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思路论文_刘黄娟

深圳市宝安区环保水务技术监管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污染物源头控制思想,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工业园区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把园区向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推进,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思路,为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

近年来,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工业发展规模迅速增大,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刺激下,表现出资源被超大规模甚至枯竭性地开发,这极大地改变了生态环境,工业活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企业间、园区内、产业间耦合共生”,要求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其中,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前提,在现有改造型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中必须逐步推进,并全面实行。

1.推进工业园区各项工作的区别

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主要是对园区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实现园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物“零排放”。从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内容和国家财政支持的项目类型来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实质和生态工业园区是基本一致。

低碳园区,则是在园区生态化、循环化转型过程中,进一步强调能源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城融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都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表现,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绿色园区,主要核心内容是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区别在于以上四者的侧重有所不同。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生态工业园二者的实质基本一致,都是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园区内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循环。低碳园区侧重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总量为核心管理目标。绿色园区则是以绿色制造、绿色发展为理念和目标。

2.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问题分析

2.1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集约化发展模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粗放发展模式的快速工业化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工业园区由于各种工业相对集中,污染问题特别突出。工业园区常常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其既需要和城市紧密结合,又需要与城市保持一定空间距离,其范围及周边通常存在水体、大气、土壤、噪音等污染,给员工和周围居民造成了较大干扰。随着不断有新建园区“进区”和新建工业项目“入园进区”,工业园区的水、气、固、废污染防治和各项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园区在整体统筹规划、园区环境风险防范、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都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据环保部发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16.2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5.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28.7%。工业排放二氧化硫占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88%;氮氧化物占全国废气排放总量的68%。烟(粉)尘排放量占全国的84%,而工业废气、废水、固废主要源自工业园区的集中产生。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着力解决企业污染排放环保达标的问题,实际在我国很多地方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尚且处于工业集中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2016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组对部分省份反馈的环境保护专项督察问题来看,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推进工业园区的清洁化、循环化和绿色化已刻不容缓。

2.2工业园区相关环保工作推进潜力问题

目前,我国各大部委推进的园区各类工作对园区的循环化、生态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理念基本都是以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为支撑,尚未以解决环境元素(水、气、固)问题为源头思想,缺少对园区重点行业存在的各类环境要素的分析和园区所面临环境问题的针对性解决思路。因此,环保部园区相关规划设计应从环境要素出发解决园区重点行业环境问题,并密切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个‘十条’”)重点工作。这样一是可以提升园区的行业规划、基础建设、环保设施水平;二是提升园区企业之间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及循环化水平;三是针对园区重点行业,解决亟需解决的环境元素问题,为实现三个“十条”的目标做出贡献。

3.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审核问题

目前,我国在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并无特殊的形式和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个企业层面,主要是针对“双超双有”企业的强制性审核和部分企业的自愿性审核,目前还缺少针对园区整体模式推进清洁生产的典型案例。以单个企业层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园区内企业单独审核,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审核过程无法发现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园区的清洁生产潜力,例如基础建设问题、统一环保设施建设问题、污染源综合管控等;二是无法把握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清洁生产潜力,例如企业之间的清洁生产产业链、物质循环产业链等;三是部分企业属于同一行业,其生产原料、工艺、产品类似,对多家同类企业进行的分别审核,得出来的方案往往类似,许多方案属于行业共性问题,简单负责可能造成与被审核企业不相匹配等状况,从而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且效率低下。

4. 新形势下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思路

工业园区应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工业园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严格环境准入,升级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监管体系和环境风险管控;着力推动园区绿色化、循环化和生态化改造,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推动发展工业园区静脉产业,促进园区清洁化发展,打造“清洁生产园区”,为实现三个“十条”的目标做出园区应有的贡献。 “清洁生产园区”的概念提出和具体工作的推进,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政策法规体系及规划、清洁生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具体模式研究、园区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保障服务工作(见图1)等。

