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is(1-benzoyl-methyl-benzotriazole-N~3)dichoro Metal(II) Complex:[MCl_2-(C_6H_4N_3CH_2COPh)_2][M=Zn(II),Co(II)](论文文献综述)
张纪伟[1](2021)在《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提出联芳基阻转异构体存在于众多的天然生物活性分子中,例如万古霉素(vancomycin)可以作为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1,1′-联-2-萘酚(BINOL)、2-氨基-2′-羟基-1,1′-联萘基(NOBIN)和1,1′-联-2-萘胺(BINAM)代表了众多联芳基化合物的优势骨架,作为手性配体或催化剂被广泛用于不对称催化领域。联芳基阻转异构体在荧光传感器、主客体化学、光学开关、分子机器、液晶等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其重要性。因此,联芳基骨架的高效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乃至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交叉偶联反应中化学选择性普遍较差、反应方式较为单一、底物合成繁琐等。两个芳香组分直接偶联形成阻转轴是构建联芳基骨架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之一。本论文主要发展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和串联重排反应来直接形成阻转轴,从而获得官能团化的联芳基化合物。主要内容如下:以乙酸钯为催化剂,实现了2-萘酚或2-萘胺与1-重氮-2-萘醌的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以高达98%的收率和高达77%的收率实现了1,1’-联-2-萘酚和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的合成;这两类化合物都能够实现克级规模的合成,反应收率基本保持。选用金属钯结合手性配体特别是手性磷酸作为催化剂尝试2-萘酚的不对称转化,以58%的收率和最高60%的对映选择性获得相应的产物。无过渡金属条件下,以碳酸钠为碱,实现了芳基羟胺与二芳基卤鎓盐的串联芳基化和区域选择性重排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以高达94%的收率和高达95%的收率实现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和芳基化的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合成;能够实现克级规模的合成,反应收率基本保持。排除苯炔和自由基的途径后,碱性条件下配体偶联机理成为芳基化过程的可能机理。随后经历[1,3]迁移、[3,3]重排和重新芳构化的不间断过程得到目标产物。在反应中引入手性辅基,基于非对映选择性重排成功的获得光学纯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将二芳基溴鎓盐和二芳基氯鎓盐引入此串联过程中,经过对反应条件的微调,成功的实现了相应两类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基于二芳基氯鎓盐及一锅两步的方法,以手性卡宾为催化剂实现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的动力学拆分,以32%的总产率和91%的对映选择性得到NOBIN。以三氟乙酸铜为催化剂,碳酸钠为碱,实现了N-芳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芳基化和区域选择性重排串联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高达98%的收率完成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更高效的合成;选用带合适保护基的2-萘肼,同样条件以中等收率实现了1,1′-联-2-萘胺及衍生物的合成。控制实验表明反应过程中芳基三价铜物种的形成是反应成功的关键。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实现了2-萘酚或1-萘酚与芳基碘氧化物的离子交换和区域选择性重排串联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大约60%的收率分别通过[3,3]重排或通过[5,5]重排完成了2-羟基-2‘-碘联萘和4-羟基-4‘-碘联芳基的合成;选用各种手性磷酸催化剂尝试2-萘酚的不对称转化,以55%的收率和最高41%的对映选择性获得相应的产物。2-萘胺与2-亚碘酰萘的[3,3]重排反应也可以得到31%对映选择性的2-胺基-2‘-碘联萘。通过在底物的苄位引入两个甲酸酯基团,成功的实现了首例苄基萘基醚的重排反应。以四氯化锡或四氯化钛为催化剂,实现了2-(2-萘基)-2-(2-萘氧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区域选择性重排反应。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大约70%的收率完成了2-羟基-2’-丙二酸二甲酯联萘的合成。选用手性N-三氟甲磺酰基膦酰亚胺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最佳溶剂在80°C尝试立体控制,但是经过大量反应条件的筛选只能得到10%的对映选择性。总之,本论文主要发展了三种形成阻转轴从而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组装重排的串联反应和C-O连接的二芳基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多样性的联芳基化合物。BINOL、NOBIN和BINAM是多种催化剂和配体的核心骨架,其它含有碘或羟基取代基的联芳基产物可以经过简单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功能化的试剂。
石永胜[2](2021)在《以吡啶基苯并咪唑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CPs)作为新型材料引起了材料科学领域的极大兴趣,CPs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的检测一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Cd II和ZnII是构建具有荧光特性CPs常用的d10金属离子,芳香羧酸中苯/萘环上强大的共轭结构可以构造出理想的荧光特性CPs。此外,通过引入吡啶基团,不仅能增加含氮配体配位点,还能增加超分子识别位点,容易形成结构稳定的CPs。采用1,3-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基)丙烷(L1)、1,4-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基)丁烷(L2)、1,5-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基)戊烷(L3)、1,6-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基)己烷(L4)、1,4-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基)环己烷(L5)和1,4-二(1-(吡啶-4-亚甲基)-1H-苯并咪唑-2-亚甲基)苯(L6)辅以四种芳香羧酸以及Cd II和Zn II进行三元混配得到十二个新型CPs。1、6、9、12分别为三维(3,3,4,5)、(3,3,4,4,4)、(3,4,4,4,5,5)和(4,4)-连接的新拓扑结构;11为一个二维(4,4,4)-连接的新拓扑结构;4、5、10分别为二维3,4L13、4,4,4L10和sql层状结构;2、3、7、8分别为三维gra、sqc6、4,4,4,6,6T3和dmc框架。1、4~12表现出较高的p H稳定性,且可作为高选择性和灵敏性荧光传感器检测水溶液中的污染物。1可以检测乙酰丙酮和Cr2O72–,检测限分别为0.53和1.99μM;4~7可作为用于检测乙酰丙酮/Fe3+,检测限分别为0.101、0.165、0.193、0.138μM和6.35、5.01、7.01、6.19μM;8~10可以检测苯甲醛/Mn O4?,检测限分别为0.037、0.034、0.017μM和0.449、0.286、0.507μM;11和12可以在水溶液中检测抗坏血酸,检测限分别为1.42和1.54μM。图111幅;表15个;参61篇。
王娟[3](2021)在《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磺胺是第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微生物感染。对母体结构的化学修饰,成功地开发出了许多临床磺胺药物。然而,细菌与磺胺类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尤其在用量不足时更易出现。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改变代谢途径,如产生较多二氢叶酸合成酶,或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因此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对磺胺核心骨架进一步修饰以克服耐药性的产生,这促进了磺胺类化合物作为抗菌药物的发展。本论文基于磺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具有抗菌潜力的唑类磺胺新衍生物,运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高效制备方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探讨了其构效关系,进一步探究了高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潜力,并初步探索了其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三个系列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合成:(a)咪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制备:以磺胺、亚磷酸二乙酯分别与一系列的商业醛或者自制芳香醛经Mannich反应“一锅法”制备唑类磺胺新衍生物Ⅱ-2–10。(b)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制备:以磺胺为起始原料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Ⅲ-1反应得到(Z)-2-(2-氨基噻唑-4-基)-2-(甲氧基亚氨基)-N-(4-氨磺酰基苯基)乙酰胺Ⅲ-2。然后再将中间体Ⅲ-2分别与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2,4-二氯嘧啶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Ⅲ-3a–c。此外,化合物Ⅲ-1与一系列磺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Ⅲ-4–10。(c)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制备:乙酰苯胺Ⅳ-1与氯磺酸通过磺酰化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Ⅳ-2,然后与碳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苯磺酸钠Ⅳ-3。将化合物Ⅳ-3与溴乙酸乙酯反应得到2-((4-乙酰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酸乙酯Ⅳ-4,进一步与水合肼发生肼解反应得到N-(4-((2-肼基-2氧代乙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Ⅳ-5,随后与二硫化碳经过成环反应得到中间体磺胺巯基恶二唑Ⅳ-6。将中间体Ⅳ-6与分别一系列的卤代烃、卤代醇、卤代羧酸和苄卤等反应得到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Ⅳ-7–9。2.使用1H NMR、13C NMR、31P NMR、HRMS和/或X-ray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手段证实了所有新制备的化合物的结构。3.研究了三个系列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抗菌活性:(a)咪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Ⅱ-2–10中的部分化合物对测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中氟苄衍生物Ⅱ-5d对于大肠杆菌显示出优良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2μg/m L,其抗菌能力是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4倍,氯霉素的8倍。(b)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Ⅲ-2–10中的部分化合物对测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显示出相当甚至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抗菌活性。苯甲酰磺胺衍生物Ⅲ-10c能够有效地抑制大多数所测试菌株的生长,尤其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0.25μg/m L,其抗菌能力是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16倍。