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文明乡风建设路径探析
赵炎峰
(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 要: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而乡风文明作为其余四者的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当下,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农民道德滑坡和集体意识衰退、乡村历史文化传统失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疲弱、封建迷信陋习和宗族宗派势力死灰复燃等负面现象。究其根本,这些负面现象的成因在于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两个错误的二元对立观念: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二元对立的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二元对立的观念。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推进乡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整体道德素质、传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和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四个方向探索乡风文明建设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建设路径
一、乡风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的伟大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经济、生态、文化、政治及社会诸方面说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建设目标。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五个方面并非相互割裂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需要执政者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其间的协同性与关联性,统筹规划、整体部署、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领域、整体性的振兴,而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乡风文明建设在其中居于独特地位。乡风文明之所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保障,正是体现在它与乡村振兴战略诸内涵之间的协同性与关联性上。
第一,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保障。“产业兴旺”意味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产业兴旺不仅需要制度依托和资金支持,更需要大批的、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为乡村产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助力。从短期而言,政府当然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引进人才的方式改善现状,为乡村产业振兴“输血”;但从长远发展考量,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普遍、长久、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兴旺,乡村就不能仅仅依赖于外部人才的涌入,而必须拥有自身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乡村社会需要在内部建设营造充分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氛围作为解放思想、培养人才的依托与保障,只有树立了尊科学、重教育、讲美德、爱家乡的文明乡风,乡村产业才能逐渐拥有自己的人才体系,进而构建自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稳步探索自主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助的“造血”能力,最终成为自强的兴旺乡村。因此,乡风文明建设是当代乡村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保障。
第二,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保障。生态宜居包括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还包括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生态系统、治理环境污染、减轻生态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而在作为乡风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的传统农耕文化中,早已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彭金山将农耕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这是对我国农耕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应时”“取宜”“和谐”都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资源,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坚实思想保障。“应时”指依节气、物候、气象等客观自然条件而进行季节性劳作的文化观念;“取宜”意为因地制宜,依当地土壤与气候的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种植;“应时”“取宜”最终引申、归纳、升华为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强调并追求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共生共存,其中蕴含的是天人合一的独特思想范式,体现着人对自然的尊重、效法、爱护、顺从、利用和扶助。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的当代,传统乡土农耕文化观念更加凸显其非凡的价值。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需要资金投入以用于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如果想让绿水青山长久保持下去,就必须有爱护环境、善待自然的文明乡风作为依托。因此,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
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财务在进行日常、期末业务处理、报表的编报时除了严格遵循《政府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还应重点关注采用权责发生制所引起相关事项处理的变化和 “平行记账”。
第三,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保障。治理有效意味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而在具体的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人才不断流失,社会缺乏组织的困境。乡村内生力量的缺乏造成乡村自身造血能力的缺失,而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乡贤文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秘钥。历史悠久的乡贤文化是乡村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乡村治理智慧的结晶,是乡村和谐稳定的基石。而在当代,新乡贤文化则顺应时代,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维护乡村和谐稳定、保障村民安居乐业为主旨,在乡村自治、淳化民风、激发乡村内在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且理应被作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文化保障。乡贤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也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乡风的应有之义。因此,乡风文明建设是激活乡村自治传统、健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的文化保障。
第四,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是要将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在这个目标中,“幸福”不仅仅意味着乡村人民物质生活的富裕,也意味着人民精神层面的满足;“美丽”不仅仅包含乡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美化,也包含乡村人民积极健康精神风貌的展现;“新家园”不仅仅要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提升,也要求乡村人民对家乡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重新确立。因此,实现乡村生活富裕不仅仅需要乡村人民物质文明的建设,也需要乡村人民精神文明的建构。在此过程中,安土重迁的乡土文化是建设乡村人民对故乡的认同归属感、解决“空巢”问题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而提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友善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乡村人民物质生活长久富裕、精神风貌提升美化的重要文化保障。因此,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重要文化保障。
