
2.4 相关理论 |
2.4.1 生命周期理论 |
2.4.2 沉默螺旋理论 |
3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媒体平台现状调研 |
3.1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站网络舆情管理栏目现状调研与分析 |
3.1.1 地方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目词频统计 |
3.1.2 省会城市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建设 |
3.1.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网站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2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微信网络舆情传播功能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传播功能统计与分析 |
3.2.2 省会城市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2.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络舆情栏目建设 |
3.3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栏目现状调研与分析 |
3.3.1 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栏目词频统计 |
3.3.2 省会城市地方政府微博网络舆情建设 |
3.3.3 非省会地级市政府微博网络舆情建设 |
3.4 融媒体时代我国地方政府媒体平台网络舆情栏目总体评价 |
3.4.1 我国地方政府平台网络舆情栏目建设进展 |
3.4.2 我国地方政府平台网络舆情栏目存在的问题 |
4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PEST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政治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s) |
4.1.1 各部门网络舆情联合引导政策 |
4.1.2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政策 |
4.1.3 网络舆情相关行业治理政策 |
4.2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s) |
4.2.1 技术设备 |
4.2.2 专项资金 |
4.2.3 人才培养 |
4.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社会环境分析(Sociocultural Factors) |
4.3.1 各级政府对网路舆情的治理 |
4.3.2 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作用 |
4.3.3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多样 |
4.4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 |
4.4.1 政府部门自建或合作的舆情信息相关平台 |
4.4.2 政府媒体平台舆情信息公开栏目建设 |
4.4.3 政府部门与网民互动交流平台建设 |
5 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
5.1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政策 |
5.1.1 提升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治理重要性认识 |
5.1.2 网络舆情法规政策建设 |
5.1.3 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公开制度 |
5.2 提高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的资源支持 |
5.2.1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设备支持 |
5.2.2 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人才培养 |
5.2.3 加强网络舆情反馈机制建设 |
5.3 不同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 |
5.3.1 突出正面人物的网络舆情引导 |
5.3.2 发挥政府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作用 |
5.3.3 规范意见领袖的舆情引导 |
5.4 提供先进可靠的网络舆情管理技术支持 |
5.4.1 地方政府融媒体平台建设 |
5.4.2 地方政府舆情信息公开渠道建设 |
5.4.3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升级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边界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1.3.1 边界与边界工作理论 |
1.3.2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案例研究法 |
1.4.2 文本分析法 |
1.5 样本选择及分析方法 |
1.5.1 样本选择 |
1.5.2 样本分析方法 |
第2章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扩张” |
2.1 新闻形式的扩张 |
2.1.1 H5 |
2.1.2 融媒体直播 |
2.1.3 综合多种技术呈现 |
2.2 新闻思维的扩张 |
2.2.1 用户思维 |
2.2.2 互动思维 |
2.2.3 体验思维 |
2.3 新闻风格的扩张 |
2.3.1 亲近化 |
2.3.2 趣味化 |
第3章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驱逐” |
3.1 对异常主体的驱逐 |
3.1.1 倾向性描述构建负面形象 |
3.1.2 聚焦原文细节出入进行驳斥 |
3.1.3 树立传统媒体负责形象 |
3.2 对异常新闻实践的驱逐 |
3.2.1 驱逐不合格的非虚构写作 |
3.2.2 驱逐情绪先行的煽情写作 |
3.2.3 驱逐咪蒙式黄色新闻写作 |
3.3 对异常价值的驱逐 |
3.3.1 驱逐唯流量的自媒体价值追求 |
3.3.2 驱逐达尔文式社会的价值认知 |
第4章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自主性保护” |
4.1 将责任归咎于外来的替罪羊 |
4.1.1 将责任归咎于自媒体 |
4.1.2 将责任归咎于用户 |
4.2 免受自媒体不良风气的影响 |
4.2.1 免受抄袭作风的影响 |
4.2.2 免受商业主义的影响 |
4.3 维持界定正确实践的能力 |
4.3.1 界定新闻版权的边界 |
4.3.2 界定引用行为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公众情绪的呈现与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3.1 对情绪传播的国内外研究 |
1.3.2 对舆情危机的国内外研究 |
1.3.3 对红十字会的国内外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组织危机中的“舆”与“情” |
2.1 概念界定 |
2.1.1 舆情危机 |
2.1.2 危机传播 |
2.1.3 公众情绪 |
2.2 理论基础 |
2.2.1 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SCCT) |
2.2.2 情绪感染理论 |
2.2.3 整合危机图式理论 |
第三章 问题缘起与研究设计:红十字会危机历史与个案剖析 |
3.1 红十字会发展史上危机传播的常用策略与问题 |
3.1.1 红十字会危机历史及特点 |
3.1.2 红十字会危机舆情中公众情绪带来的负效应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情绪分析与编码 |