(c)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Ⅳ-7–9能够选择性的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己基衍生物Ⅳ-8b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μg/m L,其抗菌能力是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16倍。4.探讨了三个系列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构效关系:(a)咪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Ⅱ-2–10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在咪唑中引入不饱和片段的引入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然而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的对生物活性没有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当咪唑被具有更大共轭体系的芳杂环取代后,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有所降低。(b)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Ⅲ-2–10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炔基的引入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抑制有积极作用,此外,乙酰基的引入提高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菌能力。(c)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Ⅳ-7–9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在巯基恶二唑中引入己基可以显着改善目标分子的抗菌能力,然而延长或者缩短碳链都会降低抗菌活性。5.研究了三个系列高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潜力:(a)咪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Ⅱ-2–10中氟苄衍生物Ⅱ-5d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杀灭大肠杆菌,并且没有明显的耐药性诱导趋势。此外,该分子对人类正常肾上皮细胞293T和红细胞几乎没有损伤。(b)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Ⅲ-2–10中苯甲酰衍生物Ⅲ-10c能够快速杀死鲍曼不动杆菌,并且没有明显的耐药性诱导趋势,而且对人类哺乳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药物联用研究发现化合物Ⅲ-10c与诺氟沙星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该分子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c)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Ⅳ-7–9中己基衍生物Ⅳ-8b对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明显的耐药性,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化合物Ⅳ-8b在计算机模拟中具有可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极好的药物相似性。6.初步探索了三个系列高活性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a)氟苄衍生物Ⅱ-5d显示出良好的清除大肠杆菌生物膜的能力,还可以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对细菌细胞膜造成损伤,进而与脱氧核糖核酸形成稳定的Ⅱ-5d-DNA络合物,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分子模拟发现该化合物可以与二氢叶酸还原酶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结合。(b)苯甲酰衍生物Ⅲ-10c能够清除鲍曼不动杆菌形成的生物膜,有助于耐药性的降低。化合物Ⅲ-10c能够有效破地坏细菌细胞膜,干扰乳酸脱氢酶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细胞内蛋白质的泄漏。此外,该分子还可以诱导活性氧和活性氮的产生,使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受到破坏,进一步促进了鲍曼不动杆菌呼吸通路的失活和谷胱甘肽活性的降低,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c)己基衍生物Ⅳ-8b能够有效损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膜,与脱氧核糖核酸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Ⅳ-8b-DNA络合物,这可能是细菌代谢失活的原因。此外,分子对接表明Ⅳ-8b与DNA拓扑异构酶Ⅳ发生氢键相互作用。本文共合成了82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67个,包括新目标化合物65个和新中间体2个。抗微生物活性实验发现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效果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或者与之相当。成药性研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显示出低耐药性,低毒性、快速杀菌能力以及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初步的抗菌作用机制表明高活性分子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引起细胞内蛋白质的泄漏,嵌入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内氧化应激,导致细菌代谢失活。分子模拟研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可以与酶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高活性化合物值得作为抗菌候选药物进一步研究。
来祺[4](2019)在《1,2,3-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几年来,1,2,3-三氮唑(以下简称三氮唑)因其在合成方法上的突破与发展,在合成化学、材料学以及药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氮唑独特的五元氮杂环结构,使其具有多种与金属配位的模式。同时其结构易于修饰且合成简便,作为过渡金属配体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在荧光材料方面,已报道的相关工作主要集中于利用’Click’反应将三氮唑结构作为连接单元实现官能团与荧光结构的非共轭连接,亦或是将三氮唑结构作为配位点连接于荧光结构上从而得到兼具荧光性质与功能化的结构。目前,以三氮唑作为荧光分子的核心结构以及功能化部分的研究还很少。作为’Click’反应常见的区域选择性产物,N1-取代-三氮唑并不具有明显的荧光性质。然而,N2-芳基取代的1,2,3-三氮唑衍生物在UV/蓝光区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和优秀的光稳定性。因此,本文开展的工作主要围绕于N2-取代-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 11个以三氮唑-咪唑(TA-IM)为骨架的化合物。通过在三氮唑环上引入咪唑结构形成分子内氢键,避免了三氮唑C-4-位置含氮取代基与三氮唑之间的孤对电子互斥所导致的扭曲构象,从而使这一双氮配体体现平面共轭结构所具有的较强荧光发射。实验测量此类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的范围是330-380 nm,量子产率最高可达98%。随后,我们对比了 1 1个化合物对银离子的响应效果,并将化合物5a作为代表性荧光探针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对水体系中银离子的识别。该探针的响应时间短(<30秒),较宽的pH测试范围(4.0-10.0),检测限低(9.4 nmol/L),实现了对水溶液中微量银离子高效、快速、选择性的检测。(2)通过在三氮唑环上C-4-位置直接引入苯甲酰基、氰基、乙酰基、乙氧酰基等吸电子基团,同时在N2-位置引入对N,N-二甲基氨基苯基、对N,N-二苯基氨基苯基等供电子基团,合成了一类具有黄绿色荧光发射的N2-芳基取代-三氮唑荧光分子(NAT)。这类三氮唑化合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荧光发射波长为351-542 nm,荧光量子产率最高为96%。它们在固体状态下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362-513 nm,荧光量子产率最高为43%。通过对固体和溶液相荧光性质的研究,发现大部分三氮唑分子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性质。此外,其中有五种化合物还显示出压致变色的性质。经物理研磨后,其固体荧光发射体现出11-35 nm的红移,且加热或有机气体熏蒸后又可恢复到研磨前的荧光发射。通过对这类分子的单晶结构以及泛函密度计算等研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其结构变化与光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在三氮唑C-4位置引入苯甲酰基等吸电子基团并且在N2-位置引入供电子基团,可以使三氮唑分子荧光发射明显红移;2)三氮唑C-5位置上连接具有较小空间位阻的取代基可以显着提高此类分子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3)三氮唑与其C-4位置苯甲酰基之间过小的扭曲角度不能产生压致变色的现象。(3)设计合成双三氮唑-吡啶类衍生物Bis-TA-Py-2,4,并对其溶液以及固态下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经测试,此类双三氮唑-吡啶类衍生物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在368-495 nm,荧光量子产率最高为90%。在固态下的荧光发射波长在374-457 nm,量子产率最高为57%。其中三个化合物在固态下体现出对酸蒸汽灵敏的荧光响应,在567-614 nm间出现一个新的荧光发射峰。Bis-TA-Py-2b和Bis-TA-Py-4b因三氮唑取代基位置不同,使得固态下Bis-TA-Py-4b化合物具有更为扭曲的结构,从而使二者表现出与质子结合能力的明显差异。在Bis-TA-Py-2b和Bis-TA-Py-4b两种化合物对金属离子的响应研究中发现三氮唑取代基结构的变化对此类分子的配位能力具有明显影响。部分化合物与醋酸锌等形成的配合物其荧光还具有显着的溶剂效应。上述三氮唑衍生物所具有的多重荧光刺激响应性质为三氮唑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前景。
韩毅[5](2019)在《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文中指出荧光共轭分子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传感等方面。从分子层次上设计和调控荧光共轭分子的结构,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质、晶体结构等,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围绕含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新型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开展如下工作: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芘为核的两亲性树枝状分子,系统地研究了它们代数依赖性的自组装行为和DNA凝聚行为。由于分子两亲性的特征和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协同影响,三种分子可以形成尺寸不同的一维纳米结构。此外,这种芘功能化的树枝状分子表现出优异的DNA凝聚能力,并且这种凝聚能力可以通过树枝状基团的代数进行调节,这使得它们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2.以Bischler-Napieralski关环和环缩合反应为关键步骤,通过简单的策略制备了一系列芘稠合氮杂并苯衍生物。通过调节分子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共轭程度,实现了对其光物理性质和单晶结构的调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光子传输性能和酸响应行为,扩展了氮杂并苯衍生物在光波导器件和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3.以氮诱导的硼化反应为关键步骤,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给体-受体-给体(D-A-D)结构的硼氮嵌入型稠环芳烃。系统地研究了硼氮结构单元和稠合的芳香环类型对于分子的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此外,在固体状态下,含DA-D结构的分子具有优异的力致变色行为;在溶液态,这些分子对氟离子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这些化合物的双重响应特性有利于扩展含硼氮结构单元的共轭材料在光学传感器中的广泛应用。4.为了进一步拓展硼氮稠环芳烃的种类,通过硼酸和邻苯二胺结构单元间的一步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氮-硼-氮掺杂的、三茚芴为核的星型稠环芳烃。通过对硼酸基团的合理设计,在三茚芴结构外围引入三苯胺或四苯乙烯等不同的取代基团,获得具有良好成膜性或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的NBN-TPA和NBNTPE分子,并实现了其在硝基爆炸物苦味酸检测方面的应用。
