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果糖酶的研究

蔗果糖酶的研究

曹劲松[1]1997年在《蔗果糖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了黑曲霉HNCO-8008蔗果糖酶的生产工艺、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蔗果糖酶能催化蔗糖生成蔗果糖的反应。已知蔗果糖具有低热值、抗龋齿、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生、缓解便秘、降低血液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以及促进动物生长等一系列优良的生理保健功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蔗果糖酶生产菌株筛选和产酶工艺条件优化 从8支黑曲霉菌中筛选出最适于生产蔗果糖酶的黑曲霉菌HNCO-8008。蔗糖是该菌生长和产酶的最佳碳源。利用两次MRCO(Modified Random-Centroid Optimization Program)循环得到优化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9.65%,K_2HPO_4 1.089%,MgSO_4.7H_2O 0.134%,NaNO_3 0.99%,酵母膏3.5%,发酵初始pH8.3。在优化培养基中菌株于30℃培养48h后发酵液蔗果糖酶活力达90.86u/ml。 2.蔗果糖酶的分离纯化 应用(NH_4)_2SO_4分级沉淀、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DEAE-Bio-Gel离子交换方法从HNCO-8008菌株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分离纯化获得PAGE-SDS纯的蔗果糖酶。该酶分子量为59,500道尔顿,是一种单亚基的糖蛋白,氨基酸分析表明该酶含有较多的赖氨酸。该酶的最适作用pH5.0,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宽的pH适宜范围(4.5~9.0),5mmol/LHg~(2+)能够完全抑制酶活力,其米氏常数值Km为43.1mmol/L。研究表明HNCO-8008菌株胞内和胞外蔗果糖酶具有相同的特性。 3.蔗果糖酶的特性研究 在70%(w/v)蔗糖介质中,蔗果糖酶几乎完全催化果糖基转移反应生成蔗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糖浆;如果蔗糖浓度小于2%(w/v)该酶仅催化水解反应;但在2~60%(w/v)蔗糖浓度条件下其表现出果糖基转移和蔗糖水解的双重酶活力。该酶的果糖基转移酶/水解酶活力比率随着蔗糖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蔗糖浓度大于11.1%(w/v)时转移/水解酶活力比率大于1.0,蔗糖浓度小于6.7%时这个比率小于1.0。 研究了宽广底物浓度范围内超声波物理作用对蔗果糖酶催化的水解和转移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50或75W的超声波在较低蔗糖浓度(0~35%.w/v)