第四章 数据呈现:湖北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的情境与情绪 |
4.1 疫情期间湖北红十字会危机事件梳理 |
4.2 组织的危机情境与策略选择 |
4.3 微博用户的情绪反馈 |
4.3.1 舆情危机期间微博用户总体情绪概况 |
4.3.2 不同阶段的情绪演变 |
4.3.3 微博用户评论语义网络 |
第五章 结果讨论:基于情境式危机传播理论的公众情绪演变探因 |
5.1 情绪唤醒:新冠疫情特殊背景突发事件的道德刺激 |
5.2 情绪的激发:危机情境研判失误引发双方情感博弈 |
5.2.1 组织与公众危机归因分歧 |
5.2.2 危机回应策略选择不当 |
5.3 情绪的汇聚:舆情应对方式固化双方产生对话盲音 |
5.3.1 渠道单一形式简单 |
5.3.2 文本模式化受众本位意识弱 |
5.4 情绪沉淀与爆发:负面情绪记忆累加导致危机回应彻底失效 |
第六章 困境与出路:红十字会公众情绪引导问题与建议 |
6.1 红十字会在公众情绪疏导中面临的三重困境 |
6.1.1 组织主体:机构性质特殊平台建设有漏洞 |
6.1.2 媒介环境:有限的信息公开与无限的信息来源碰撞 |
6.1.3 客体情绪气候:公众低信任度预期 |
6.2 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情绪疏导建议 |
6.2.1 加强组织建设变被动为主动——避免负面情绪生成 |
6.2.2 优化策略选择从官本位转向受众本位——防止负面情绪激化 |
6.2.3 提高媒介运用能力由信息碰撞走向情感沟通——化解负面情绪聚集 |
6.2.4 重视形象再造化危机为信任重塑机遇——减少情绪沉淀爆发 |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舆论监督的相关研究 |
1.2.2 短视频及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与创新点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相关学理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短视频的概念 |
2.1.2 短视频的特点 |
2.1.3 舆论监督的概念 |
2.1.4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内涵 |
2.2 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概览 |
2.3 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特点 |
2.3.1 现场围观者成重要信息来源 |
2.3.2 热议话题以党政作风类为主 |
2.3.3 监督事件影响力多为一般型 |
3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演变及其生成原因 |
3.1 议程设置理论的新进展 |
3.1.1 个体议程:简短影像呈现议程 |
3.1.2 社群议程:移动平台凝聚力量 |
3.1.3 媒体议程:多媒体扩大影响力 |
3.2 短视频舆论监督出现的变化 |
3.2.1 短视频平台构筑舆论场地 |
3.2.2 短视频加速舆论监督进程 |
3.2.3 短视频拓展舆论监督要素 |
3.3 短视频舆论监督生成的原因 |
3.3.1 短视频“下沉”用户 |
3.3.2 “把关人”机制失效 |
3.3.3 公众增强“公民意识” |
4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模式及效果分析 |
4.1 短视频舆论监督模式的框架 |
4.2 短视频舆论监督模式的构建 |
4.2.1 个体议程:曝光视频引爆热点话题 |
4.2.2 社群议程:意见领袖扩散视频内容 |
4.2.3 媒体议程:媒体联动增强监督效果 |
4.3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效果——以“大连‘卢书记’事件”为例 |
4.3.1 事件回顾 |
4.3.2 效果分析 |
5 短视频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5.1 短视频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
5.1.1 个体议程阶段:谣言频出,“搭便车”乱象 |
5.1.2 社群议程阶段:焦点涣散,事件泛谈 |
5.1.3 媒体议程阶段:内容同质化,缺乏人文情怀 |
5.2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应对策略 |
5.2.1 公众:自觉提升素养,合理呈现良性议题 |
5.2.2 短视频:做好内容把关,营造清朗的舆论阵地 |
5.2.3 媒体: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力 |
5.2.4 政府:加强制度监管,做好政策性引导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基本情况 |
附录2: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特点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 |
2.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四)数据来源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研究的创新点 |
2.不足 |
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舆情 |
2.网络舆情 |
3.网络舆情治理 |
(二)相关理论 |
1.交往行为理论 |
2.塔西佗陷阱 |
3.政府主导理论 |
二、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 |
(一)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状况 |
1.国家机关 |
2.媒体 |
3.企业等其他社会组织 |
4.社会公众 |
(二)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治理内容 |
(三)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治理方式 |
1.政府主体回应舆情信息 |
2.落实主体责任解决实情问题 |
3.引导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舆情治理 |
(四)我国网络舆情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
1.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 |
2.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推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
3.我国的网络舆情治理促进了民意参与政府决策 |
(五)案例一:我国第一起网络舆情治理事件孙志刚案 |
(六)案例二:响水县两次舆情事件中政府部门的应对之变 |
1.2011年2 月响水发生恐慌逃亡后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是特定事件 |
2.2019年3 月响水再次发生爆炸案后当地政府落实责任主体回应舆情 |
三、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中的问题 |
(一)信息扭曲:舆情失焦与舆情失真并存 |
1.舆情失焦 |
2.舆情失真 |
3.红黄蓝事件中舆情失焦与舆情失真并存 |
(二)信息相关性不足:政府主体无法准确回应舆情 |
1.政府部门给出的无关信息甚至引发次生舆情 |
2.信息相关性不足的问题特征 |
(三)渠道滞后:政府主体的信息发布效率低 |
1.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效率不占优势 |
2.社会公众发布的舆情信息既迅速又直观 |
3.响水事件中民间信息发布早于官方发布 |
(四)渠道不畅:实情信息难得有效反馈 |
1.舆情平息,基层的声音却难得真实反馈 |
2.响水事件前个别单位的弄虚作假阻碍了反馈渠道的畅通 |
四、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法治建设不足 |