徐程[6](2019)在《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杂环结构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以及有机功能材料分子中,在药物、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探索各类氮杂环结构体构筑的新途径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基于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新要求,人们期望探索和建立原料简单、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便安全、环境友好、能耗低、转化率高的新反应和新方法,从源头上提高合成效率并减少由合成工艺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这些挑战性问题也进一步推动了有机合成理念的革新,一些更加高效的合成策略应运而生。其中,串联环化策略能够于一锅之中通过连续构造多个化学键来实现成环,省去了中间体的分离纯化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反应效率,在构建氮杂环的诸多合成方法中,无疑是最满足理想合成核心要求的一种策略。氧化体系是有机合成中最为基本的一类反应系统,对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反应的研究则具有普遍意义。但该类体系中往往容易发生氧化裂解、过度氧化等一些非预期的过程,为我们理性设计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期望在本课题组提出的自组织反应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将一些碎片化的有机单元反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偶联反应以及人名反应等逻辑集成在一起,基于有机单元反应的自序化转化原理,理性设计氧化体系下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为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氮杂环的合成提供简洁高效的新方法。另一方面,还能够揭示新的反应机制,发现更多新的反应模型。本论文围绕Cu/air,K2S208,I2/DMSO这几类氧化体系下理性设计的串联环化反应在含氮杂环合成中的应用进行展开。共设计了五例新颖的串联环化反应,完成了 2-(1,3,4-恶二唑-2-)苯胺等五类氮杂环结构体的有效合成。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七章内容:第一章,基于详细的文献调研和分析,本章介绍了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一些挑战性课题以及自组织反应的原理与意义,概述了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依据当下研究所存在的盲点和空白点,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拟拓展的工作。第二章,在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靛红和酰肼底物为起始底物,理性设计了连续的缩合、碱促进的开环以及关键性的脱羧偶联这一组串联环化反应序列,发展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用于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该合成方法中利用铜催化的脱羧偶联策略来实现分子内C-O键的构造目前仍鲜有报道,该策略也为其他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第三章,在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邻溴芳基甲醛、苄胺和叠氮化钠三组分为起始底物,通过集成连续的缩合、铜催化的芳香亲核取代、Cu/O2协同催化氧化、分子内脱氮环化等过程,实现了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喹唑啉衍生物的高效合成。该反应通过原位生成邻位官能团化的芳基叠氮中间体,并发生sp3 C-H键氧化胺化,直接构建分子内C-N键成环,从而避免了使用预制备的芳基叠氮底物。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基于叠氮化钠具有的双重反应特性(铜催化的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和[3+2]环加成反应),我们以简单易得的邻溴芳基甲醛、芳甲基酮以及叠氮化钠(NaN3)作为底物,将连续的Aldo缩合、[3+2]氧化环加成、铜催化的SNAr反应、分子内脱氮环化等多个单元反应集成与一锅之中,发展了一例铜催化空气氧化体系下高效的多组分串联环化反应,简便快速的合成了一系列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第五章,在K2S2O8介导的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的甲基酮、脒盐酸盐和DMSO为起始原料,通过集成连续的sp3 C-H键甲烯基化、Pummerer反应,迈克尔加成,缩合环化,消除,异构化等过程,发展了一例四组分串联环化反应,合成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4-甲基嘧啶衍生物。该反应中DMSO既作为溶剂又作为反应物,其中一分子DMSO提供甲基源,另一分子DMSO提供次甲基源。该策略为DMSO作为双重合成子参与构建杂环化合物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反应例证。第六章,在I2/DMSO氧化体系下,我们以简单的甲基酮和8-氨基喹啉作为起始底物,发展了一例基于人名反应Kornblum氧化为关键节点的串联环化/开环反应。通过集成连续的碘代、Kornblum氧化、缩合环化、C-N断裂开环这一组反应序列,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2-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产物中的丙烯醛官能团十分有价值,能够进一步用于修饰衍生化。第七章,对本篇博士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展望。
孙毅[7](2019)在《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三唑及嘧啶类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众多的药物中间体都有这样的骨架。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代谢、抗肿瘤等。因此,有关三唑和嘧啶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直是化学界和生物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了寻找具有超高效除草活性的杂环化合物,本文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80种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高分辨质谱、单晶衍射等分析测试方法确定了产物结构。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生物活性测试。详细研究如下:1.合成三个系列总计80种未见报道的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确定产物结构。Ⅰ:5-{1-苯磺酰基-5-[(苯氧基)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41个);Ⅱ:5-{1-苯磺酰基-5-[(含氟苯氧基)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18个);Ⅲ:5-{1-[(含氟苯基)磺酰基]-5-苯氧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21个)。2.以多种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所有化合物进行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筛选出了部分具有高效除草活性的化合物,研究了活性与化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挑选部分除草活性高的化合物用黄瓜种子进行IC50测试。3.挑选部分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研究化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
赵博良[8](2017)在《手性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应用于催化串联反应,能够催化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分子骨架、复杂分子以及杂环化合物,较一般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手性方酰胺是近年出现的一类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构筑。然而,关于手性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方面的报道依然有限。本论文通过对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目标分子进行逆合成分析,设计合理的串联反应合成路径,合成所需要的串联反应试剂;利用手性方酰胺催化相应的串联反应试剂与各种底物发生不对称串联反应,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目标分子。同时,研究催化作用机理,探索催化剂的结构与催化活性及立体选择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羟基氧吲哚衍生物串联反应试剂,以低催化剂负载量(2.5 mol%),催化此类串联反应试剂与3-烯烃氧吲哚发生不对称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只需简单操作就能以中等至优良的产率(高达96%)和出色的选择性(高达>20:1 dr,高达>99%ee)获得具有四个连续手性中心且包含两个季碳手性中心的双螺氧吲哚衍生物。(2)研究发展了3-烯烃氧吲哚和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在金鸡纳碱衍生的方酰胺催化下的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以高产率(高达93%)和出色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1 dr,高达98%ee)获得具有五个连续立体中心的螺氧吲哚五元环并丁二酰亚胺衍生物。(3)研究发展了不饱和色满酮或不饱和茚满酮与溴硝基甲烷在双功能手性方酰胺催化下的Michael/烷基化串联反应,以高产率(高达90%)和极好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1 dr,高达>99%ee)获得了具有三个连续立体中心的硝基环丙烷螺色满酮衍生物。(4)以手性方酰胺为催化剂,通过5,5-二甲基环己二酮或其它的1,3-二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发生Michael/内酯环化串联反应,以良好的产率(高达97%)和对映选择性(高达88%ee)合成了手性烯醇内酯化合物。(5)研究发展了硝基烯烃和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在金鸡纳碱衍生的双功能方酰胺催化下的Michael加成反应,以高产率(高达98%)和出色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1 dr,高达99%ee)获得具有两个连续立体中心的手性丁二酰亚胺衍生物。(6)以手性方酰胺为催化剂,通过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3-烯烃氧吲哚发生aza-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以极好的产率(高达99%)和出色的立体选择性(高达>99:1 dr,高达>99%ee)合成了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四氢吡咯螺氧吲哚衍生物。此外,利用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硝基烯烃发生aza-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能够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高达99%),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高达>91:9 dr)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合成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四氢吡咯衍生物。