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华辰供电有限公司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多年来,我们历经了企业的升级、双达标、创一流、同业对标等提升管理的活动,导入了ISO9000、ISO14001等国际管理体系和方法,这些管理活动都不同程度的提升了管理水平。
关键词:班组;管理;质量;设备
实际应用班组管理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那就是文字性太强或要求太高,忽略了班组管理基础薄弱、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的事实,无法全面实行,班组管理中仍普遍存在生产设备不合理、生产设备保养不良、物品管理混乱、原材料无序堆放、工作场所通道不畅、作业效率较低、员工仪容不整齐等现象,质量事故时也有发生。
通过反思,我感到究其缘由,那就是我们舍本逐末、忘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管理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打牢了根基,才能发展提升。6S作为班组管理的基础,无疑为企业班组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和导向,为班组的精益化管理指明了一条“蝶变”之路。
一、培训
为提高计量现场工作效率,提升计量标准化管理水平,我电力工业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在全省计量系统首家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6S管理。从2014年4月开始,聘请国网公司专家,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培训。从6S管理的概念、意义到基本内容逐步进行讲解,使全体计量人员认识到6S管理的目的和实施的必要性,掌握了6S管理的操作步骤。
二、实施
2016年5月,计量中心以工作场所搬迁为契机,制订6S管理实施计划,全面推行6S管理。
1、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改造“硬环境”
(1)合理设置工作场所
计量中心依据6S管理的原则,将主要工作场所分布按计量工作流程精心设置:收发室→待检表库→更衣室→修理室→实验室→待装表库→收发室,优化了工作流程,实现了工作闭环,提高了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以“三定”实现“三易”
全体职工从整理、整顿、清扫开始,规范实验室、库房、办公室等工作场所环境,把无用的物品清理出去,把有用的物品按6S管理规定进行整顿,每个房间设置定置图,房间物品按“三定”(定位、定量、定容)原则放置,并对有关物品的名称、数量、状态、位置、方向等进行了有效标识,明确其管理责任人,使物品取用实现了“三易”(易取、易放、易管理)。
档案管理是6S管理整顿实施对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将整理后有用的文件加以归类,同时根据使用频率的大小存放于不同的位置,对计量档案实行四级标识加色标的定位管理,使档案种类和存放位置一目了然,减少了查找文件所消耗的时间,达到30秒取出/放回文件资料的效果。
2、通过“安全、清洁、素养”,营造“软环境”
(1)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为了对安全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和治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我们按照6S安全管理要求,把现场所要做的工作每一步都列出来,进行详细的查找及分析,检查每一步工作是否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制定可操作的有效防范措施:对所有检定装置周围设置安全警示线,工作台面铺设绝缘垫,校验装置电源采用漏电保护开关,设置四级分级保护安全措施。高压试验区域装设带电自动闭锁装置等。在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中,实施现场作业安全巡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现场作业安全隐患,避免现场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2)形成制度,保持成果
为保持上述4S(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成果,我们将13项现场管理规定导入6S理念,修改完善上墙;对表计校验、现场安装等流程及操作规范实行目视管理,按工种设计配置6S管理看板,指导日常工作。明确了所有区域、设备的责任人,并规定整理、整顿、清扫周期及应达到的标准,指定检查、考评人定期点检。
(3)贯彻到底,养成习惯
6S管理核心是员工的素养。我们要求每位计量人员每天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进行整理、整顿,班组每周对环境进行点检,中心每月组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纳入考核,通过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每位计量员工都养成了自觉遵章守纪、注重细节、执行到位的作风和习惯。
“人造环境、环境育人”。6S管理对我们计量中心全体员工的素养(包括着装、话语、肢体动作、工作习惯、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效率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营造出了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标识清楚、宽敞畅通的现场,造就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遵章守纪的计量员工。我们通过实施6S管理,规范、简化了工作流程,做到物品取用时快捷方便,各项工作相互协调、遵章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6S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只要坚持按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持续改进,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竞争力,提升我们的计量精益化管理水平。
论文作者:陈莲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班组论文; 工作论文; 现场论文; 物品论文; 作业论文; 环境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