徐骏[2]2007年在《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小麦饲料营养价值,本文通过体外法和体内法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的消化率和主要产物的生成量以及代谢的影响,对木聚糖酶制剂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1、体外模拟法研究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中养分消化率、产物生成量以及相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粗蛋白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P<0.05)。添加木聚糖酶2560FXU/kg可提高蛋白消化率5.12个百分点。和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可显著地降低酶解液的相对粘度(P<0.01)。随着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酶解液的相对黏度逐渐下降。随着酶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粘度先是上升,而后下降。小麦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后,可显著提高上清液中阿拉伯糖、葡萄糖和阿拉伯低聚木糖的浓度(P<0.05)。同时也显著降低了阿拉伯低聚木糖中阿拉伯糖与木糖的比值(A/X)。2、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力0.03%和0.1%的木聚糖酶使21日龄肉仔鸡增重提高了3.08%-5.92%,料重比降低了2.5%-5%。其中添加0.1%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增重(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相对于小麦对照组,添加0.1%的木聚糖酶使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肠道长度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木聚糖酶使消化道食糜pH值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回肠脂肪表观消化率和总肠道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回肠和总肠道半纤维素消化率(P<0.01)。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嗉囊、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糜中阿拉伯糖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嗉囊、十二指肠和回肠食糜中木糖含量(P<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回肠食糜中葡萄糖的含量(P<0.05)。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中阿拉伯低聚木糖的含量(P<0.05)。对功能性寡糖: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蔗果三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木聚糖酶分别使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和葡萄糖的含量提高了26.6%、44.5%(P<0.05)、7.6%和25.1%(P<0.01)。木聚糖酶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9.1%(P<0.05)和16.9%。木聚糖酶使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和T_3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8.06%和5.53%,使胰岛素和T_4含量分别提高了6.96%、29.07%,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崔建涛[3]2007年在《树脂固定化木聚糖酶及其酶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固定木聚糖酶进行制备低聚木糖,包括固定化载体的选择、固定化条件的优化、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以及低聚木糖的制备等几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开发设计性能优异的载体是固定化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从15种工业广泛应用的树脂中筛选出对商品木聚糖酶固定化效果良好的载体:阴离子交换树脂D280。2.以阴离子交换树脂D280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固定化商品木聚糖酶的吸附和交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加酶量270U╱g湿树脂,吸附pH5.3,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5h;交联剂戊二醛(终)浓度0.5%(w/v),交联时间1h,交联温度20℃。获得的固定化酶活力可达85 U/g(载体),固定化酶回收率为31.48%。3.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最适作用温度为60℃,比游离酶低5℃:固定化处理后使酶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固定化酶最适作用pH4.8,比游离酶降低了0.5个单位;整体来看,pH稳定性变化不明显,固定化酶稍优于游离酶。固定化酶的K_m=3.4mg·ml~(-1),游离酶的K_m=2.15mg·ml~(-1),这说明该固定化酶对底物的扩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减弱。金属离子Ca~(2+)、Zn~(2+)、Fe~(3+)、NH_4~+、Cu~(2+)对固定化酶水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a~(2+)、Mn~(2+)等对活性基本没有影响,而Ag~+、Pb~(2+)则使酶完全失活,Na~+、K~+、Mg~(2+)、Co~(2+)对酶活有激活作用,金属螯合剂EDTA也有助于激活酶活。固定化酶在4℃冰箱内的贮存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显著增强。固定化酶在反应6次以后仍能够保持80%以上的酶活力,显示出具有良好的批次操作稳定性,在pH5.3、55℃条件下,固定化酶经过反复使用25d后,固定化酶活力下降到初始酶活力的61%,操作半衰期约为30d,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4.固定化木聚糖酶水解玉米芯木聚糖的条件为:玉米芯木聚糖浓度2%、加酶量240U·g~(-1)(玉米芯木聚糖)、水解时间12小时可获得良好的水解效果。该试验证实树脂交联吸附法可以制备活力回收率较高的固定化木聚糖酶,并且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具有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前景。