(7)研究发展了不饱和色满酮与1,4-二噻烷-2,5-二醇在手性方酰胺双功能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以出色的产率(高达99%),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高达>95:5 dr)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合成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三取代四氢噻吩螺环衍生物。(8)以非常低的手性方酰胺催化剂负载量(0.5 mol%)实现了亚苄基茚酮或对称的环二烯酮与邻巯基苯甲醛发生不对称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以出色的产率(高达99%),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高达>99:1 dr)及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8%ee)合成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三取代硫色满螺环衍生物。(9)研究发展了手性方酰胺催化的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与硫醇发生不对称sulfa-Michael/硫酯化一锅串联反应,以出色的产率(高达99%)及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6%ee)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β-硫化硫酯衍生物。(10)手性方酰胺作为催化剂,实现了α-巯基芳基乙酮与α,β-不饱和N-酰化恶唑烷酮的不对称sulfa-Michael加成反应,首次实现了关于α-巯基芳基乙酮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高达95%)及良好对映选择性(高达92%ee)得到相应的加成产物。(11)研究发展了一种手性方酰胺催化3-芳亚甲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酯与三氟甲硫基化试剂首先发生不对称亲电三氟甲硫基化反应,取代产物在不分离的情况下与加入的邻巯基苯甲醛再发生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高达85%),中等至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高达15:1 dr)和出色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一锅法合成出了具有四个手性中心的多官能取代的环戊酮螺硫色满衍生物。
郝志强[9](2017)在《新型非茂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聚烯烃为一类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是制备各种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关键,也是聚烯烃工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按时间顺序,聚烯烃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Ziegler-Natta催化剂、铬系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前过渡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四个主要阶段。其中,相对来说开发较晚的非茂过渡金属(前过渡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其自身具备的某些特质如制备简便,价格低廉,空间和立体效应容易修饰等而备受关注。本论文选取第四周期的部分过渡金属,与胺亚胺配体或含大取代基的水杨醛亚胺配体组成金属配合物,将其应用于催化烯烃聚合反应中,制备了一系列结构和性质迥异的烯烃均聚及共聚产品。具体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采用新的[N,N,N]三齿胺亚胺镍配合物/MAO催化体系,对降冰片烯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合成的4个镍配合物中,亚胺苯环上取代基为异丙基的配合物催化活性最高,可达3.32×105 PNB mol(Ni)–1·h–1。此外,特别考察了Al/Ni比及反应温度对催化活性和所得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合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并确定了降冰片烯聚合方式为配位聚合。(2)合成了一系列[N,N,N]三齿喹啉胺亚胺铬(II)及铬(III)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表征。考察了在MAO的活化作用下所有不同价态铬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并通过高温GPC、高温碳谱等分析手段确定了制备的聚乙烯材料为分子量分布较窄的线性低分子量聚合物。研究了过量丁基锂与配体之间的C-H活化反应,探索了卤代烷烃存在下的金属变价反应。(3)选择苄氯(Bn Cl)为引发剂,对新合成的胺亚胺铁(II)配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正向ATRP反应进行了考察,探究了催化剂与引发剂及单体间的不同比例对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胺亚胺铁(II)配合物与苄氯组成的催化体系具备活性/可控聚合特征。(4)采用偶氮二异丁氰(AIBN)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对新制备的胺亚胺铜(II)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的反向ATRP反应进行了探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发现聚合温度不同导致的AIBN分解速率差异对聚合反应影响较大。此外,结合动力学分析表明胺亚胺铜(II)配合物与AIBN组成的催化体系具有明显的活性聚合特征。(5)合成了一系列含三苯甲基取代的水杨醛亚胺配体及钒(III)配合物,利用核磁、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新制备的化合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表征。探究了不同助催化剂如MAO、Al Et2Cl等活化下,钒(III)配合物催化乙烯均聚及乙烯/己烯共聚反应的性能。在Al Et2Cl活化作用下的乙烯催化活性可达5.8×104 Kg of PE·mol(V)–1·h–1,结合高温GPC、高温碳谱等手段确定了制备的聚乙烯基本没有支链,为线性结构;制备的乙烯/己烯共聚物PDI较窄,己烯的插入率适中。而改用MAO或MMAO为助催化剂时,虽然催化活性下降明显,但所得聚乙烯分子量可达百万以上,为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同时所得聚合物的PDI也保持在较窄范围内。此外,我们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温度、溶剂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将催化剂用量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节约了成本,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王佩[10](2017)在《手性硫脲与β-转折结构的四肽催化酮与三氟甲基酮的高效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文中提出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质,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由于三氟甲基具有强吸电子性、大的空间位阻、高脂溶性等特殊性质,所以将三氟甲基基团引入到新药和农化产品中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三氟甲基酮作为三氟甲基来源,分别进行了手性叔胺-硫脲和β-转折结构的四肽酶模拟物催化的芳香酮和脂肪酮对三氟甲基酮的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的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详细地介绍了含氟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包括模拟效应、阻断效应、空间效应和诱导效应等,并举例说明了含氟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以反应类型为主线,综述了三氟甲基酮参与的不对称Aldol反应及其他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首次报道了手性叔胺-硫脲催化剂催化的邻羟基苯乙酮对三氟甲基酮的高效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高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地获得了一系列的三氟甲基叔醇化合物。当该反应放大到克级规模时,反应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都没有发生降低,使得这项工作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此外,Cross-Aldol产物通过衍生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具有光学活性的药物及其中间体:3,5-二芳基-5-三氟甲基-2-异恶唑啉和β-羟基酸酯。另外,我们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了产物的绝对构型,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第三章合成了β-转折结构的四肽,该系列四肽作为醛缩酶的模拟物可以顺利地催化丙酮对三氟甲基酮的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这是多肽酶模拟物被首次用于催化该反应,并获得了较高的对映选择性。与天然的木瓜蛋白酶催化同样的反应相比较,这系列四肽酶模拟物表现出了更好的选择性。综上所述,本文分别利用手性叔胺-硫脲催化剂和四肽酶模拟物成功地催化了芳香酮和脂肪酮对三氟甲基酮的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首次利用N,N-二乙基叔胺-硫脲催化剂高效地催化了邻羟基苯乙酮和三氟甲基酮之间的Aldol反应,并通过放大反应和衍生验证了这项工作的实用价值。在第二部分工作中,首次利用合成的四肽酶模拟物催化了丙酮和三氟甲基酮之间的Aldol反应,与天然的木瓜蛋白酶催化的反应相比较,该方法获得了更高的对映选择性,表明人工酶在该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is(1-benzoyl-methyl-benzotriazole-N~3)dichoro Metal(II) Complex:[MCl_2-(C_6H_4N_3CH_2COPh)_2][M=Zn(II),Co(I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is(1-benzoyl-methyl-benzotriazole-N~3)dichoro Metal(II) Complex:[MCl_2-(C_6H_4N_3CH_2COPh)_2][M=Zn(II),Co(II)](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合成BINOL的研究进展 |
1.2.1 早期合成BINOL的方法 |
1.2.2 基于不对称催化合成BINOL的方法 |
1.3 合成NOBIN的研究进展 |
1.3.1 基于化学转化合成NOBIN的方法 |
1.3.2 基于交叉偶联反应合成NOBIN的方法 |
1.4 合成BINAM的研究进展 |
1.4.1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BINAM的方法 |
1.4.2 基于偶联反应合成BINAM的方法 |
1.4.3 基于化学转化合成BINAM的方法 |
1.5 基于二芳基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6 基于二芳基碘鎓盐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6.1 金属催化的芳基化反应 |
1.6.2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芳基化反应 |
1.7 基于芳基重氮醌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8 目前的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 |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化合物的表征方法 |
2.4 手性磷酸的合成方法 |
第3章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和 NOBINS |
3.1 引言 |
3.2 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和 NOBINS |
3.2.1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 |
3.2.2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NOBINs |
3.2.3 克级规模合成及机理探讨 |
