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

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

康国章[1]2000年在《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肥沃、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基施较少的氮素即可满足超高产小麦“豫麦49”前期生长的需求;适当推迟追氮时期与加大追氮比例,能满足超高产小麦生长中后期对氮素较高的需求,提高旗叶Chl含量,增强旗叶RUBPcase活性和Pn速率,减缓光合面积(LAI)与群体光合速率(CAP)衰退,增强叶片SOD活性,减少MDA积累,使叶片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C、N代谢较为协调,植株生长健壮。在10个处理中,以孕穗期追氮基追比5:5(A_3B_2)与7:3(A_3B_1)和拔节期追氮基追比5:5(A_2B_2)三个处理后期保护酶活性较高,所测定的光合性状(Chl, RUBPcase, Pn, LAI, CAP)均维持较高水平,植株生长发育较为理想;追氮较早或追氮较少,易造成后期叶片中SOD活性降低,MDA积累量增加,光合性状变劣,C、N代谢失调,导致植株早衰;拔节期追氮过多(基追比3:7),则易导致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生理功能衰退过快,植株也出现早衰;孕穗期追氮过多(基追比3:7)则易导致叶片氮代谢旺盛,光合性状受到抑制而积累碳水化合物较少。 进一步分析氮肥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拔节期追氮基追比5:5处理(A_2B_2)产量构成三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孕穗期追氮5:5(A_3B_2)与7:3(A_3B_1)后期千粒重与穗粒数明显提高,但因单位面积成穗数较少,因而,增产效果次于A_2B_2;返青期追氮3:7处理(A_1B_3)因穗数较多,增产效果也较为显著;其它处理产量因其产量构成三因素不协调,增产幅度较小。

