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变电运行对电网的安全性影响很大,一旦发生运行事故则会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给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变电运行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众多,因此,为了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于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设备的管理,完善设备的运行规则,对影响运行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提高运行的安全系数。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变电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供参阅。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原因;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大,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因此,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数量及规模也越来越大,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问题,电压不稳定、断电等问题时常发生,影响者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已成为供电的重要保证。变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正常供电的关键环节,只有保证变电安全运行,才能提高供电稳定性能。因此,必须对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供电提供保障。
1变电运行事故产生原因
1.1技术上的缺陷
(1)检修手段落后。供电部门应用设备和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电力生产企业而言,应当全方位地打破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但是由于检修设备的技术水平的限制,状态检修还处于应付的层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缺少高质量、免维护的设备,导致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次数增多,影响了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2)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变电工作人员操作步骤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能否安全运行,但是由于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每天重复着同样动作的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在变电运行时出现操作失误。还有的因为变电运行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等,都是导致变电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2设备因素
(1)设备本身质量不合格,企业没有严格监督设备安装调试的质量。在变电运行的事故中,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占事故的比例较大。入网运行的变电设备质量安全性十分关键,其制造和设计时的质量问题和一些缺陷将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有一部分制造厂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设备生产过程中不计后果的压缩成本,他们的产品很难达到相关的质量指标要求,但一些企业也没有严格监督变电设备在进行安装调试时的质量,致使这些不合格设备投入变电运行,这为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随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2)设备老化及检查维护问题。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会承载很大的负荷,造成设备的机能和一些零部件的老化。还有运行时产生的较高温度也会导致设备老化,如使用过程中非正常的升温会大大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甚至毁坏变压器。另外,不正常的升温会导致绝缘材料加快老化。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一些设备也需要及时更新,但往往因为变电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造成许多设备在不满足安全运行条件下继续运行,最终导致变电运行出现故障,更有甚者发生事故。同时,电网的不断扩建,变电运行的设备也日益增加,且它们的位置较为分散,造成了很难全面进行变电设备的养护管理。加之检查人员不足,所以很难确保每一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1.3变电运行人员操作不规范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不当也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出现,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操作规范程度都是影响变电运行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变电运行操作过程中,对于技术人员的教育不到位,因此导致变电运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引发变电运行事故。例如变压器操作事故在变电运行操作过程中是一种常见的事故类型,也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事故之一。变电器操作包括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过电压情况,从而对导致变压器出现绝缘、变压器空载生涯等事故。
1.4安全管理问题
第一,变电运行管理工作随意性大,部分领导没有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习惯于发号施令,不能结合变电运行实际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行动当中。在变电运行管理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合理的管理规划。第二,各种监督机制、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第三,不科学的管理方法。部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严格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处罚、震慑,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难以实现管理的目标。第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运行管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难以充分防范安全隐患。
2变电运行事故的应对措施
2.1加强设备管理
①需要严格检查电力设备的质量,质量不合格、性能不稳定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要尽量避免因变电设备不合格而造成的变电运行事故;②变电单位在引进设备时,要做好制造厂商的资格审查工作。确定制造厂商之后,还要对电力设备的型号性能进行核对;③在采购完设备后,必须要进行出厂试验,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各方面性能,确保性能达标后,才能投入运行;④变电单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在设备设计、采购与安装的各个环节把好质量关,变电单位还可以将质量验收责任追究制与工程质量终身制具体落实到位,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2.2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系数
要确保变电安全运行,避免由设备缺陷而导致的异常事故,就必须加强设备运行状况监控,提高运行设备的安全系数。电力生产运行人员应当配备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仪、成像仪、远红外测温等先进的监控设备、仪表、仪器,正确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争取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及时地处理,杜绝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必须提高电力运行设备的检修维护质量。在设备检修中,应当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确保运行设备的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3提高变电运行的检修技术
(1)遵守维修程序。在变电运行事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随时检查自动装置和跳闸等运行情况,在事故情况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向相关部门汇报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变电运行事故处理过程中,一定要对隔离的相关设备做好保护措施,在变电运行事故处理完后应对事故现场认真思考和研究,以免造成错误的判断。最后是探索电力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有效方案,构建检修的信息库,快速准确地摸清电网的情况,适时关注电网运行情况。操作人员要熟悉运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就得心应手,对现场容易发生的错误编写记录,技术问题要由技术管理的动态情况,在工作中做好人员的搭配和分工,防止因为操作错误而出现不安全现象。(2)电力企业应该以可行的技术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设备的合理维修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因此,工作人员应定期优化变电运行状态与模式,选用性能良好的电气设备,监督好设备的安装验收关,防止由于设备在接线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引起事故,从而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网的安全。(3)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变电运行的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利用反向思维的工作方式,填补一些工作空白点,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避免现场违章的发生。(4)遏制谐波对变电系统运行的影响。由于谐波造成变电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需要我们将敏感的用电设备与易产生谐波的设备分开供电,采取电容器的回路来串联电抗器,这样可以对抗和削弱高次谐波,也可以利用气体放电的供电系统,采用隔离式变压器来阻断高次谐波对变电设备的影响。
2.4加强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安全责任感是防范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关键。通过安全标语、电力事故教育视频、安全简报等宣传手段及安全形势分析会议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习,使运行人员熟练把握职责范围内设备现场布置、设备连接、结构原理,具备设备简单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设备老化与维护问题、电网结构影响稳定运行、安全管理问题等。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就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当加强基础设备管理、完善综合自动化装置、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系数、加强设备治理、优化安全管理,多管齐下,处理变电运行事故。
参考文献
[1]陈娟.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22).
[2]何云青.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9(08).
[3]邓小敏.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8(06).
[4]孙静.变电运行事故的根本原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04).
论文作者:蔡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原因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