3.2.4 不对称催化合成BINOL的初步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合成联萘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 |
4.2.1 N-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
4.2.2 O-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
4.2.3 二芳基氯鎓盐或二芳基溴鎓盐参与的串联反应 |
4.3 铜催化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 |
4.3.1 铜催化N-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
4.3.2 铜催化2-萘肼与二芳基碘鎓盐合成BINAM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探索 |
5.1 引言 |
5.2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 |
5.2.1 亚碘酰萘与2-萘酚的[3,3]重排反应 |
5.2.2 亚碘酰萘与2-萘胺的[3,3]重排反应 |
5.2.3 二醋酸碘苯与1-萘酚的[5,5]-重排反应 |
5.2.4 C-O连接的二萘基[3,3]重排反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附录2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和HPLC谱图 |
附录3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以吡啶基苯并咪唑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1.2 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的主要因素 |
1.2.1 有机配体 |
1.2.2 金属离子 |
1.2.3 pH值 |
1.2.4 溶剂 |
1.2.5 反应温度 |
1.3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3.1 光催化 |
1.3.2 电催化 |
1.3.3 药物运输 |
1.3.4 机械致变色发光 |
1.3.5 荧光检测 |
1.4 基于吡啶基苯并咪唑类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吡啶基苯并咪唑与2,5-二氯对苯二甲酸构筑的Cd~(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吡啶基苯并咪唑配体的合成 |
2.1.3 配位聚合物1~3的合成步骤 |
2.1.4 配位聚合物1~3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相关数据 |
2.1.5 配位聚合物1的荧光识别性能测试 |
2.1.6 配位聚合物1~3的pH稳定性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位聚合物1~3的晶体结构 |
2.2.2 粉末X-射线衍射和p H稳定性分析 |
2.2.3 热稳定性分析 |
2.2.4 配位聚合物1~3的固体荧光分析 |
2.2.5 配位聚合物1作为乙酰丙酮的荧光探针分析 |
2.2.6 配位聚合物1作为Cr_2O_7~(2–)的荧光探针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吡啶基苯并咪唑与1,2,4,5-苯四甲酸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2 配位聚合物4~7的合成 |
3.1.3 配位聚合物4~7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相关数据 |
3.1.4 配位聚合物4~7的荧光识别性能测试 |
3.1.5 配位聚合物4~7的p H稳定性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位聚合物4~7的晶体结构 |
3.2.2 粉末X-射线衍射和p H稳定性分析 |
3.2.3 热稳定性分析 |
3.2.4 配位聚合物4~7的固体荧光分析 |
3.2.5 配位聚合物4~7作为乙酰丙酮荧光探针分析 |
3.2.6 配位聚合物4~7作为Fe~(3+)离子荧光探针分析 |
3.2.7 后处理实验以及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 |
3.3 小结 |
第4章 吡啶基苯并咪唑与萘二甲酸构筑的Zn~(Ⅱ)/Cd~(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2 配位聚合物8~12的合成 |
4.1.3 配位聚合物8~12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相关数据 |
4.1.4 配位聚合物8~12的荧光识别性能测试 |
4.1.5 配位聚合物8~12的pH稳定性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位聚合物8~12的晶体结构 |
4.2.2 粉末X-射线衍射和p H稳定性分析 |
4.2.3 热稳定性分析 |
4.2.4 配位聚合物8~12的固体荧光分析 |
4.2.5 配位聚合物8~10作为苯甲醛和MnO_4~-的荧光探针分析 |
4.2.6 配位聚合物11~12作为抗坏血酸的荧光探针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磺胺类化合物抗微生物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
1.1 引言 |
1.2 磺胺类化合物在抗细菌领域的新进展 |
1.2.1 磺酰胺基端的修饰 |
1.2.2 苯胺基端的修饰 |
1.2.3 磺酰胺基端与苯胺基端的共同修饰 |
1.3 磺胺类化合物在抗真菌领域的新进展 |
1.4 磺胺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新进展 |
1.5 磺胺类化合物在抗病毒领域的新进展 |
1.6 本章小结 |
1.7 论文选题思想 |
第二章 咪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想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2.3.3 抗菌活性实验 |
2.3.4 杀菌动力学实验 |
2.3.5 耐药性实验 |
2.3.6 生物膜清除实验 |
2.3.7 细胞膜去极化实验 |
2.3.8 细胞外膜破坏实验 |
2.3.9 细胞内膜破坏实验 |
2.3.10 活性氧实验 |
2.3.11 活性分子Ⅱ-5d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 |
2.3.12 活性分子Ⅱ-5d与吖啶橙的竞争实验 |
2.3.13 分子对接研究 |
2.3.14 溶血实验 |
2.3.15 细胞毒性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 |
2.4.2 抗菌活性 |
2.4.3 杀菌动力学 |
2.4.4 耐药性 |
2.4.5 生物膜清除 |
2.4.6 细胞膜去极化 |
2.4.7 细胞外膜破坏 |
2.4.8 细胞内膜损伤 |
2.4.9 活性氧实验 |
2.4.10 氟苄衍生物Ⅱ-5d与 DNA的相互作用 |
2.4.11 氟苄衍生物Ⅱ-5d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相互作用 |
2.4.12 溶血实验 |
2.4.13 细胞毒性 |
2.4.14 咪唑磺胺类化合物的生物化学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噻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想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3 抗菌活性实验 |
3.3.4 杀菌动力学实验 |
3.3.5 细菌耐药性实验 |
3.3.6 细菌生物膜清除实验 |
3.3.7 细胞膜去极化实验 |
3.3.8 细胞外膜破坏实验 |
3.3.9 细胞内膜破坏实验 |
3.3.10 活性氧测试实验 |
3.3.11 分子对接研究 |
3.3.12 溶血实验 |
3.3.13 细胞毒性 |
3.3.14 乳酸脱氢酶活性测试实验 |
3.3.15 蛋白质泄露实验 |
3.3.16 活性氮测试实验 |
3.3.17 谷胱甘肽活性测试实验 |
3.3.18 代谢活性测试实验 |
3.3.19 药物联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 |
3.4.2 结构分析 |
3.4.3 杀菌动力学 |
3.4.4 细菌耐药性 |
3.4.5 细菌生物膜清除实验 |
3.4.6 细胞膜破坏实验 |
3.4.7 乳酸脱氢酶活性实验 |
3.4.8 苯甲酰衍生物Ⅲ-10c与乳酸脱氢酶的相互作用 |
3.4.9 蛋白质泄露 |
3.4.10 细胞内活性物质的评估 |
3.4.11 谷胱甘肽活性实验 |
3.4.12 细胞代谢活性实验 |
3.4.13 诺氟沙星与苯甲酰衍生物Ⅲ-10c的药物联用 |
3.4.14 溶血活性 |
3.4.15 细胞毒性 |
3.4.16 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 |
3.4.17 噻唑磺胺类化合物的生物化学综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恶二唑磺胺类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想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2 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的合成 |
4.3.3 抗菌活性实验 |
4.3.4 细菌耐药性研究 |
4.3.5 细胞内膜破坏实验 |
4.3.6 化合物Ⅳ-8b与 DNA的相互作用 |
4.3.7 化合物Ⅳ-8b与吖啶橙的竞争实验 |
4.3.8 代谢活性研究 |
4.3.9 分子模拟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合成 |
4.4.2 抗菌活性研究 |
4.4.3 耐药性研究 |
4.4.4 细胞内膜破坏 |
4.4.5 化合物Ⅳ-8b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4.4.6 代谢活性研究 |
4.4.7 化合物Ⅳ-8b与拓扑异构酶Ⅳ的相互作用 |
4.4.8 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
基金支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成果 |
(4)1,2,3-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1,2,3-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2 1,2,3-三氮唑衍生物作为金属配体的研究进展 |
1.2.1 三氮唑-金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2 三氮唑-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3 三氮唑-钯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4 作为其他金属配体的研究进展 |
1.3 三氮唑衍生物在荧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
1.3.1 1,4-二取代-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研究进展 |
1.3.2 2,4,5-三取代-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三氮唑-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水体系中银离子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三氮唑-咪唑化合物的合成 |
2.2.3 三氮唑-咪唑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测试 |
2.2.4 三氮唑-咪唑化合物在银离子检测中的测试 |
2.2.5 三氮唑-咪唑化合物单晶的培养和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氮唑-咪唑衍生物的合成 |
2.3.2 三氮唑-咪唑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质 |
2.3.3 三氮唑-咪唑衍生物在银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2-取代-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固体荧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合成 |
3.2.3 N2-芳基取代-三氮唑光物理性质的测试 |
3.2.4 N2-芳基取代-三氮唑单晶的培养和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合成 |
3.3.2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3.3.3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研究 |
3.3.4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压致变色性质的研究 |
3.3.5 N2-芳基取代-三氮唑的理论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三氮唑-吡啶配体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4.2.3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测试 |