车升国[2]2015年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指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石祖梁[3]2011年在《土壤—小麦植株系统氮素运移及高效利用的生态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典型的稻麦两熟轮作区,在小麦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施用及不合理的施氮方法不仅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氮肥损失加剧,还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氮肥高效利用对于持续提高小麦产量、效益和保护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而深入研究氮素在土壤—小麦体系中的行为和去向,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大田环境和田间15N微区环境下,通过两年的施氮量、基追比试验和两年的施氮量和密度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氮肥及氮肥密度互作对土壤—小麦系统氮素平衡特征、氮肥的流向、植株氮素分配和转运、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稻茬小麦土壤无机氮运移规律及氮素表观平衡特征。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和0-40cm土层铵态氮含量,拔节前无机氮含量随基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施氮量越高,拔节前硝态氮淋洗越多;而拔节后无机氮含量则随追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种植密度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较小,但相同施氮量下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氮素盈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播种至拔节期是氮素出现盈余的主要时期。全生育期氮素盈余量随施氮量和基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降后增。在一定施氮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追肥比例和种植密度有利于减少氮素淋洗损失,维持土壤—小麦系统氮素平衡。2.探明了土壤-小麦系统的氮肥流向和不同生育阶段氮肥平衡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回收率和土壤残留率显著降低,而损失率增加;适当增加追肥比例提高了氮肥回收率和土壤残留率,降低氮肥损失率;相同施氮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氮肥回收率,而降低了土壤残留率及损失率。平均各处理,追施氮的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显著高于基施氮,损失率则相反。播种至拔节期是小麦基施氮吸收和损失的主要阶段,拔节至开花期是追施氮吸收和损失的主要阶段,且积累量和损失量均随各自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前基施氮的大量损失是肥料氮损失的主要原因。基施氮和追施氮均下移至60-100cm土层,且随基(追)施量增加肥料氮残留量增加,但均主要残留在0-20cm土层。0-100cm肥料氮总残留量随施氮量、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各处理,追施氮残留量显著高于基施氮。一定施氮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追肥比例和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氮肥吸收,减少氮肥损失。3明确了冬小麦植株氮转运及代谢特征。研究表明各处理不同来源氮素均以拔节至开花期为氮素积累速率高峰期。总氮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随施氮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不同来源氮素在不同器官中积累分配处理间表现不一致。植株花前肥料氮和土壤氮转运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但氮素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则随施氮量和追肥比例增加而下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追施氮的转运效率高于基施氮,肥料氮的转运效率高于土壤氮,表明肥料氮特别是追施氮更易于向籽粒转运。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随施氮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氮是花后植株积累的主要来源。分析表明提高花后肥料氮积累量和土壤氮转运效率是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的基础。4.阐明了冬小麦根系生长特征及其与产量、氮素利用的关系。增加施氮量及追肥比例增加了0-20cm土层的根重比例,而降低了20cm土层以下的根重比例,而增加种植密度则呈相反趋势。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追肥比例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土层间表现趋势不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增加根干重、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根系主要生长于0-20cm的上层土壤,其对植株氮素积累和产量的贡献率均最高。越冬期根系只扩增至0-20cm土层,因此前期根系生长不能吸收或截获更多土壤氮素,从而会导致拔节前较多的硝态氮素下移至根区以外及基施氮大量损失。在拔节至开花期,根系生长扩增迅速(峰值出现在开花期)特别根系主要集中在0-20cm的上层土壤,因此拔节期追施氮肥会迅速被植株吸收或被表层大量根系截获,因而追施氮比基施氮有较高的回收和残留,而损失较低。综上所述,降低施氮量至225kghm-2、适当提高后期追肥比例至50%及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至225×104hm-2,提高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减少了土壤硝态氮的淋洗,提高了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其向籽粒的分配、转运,降低了氮肥的损失,维持了土壤—小麦系统氮素平衡,进而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张明伟[4]2018年在《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前茬水稻中晚熟品种和水稻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致使小麦适期播种面积缩减,晚播与过晚播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地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已成为栽培学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在从晚播小麦的成因、种植业结构、生态和生产条件、品种选用和适应晚播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对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理论与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本研究以筛选适宜晚播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基础,分别在江苏沿江地区晚播(较适播期推迟10天左右)与里下河地区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天以上)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栽培措施组合试验,构建不同的产量群体,研究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6750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群体特征、氮素吸收与利用规律、光合衰老特性与生理机制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探索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适用品种选择江苏省淮南稻茬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沿江地区晚播和里下河地区过晚播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应性好的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品种。适合稻茬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3和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条件下能获得8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两品种一致表现为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结构协调,LAI适宜,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灌浆,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性能。适合稻茬过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2和扬麦23,过晚播条件下可获得6750kg·hm~(-2)以上目标产量。扬麦22具有较好的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两年平均产量达7200.38kg·hm~(-2),扬麦23两年平均产量为710~4.62 kg·hm~(-2)。以上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稳产性好,群体结构协调,叶面积指数适宜,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快速灌浆启动早,峰值速率大,快速完成灌浆,避高温逼熟等特点。2.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稻茬晚播条件下,扬麦23和扬辐麦4号8000kg·hm~(-2)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39.0~40.0粒、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蘗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1~1.3倍、2.3~2.5倍、1.1~1.2倍,茎蘖成穗率为40.0%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5000 kg·hm~(-2)左右,成熟期为21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6200kg·h1--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分别在7.0、5.6、3.2左右,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为0.31~0.33粒/叶·cm~2和11.5~11.8mg/叶.cm~2左右有利于获得高产。稻茬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扬麦23产量6 750 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10×10~4·hm~(-2)、36.0~37.0粒、40.0g左右,总结实粒数为18500×10~4粒以上;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4~1.5倍、2.6~2.7倍、1.3~1.4倍,茎蘖成穗率为38%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3 500~14000kg·hm~(-2)、成熟期为19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5300kg·hm~(-2);孕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LAI分别在7.5左右、5.0~5.5和2.8~3.3;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在0.25~0.26粒/叶· cm~2和9.2~10.Omg/叶· cm~2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的产量构成中的穗数虽然是主茎成穗为主,但分蘖穗仍然对产量有一定贡献,应合理加以应用。3.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氮素吸收与积累特点~(15)N示踪研究表明,稻茬晚播条件下,开花期与成熟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均以土壤氮素为主,开花期对氮素的吸收以基施氮为主,成熟期则吸收追施氮比例高于基施氮。花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其中茎鞘转移量最大,转移氮素以基施氮为主。增加密度显著的增加了成熟期植株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量以及占总氮比例。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中氮素的积累提高,主要是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向籽粒中转运效率增强。说明晚播条件下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减少土壤中肥料残留,提高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运转量,氮肥施用适当后移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稻茬晚播8000 kg·hm~(-2)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为120.0~130.0 kg·hm~(-2)、170.0~190.0kg·hm~(-2)和230.0~250.0kg·hm~(-2)。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分别为50.0~55.0kg·hm~(-2),开花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在50 kg·hm~(-2)以上。产量8000 kg·hm~(-2)高产群体除氮肥偏生产力以外,其他氮效率指标,如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等与7500 kg·hm~(-2)高产群体及中高产群体无显著差异。稻茬过晚播条件下,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95.0~100.0kg·hm~(-2)、170.0 kg·hm~(-2)左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花后氮素积累量应分别高于210.0 kg·hm~(-2)和45.0 kg·hm~(-2)。拔节至孕穗期、孕穗至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分别为35.0~45.0 kg·hm~(-2)和70.0~75.0 kg·hm~(-2)。产量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的氮素农学效率以及氮素生理效率均高于中、低产群体,植株体内的氮素转运效率也高。4.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尤其是乳熟期,剑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在43.0~47.0与16.0umol·m~(-2).s~(-1)左右。晚播高产群体花后不同天数的剑叶SPAD值及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MDA含量低于中高产群体,随开花天数增加,差异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与产量均显著正相关。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花后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乳熟期剑叶SPAD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控制在35.0~37.0、14.5umol·m~(-2)·r-1左右。花后不同天数的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低产群体,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相关分析表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DA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碳氮比变化特点剑叶碳氮比随开花天数呈增加趋势,8000 kg·hm~(-2)高产群体剑叶碳氮比与其他群体无显著差异,花后21天与28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剑叶碳氮比与剑叶SPA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剑叶的衰老显著相关。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全氮含量与NR、GS酶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说明高产群体剑叶应具有较高的氮素合成能力。8000 kg·hm~(-2)高产群体开花期剑叶蔗糖含量显著低于中高产群体;花后14天起,8000kg·hm~(-2)高产群体蔗糖合成能力增强,蔗糖含量显著高于中高产群体。SS与SP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规律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SS与SPS酶活性与剑叶蔗糖含量均显著正相关。6.稻茬晚播小麦的抗倒特性由于播种密度增加,降低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以及茎秆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的积累,从而影响小麦的抗倒性能。减少氮肥施用量、基肥施用量和控制拔节期施肥比例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茎粗壁厚与充实度,增强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提高基部第二节间木质素的含量,从而提升小麦抗倒能力。相关分析表明,抗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 =-0.94**),与基部节间总长、穗下节间长度以及株高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2**、-0.70**、-0.64*),与基部一、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基部第二节间伸长40天后的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AL、TAL酶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晚播小麦采用270×10~4·hm~(-2)基本苗、225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1:3运筹比例有利于控制倒伏,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7.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合沿江地区晚播条件下,扬麦23与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高产栽培技术组合为基本苗27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4:2:1:3,磷钾肥用量90kg·hm~(-2),可获得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里下河地区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与扬麦23过晚播栽培技术组合则为基本苗宜在33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6:0:2:2,磷钾肥用量在90 kg·hm~(-2)可获得675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