詹小明[4]2005年在《酶法降解玉米皮制备功能性寡糖的研究》文中提出玉米皮是淀粉生产的纤维剩余物,量大而集中。本课题以玉米皮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水解作用生产纤维寡糖和低聚木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40℃,固液比1:10, NaOH浓度2%的条件下,对玉米皮进行24h预处理,半纤维素抽提率为85%。该方法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无破坏作用,为进一步酶法制备低聚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和木聚糖的酶解反应进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酶法制取低聚木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在50℃,pH4. 8,木聚糖酶用量为50IU/g底物,底物质量浓度为3. 0%的条件下,酶解时间2h低聚木糖平均聚合度为2. 26。对纤维素酶系中外切型-β-葡聚糖酶(C1) 、内切型-β-葡聚糖酶(CMC)和纤维二糖酶(CB)在玉米皮纤维底物上的吸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特定的酶解条件下(底物浓度5%,pH 4. 8,50℃),C1、 CMC主要吸附在纤维底物上,而CB则大部分游离在液相中。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掌握纤维素酶的催化机制、优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在酶解过程中去除纤维二糖酶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纤维寡糖比例和平均聚合度。在50℃、pH4. 8、 底物浓度5%,酶用量7FPIU/g底物,反应6h,纤维寡糖转化率可达77%,产品平均聚合度为3. 44。进一步延长反应时间,酶解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将增加,纤维寡糖转化率下降。利用纤维素酶的吸附性质,建立了批式补料酶解工艺:当第一批酶解反应进行6h后,过滤、去除滤液,补加等量的新鲜底物,继续反应10h。这一工艺不但有利于去除纤维二糖酶,同时可以对C1和CMC组分实现回收复用。中试结果表明:100kg玉米皮能制得15. 2kg纤维寡糖产品和21. 1kg低聚木糖产品,原料转化率为32. 7%,显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何天琪[5]2015年在《酿酒酵母发酵菊糖生产乙醇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窘境和环境污染治理困境,以及《京都协议书》对各国减少碳排放量义务也备受关注,全球的能源供给局势日益严峻。因此寻找高效清洁的能源已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研究方向。生物乙醇因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可再生等优势而在能源领域备受青睐,已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生物质能源,对其合理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焦点。面对人多粮少的国情,并考虑经济和环境友好性,我国亟待发展以“非粮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路线。菊芋地下块茎富含菊糖,易生长、成本低,极具开发价值,是微生物发酵乙醇的良好糖源。近年来,研究者们陆续从自然界中筛选出几株直接利用菊糖的酿酒酵母菌株。据已有文献报道,转化酶是酿酒酵母中参与菊糖降解的关键酶,SUC2是其关键编码基因。菊糖发酵是用生物原料制取生物乙醇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关键。本论文对酿酒酵母发酵菊糖生产乙醇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以酿酒酵母BY4741和野生型L610以及重组菌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菊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实验。通过优化SUC2基因启动子形成不同表达水平的酿酒酵母重组菌进行菊糖发酵乙醇实验,考察SUC2基因不同表达水平对菊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究菊糖酶活性与乙醇产量的关系。本文分析了酿酒酵母BY4741利用不同底物的情况,研究了不同底物浓度对酿酒酵母BY4741发酵生产乙醇性能的影响,证实了酿酒酵母可以持续利用高浓度果糖、葡萄糖、蔗糖作为底物发酵产乙醇。选取低、中、高不同表达水平SUC2基因的酿酒酵母进行乙醇发酵研究,证实重组菌生物量的大小与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无关。而中等表达水平SUC2酶酿酒酵母菌株的产乙醇能力最强。由于SUC2基因编码酿酒酵母发酵菊糖生产乙醇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转化酶,该酶活性与乙醇产量成正比,因此提高酿酒酵母的转化酶活性有利于提高乙醇产量。