4.2.4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单晶的培养和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4.3.2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4.3.3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研究 |
4.3.4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的酸响应性质的研究 |
4.3.5 双-三氮唑-吡啶衍生物作为金属配体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页 缩写对照表 |
附页 重要化合物的核磁、质谱谱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论 |
1.2 共轭化合物的组成及性质 |
1.2.1 稠环芳烃 |
1.2.1.1 蒽及其衍生物 |
1.2.1.2 芘及其衍生物 |
1.2.1.3 苝及其衍生物 |
1.2.1.4 六苯并蔻及其衍生物 |
1.2.2 杂环芳烃 |
1.2.2.1 氮杂环芳烃 |
1.2.2.2 硼杂环芳烃 |
1.2.2.3 硼氮杂环芳烃 |
1.2.2.4 其它杂环芳烃 |
1.2.3 含树枝状结构的共轭化合物 |
1.3 共轭化合物的应用 |
1.3.1 光电材料 |
1.3.2 刺激响应材料 |
1.3.3 化学传感 |
1.3.4 光波导材料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以芘为核的两亲性树枝状分子:合成、自组装及代数依赖性DNA凝聚行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与表征 |
2.2.3 自组装样品制备 |
2.2.4 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设计与合成 |
2.3.2 PyG1HCl和PyG2HCl的自组装 |
2.3.3 凝聚DNA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芘稠合氮杂并苯衍生物:光波导和酸响应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与表征 |
3.2.3 晶体样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设计与合成 |
3.3.2 晶体结构 |
3.3.3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3.3.4 理论计算 |
3.3.5 光波导性质 |
3.3.6 酸响应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双重刺激响应的硼氮嵌入型稠环芳烃:力致变色及氟离子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设计与合成 |
4.3.2 晶体结构 |
4.3.3 热稳定性 |
4.3.4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4.3.5 研磨变色 |
4.3.6 氟离子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氮硼氮掺杂星状三茚芴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爆炸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设计与合成 |
5.3.2 热稳定性 |
5.3.3 光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
5.3.4 理论计算 |
5.3.5 聚集诱导发光 |
5.3.6 爆炸物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 B: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致谢 |
(6)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现代有机合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2 串联环化策略与自组织反应原理 |
1.2 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碳/杂环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需氧(O_2/Air)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2.2 过氧化物介导的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2.3 I_2/DMSO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反应 |
1.3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 |
2.1 引言 |
2.1.1 合成1,3,4-恶二唑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概述 |
2.1.2 铜催化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
2.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2-(1,3,4-恶二唑-2-)苯胺衍生物 |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2.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2.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衍生物 |
3.1 引言 |
3.1.1 喹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概述 |
3.1.2 邻位官能团化的芳基叠氮参与的脱氮环化反应研究进展 |
3.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喹唑啉衍生物 |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3.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3.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铜催化空气氧化下的多组分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 |
4.1 引言 |
4.1.1 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4.1.2 叠氮化钠(NaN_3)作为氮源参与的有机反应 |
4.2 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H-[1,2,3]三氮唑[4,5-c]喹啉衍生物 |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底物范围的拓展及方法学的应用 |
4.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4.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K_2S_2O_8氧化介导下以DMSO作为双合成子的串联环化反应构建5-甲基嘧啶衍生物 |
5.1 引言 |
5.1.1 DMSO作为氧源参与的反应 |
5.1.2 DMSO作为碳源参与的反应 |
5.1.3 DMSO作为硫甲基源参与的反应 |
5.1.4 DMSO作为二甲基硫醚源参与的反应 |
5.1.5 DMSO作为甲基(亚)磺酰基源参与的反应 |
5.1.6 DMSO作为多重合成砌块参与的反应 |
5.2 DMSO作为双合成子参与的串联环化反应构建4-甲基嘧啶衍生物 |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底物范围的拓展 |
5.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5.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I_2/DMSO氧化体系下的串联环化/开环反应合成2-乙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 |
6.1 引言 |
6.1.1 非张力/非活化的含氮杂环化合物C-N键断裂开环反应 |
6.1.2 8-氨基喹琳衍生物参与的有机反应概述 |
6.2 串联环化/开环反应合成2-酰基苯并咪唑共轭烯醛衍生物 |
6.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底物范围的拓展及方法学的应用 |
6.2.3 反应机理的探讨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3.2 目标产物的合成通用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6.5 波谱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Ⅰ: 部分化合物谱图 |
附录 Ⅱ: 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 |
附录 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7)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嘧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发展 |
1.1.1 嘧啶环的构建 |
1.1.2 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发展 |
1.1.3 嘧啶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
1.2 1,2,4-三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与发展 |
1.2.1 1,2,4-三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2.2 1,2,4-三唑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
1.3 三唑联嘧啶衍生物的研究与发展 |
1.4 含氟1,2,4-三唑、嘧啶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
1.4.1 含氟1,2,4-三唑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
1.4.2 含氟嘧啶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5-{1-苯磺酰基-5-[(苯氧基)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测试 |
2.1 合成路线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中间体与产物的合成 |
2.3.1 取代苯氧乙、丙酰肼的合成 |
2.3.2 中间体Ⅱ-1 的合成 |
2.3.3 中间体Ⅱ-2 的合成 |
2.3.4 中间体Ⅱ-3 的合成 |
2.3.5 中间体Ⅱ-4 的合成 |
2.3.6 目标产物Ⅱ-5 的合成 |
2.4 目标产物表征数据 |
2.5 目标产物谱图解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目标产物II-5 的除草活性测试 |
2.7.1 实验器材与药品 |
2.7.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7.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三章 5-{1-苯磺酰基-5-[(含氟苯氧基)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测试 |
3.1 合成路线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中间体与产物的合成 |
3.3.1 对氟苯氧乙酰肼的合成 |
3.3.2 间三氟甲基苯氧乙酰肼的合成 |
3.3.3 中间体Ⅲ-4 的合成 |
3.3.4 目标产物Ⅲ-5 的合成 |
3.4 目标产物表征数据 |
3.5 目标产物谱图解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目标产物Ⅲ-5 的除草活性测试 |
3.7.1 实验器材与药品 |
3.7.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7.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四章 5-{1-[(含氟苯基)磺酰基]-5-苯氧甲基-1H-1,2,4-三氮唑}-2-烷硫基-6-(甲硫基)嘧啶-4-胺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测试 |
4.1 合成路线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中间体与产物的合成 |
4.3.1 中间体的合成 |
4.3.2 目标产物Ⅳ-5 的合成 |
4.4 目标产物表征数据 |
4.5 目标产物谱图解析 |
4.6 结果与讨论 |
4.7 目标产物Ⅳ-5 的除草活性测试 |
4.7.1 实验器材与药品 |
4.7.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7.3 除草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IC50 测试 |
5.1 实验器材与样品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研究 |
6.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6.2 实验步骤 |
6.2.1 溶液的配制 |