冯伟[5]2003年在《水氮运筹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生理调节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2002年连续两年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豫麦66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为材料,研究了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生理特征及灌水和施氮的生理调节效应,探讨了冬小麦节水省肥栽培管理的技术途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灌水次数和氮肥用量对小麦群体的同化面积发展有一定影响,且两种穗型品种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灌水次数和氮肥用量的增加群体同化面积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多,并且生育后期叶片衰退缓慢,LAI较高。两种穗型品种间比较,大穗型品种豫麦66从孕穗期开始,群体一直较小,后期单位面积总茎数少,通风透光好,叶片衰老缓慢,可保持较高LAI。 2.灌水次数和氮肥用量对两种穗型品种植株体内营养状况有重要调节作用,叶片N、P、K含量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代谢活力增强。灌水对N、P转运具有促进效果,在开花~成熟期,随灌水次数增加,叶片含N量下降,而叶片含P量在灌浆期以全生育期灌二水处理(W_2)为最低,在成熟期表现为随灌水次数增加而降低。灌水对叶片含钾量的影响不太稳定,豫麦66在灌浆~成熟期以W_2处理最高,而豫麦49在开花~成熟期则以W_3处理最高。 3.两种穗型品种灌浆期植株体内碳氮代谢与籽粒灌浆速率存在一定差异,且均受水分和氮肥调节。随着灌水次数和氮肥用量的增加,NR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表明叶片氮代谢增强。限量灌水(W_2)叶片WSC含量变化平稳,可稳定地向籽粒灌浆提供同化产物;适量施氮(N_2)旗叶WSC含量较低,显示营养物质能够及时外运,有利于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灌水次数可使籽粒WSC在灌浆后期含量下降,促进其向淀粉转化。而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灌浆前、中期WSC含量提高,从而为此期粒重快速增 冯伟:水氮运筹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生理调节效应的研究 长提供充足的底物供应。淀粉积累速率与籽粒灌浆速率间呈显著正相关, 增加灌水次数和施氮量,两者均表现为前期慢,后期快,且积累高峰推迟 的特点。豫麦66在灌浆后期旗叶NR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豫麦49, 表明其叶片衰老缓慢;在灌浆盛期旗叶和籽粒中WSC含量高,表明大穗型 品种源物质供应充足。 4.灌水和氮肥对两种穗型品种旗叶Chl、Fv/Fo、Fv/Fm、qP、qN、Q ps和 Pn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施氮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灌水次 数对叶片具有明显的保绿防衰效果,尤其在灌浆后期表现更为明显。两品 不卜较,大穗型品种豫麦66灌浆后期的北、car、chla/b、chl/car均 较高,叶片衰老和叶绿素降解缓慢,光合效率提高。随施氮量增加,两种 穗型品种的 FV*O和 FV*V值逐渐升高,而灌水对 FV/FO的影响以 W。处理 最高,但vv仔 在各灌水处理间差异较小。增施氮肥能显著降低qx值, 而灌水对qN值的效应在灌浆前期表现不明显,但在后期则明显降低。灌 水次数和氮肥用量对 QP和 oPS 11值的影响相似,从整体趋势看,灌水对 qP和 ofpSll的促进效应大小表现为 W。)W。>W;;氮肥对 qP和 OpSll值的影 响效应以N;处理最高,继续增施氮肥反而降低。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光合 速率,而灌水对Pn的影响以W。处理在整个灌浆期间均具有明显的忧势。 两种穗型品种光合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大穗型品种豫麦66 的FV仆O、 Fv/Fm、qP和 dipsll均高于多穗型品种豫麦 49,而 pN则较低,在灌浆后 期豫麦66 Pn高于豫麦49,且下降缓慢。 5.灌水和氮肥对两种穗型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明显的调节作 用,两品种产量高低表现为 W。W。W;和 N。>N。*;)w。。增加灌水次数和施 氮量对穗数及穗粒数均具有积极效应,以W;、WJN。、N.;处理较高。氮肥 对千粒重的效应豫麦66表现为以N。处理最高,继续增施氮肥反而降低, 而豫麦49呈现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而水分对千粒重的影响豫麦49呈正 2 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豫麦 66则相反。本试验以 W。N。、W几和 W抓三个处理的产量较高, 但从节水省肥降低生产成本考虑,W几处理为最佳处理组合。 综合本研究结果,两种穗型品种要实现高产高效,大穗型品种豫麦66 要求足墒下种,保证一播全苗,适当增加基本苗,在拔节期结合灌水并追 施氮肥,促大分素快速生长,提高分素成穗率,确保足够穗数,并在孕穗~ 灌浆期适时适量灌水,以充分发挥后期光合能力强、穗粒重高的忧势获得 高产;多穗型品种豫麦49则要求适当控制基本苗,前期合理促控减少无 效分蔡,加强中后期管理,拔节期灌水追施氮肥,加速两极分化?