图1清洁生产园区”推进总体框架

4.1政策法规体系及规划

政策法规包括《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推进指导意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办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推进工作方案》等内容;规划包括区域清洁生产规划、园区清洁生产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环保规划等内容。

4.2清洁生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

园区推进清洁生产主要标准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例如《综合类园区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行业选取指标体系》、《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入园企业清洁生产标准》等、。审核指南包括《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IPBAT)、《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评估验收技术规范》等、都可以作为推行园区清洁生产参考标准。

4.3 推进具体模式研究

“清洁生产园区”工作主要从宏观(园区整体)、中观(企业间)、微观(重点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对待废物的方式按照避免产生废物、废物再利用、末端处置的先后顺序进行,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能耗、物耗(图2)。

图2“清洁生产园区”推进工作三层框架

宏观层面的清洁生产有助于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解决管理和政策上的配套性问题,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布局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园区企业准入、园区产业优化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建设、园区污染源管控、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内容,详细内容见图3。

图3宏观层面推进框架

中观层面的清洁生产主要关注企业间的清洁生产潜力,意在维护产业链的稳定,提升产业链的效率,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涉及企业间水资源多级串联循环使用、副产品交换、废料循环利用、生产工业链、物质循环产业链、蒸汽—热水多级利用等内容。此项工作可以同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等工作相结合(图4)。

图4中观层面推进框架

微观层面的清洁生产主要通过能耗、物耗、废弃物排放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园区重点行业,考察重点行业中企业的管理、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管理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等方法评价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抓住重点行业环境核心问题,针对“水、气、固废”环境元素重点治理,利用共性技术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同时督促推进园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审核工作(图5)。

图5微观层面推进框架

4.4园区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

园区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行业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公共设施清洁生产技术、产业链清洁生产技术、末端处理技术。推进方式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搭建技术合作平台,为有现成技术的供应商和需求方之间搭建合作平台;二是提炼问题,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同研发,申报科研项目,自主研发某些行业的关键性技术。

4.5 “清洁生产园区”试点示范工作

通过选择重点区域典型工业园区开展“园区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园区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园区清洁生产推广”的模式推进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工作。

通过对园区三个层面共同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发现园区整体—企业之间—重点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清洁生产潜力,通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三个层面共同提升园区清洁生产水平。提出园区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及评估、考评办法。在审核试点的基础上推进“清洁生产园区”试点示范,5年内应完成一批典型“清洁生产园区”示范,形成经验向全国推广。

4.6保障服务工作

保障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成立第三方组织推进机构。成立第三方组织机构,成为“清洁生产园区”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职能包括建立国家层面“清洁生产园区”专家库、协助地方园区进行项目申报和资金申请、推动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工作的创新发展等工作。

二是加强第三方环保服务建设。(1)积极探索使用PPP、BOT等模式,在有条件的园区推行“投资—检测/监测—治理—运营”的污染专业化整治;(2)推进“环保管家”服务,促进清洁生产园区实现污染治理运营、废弃物处理处置、应急预案编制、应急响应及处置。

三是金融衔接。搭建衔接平台为“清洁生产园区”环境治理和技术应用提供市场化融资渠道。

四是建设“清洁生产园区”“互联网+”数据平台。(1)通过平台实现大数据集成;(2)为清洁生产技术需求方和清洁生产技术所有方搭建交流与服务平台。

五是培训服务。对地方政府人员、工业园区管理人员、工业园区一线员工、第三方服务机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清洁生产认识和对“清洁生产园区”工作的理解,提升服务机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5.结论

清洁生产是一种改变传统固有的生产消费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方法。当前,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延伸到工业园区生产中,是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诸多冲突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要完善园区集中供应和物质循环,实现园区整体优化,并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丽丽,陈群,温勇,等.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规划要点探析[C]//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2014.

[2]周小英.浅谈清洁生产——关于衡东工业园优化产业结构的启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19-19.

[3]姜向朝.探究产业园区的区域清洁生产[J].科学导报,2015(10).

论文作者:刘黄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工业园区推进清洁生产思路论文_刘黄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