6.2.2 测试步骤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手性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双功能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功能手性硫脲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 |
1.2.2 双功能手性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合成具有四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四氢呋喃双螺氧吲哚 |
2.1 引言 |
2.2 方酰胺催化的3-羟基氧吲哚衍生物与3-烯烃氧吲哚的不对称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研究 |
2.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2.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2.2.4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 |
2.3.2 主要化学试剂 |
2.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2.3.4 3-羟基氧吲哚衍生物与3-烯烃氧吲哚的Michael/Michael不对称串联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合成含五个连续手性中心的丁二酰亚胺并环戊烷螺氧吲哚 |
3.1 引言 |
3.2 方酰胺催化的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与3-烯烃氧吲哚的不对称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研究 |
3.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3.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3.2.3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 |
3.2.4 产物的克级规模及一锅法制备 |
3.2.5 产物的衍生化反应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 |
3.3.2 主要化学试剂 |
3.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3.3.4 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与3-烯烃氧吲哚的Michael/Michael不对称串联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烷基化串联反应合成硝基环丙烷螺环衍生物 |
4.1 引言 |
4.2 方酰胺催化的溴硝基甲烷和不饱和色满酮或不饱和茚满酮的不对称Michael/烷基化串联反应研究 |
4.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4.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4.2.4 硝基环丙烷螺氧吲哚的不对称合成 |
4.2.5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 |
4.3.2 主要化学试剂 |
4.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4.3.4 不饱和色满酮或不饱和茚满酮与溴代硝基甲烷不对称Michael/烷基化串联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方酰胺催化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的Michael/内酯环化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环烯内酯 |
5.1 引言 |
5.2 方酰胺催化5,5-二甲基环己二酮或其它的1,3-二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的Michael/内酯环化串联反应研究 |
5.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5.2.3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以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仪器 |
5.3.2 主要化学试剂 |
5.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5.3.4 5,5-二甲基环己二酮或其它1,3-二羰基化合物与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的Michael/内酯环化不对称串联反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方酰胺催化的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手性丁二酰亚胺衍生物 |
6.1 引言 |
6.2 方酰胺催化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6.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6.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6.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6.2.4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 |
6.3 实验部分 |
6.3.1 实验仪器 |
6.3.2 主要化学试剂 |
6.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6.3.4 α-亚烷基丁二酰亚胺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aza-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合成具有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四氢吡咯衍生物 |
7.1 方酰胺催化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3-烯烃氧吲哚的aza-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研究 |
7.1.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7.1.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7.1.3 产物脱Boc反应研究 |
7.1.4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7.1.5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7.2 方酰胺催化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硝基烯烃的aza-Michael/Michael串联反应研究 |
7.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7.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7.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7.2.4 其它不饱和烯酮的尝试 |
7.3 实验部分 |
7.3.1 实验仪器 |
7.3.2 主要化学试剂 |
7.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7.3.4 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3-烯烃氧吲哚的aza-Michael/Michael不对称串联反应 |
7.3.5 对甲苯磺酰基氨甲基烯酮或烯酯与硝基烯烃的aza-Michael/Michael不对称串联反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方酰胺催化的sulfa-Michael/aldol串连反应:三取代四氢噻吩螺环衍生物的高对映选择性简便合成 |
8.1 引言 |
8.2 方酰胺催化的不饱和酮与1,4-二噻烷-2,5-二醇的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研究 |
8.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8.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8.2.3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 |
8.2.4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8.3 实验部分 |
8.3.1 实验仪器 |
8.3.2 主要化学试剂 |
8.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8.3.4 不饱和酮与1,4-二噻烷-2,5-二醇的sulfa-Michael/aldol不对称串联反应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方酰胺催化的sulfa-Michael/aldol串连反应对映选择性合成官能化的硫色满螺环衍生物 |
9.1 引言 |
9.2 方酰胺催化的不饱和茚满酮或双烯环酮与邻巯基苯甲醛的不对称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研究 |
9.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9.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9.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9.2.4 产物的氧化反应研究 |
9.2.5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以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9.3 实验部分 |
9.3.1 实验仪器 |
9.3.2 主要化学试剂 |
9.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9.3.4 不饱和茚满酮或双烯环酮与邻巯基苯甲醛的sulfa-Michael/aldol不对称串联反应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方酰胺催化的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与硫醇的sulfa-Michael/硫酯化不对称串联反应 |
10.1 引言 |
10.2 方酰胺催化的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与硫醇的不对称sulfa-Michael/硫酯化串联反应研究 |
10.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10.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10.2.3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以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10.3 实验部分 |
10.3.1 实验仪器 |
10.3.2 主要化学试剂 |
10.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10.3.4 α,β-不饱和N-酰化丁二酰亚胺与硫醇的sulfa-Michael/硫酯化不对称串联反应 |
10.4 本章小结 |
第11章 方酰胺催化的α-巯基芳基乙酮与α,β-不饱和N-酰化恶唑烷酮的sulfa-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 |
11.1 引言 |
11.2 方酰胺催化的α-巯基芳基乙酮与α,β-不饱和N-酰化恶唑烷酮的sulfa-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研究 |
11.2.1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11.2.2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11.2.3 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 |
11.2.4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以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11.3 实验部分 |
11.3.1 实验仪器 |
11.3.2 主要化学试剂 |
11.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11.3.4 α-巯基芳基乙酮与α,β-不饱和N-酰化恶唑烷酮的sulfa-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方酰胺催化不对称三氟甲硫基化─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合成环戊酮螺硫色满衍生物 |
12.1 引言 |