孙东宝[6]2017年在《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旱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该区域粮食生产面临着干旱缺水和土壤供肥不足等资源条件限制,导致作物产量低而不稳。虽然在过去的多年中作物产量大幅提升,但是该区域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提升空间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对我国北方旱作区1970-2015年开展的田间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合分析,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探明了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1980-2015年北方旱作区旱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平均为3902 kg/ha和7785 kg/ha,WUE平均为11.6 kg/ha.mm和19.1 kg/ha.mm,NUE平均为30.7%和35.1%。1980s至今,小麦、玉米的产量和WUE大幅提高。与1980s相比,2011-2015年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60.2%和54.5%,WUE分别提高了 37.0%和70.5%。1980-2015年,小麦和玉米NU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00s和1990s达到最高。小麦产量和WUE随着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WUE在年降水量<350 mm区域显著降低,其它区域差异不显著。小麦和玉米的NUE均在年降水量550-650 mm区域显著高于其它降水区域。小麦和玉米的PFP-N和PFP-P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1980s以来,北方旱作区降水总体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产量和WUE的提高不利。化肥投入量的大幅增加和土壤肥力的提升驱动了作物产量和WUE提高。但是施肥量的增加导致了作物PFP和NUE的降低。作物产量、WUE和NUE区域间的差异主要受ET影响,尤其是小麦。不同区域化肥投入和土壤供肥能力的不均衡也导致了作物产量的差异。(3)栽培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作物产量和WUE提升的重要因素。1980s至今,技术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分别为19.1%和18.2%、对WUE的贡献均为15.3%。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降水量的增加,技术对作物产量和WUE的贡献份额降低。技术对小麦和玉米NUE的贡献则随着年代和降水量的增加呈显著升高的趋势。从单项技术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免耕、深松、平衡施肥等技术均对作物产量和WUE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且多数技术在降水较低区域更优。(4)北方旱作区小麦和玉米高产分别为6823 kg/ha和13149 kg/ha,平均产量分别为高产的的48.4%和53.4%,仍有1倍的提升空间。小麦和玉米WUE最大可实现20.4 kg/ha.mm和34.2 kg/ha.mm。造成作物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供水不足、肥料投入偏低、土壤供肥能力差以及技术应用率低。有效降低土壤蒸发、协调水肥关系、提升土壤供肥能力和加强技术应用是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

