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册封鬲铭文考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历史博物馆新藏作册封鬲一对(见封二),高13.5厘米,口径18.5厘米,平沿矮颈,圆肩分裆,蹄足,腹部饰三重线构成的宽鱼鳞纹,足部的腹部起扉棱,将腹部鱼鳞纹分为对称的三组。甲器外型保存较好,但铭文有残泐,器底部有炱痕;乙器外型稍逊甲器,但铭文清晰。两器铭文均从口沿内壁开始行文,乙器铭文六行,51字:
作册封異井秉明德,虔
夙夕卹周邦、保王身、谏
四或,王弗,享厥孙
子,多休。封对扬天子不显
鲁休,作鬲。封其万年
眉寿永宝。
甲器铭文五行,52字。乙器“享厥孙子多休”,甲器作“享厥孙子,多易休”,“多”字下加一“易”即“锡”字,余皆相同。
兹对鬲铭考释如下:
(2) 異井秉明德:異井,即式刑、式型。过去学者多释異为翼,谓翼为辅翼、辅佐义,不见得正确。裘锡圭先生在《卜辞“異”字和诗、书里的“式”字》一文中指出:卜辞、金文和文献之中,“式、弋、異、翼等不同的写法很可能代表同一个词”②,这是很有见地的。裘先生在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式、弋、異、翼在句子里的使用环境基本一样,并指出式、弋古音相近,式从弋得声;而弋和翼同音,翼从異得声。裘先生举的例子虽然大部分是虚词性质的,但同时也指出式、弋、異、翼并不一定只限于虚词使用。本铭的異井就是实词。異井,其实就是文献记载的“式刑”,《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刑文王之典,以靖天下。”《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古训是式,威仪是力”,《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盂鼎》:“命汝井乃嗣祖南公”,《叔向父簋》:“肇帅井先文祖,共明德,秉威义。……奠保我邦我家”,这些句子中的式、刑、井,也都是效法、祖法的意思。“異井秉明德”,跟“肇帅井先文祖,共明德,秉威义”的意义相近,都是说祖法先人、秉持明德、保持威仪的意思,以此亦见“異井”就是“式刑”,全文此类语言环境中的“異”跟诗、书的“式”是一个词。
作册封鬲铭文拓本(甲)
作册封鬲铭文拓本(乙)
(3) 虔夙夕周邦、保王身、谏乂四或:虔,恭敬,恭谨;夙夕,朝夕,日夜。虔和夙夕都是“周邦、保王身、谏乂四或”的状语,谓作册封日夜都在恭敬地忧念周邦、保卫周王、为治理四域而出谋划策。,忧也。《庄子·德充符》:“寡人焉,若有亡也。”成玄英疏:,忧也。谏,规劝。,王国维先生认为即文献之“乂”字④。乂,治也。金文“谏乂”、“保乂”之类的例子甚多,“保乂”即“保王身、谏乂四或”。“四或”义略同于“四方”,指周邦以外的邦族或国家。《禹鼎》:“天降丧于四或”,《毛公鼎》:“四方,大纵不静”;《大克鼎》:“畯尹四方”,《钟》“畯保四或”。“谏乂四或”是为治理四域而出谋划策的意思。金文常将“柔远能迩”——怀柔远近的邦族作为“谏乂四或”的标准,《番生簋》:“虔夙夕溥求比德,用谏四方,柔远能迩”,本铭“谏乂四或”亦此意。
(5) 享厥孙子,多休:享,通鄉。享厥孙子,即宴鄉其孙子。多休,即甲器所说的“多易休”,多多地赐予恩赏和荣誉的意思。
以下“封对扬天子不显鲁休,作鬲。封其万年眉寿永宝”,是金文通行的套语,兹不多赘。
作册封鬲造型质朴,装饰简单,腹部饰垂鳞纹,无底纹,足上部肩腹部起扉棱,是比较典型的周晚期器物。铭文字体也是周晚期通行的圆润均衡字体,行款整齐,笔画起止粗细如一,无波磔。铭文中的“周邦、保王身、谏乂四或”也是周晚期器物铭文常用的文句。作册封不见于著录,但《伊簋》有“王呼命册尹封册命伊”的记载。“命册尹”,是史官之长,又称“作册尹”、“尹氏”或“内史尹”,其下属有作册、内史、作册内史或作命内史等。我们怀疑作册封和命册尹封是一个人,“命册尹”是作册僚属的长官,很可能作册封后来升任命册尹,故职务称名上有了变化。作册封铸鬲时,任作册,故自名作册封,到铸作伊簋时,他已升任命册尹,参与周王在周康宫册命伊的仪式,故《伊簋》称之为“命册尹”。伊簋,《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著录其形象,宾口鼓腹,大龙首耳,颈部饰窃曲纹,腹部饰沟纹,圈足饰鳞纹,带三小兽头足,许多专家定其为周厉王时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表七《西周时期四要素俱全的青铜器分期断代表》也认为它是“厉王前后”时的器物,但表八《西周金文历谱》却“暂将其置于宣王”,并说明“伊簋属于西周晚期,……其既望与厉、宣二十七年均不合。”我们认为,把伊簋定为周厉王器可能比较正确。因此我们推断作册封鬲也是周厉王时器。厉王在位的时间很长,封很可能在厉王时先任作册,后任作册尹。
拓本 张宝红
-----------------------------------
①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
② 《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