12.2 方酰胺催化3-芳亚甲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酯与三氟甲硫基化试剂及邻巯基苯甲醛的一锅法不对称亲电三氟甲硫基化反应─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研究 |
12.2.1 三氟甲硫基化试剂的筛选 |
12.2.2 手性催化剂的筛选以及三氟甲硫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12.2.3 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
12.2.4 反应底物范围的拓展 |
12.2.5 其它反应底物尝试及反应产物的衍生化研究 |
12.2.6 产物绝对构型的测定及催化过渡态模型 |
12.3 实验部分 |
12.3.1 实验仪器 |
12.3.2 主要化学试剂 |
12.3.3 催化剂、反应底物和产物消旋体的合成 |
12.3.4 3-芳亚甲基-2-氧代环戊烷羧酸酯的不对称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
12.3.5 不对称亲电三氟甲硫基化─sulfa-Michael/aldol串联反应一锅法合成环戊酮螺硫色满衍生物 |
12.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HPLC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型非茂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非茂过渡金属催化剂概况 |
1.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1 第四副族催化剂 |
1.3.2 钒催化剂 |
1.3.3 铬催化剂 |
1.4 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1 铁和钴催化剂 |
1.4.2 镍催化剂 |
1.4.3 铜催化剂 |
1.5 本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NN三齿胺亚胺镍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降冰片烯聚合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2.2.2 常规试剂 |
2.2.3 金属配合物制备 |
2.2.4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2.2.5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2.2.6 降冰片烯聚合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的合成与核磁表征 |
2.3.2 配合物的合成与核磁表征 |
2.3.3 晶体学研究 |
2.3.4 降冰片烯聚合研究 |
2.4 配体及配合物的核磁谱图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NN三齿胺亚胺铬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3.2.2 常规试剂 |
3.2.3 金属配合物制备 |
3.2.4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3.2.5 配合物的合成 |
3.2.6 乙烯聚合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合成 |
3.3.2 晶体学研究 |
3.3.3 乙烯聚合研究 |
3.4 典型聚合物核磁谱图及GPC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胺亚胺铁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TRP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4.2.2 常规试剂 |
4.2.3 金属配合物制备 |
4.2.4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4.2.5 配合物的合成 |
4.2.6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TRP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的合成 |
4.3.2 晶体学研究 |
4.3.3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TRP反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胺亚胺铜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苯乙烯反向ATRP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5.2.2 常规试剂 |
5.2.3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5.2.4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5.2.5 苯乙烯的反向ATRP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体的合成 |
5.3.2 配合物的合成 |
5.3.3 晶体学研究 |
5.3.4 苯乙烯的反向ATRP反应研究 |
5.4 配体的核磁谱图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含大取代基水杨醛亚胺钒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的准备与纯化 |
6.2.2 常规试剂 |
6.2.3 金属配合物制备 |
6.2.4 化合物分析测试方法 |
6.2.5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6.2.6 聚合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配体的合成 |
6.3.2 配合物的合成 |
6.3.3 晶体学研究 |
6.3.4 烯烃聚合研究 |
6.4 配体及共聚物的核磁谱图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手性硫脲与β-转折结构的四肽催化酮与三氟甲基酮的高效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氟原子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物理和药理学性质的影响 |
1.1.1 模拟效应和阻断效应 |
1.1.2 氟原子和含氟基团的空间效应 |
1.1.3 氟原子和含氟基团的亲脂性 |
1.1.4 氟原子和含氟基团的诱导效应 |
1.1.5 邻位交叉效应 |
1.1.6 氢键 |
1.1.7 正交多极碳氟键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8 电子等排体 |
1.1.9 二氟亚甲基作为P-O-C键的氧组分的等价模拟物 |
1.1.10 氟烷基羰基基团的高亲电性 |
1.2 含氟化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示例 |
1.2.1 青光眼的治疗 |
1.2.2 治疗青光眼的前列腺素类 |
1.3 三氟甲基酮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现状 |
1.3.1 不对称Aldol反应及Nitro-Aldol反应(Henry反应) |
1.3.2 三氟甲基酮参与的其他不对称催化反应 |
1.3.2.1 不对称Friedel-Crafts反应 |
1.3.2.2 有机金属试剂对三氟甲基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1.3.2.3 炔烃对三氟甲基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邻羟基苯乙酮与三氟甲基酮之间的直接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 |
2.1 Aldol反应的一般催化机理 |
2.1.1 生物体中Aldol反应的催化机理 |
2.1.2 叔胺催化的Aldol反应机理 |
2.2 三氟甲基叔醇化合物的应用 |
2.2.1 作为生物活性物质 |
2.2.2 在兽药领域的应用 |
2.3 芳香酮对芳香醛、酮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研究现状 |
2.3.1 芳香酮对芳香醛的直接不对称加成反应 |
2.3.1.1 不对称有机催化剂 |
2.3.1.2 不对称金属复合物催化剂 |
2.3.2 有机催化剂催化的芳香酮对活性芳香酮的直接不对称加成反应 |
2.3.2.1 芳香酮与靛红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
2.3.2.2 芳酰基乙酸与三氟芳基乙酮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
2.3.2.3 芳香酮与三氟芳基乙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 |
2.4 立题依据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
2.5.2 反应条件优化 |
2.5.2.1 反应溶剂的筛选 |
2.5.2.2 亲核试剂用量的筛选 |
2.5.2.3 催化剂的筛选 |
2.5.2.4 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的筛选 |
2.5.2.5 SDE(Self Disproportionation of Enantiomer)现象 |
2.5.3 底物拓展 |
2.5.4 放大研究 |
2.5.5 产物衍生 |
2.5.5.1 光学活性的3,5-二芳基-5-三氟甲基-2-异恶唑啉的合成 |
2.5.5.2 光学活性的β-羟基酸酯的合成 |
2.5.6 反应机理研究 |
2.6 本章总结 |
2.7 实验部分 |
2.7.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7.2 实验步骤 |
2.7.2.1 底物合成 |
2.7.2.1.1 邻羟基芳基乙酮的合成通法(以b-萘酚为例) |
2.7.2.1.2 α,α,α-三氟乙酮合成通法 |
2.7.2.1.3 一些特殊α,α,α-三氟乙酮合成方法 |
2.7.2.2 催化剂的合成 |
2.7.2.2.1 硫代异氰酸酯的合成通法 |
2.7.2.2.2 催化剂合成步骤 |
2.7.2.3 产物衍生方法 |
2.7.2.4 催化反应通法 |
2.7.3 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丙酮和三氟甲基酮之间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
3.1 立题依据 |
3.2 研究现状 |
3.2.1 多肽催化的不对称Aldol反应研究现状 |
3.2.2 丙酮和三氟甲基酮之间的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研究现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1.1 催化剂的筛选 |
3.3.1.2 反应溶剂的筛选 |
3.3.1.3 添加剂的筛选 |
3.3.2 底物拓展 |
3.3.3 反应机理研究 |
3.4 本章总结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5.2 实验步骤 |
3.5.2.1 催化剂的合成(以1a为例) |
3.5.2.2 催化反应通法 |
3.5.3 结构表征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谱图 |
四、Crystal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is(1-benzoyl-methyl-benzotriazole-N~3)dichoro Metal(II) Complex:[MCl_2-(C_6H_4N_3CH_2COPh)_2][M=Zn(II),Co(II)](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D]. 张纪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以吡啶基苯并咪唑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D]. 石永胜.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唑类磺胺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王娟. 西南大学, 2021
- [4]1,2,3-三氮唑类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来祺. 吉林大学, 2019(03)
- [5]基于芘和硼氮稠环基元的荧光共轭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 韩毅. 天津大学, 2019(01)
- [6]基于氧化体系下串联环化策略设计构建氮杂环结构体的研究[D]. 徐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苯磺酰三唑联嘧啶衍生物的合成、除草活性及其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D]. 孙毅.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手性方酰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D]. 赵博良.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9)
- [9]新型非茂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质研究[D]. 郝志强. 吉林大学, 2017(11)
- [10]手性硫脲与β-转折结构的四肽催化酮与三氟甲基酮的高效不对称Cross-Aldol反应[D]. 王佩. 兰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