岳艳军[7]2007年在《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04—2006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和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冬小麦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追氮时期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随着追氮时期的推迟,两种穗型小麦品种旗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旗叶和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旗叶中可溶性蛋白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可知,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之间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返青期追氮处理相比,拔节期和抽穗期追氮处理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的含量和积累量以及氮素转移量,但是随着追氮时期的后移,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和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追氮时期对小麦旗叶荧光参数的影响在灌浆过程中,两种穗型小麦品种旗叶的荧光参数φPSⅡ、Fv/Fm值大部分时间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抽穗期追氮次之,返青期追氮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φPSⅡ、Fv/Fm与产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3.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两种穗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均表现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抽穗期追氮次之,返青期追氮最低。拔节期追氮有利于提高亩穗数和穗粒数,抽穗期追氮千粒重最大。两品种拔节期追氮蛋白质产量最高,抽穗期追氮蛋白质含量最高。追氮时期后移有利于谷蛋白含量、麦谷/醇溶的升高。小麦成熟期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例随着追氮时期的推迟而降低,但其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均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两品种的峰值粘度均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低谷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反弹值变化趋势与峰值粘度一致,均以拔节期追肥处理最高。总上所述,拔节期和抽穗期追施氮肥明显提高了两品种旗叶和籽粒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了植株氮素的积累和运转,提高了光合特性、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改善了蛋白组分和淀粉品质,从而提高了产量。其中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有利于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高。

