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林
平湖市平诚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平湖 314200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结构愈加复杂,功能日趋完善,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钢筋混凝土施工对建筑物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形式,才能保证施工整体安全稳定,建设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引言
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在其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施工的质量水平高低将对整体建筑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
1.1更具整体结构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便已经有了良好的抗压抗拉特性,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其实还会加入其他原材料来增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此使得钢筋混凝土的优势更加明显,这样则可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优势更好的凸显出来。
1.2结构施工更加方便,环保性强
复合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这些材料不管是应用作用上还是来源上都相对广泛,因此不会存在钢筋混凝土材料紧缺的问题。这样在施工时就不会因为材料紧缺而影响施工效率和进程,对于施工而言有着很大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复杂的程序,材料易得,因此在施工过程不会大大影响周围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其有着很强的环保性。
2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某建筑工程总面积 2243.68 m 2,占地面积 626.68 m 2,南、北楼各 4 层,其中南楼高10.85 m,北楼高 14.15 m。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框架结构,其中外墙采用 600×200×3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 190×190×90(mm)非承重空心砖砌块,基础形式为承台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地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主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在屋面工程方面,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二道防水设防。
2.1复合箍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传统复合箍筋施工中,一般都是采用外箍套内箍,一般不会采用外箍加拉筋的形式进行施工。无论是外箍施工还是内箍施工,一般都是选择进行箍筋封闭施工。但实际过程中,封闭箍筋安装费时费力,尤其是面对混凝土钢筋结构要求纵向钢筋分布较为严密且箍筋直径较大的情况,施工更加困难,经常出现少设箍筋等问题发生。如果在框架梁柱混凝土结构出现上述问题,会对结构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在具体进行负荷箍筋施工时,建议合理采用开口箍筋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本次工程中,针对框柱、梁架、基础梁等混凝土结构,其复合箍筋中内箍如图 1所示,对于框架柱来说,在具体进行开口内箍施工时,可以将开口弯钩向下仅靠纵筋,使其紧紧勾住外箍。在梁这一混凝土结构钢筋配置中,开口弯钩应直接勾住纵筋。
图 1 框架柱、梁、基础梁中复合箍筋中的内箍
2.2钢骨柱钢骨梁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若钢骨柱的截面尺寸大于 1.2 m,钢骨梁截面高度大于800 mm,那么在其外侧模板施工时,需要进行对拉螺杆的设置。在进行钢构件安装时,应以钢筋模板图为依据,在钢构件腹板上预留出对拉螺杆孔洞,并且在具体施工中还要做好钢骨腹板开孔的截面损失率控制,如果不能大于 25%,一般超过这一数值,需要增加钢板并做好补强处理。对于螺杆孔洞设置来说,应做好红油漆的标识处理,以便在施工中能够对钢筋拉钩开孔位置进行很好的区分,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将腹板预留螺杆传入孔洞之中的情况。
2.3预制墙板吊装施工技术要点
应将外墙基础面清理干净,确保接触面不存在油污、灰渣等其他杂物,若施工环境温度非常干燥,在清理干净基础面的前提下,进行喷水工作,使其保持湿润即可,但不能存在积水。在连接钢筋端头处,不得出现翘曲等问题,钢筋的表面不得出现锈蚀污渍,以免影响安全效果。要结合施工图纸,做好外墙的放线工作,例如外墙定位线、外墙安装控制线等,以保证外墙安装的精度得到有效控制。在墙身的顶部应做好插筋钢板定位器的设置,从而有利于钢筋位置检查,检查标准为中心位置误差控制在 3 mm 以内,外部长度、顶点标高误差控制在 15 mm 以内。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外墙预制构件拼缝的标高加以把握,并采用垫片做好找平工作。在具体进行找平前,需要用墨斗做好垫片的标示,并对其做好超测记录。为避免灌浆料溢出对外墙造成污染,应采用弹性XPE 条(宽度为 40 mm)对缝隙做好粘贴工作。在安装完成墙线后,需要在外墙夹心保温板之上,做好 XPE 条的粘贴,在具体粘贴时,应保证橡塑棉条顺直,并且其厚度应比墙下缝高略大,以保证不会出现漏浆问题。在进行墙板吊装时,需要采用吊装梁,以预制墙板的吊环位置为依据,做好起吊点的设置合理,利用卸扣做好钢丝绳与外墙板的预留吊环连接后,开始进行起吊,在起吊至距离地面 0.5 m 处先暂停一次,做好构件外观质量与吊环连接处的检查,待检查无误后再继续起吊,起吊过程应保持匀速,以免构件与预制墙板边缘相碰,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在预制墙板平稳上升至距楼面 0.5 m 左右时,应停止降落,此时需要操作人员手扶外墙板,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缓慢降落,并通过利用镜子,做好下层预留连接钢筋是否对准预制墙体底部钢筋套筒的观察,待确认后,将预制楼板缓慢降落到垫片后,停止预制墙板降落;最后做好钢筋对孔检查,保证空洞对准完毕。通过用控制线,做好墙体检查,以保证墙体正确安装在墙体线之上;通过利用线坠和卷尺,做好墙体安装的垂直度的检查,垂直度应控制在 5 mm 内,在具体进行检查时,应在墙体两端同时用线坠进行检查,以确保安装垂直度满足施工要求;待斜支撑支撑好后,调整好墙垂直度及水平度,即可进行吊钩脱钩操作。在水平位置调整方面,可以利用短钢管斜撑调节杆,可以实现对墙板根部的微调;同时也可以对长钢管斜撑调节杆上的可调节装置加以利用,进行墙板顶部的水平位移调节,以达到控制水平垂直度的目的。
结语
结合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已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内部结构,而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整体的建筑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有着很大一部分的决定作用,鉴于此,建筑施工团队应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仔细的审核把控,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管理及提高,避免钢筋混凝土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建筑整体质量的水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而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是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更好的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得到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波.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解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81-00181.
[2]孙喆,刘文.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5(21):225-226.
[3]周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18):32-32.
论文作者:姜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钢筋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外墙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