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机械加工行业逐渐兴起。机械加工中涉及较多的生产环节,其中单一环节出现问题便直接影响整体工作质量。加工精度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核心因素,加工精度必须符合施工图纸要求与客户需求,否则加工出的产品就是失败品。而在具体施工时,多方面因素影响机械加工精度,导致加工精度失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主要分析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加工精度的有效改进策略并展开一系列的研讨。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1.机械加工中误差的种类
1.1 理论误差
在对机械部件进行加工期间因为应用近似方法而使机械部件加工发生误差。
1.2 装夹误差
在对机械部件加工期间需要采取装夹定位,在进行装夹的环节之中因为装夹不到位而造成的机械部件加工过程发生误差。
1.3 机床误差
机床是机械部件加工期间最为重要的设备,由此机床本身的加工精度必然会对机械部件的加工质量造成影响。而如果机床本身存有一些误差的话又会使机械部件加工期间的精度受到影响,机床自身所具有的误差大都是因为导轨误差、机床的主轴误差以及导轨定位精度方面的误差等。
1.4 加工刀具造成的误差
刀具属于机械部件加工期间一个重要的工具,刀具自身具有的制造精度与装夹精确度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的程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精度造成影响。
1.5 加工工艺不当造成的加工误差
上文之中我们提到的机床、加工刀具、部件夹具以及需要进行加工的工件在加工机械部件过程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性特点的体系,我们一般情况下将这个体系称为工艺体系,在力与热等因素作用于工艺体系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影响到机械部件的加工,并且在最终导致机械部件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如果有这种形变出现则极有可能影响到机械部件的加工精度。
1.6 工件残余应力造成的机械部件加工误差
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如果机械部件受到了工具与工件之间的作用而使加工完成之后的机械部件之中存有一定的残余应力,这一残余应力会使加工完成后的机械部件发生变形,对于一些机械加工期间受到较大机械力作用的机械部件加工以及薄壁类部件而言,这种残余应力所造成的形变则更为明显。
1.7 测量误差
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发生精度误差的测量误差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测量方法不当或者是量具本身造成的。
1.8 操作不当导致的加工误差
对机械部件进行加工期间需要对刀具以及用刀期间的误差进行一定的控制,如果因为基础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一些其它类型的原因发生便极有可能造成机械加工期间发生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些加工误差的出现极有可能使机械部件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于这些加工误差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对这些误差进行控制,以此为基础可以使机械部件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2 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
2.1加工设备存在误差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首要因素是设备误差。通常,在开展机械加工工作时都是将加工零件固定在机床上完成加工的。若加工设备存在误差,其生产加工出的零件必然存在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加工产品的精度。主轴承回转、导轨、夹具定位、传动链等方面出现误差时均会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甚至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2.2 热变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几乎每个加工步骤会都产生摩擦现象。短时间内高频率高转速的摩擦必然会导致加工零件内温度上升。零件受热力的影响会出现热变形现象。同时,加工系统也会出现一定不的热变形现象。主要表现在加工刀具变形,刀具变形则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导致加工零件质量直线下降。热源主要来自切削热与外部热源,同时受加工材料因素影响。
2.3 受力变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较为复杂,加工环节较多,其受到的影响力也较弱。例如重力、切削力、夹紧力等都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作用力。受上述作用力的影响,容易导致加工刀具与加工毛坯的位置出现偏移,受作用力影响出现移动的现象。从而导致刀具与加工零件的相对位置偏差,直接影响加工精度,降低产品质量。
3.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方法
3.1 加工期间减小原始误差
上文之中我们已经简单的介绍了机床误差,基于这种情况为了使机床对机械部件加工精度造成的影响得到降低就需要对机械的几何精度与工件的量具与夹具的精度进行提高,减少在对机械部件进行加工过程中额外附加力、内应力以及一些其它磨损变形所造成的原始误差。并且需要将机床的日常检修与保养工作做好,应用检验棒与角尺等设备对于机床的各项指标与精度加以检测,一旦发现机床之中某一个位置存有故障就需要予以解决,对于机床的几何精度、机械精度以及几何刚度加以提高,保证机械加工期间所选的措施具有交强合理性,通过对这些合理的措施进行利用来使机械部件加工期间的热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针对于那些成形表面机械部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则需要以降低成型刀具和成型刀由于安装不当而产生的机械部件加工误差发生的可能性。
3.2 应用误差补偿与转移方法
误差补偿法属于人为有意造成的一种原始误差,通过对这一原始误差进行利用能够使原有工艺系统下的部件加工所造成的固有误差得到一定的补偿与抵消,应用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提高机械部件加工期间的精度。另外,我们除了可以采用提高机械部件毛坯件加工精度的方法以及提高上道工序加工精度等方法之外,还可以依照机械部件毛坯件的实际的尺寸误差大小来对其加以分组,应用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将即将加工的机械部件误差降低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我们还可以结合各组的平均尺寸适当的调整刀具与夹具精度,由此以此也能有效降低部件毛坯尺寸误差的分散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部件对于机械设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部件加工的精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机械设备制造的总体质量,基于此就需要寻求有效措施来对机械部件加工期间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全.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工具技术,2007(08):70-71.
[3]朱政红,张春伟.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几种因素[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11):77-85.
论文作者:林智勇1,谢仕洪2,辛德玉1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加工论文; 误差论文; 部件论文; 精度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加工论文; 机床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