宋晓[8]2007年在《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04~2006年连续两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群体生理特征和氮肥效应,以及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冬小麦氮肥高效栽培技术途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群体发展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两种穗型品种群体发展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群体总茎数、叶面积指数(LAI)增加,并以N3(180kg·hm~(-2))处理的值最大(兰考矮早八越冬期除外),N4(360kg·hm~(-2))处理略有下降,且生育后期叶片衰退缓慢,LAI较高。两种穗型品种间相比,从抽穗期开始,兰考矮早八的群体总茎数一直明显低于豫麦49-198,后期单位面积总茎数少,通风透光性好,叶片衰老缓慢,并保持较高的LAI。2.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及利用有一定的影响。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植株氮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以最高施氮量N4处理的值最高;成熟期植株氮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以N4处理的值最大;蛋白质产量在适宜施氮量范围内也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N3处理的值最高,超过此临界值反而下降。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熟期的植株氮积累量、籽粒氮百分含量、蛋白质产量均显著低于豫麦49-198。另外,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N3处理达最大值;氮素吸收效率以及土壤氮的贡献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的收获指数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施氮量过高或过低时氮的收获指数都显著降低。本试验中施氮水平为N3时氮收获指数达到最大值,再增加施氮量则氮收获指数略有下降。品种间相比,兰考矮早八的氮肥利用率显著低于豫麦49-198,而兰考矮早八的土壤氮素贡献率却相对较高。3.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生理代谢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各生育时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叶片的NR、GS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且以N3处理的值最大,且在生育后期,各施氮处理间NR、GS活性差异显著。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可显著增强小麦叶片的氮代谢能力。品种间相比,整个灌浆期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旗叶的NR活性下降快,而豫麦49-198旗叶的NR活性下降缓慢,且在灌浆后期仍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小麦开花期及灌浆前期,增施氮肥对GS的调控效应在两品种间差异不明显,灌浆后期,兰考矮早八的GS活性明显高于豫麦49-198,且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豫麦49-198降解缓慢。4.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代谢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适量增施氮肥,两品种叶片、茎鞘的花前贮藏物质再运转量和运转率均有所增加,成熟期籽粒干重、花后光合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花前贮藏物对籽粒重的贡献率也有所增加;同时,还增加了叶片、茎、鞘和颖壳+穗轴花前贮藏氮素再运转量、叶片的运转率及总运转率,以及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和花前贮藏氮素总运转量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两品种间相比,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比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开花后营养器官暂贮性光合同化物向籽粒中的输出量和输出量对籽粒重的贡献率较高。5.施氨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旗叶ChI、Car、F_v╱F_o、F_v/F_m、q_P和q_N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且以N3(180kg·hm~(-2))处理的值最大。品种间相比较,灌浆后期,兰考矮早八的ChI、Car、Ch1a/Ch1b、Ch1/Car值均高于豫麦49-198,叶片衰老和叶绿素降解缓慢,光合效率提高。随施氮水平的增加,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的F_v/F_o、F_v/F_m值增加,也以N3处理的值最大。另外,从整体趋势来看,增施氮肥增加了两种穗型品种旗叶q_P,显著降低了q_N。品种间相比,兰考矮早八整个灌浆期间的F_v/F_o、F_v/F_m和q_P均高于豫麦49-198;而q_N在抽穗期~开花期则低于豫麦49-198,开花期-成熟期则又高于豫麦49-198。6.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两品种籽粒产量高低表现为N3>N2>N4>N1。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均具有积极的调节效应;施用氮肥对千粒重的效应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以N1(0kg·hm~(-2))处理的粒重最高。品种间相比,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公顷成穗数比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低234.89×10~4,而千粒重比豫麦49-198高2.20g,穗粒数高7.06粒。尽管兰考矮早八的千粒重和穗粒数优势明显,但因不能弥补穗数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导致最终产量低于豫麦49-198,平均产量相差592.5 kg·hm~(-2)。综合本研究结果,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要实现高产高效,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要求在足墒下种,保证一播全苗的前提下,注意适当增加基本苗,并在拔节期较早追施氮肥,以促进大分蘖快速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以尽量增加单位面积成穗数,充分发挥其光合能力高的优势获得高产;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要求适当控制基本苗,前期通过肥水等控制措施减少无效分蘖,拔节期重施氮肥,以延缓幼穗分化进程,减少小花退化,尽量减少不孕小穗数,提高小穗和小花结实率,促其达到穗大粒多,同时,要协调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提高后期光合能力,延长灌浆持续期,在保证适宜穗数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穗粒重创高产。