老年重症肺炎(CAP)是引起老年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机械通气(MV)等方法支持呼吸。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维持患者的SPO2水平。但治疗期间容易引起肺实质感染性炎症,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VAP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主要发生于机械通气治疗2 d 后及停机拨管后2 d内,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有报道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CAP并发VAP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因此,本文对老年CAP并发VAP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观察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综上,乡风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只有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才能发展乡村、振兴乡村,不断提高农村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然而,不得不承认,村落凋敝、田园荒芜、乡风式微是当今乡村治理实践中必须直面的客观事实。伴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进程,传统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不断交流中逐渐失声,乃至于面临被解构和异化的危机,成为乡风建设中的难题。具体而言,当前农村乡风中存在如下不良现象,需要着重加以克服。
二、当前农村乡风中存在的问题及理论反思
关键词时区视图可以看出某一领域的研究趋势,突发词可以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的潜在热点和研究前沿。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TimeZone”,得到网络信息行为关键词的时区视图(图5),并选择”Export”中的”network summary table”得到高频关键词的频次及突发词信息,整理可得表7。
第一,拜金浪潮下传统德性的滑坡与集体意识的衰弱。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进步,农村经济建设初见成效,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相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但与乡村物质文明进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乡村人民道德素质的滑坡,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浪潮的冲刷下,他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令人不安的异化,呈现出善恶、荣辱、是非观念的扭曲。例如:有的农民认为市场经济比的就是谁更能够不择手段、丧失道德底线地赚钱;有的农民自家生活条件稍有起色就开始铺张浪费,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相互攀比;有的农民不知敬老爱老,不愿赡养家中老人,找出种种理由,斤斤计较,相互推诿,回避自己的赡养义务等丑恶现象。改革开放使乡村经济模式从人民公社经济转型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集体经济转型为个体经济。家庭分散经营导致基层乡村不再以集体的人民公社为基本组织单位,而是以个体农户为基本组织单位。在集体弱化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生产交流与生活联系也大大减少,逐渐产生乡村集体观念淡薄,对公共事业态度冷漠的现象。
第四,封建迷信陋习和宗族宗派丑恶现象的重现。乡村人民精神领域的相对空虚为封建迷信的陋习留下了肆意生长的空间。许多农村把经济发展的初步成果用于建设庙宇宗教设施和进行宗教活动上;很多即便是没有明确宗教信仰的农民也被泛化的传统信仰所影响,外出办事前都要烧香拜佛、占卜问卦、预测吉凶、选取良辰吉日等。一些地下非法传教活动在传教过程中不择手段,干扰甚至破坏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诸如全能神教之类的邪教势力也趁机渗透,宣传反动思想,蒙蔽群众,威胁乡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乡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了恶劣影响。宗族宗派势力在一些农村死灰复燃,一些家族不思用自身在乡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造福群众,反而将之作为牟取私利的工具,乃至对乡村正常的民主选举和管理横加干涉和操纵,成为基层治理的反动力量,妨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臭氧浓度及产量是评价一台臭氧发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额定流量为62m3/h(标准状态下)的条件下,随着臭氧功率的增加,臭氧浓度由80.9mg/L逐渐上升至135.4mg/L,与此同时,臭氧的产量从5.0kg/h上涨至8.4kg/h,说明臭氧发生器功率对臭氧浓度及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臭氧的产生是利用交变高压电场使含氧气体产生电晕放电,电晕中的高能自由电子离解氧分子并聚合生成臭氧分子,因此,在流量一定时,臭氧的浓度及产量与臭氧发生器的功率基本上呈现为正相关。
以上四种现象是当下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究其根本,这些现象的成因是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领域存在的两个错误的二元对立观念。一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二元对立的观念。部分乡村领导目光短浅,只会为眼下的经济效益与政绩着想,未能虑及乡村长远的发展,且认为文化发展会耽误经济建设,因而往往只愿意在直观的经济效益上进行政策倾斜,却不愿意在文化发展上投入资源,造成了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相互对立的假象。事实上,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建设的成就会自然而然地推动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创造,而优秀的乡土文化又会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加正确地看待、运用和创造财富,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助力。反之,如果只重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文化发展,那么优秀乡土文化的缺位将会使拜金主义、封建迷信观念等不良的风气主导乡村人民的精神生活,没有健康文化的引导,经济建设创造的财富难以久守。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二元对立的观念。作为在近代曾处于文明落后地位的国家,以科学、民主为标志的现代性思想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了传统中国,这一历史记忆深远地影响了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之间关系的认知。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也存在“建设什么样的文明乡风”的问题。有人认为,应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传统乡土文化,彻底向现代文明看齐;有的则认为乡村应遵循原有的发展模式,现代化只会破坏田园牧歌的诗意生活。这两种看法的背后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二元对立、毫不相容的错误观念,一味追逐现代性的前者会导致乡村内部的文化撕裂,促生留守老人、田园荒芜的乡村凋敝景象;固执守旧的后者则会阻碍乡村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将乡村自绝于现代世界之外。事实上,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思想都各有其优缺点。传统乡土文化中既有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宝贵思想资源,也有封建迷信、宗族宗派等观念糟粕;倡导科学民主的现代思想既带给人类美好的物质生活与优良的政治制度,也附带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建设应在正确认识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基础上,去芜存菁,接续传统而又面向现代,在传承中创新。只有尊重人民群众自发的文化需求和创造,在此基础上辅以正确的引导,才能建设出兼顾现代价值与传统特色的文明乡风。