优化了中等表达水平重组菌发酵菊糖产乙醇的条件,在温度为37 oC、pH为5.5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酿酒酵母的酶活,能够获得相对较高菊糖利用率和乙醇产量。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实现基因工程等方式改造酶基因,寻找最优条件,进而提高菌株产乙醇的性能,为投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赵梅[6]2015年在《GH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EC 3.2.1.78)是一种能够随机切割甘露聚糖内部β-1,4糖苷键的半纤维素水解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造纸和饲料等众多行业。而商品化的β-甘露聚糖酶仍存在耐受性差和催化活性低等缺陷,开发性状优良的β-甘露聚糖酶成为当务之急。以宇佐美曲霉E001总R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RT-PCR和巢式PCR技术扩增出β-甘露聚糖酶成熟肽的编码基因(Auman26A),其序列全长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利用SalⅠ线性化表达质粒p PIC9KM-Auman26A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G418筛选获得一株产酶活力最高的重组酵母GS115/Auman26A,经甲醇诱导表达,重组β-甘露聚糖酶(re Au Man26A)粗酶液对角豆胶的酶活性为481.9 U/m L。利用超滤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对re Au Man26A的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比酶活为2717.6 U/mg。SDS-PAGE分析显示,re Au Man26A在高于理论值36.1 k Da的位置(66.4-97.2 k Da)呈现弥散且不均一的条带。酶学性质显示:re Au Man26A的最适温度为40℃,在80℃和90℃保温60 min后残余酶活性分别为53.8%和33.1%,表明re Au Man26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最适p H为5.5,在p H 5.0-7.0范围内保持稳定;EDTA、Fe2+和Fe3+对酶活性有激活或抑制作用,残余酶活性分别为100.8%、54.7%和39.8%,而其他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re Au Man26A对角豆胶、魔芋粉和瓜尔豆胶的相对酶活性分别为100.0%、56.4%和28.5%,而对可溶性淀粉、桦木木聚糖和CMC-Na无催化活性;re Au Man26A对角豆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15.25 mg/m L和7841.9 U/mg。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Au Man26A有四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Asn3-Gln4-Thr5、Asn124-Val125-Ser126、Asn134-Gly135-Thr136和Asn305-Asp306-Thr307。通过定点突变分别构建去糖基化突变酶N3E、N124D、N134Q、N305Q及全突变酶NA。纯化后单点突变酶的比酶活分别为2082.9、2709.7、1367.0和2638.2 U/mg,含糖量分别为27.4%、23.7%、19.3%和29.2%,而全突变酶NA未检测到酶活性。SDS-PAGE显示:除N305Q外,去糖基化突变酶的弥散程度和蛋白分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N134Q的弥散程度和条带大小较原酶降低最为明显。综上推测,Asn3-Gln4-Thr5和Asn124-Val125-Ser126发生了较低程度的糖基化修饰,Asn134-Gly135-Thr136的糖基化修饰程度最高,而Asn305-Asp306-Thr307未发生糖基化修饰。另外,N3E、N124D、N134Q、N305Q和原酶在90℃的半衰期t1/290分别为10.5、20.0、9.0、21.5和20.0 min,表明Asn3-Gln4-Thr5和Asn134-Gly135-Thr136糖基化位点对维持re Au Man26A的热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魔芋粉为底物,采用重组酶re Au Man26A酶法制备低聚葡甘露聚糖(GMOS)。以底物魔芋粉的水解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法制备低聚葡甘露糖的酶解条件如下:加酶量60 U/(g魔芋粉),酶解温度40℃,魔芋粉浓度30 g/L,酶解时间5 h。在优化条件下进行酶解反应,测得魔芋粉水解率和酶解液还原糖浓度分别为53.3%和10.45 mg/m L。超滤后的酶解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知,组分主要以低聚葡甘露聚糖为主,其中还原性单糖含量占9.83%,二糖以上的低聚葡甘露糖占90.17%。本研究首次从宇佐美曲霉中克隆并异源表达出GH 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基因,并探讨了糖基化位点对β-甘露聚糖酶性质的影响,迄今国内外文献未见有报道。