王强盛[9]2009年在《水稻钾素营养的积累特征及生理效应》文中认为钾是水稻植株含量最丰富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有着明显地促进作用,参与了水稻体内多种酶的活化、物质合成、同化物运输、水分代谢、光合作用及离子平衡等植株生理生化过程,对提高水稻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增加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试验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通过基肥、穗肥和前后运筹的钾素管理方式,研究了施钾量对不同类型水稻植株养分吸收、转运和利用的影响,分析了钾素水平对不同类型水稻光合生理及防御系统的影响,探讨了钾素用量对不同类型水稻茎秆生物力学和机械强度的影响,揭示了钾肥运筹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明确了分蘖期和孕穗期植株不同器官钾素分布特征及与分蘖发生率、产量构成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大田缺钾土壤上,适量施钾增加了水稻产量和经济系数,增产幅度为4.56-14.77%,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糙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以及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垩白度等外观品质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改善了稻米淀粉粘滞性谱特征值,过低或过高施钾则降低了水稻产量、影响了稻米品质。另外,钾素基肥和促花肥的分次施用,能够进一步降低稻米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胶稠度,从而改善稻米品质。(2)施钾提高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钾率和群体吸钾量;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以拔节期到抽穗期吸钾数量和比例最大,施钾提高了这一阶段的吸钾数量和比例;不施钾肥和施钾过多,造成拔节前吸钾比例较大,从而抑制分蘖发生;施钾使植株钾素快速累积的平均速率和最大速率增大,但快速积累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缩短;施钾提高了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片、茎鞘和穗的钾素分配量及茎鞘分配比例,但降低了叶片分配比例,并且不同器官组织中茎鞘分配量差异最大;随施钾量增加,水稻钾素回收效率、利用指数和植株钾生产效率降低,钾素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生理指数则先升后降,以钾素生理指数、生理效率与产量的相关性较高;适量施钾能够显著提高水稻钾素利用效率。另外,钾素基肥和促花肥的分次施用,能够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数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稻谷产量。(3)施钾提高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植株吸氮量,其中以拔节期到抽穗期氮素积累增量最大,但吸氮比例下降;施钾增加了水稻抽穗到成熟期的植株吸氮量和吸收比例,促进了抽穗后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提高了氮素在不同器官分配量及叶片、穗分配比例,但降低了茎鞘分配比例;施钾提高了植株对肥料氮吸收,基肥氮素利用率、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显著增长,但降低了植株氮生产效率;在大田缺钾土壤上以12kg/667m2K2O处理氮素积累量、转运量和转运率以及不同器官氮素分配量最大,基肥氮素利用效率、植株对肥料氮吸收量和全生育期氮素利用率最大,但拔节期到抽穗期氮素吸收比例、茎鞘氮素分配比例和植株氮生产效率最低。(4)施钾提高了水稻齐穗后20天植株高效叶的SPAD、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强了叶片的Fv/Fm、Fo及OPS Ⅱ、qP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大了光合关键酶RuBPCase活性和抗氧化系统的SOD和POD活性,降低了叶片MDA含量,在大田缺钾土壤上以12kg/667m2K2O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最强。(5)施钾提高了水稻株高和茎秆长度,增大了水稻单茎重和茎秆强度;施钾缩短了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了基部节间的粗度、干物质重和节间充实度;施钾增加了基部节间的断面模数、横切面积、茎壁厚度、茎壁面积和大、小维管束数量及面积;施钾增加了茎秆的弯曲力矩、弯曲应力、机械强度和秆型指数,降低了茎秆系数和倒伏指数;施钾提高了基部节间的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植株C/N;相同类型水稻品种茎秆抗折力与茎秆长度、粗度、单茎重、茎秆充实度和节间物理性状、生物力学、碳水化合物含量正相关,与基部节间长度、茎秆系数和倒伏指数呈负相关;在大田缺钾土壤上以12kg/667m2K2O处理茎秆强度最大、倒伏指数最小(6)在缺钾土壤上,基肥施钾提高水稻植株不同器官含钾率和K/N,以叶鞘含钾率和K/N变化量最大;增大了植株不同叶片和叶鞘含钾率及K/N,以顶3鞘变化数量最高;随着水稻叶龄的增长,分蘖发生所需的植株K/N增大,基肥适当施钾有利于提高植株K/N,但过低或过高的K/N降低了分蘖发生率。穗肥施钾提高了植株不同器官含钾率和K/N,以叶鞘含钾率及K/N变化最大;增大了不同部位叶片和叶鞘含钾率及K/N,以顶3鞘变化最大;水稻颖花量、实粒数和产量随叶片、叶鞘和植株K/N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其中植株不同器官、不同部位以叶鞘和顶3鞘与产量性状相关性最大。(7)相同钾素处理的不同类型水稻,常规粳稻的产量大于杂交粳稻,拔节期到成熟期吸钾比例、钾素快速累积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及钾素生理效率、生理指数、植株钾生产效率高于杂交粳稻,但群体吸钾量、钾素快速累积的最大速率和平均速率、茎鞘钾素分配量及比例、钾素回收效率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的氮素利用效率大于杂交粳稻,抽穗后的光合效应强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基部节间长度、粗度、断面模数、横切面积、茎壁厚度、茎壁面积、机械强度及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杂交粳稻,但基部节问充实度、秆型指数和茎秆系数高于杂交粳稻。