第二,乡村历史文化传统的失落。中华民族是善于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民族,但在大多数乡村,传统历史和文化正处于无人关心和继承的危机中。经济建设固然应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相当部分乡村政府却将之过度理解为唯经济论。对于乡村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唯经济论者仅仅以其是否能够带来当下的经济效益为唯一衡量标准,如果能够,则立即通过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行为将之变现,罔顾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历史的夸张诠释、对乡土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淳朴民风的异化;如果不能,则立即将其束之高阁,对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的衰微听之任之。仅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解构乡村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观念对乡土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负面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乡土历史的风化和乡村文化遗产的失落,更体现在对乡土文化传统的解构。乡土文化一旦被解构,质朴和谐的民风也就失去了生长依附的土壤,乡风文明建设也就必然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疲软。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指目标界定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它涵盖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互联网、演出、文物、社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利用率低的现象。一些乡村政府领导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关心文化建设,把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看作不得不完成的硬性指标,只简单完成硬性的文化设施建设,而忽视了软性的后续宣传、应用和开发。同时,乡村文化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文化工作者工作水平相对有限也使部分乡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创新能力和对群众的吸引力,文化设施发展滞后、利用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这种疲软态势使当代乡村文化缺乏创新能力和活力,而当代乡村文化的失声也成为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
针对当前我国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路径着手解决问题、建设乡风。
三、当前我国建设文明乡风的路径探析
1.开发环保能源,提供创业新动力。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开发新型环保替代能源至关重要。作为大学生创业者,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着重保护环境,积极寻找和开发环保能源,不断创新,要致力于打造零污染,零排放的安全放心企业。在开发寻找环保能源的同时,不断引入高科技手段,实现现代互联模式,为创业提供新途径,新思路,也为国家环境的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第一,夯实基础,深入推进乡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乡风文明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乡村尤其是贫困乡村必须先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具体而言,应着重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农业利益链;通过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等措施推进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经济,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推进农村第一、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农村产业的附加价值,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村旅游业、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新的产业,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推动力量。
第二,引导教育,提升农民整体道德素质。“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农民素质的提升才能带来乡风文明的勃兴。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升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首要追求。要通过广泛拓展教育渠道和教育形式的方式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农民道德素质教育。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激发广大农民了解并认同以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念和推己及人的伦理精神,形成爱国家、爱劳动、爱创新、爱自然、守望相助、诚实守信的良好乡风。二要加强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开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培训,例如:在乡村组织专项农业养殖业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劳动技能培训等,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染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形成爱科学、爱思考、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的良好乡风。三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利益、运用合法的手段表达自身诉求,成为明是非、有理性、懂法律的现代农民。
第三,去芜存菁,传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是乡村农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人文关怀、地方特色并稳定传续的文化样态,囊括乡村社会组织形态、家庭婚俗礼仪、民间艺术、节庆习俗、民间传授、民族精神、民俗建筑、民间药方等。乡风文明建设需要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具体而言,一是去芜存菁,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加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弘扬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有益于乡村人民素质建设的文化;而对于那些诸如封建迷信思想、宗族宗派文化等文化糟粕,则要通过正确的宣传予以打击取缔,做到移风易俗。二是面向群众,加强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基层执政者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的方式,提高农民群众对自身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了解,树立相应的文化保护意识。三是注重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帮扶帮助,给予传承人适当的生活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和青年爱好者进入乡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事业中,确保民俗文化后继有人。四是开拓农村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建构民俗文化产业的现代经营体系、完善民俗文化创新机制、健全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系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借助对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开发,保持民俗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第四,供给社会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由政府完全主导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下的弊端。由于资金的限制和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单一的政府大包大揽式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的需要。对此,必须另辟蹊径,将社会化主体引入供给过程中,即由政府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安排者和提供者,社会化主体作为具体的文化生产者并负责具体的执行落实工作。政府可以先通过科学调研,配置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经费标准、提供资金保障;而社会化主体通过政府发起的招标竞标方式进入供给过程;政府再收集人民群众对社会化主体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反馈,完成对社会化主体的绩效评估。如此长期反复,政府采购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必然会得到显著提升,也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欢迎。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努力解决乡村发展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3] 蔡辉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J].老区建设,2008(10):47-50.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2-0289-04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2.124
收稿日期: 2019-02-06
基金项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8B175)。
作者简介: 赵炎峰(1982—),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文明乡风论文; 建设路径论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