杨革, 刘艳[7]2000年在《产菊糖酶菌株的选育及其营养需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47 种真菌中筛选出2 株能分解菊芋菊糖并产生低聚果糖的菌株. 摇瓶发酵的适当条件为:基质含菊糖提取物4 % ,蛋白胨0-3% ,尿素0-2 % ,温度31 ℃,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42 h,最高产菊糖酶达240-3 u/mL,果糖相对于菊糖的转化率最高为81-4% ,直接用固体菊芋粉接种培养所选菌种,加水保温,分解菊芋粉中的菊糖生产低聚果糖,在适宜的营养条件下,低聚果糖相对于菊芋粉的最高转化率为14 % .

郭娟娟[8]2018年在《κ-卡拉胶寡糖酶法制备及其免疫防御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卡拉胶(Carrageenans或Carrageenins)是从可食用红藻(角叉菜、杉藻等)中提取的一类线性硫酸海藻多糖,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稳定性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同时卡拉胶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功能活性。然而,高分子卡拉胶多糖粘度大,在生物机体内难以被吸收,限制了其功能活性的应用,而降解后得到的半乳寡糖硫酸酯容易吸收、毒性低,活性基团大量暴露。因此,高效制备卡拉胶寡糖是推进红藻寡糖精深加工及应用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κ-卡拉胶为目的碳源,从角叉菜海藻中筛选可有效酶解κ-卡拉胶的新型细菌,对其进行分子水平鉴定,并建立该菌株的发酵动力学模型;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磁性Fe304-Chitosan为载体,制备菌体高浓度富集的固定菌微球,用于高效连续制备K-卡拉胶酶及κ-卡拉胶寡糖,并分析固定化结合机理;采用切向超滤膜技术对K-卡拉胶寡糖进行初步分级,进一步使用中低压制备色谱联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快速分离纯化得到K-卡拉胶寡糖单体,采用ESI-MS、CID-MS/MS及NMR等检测技术分析各寡糖结构序列;以LPS构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评价对比K-卡拉胶寡糖各单体的免疫防御功效。基于系统生物学分析方法,建立K-卡拉胶寡糖干预巨噬细胞免疫调节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从蛋白质组学水平阐明其作用机理。首先,从角叉菜海藻中分离获得一株可有效降解κ-卡拉胶的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海旋菌属,并命名为Thalassospira sp.Fjfst-332(TF-332)。通过 Box-Behnken 响应面优化,菌株 TF-332发酵产κ-卡拉胶酶的最佳发酵参数为:温度25℃、pH 7.0、接种量3 mL、装液量30mL、转速125r/min;发酵培养基配方:2g/Lκ-卡拉胶、1g/L 酵母膏、20g/LNaCl、1g/LFOS、2g/LNaNO3、0.5g/L MgSO4·7H2O、1g/LK2HPO4和 0.1 g/LCaC12,在此最优工艺参数下,检测得到最高酶活为267 U/mL。分别建立菌株TF-332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经验生长动力学模型和产酶动力学模型方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菌株工业化发酵过程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磁性Fe3O4-Chitosan为载体,制备菌体高浓度富集的固定菌微球,通过多种物理方法(XRD、VSM、FTIR、SEM、CLSM、Raman spectra)对固定菌进行表征并发现菌株TF-332与载体Fe3O4-Chitosan通过壳聚糖表面的amide Ⅱ(-NH2)基团有效结合。载体Fe3O4-Chitosan吸附菌体的最佳参数为:20℃条件下吸附作用3 h;固定菌发酵产酶的最佳参数为:培养基初始pH 7.0、发酵温度30℃、固定菌添加量700mg/30mL。另一方面,与游离菌TF-332发酵相比,固定菌IMB发酵生产κ-卡拉胶酶的效率提高了 41.7%,κ-卡拉胶酶产量提高了 66.7%,并且在7个重复使用周期后,菌株发酵产酶的能力为初始菌株的66.18%。结果表明固定菌有效提高了游离菌发酵产酶效率和产酶量,且发酵稳定性相对游离菌显著增强,可用于K-卡拉胶酶及κ-卡拉胶寡糖连续性批量生产。为了深入研究κ-卡拉胶寡糖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采用中低压制备色谱-蒸发光散射系统分离纯化制备K-卡拉胶寡糖单体,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流速4mL/min,上样浓度1.0g/mL,进样体积为1mL,流动相为0.1MNH4HCO3,在此参数下,分离纯化得到四种K-卡拉胶寡糖单体,纯品总得率为5.02%。经ESI-MS及CIE-MS/MS检测,这四种寡糖分别为分子量404 Da、807 Da、1210 Da、1273 Da的κ-卡拉胶二糖、四糖、六糖及杂合型κ/ι-卡拉胶六糖。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解寡糖系列以G4S为还原端,结构简式分别为:α-DA-1→3-G4Srα/β(κ-卡拉胶二糖);α-DA-1→3-β-G4S-1→→4-α-DA-1→3-G4Srα/β(κ-卡拉胶四糖);α-DA-1→3-β-G4S-1→4-α-DA-1 →3-β-G4S-1→4-α-DA-1 →3-G4Srα/β(K-卡拉胶六糖);α-DA/DA2S-1→3-β-G4S-1-4-α-DA-1→3-β-G4S-1→4-α-DA-1→3-G 4Srα/β(κ/ι-卡拉胶六糖)。