姜宗庆[10]2006年在《磷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3~2005年试验,研究了磷素对不同类型小麦磷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特点,探讨了磷素对不同类型小麦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了磷素对小麦籽粒淀粉、蛋白质合成、积累、含量和组分的调节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缺磷土壤上小麦生产确定适宜施磷量与磷肥运筹技术体系,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小麦磷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特点冬小麦一生对磷的吸收速率存在两个吸收高峰,出苗到越冬前为第一个吸收高峰,越冬至返青阶段由于植株生长缓慢,对磷素吸收较少,降至吸收的谷值,返青后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磷素吸收量增加,孕穗期至开花期为磷素第二个吸收高峰,小麦一生对磷的吸收70~75%是在拔节至成熟,越冬始至返青期吸收最少,拔节至孕穗吸收最多,因此,小麦除了基肥中需要施磷以外,拔节期施磷对满足小麦第二个吸磷高峰和磷的最大积累期需磷具有重要意义。同一施磷量处理,叶片和茎鞘磷含量随生育期推迟而下降,拔节以后中优9507施磷量144kg/hm~2处理、扬麦12与扬麦9号108kg/hm~2处理各器官磷含量最高,说明过量施磷不利于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利用。成熟期籽粒中的磷含量最高,穗轴和颖壳中的磷含量次之,其次是叶片,茎和叶鞘

参考文献:

[1]. 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D]. 康国章. 河南农业大学. 2000

[2].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 土壤—小麦植株系统氮素运移及高效利用的生态基础[D]. 石祖梁. 南京农业大学. 2011

[4]. 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 张明伟. 扬州大学. 2018

[5]. 水氮运筹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生理调节效应的研究[D]. 冯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03

[6]. 北方旱作区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特征与提升途径[D]. 孙东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7]. 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岳艳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8].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D]. 宋晓.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9]. 水稻钾素营养的积累特征及生理效应[D]. 王强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10]. 磷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D]. 姜宗庆. 扬州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超高产冬小麦氮素运筹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形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