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马明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第四实验小学 441200
【摘要】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后留下了众多具有很高价值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时代优胜劣汰的筛选保存至今,积极的影响着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感。因此,从小学教育阶段开始,就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里。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的阅读是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阅读;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85-01
1 引导学生阅读的办法
1.1 以课文学习带动课外阅读
现如今,小学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课程知识内容时的方式大多还是通过教室开展课堂教学,但每一节课都是有时间规定的,不能随意的增减,而且由于语文的课程内容很多,教学任务也很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已经没有足够的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开展对传统文化的阅读。所以,必须要鼓励和带领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在每节课的学习之前要求学生了解和查阅有关课程的相关历史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机会。所以,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分配出更多地时间开展课外的传统知识阅读,让小学生的思想和素质能够受到传统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感化,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课程教学模式时,要注重增添相关的课外阅读部分,并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阅读。
1.2 每周精读两篇短文实践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给小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拓展阅读任务,同时,阅读任务不仅要明确,还要在小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为传统文化的阅读内容大多是以文言文或者古诗词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所学习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文章,使小学生能够读懂和理解文章内容的意思。此外,考虑到小学生日常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老师应该根据课程规划合理地对学生安排阅读文章的任务。
例如,传统文化阅读文章的选材可以从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中来选择。因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主要是针对知识基础较弱的小学生,文章内容比较简练且容易理解,虽然有一百多章内容,但每一章的内容不多,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此外,《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中的文章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泛,而且文章内容都是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品行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教师可以把《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中的篇章的数量与学期的课程时间结合起来,在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之外,再留一部分时间向学生们解读和讲解每天要求学生们阅读的篇章的内容。
1.3 开展语文综合活动促进课外阅读
如今新课程的不断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规划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不要过于规模化,适当地增添灵活性,制定关于传统文化阅读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在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阅读的同时不仅能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还能增加学生的见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开故事会。大部分小学生会对以故事为类型的文章感兴趣。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故事题材的课程,这些故事中普遍蕴含着人生道理,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定时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交流会,并要求学生根据特定的故事会主题选择一则故事,在故事会交流的时候向大家表达自己对这则故事的见解和阅读感受。但是,故事会在制定主题的时候,必须要以课程知识为基准,不能超过小学语文课程的范畴,保证每次故事会的开展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一个丰盛的收获。
(2)开朗诵会。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一个优秀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开展一些古诗词朗诵会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来古诗词朗诵会不需要特别高得操作技术水平,但在开展前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激发学生们参加诗词朗诵会的热情,要在班级里把这项活动重视起来。但部分教师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扰,比如,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朗诵,必然要选择一个朗诵的比较好的学生作为代表。但在选择朗诵代表的时候会让其他学生决定不公平。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分小组集体朗诵的形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在内。此外,教师在课下要多对朗诵的不太好的学生下功夫,正确的辅导他们朗诵的技巧,使每个学生在朗诵会开展后都能保证朗诵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2 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
2.1 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增加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容易地融入到文章营造的情景中,感受文章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开展,使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学生在进行了古诗文阅读的训练后,能够买阅读古诗时抓住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课程教学的进展。
2.2 学生通过写作,思想素养能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多引用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古诗词的引用或者名人故事的引用等。学生在文章中引用传统文化的同时,必定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才能把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自己的写作思想融合在一起。所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素养有一定的影响和感染,并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和提升。
2.3 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比以前更有兴致
学生在通过阅读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古诗文基础后,背古诗文不再是学生的困扰和难题,而更多地是对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这种改变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和质量得到提高,还能帮助教师开展语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也能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3 结语
总而言之,要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学到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用的东西,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长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之探索[J].中华少年,2017(21):117-119.
[2] 徐 燕.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科普文化,2017(25):30.
[3] 董丽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知识的渗透[J].中国小学文化教育,2017(12):163-165.
论文作者:陈俊,马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论文; 课程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