采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炎症细胞模型,研究纯κ-卡拉胶寡糖的免疫防御功效。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纯κ-卡拉胶寡糖在剂量浓度75 μg/mL内无细胞毒性,当剂量浓度大于300μg/mL时,巨噬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此外,四种K-卡拉胶寡糖从生理水平及转录水平上分别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了炎症介质(ROS、NO、TNF-α、IL-1β、IL-8、IL-10)的分泌,同时对iNOS及COX-2蛋白的表达也起到了抑制效果,降低了细胞炎症反应,表明κ-卡拉胶寡糖具有免疫防御功效,四种κ-卡拉胶寡糖的免疫防御能力表现为KCO-4>KCO-3>KCO-2>KCO-1,即聚合度越高的κ-卡拉胶寡糖免疫调节效果越好,同一聚合度下硫酸基团含量越多的κ-卡拉胶寡糖免疫防御功效较好。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分析四种κ-卡拉胶寡糖的免疫防御机制。首先,通过高通量检测,共鉴定了 4547个蛋白质,以LPS实验组为对照组,KCO-1、KCO-2、KCO-3、KCO-4组分别筛选出236、370、450、135个差异蛋白质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整体蛋白功能层面分析,KCO-1组的差异蛋白功能表征相对其他三组具有较大差异性,差异蛋白在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DNA复制等功能模块具有较大的富集。KCO-2、KCO-3及KCO-4组的差异蛋白在蛋白功能表征方向具有相似性,差异蛋白主要参与RNA转录后修饰、RNA转运、机体损伤等相关信号通路。从LPS诱导的炎症相关通路层面分析,四种κ-卡拉胶寡糖预处理巨噬细胞后,当LPS入侵巨噬细胞,经典炎症通路上的三个关键蛋白质CD14、Rel、p50均表现出了显著下调现象,说明由CD14触发,Rel、p50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CD14/Rel@p50)受到抑制,即κ-卡拉胶寡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上的蛋白CD14、Rel、p50表达,从而起到免疫防御效果,抑制相关炎症因子NO、ROS、TNF-α、IL-1β、IL-8等的过量分泌。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发κ-卡拉胶寡糖功能食品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郭宁[9]2009年在《一株高产酵母突变株菊糖酶的生产和酒精发酵的研究》文中提出菊粉(Inul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菊科植物如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等根部或块茎中的一种贮存性多糖,自然界中储量非常丰富,是生产果糖糖浆、低聚果糖、液体燃料酒精等的优质可再生原材料。菊粉酶(Inulinase)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一类水解酶,能够水解β-2,1-D-果聚糖糖苷键,学名为β-2,1-D-果聚糖酶(EC.3.2.1),能够将菊粉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但自然界中微生物所产的菊粉酶活力一般比较低,酶产量也不高,不足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本实验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菌株1作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结合氯化锂诱变方法得到一株高产菊粉酶的突变株M-30,使其酶活力较原始菌株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利用了表面响应法(Surface Response Methodology, SRM)对得到的海洋季也蒙毕赤酵母突变株M-30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终优化条件为菊粉2.0%(w/v),酵母粉0.5%(w/v),接种量2.0%(v/v),28℃培养,初始pH6.5。在最优条件下,突变株M-30的液体发酵酶活力达到了127.7 U/ml,远远高于原始出发菌株1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48.1U/ml。并且发现该突变株所产的粗酶液能够有效的将菊粉转化为单糖。说明通过紫外线结合氯化锂诱变方法,使得突变株的酶活力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外切菊粉酶活性。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突变株M-30所产的菊粉酶和本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酿酒酵母W-0菌株,以菊粉和菊芋块茎提取液为底物,进行了糖化和发酵生产酒精实验。以菊粉为底物的发酵培养基,发酵结束后得到的酒精浓度为12.93 0.30%(v/v),而以菊芋块茎提取液为底物的培养基,产生的酒精浓度为7.03 0.21%(v/v)。