(二)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不足 |
1.舆情回应上的失当 |
2.组织协调其他部门不力 |
3.服务意识的缺失 |
(三)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不足 |
(四)媒体没有发挥出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作用 |
(五)公众应对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
五、应对我国网络舆情治理中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明确我国的公共治理事务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依据 |
(二)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综合治理能力 |
1.明确政府职责 |
2.引导其他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 |
(三)激励领导干部提升媒介素养 |
1.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要求需结合时代要求与地域特征 |
2.领导干部提升媒介素养具有迫切性 |
3.领导干部提升媒介素的具体要求 |
(四)促进媒体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发挥出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 |
1.党媒落实党性原则发挥出舆论引导作用 |
2.督促我国的社会媒体履行出应有的社会责任 |
(五)培养我国社会公众的信息应对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10)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相关概念 |
2.1.1 自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 |
2.1.2 网络舆情概念、特征及演化阶段 |
2.1.3 地方政府与网络舆情应对 |
2.1.4 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沉默螺旋”理论 |
2.2.3 议程设置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意义 |
2.3.1 从政府治理角度看,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权威和管理水平 |
2.3.2 从政治治理角度看,有利于提升执政能力和政府形象 |
2.3.3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措施及成效 |
3.1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措施 |
3.1.1 逐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3.1.2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和预警 |
3.1.3 大力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 |
3.1.4 不断完善新闻发布制度 |
3.1.5 逐渐加强善后工作和问责力度 |
3.2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取得的成效 |
3.2.1 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有所增强 |
3.2.2 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逐渐建立 |
3.2.3 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制度逐渐完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案例分析 |
4.1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
4.1.1 张家口“11.28”燃爆事故概述 |
4.1.2 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
4.1.3 张家口市政府舆情回应的措施分析 |
4.2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失败案例及分析 |
4.2.1 福建泉港碳九泄露事件概述 |
4.2.2 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
4.2.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分析 |
4.3 两起案例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 |
5.1.1 监测和预警工作效率较低 |
5.1.2 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不全面 |
5.1.3 对网络舆情的回应欠缺实效 |
5.1.4 综合运用政务新媒体的水平不足 |
5.2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地方政府认知存在偏差 |
5.2.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5.2.3 部门间协作不畅通 |
5.2.4 技术与人员力量薄弱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对策建议 |
6.1 转变传统的网络舆情应对理念 |
6.2 强化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意识 |
6.2.1 强化“黄金四小时”意识 |
6.2.2 加强“议程设置意识” |
6.3 健全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6.4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交流互动机制 |
6.5 加强网络舆情应对技术和人员保障 |
6.5.1 完善网络舆情研判预警系统 |
6.5.2 成立应对网络舆情的专业队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络传播的出现与传统媒体的回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全媒体时代涉税舆情应对研究 ——以Y省税务系统为例[D]. 孙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田婧钰. 山西大学, 2021(12)
- [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融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 梁斯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1(09)
- [6]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边界工作”研究[D]. 王玮.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7]红十字会危机传播中公众情绪的呈现与引导机制研究[D]. 丁琳. 河北大学, 2021(02)
- [8]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D]. 马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9]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 岳晓黎.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自媒体背景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问题研究[D]. 李霞.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