在目前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为液体燃料酒精的非粮化生产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高峰[10]2001年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鸡、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小麦、大麦、糙米等谷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探讨非淀粉多糖酶制剂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非淀粉多糖酶制剂添加于大麦、小麦、糙米日粮对鸡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1.小麦、大麦及糙米基础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雏鸡、肉仔鸡、仔猪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共进行八次饲养试验,共用雏鸡、肉仔鸡872羽,断奶仔猪48头。试验1结果表明,大麦日粮添加酶制剂显著提高了雏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较大麦日粮组,添加0.15%浙江酶-1组和0.15%赤峰酶组增重分别提高8.98%(P< 0.05)和10.96%(P< 0.01); 料重比分别降低6.7%(P< 0.05)和9.3%(P< 0.01)。试验2结果表明,糙米日粮添加酶制剂,本次试验未发现显著效应,和糙米日粮组相比,雏鸡增重、料重比和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 > 0.05); 和玉米组相比,糙米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 > 0.05),加酶组也不显著。试验3结果表明,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有改善效果,和小麦组相比,添加0.015%浙江酶-1雏鸡增重提高7.5%(P < 0.05),料重比下降5.3%(P > 0.05); 而添加0.15%赤峰酶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但均未达到显著(P > 0.05)。试验4结果表明,和小麦日粮组相比,添加0.1%、0.2%和0.5%浙江酶-2各组雏鸡增重分别提高15.7%(P < 0.01)、9.3%(P < 0.05)和14.5%(P < 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0.8%(P > 0.05)、8.3%(P > 0.05)和6.3%(P > 0.05); 添加0.1%、0.2%和0.5%芬兰酶各组雏鸡增重分别提高9.7%(P < 0.05)、6.8%(P > 0.05)和6.2%(P > 0.05),料重比分别降低13.3%(P < 0.05)、1.3%(P > 0.05)和4.2%(P > 0.05)。和玉米日粮组相比,小麦日粮组增重极显著降低(P < 0.01),料重比显著升高(P < 0.05); 添加酶各组和玉米组相比,增重无明显差异,但0.2%芬兰酶组料重比显著高于玉米组(P < 0.05),其他各加酶组和玉米组无显著差异。试验5和试验6结果表明,小麦日粮添加0.1%酶制剂或0.05%寡果糖均显著提高雏鸡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 < 0.05),但日粮联合添加酶制剂和寡果糖组与单一添加酶制剂组或寡果糖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试验7结果表明,小麦基础日粮添加酶制剂后肉仔鸡增重显著提高,7-21日龄时,0.05%、0.1%、0.5%浙江酶-3和0.05%、0.1%丹麦酶各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4%-22.0%( P < 0.01)和9.7%-12.3%( P < 0.05); 21-49日龄时,分别提高3.98%-5.2%( P < 0.05)和6.22%( P < 0.05)(0.1%丹麦酶组略低于对照组); 7-49日龄时,

参考文献:

[1]. 蔗果糖酶的研究[D]. 曹劲松. 华南理工大学. 1997

[2]. 木聚糖酶对小麦日粮寡糖降解规律研究及其机理探讨[D]. 徐骏.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3]. 树脂固定化木聚糖酶及其酶解动力学研究[D]. 崔建涛.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4]. 酶法降解玉米皮制备功能性寡糖的研究[D]. 詹小明. 浙江大学. 2005

[5]. 酿酒酵母发酵菊糖生产乙醇过程的研究[D]. 何天琪. 大连工业大学. 2015

[6]. GH26家族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应用[D]. 赵梅. 江南大学. 2015

[7]. 产菊糖酶菌株的选育及其营养需求的研究[J]. 杨革, 刘艳.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8]. κ-卡拉胶寡糖酶法制备及其免疫防御调节机制的研究[D]. 郭娟娟.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9]. 一株高产酵母突变株菊糖酶的生产和酒精发酵的研究[D]. 郭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0]. 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鸡、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高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1

标签:;  ;  ;  ;  ;  ;  ;  

蔗果糖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