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_自组织论文

青年中心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及论文,青年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2)02-0079-05

按照团中央有关文件的解释,青年中心是“在共青团领导下,面向广大青年,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为目的,以会员制、理事会制为主要运作方式的新型城乡社区青年组织”[1]。青年中心出现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引起的单位体制的衰微使得青年的社会化程度日益增强,更多在单位体制外就业和生活。他们利益和权利的实现与基层团组织之间的相关性降低,这种转变使得作为共产党整合青年的组织机制——共青团的整合能力弱化。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年个体的自主性极大增强和选择空间迅速增大,主体性和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在客观上要求一种新型的自组织机制来适应这种趋势,实现青年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整合和自我服务。青年中心在这样的背景中应运而生了。因此,理想的青年中心需要承担起“空间再造”和“关系再造”的功能定位,一是在体制之外构建起一个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整合和自我服务的行动空间,二是在体制之外建立起一种与党政部门、团组织以及与青年个体开展良性互动、协同治理的组织载体,与政府、党团组织建立起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青年领域中的公共问题。总之,青年中心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表现。本文即在分析实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讨论青年中心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按照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功能性要求决定特定组织的功能定位,当人类社会所构建的组织在功能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时,组织创新就成为必然趋势。同时,组织的预期功能决定了其应该具有的性质定位,因为性质定位与组织的发展模式、运作方式、管理手段等直接相关,只有恰当的性质定位才能保证组织预期功能的实现。青年中心就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为解决新问题而出现的一种不同于政府和党团组织的新型组织[2]。对功能定位和性质定位认识错误或不到位,将会影响到青年中心的具体运行和建设成效,进而会影响其整合青年、服务青年的功能。

上述理论假设决定了笔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即通过实证调查研究青年中心的发展现状,考察现状与其应有的功能定位、性质定位之间的契合程度和差距,进而提出促进青年中心发展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研究以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以及在样本单位(我们选取了安徽省TL县的六家青年中心为样本)开展座谈、访谈为主,并辅以小型问卷调查。其中,文献资料主要包括有关青年中心的研究文献、制度规定,样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活动纪录等;座谈与访谈的主要内容是样本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青年中心性质和功能的基本认识、政策支持、活动空间和组织架构等;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活动开展、组织运行和发展能力等方面。

二、实证分析:青年中心发展的现状及其审视

调查发现,自2003年试点建设以来,青年中心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组织构架建设已基本完成;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等硬件设施配备情况也相对较好;各级组织也在人员配备、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青年中心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青年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一些服务项目。当然,目前青年中心在功能定位和性质定位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在青年中心性质定位与现实状况存有差距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中心似乎更关注资金、场所和活动项目等三个要素(见表1)。在访谈中也可以明显感到这一点,青年中心的工作人员关于这三方面的观点和说法较为普遍:一是认为资金最重要,政府、党团组织的财政支持是青年中心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目前需要加强的主要内容;二是认为青年中心在本质上只是为共青团增加一个物理空间和活动场所;三是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项目以及向党政部门或团组织争取项目经费是青年中心的工作重点。其实,团中央在提出青年中心建设时已明确表示青年中心不是“青年活动中心”。在最根本的意义上看,资金、场所和活动项目都不是青年中心的本质要素,关系空间和关系再造才是青年中心的本质含义[1]。

从表2可以看出,体现空间再造和关系再造的“整合青年个体,开展集体行动”、“政策建议、提案”、“整合既有的青年组织,扩大联系面”和“培育基层组织,创建各类青年组织,培育基本的组织空间”等方面的项目活动所占的比例要低得多。相反,具体性的操作性项目诸如“培训、研修、训练”、“宣传”、“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商业性活动”等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这些项目更加“喜闻乐见”或者更具经济诱惑力(如培训、研修),更容易吸引青年参与;另一方面是因为开展此类活动的政治风险小,且更容易出“政绩”。虽不能否认此类项目的服务性及其积极意义,但同样也不能否认这种项目选择倾向忽视了青年中心的整合功能,忽视了青年中心作为体制之外的自治空间的构建。

(二)青年中心的自组织特性相对不足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自组织的能力和性格相对较弱,只能依靠、借用共青团和党政力量来完成搭建组织框架的任务。换句话说,青年中心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促动的,其产生逻辑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当组织框架建立后,就必须实施“自组织”。否则,青年中心的创新性就无从体现。

不过,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中心的自组织特性相对不足(见表3):一是大多青年中心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调查的六家青年中心只有两家在民政部门注册为社会团体法人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大多青年中心是团组织内部的一个“部门”,而不是独立运行的实体;二是青年中心没有独立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总结,所谓的工作计划和总结也都包含在上级团组织的年度计划或总结当中;三是青年中心所开展的活动中,有约60%是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或者与上级任务“相结合”开展,仅不到40%的活动是青年中心自主开展独立运行的。这一方面说明青年中心的运作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说明青年中心的独立自主性较差。四是在财务上也可以看出青年中心的独立性受到挑战:青年中心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支持和上级的项目拨款),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其需要依附于上级组织;大多数青年中心都不是独立的核算单位,也大都没有独立的财务制度。五是目前青年中心的兼职人员居多,成员大多来源于体制内部,专业性较差,这加强了青年中心的“依附化”倾向,削弱了青年中心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注:1.笔者将调查的六家青年中心分别标号为“中心A……中心F”,下同。2.能力的大小标示,“+”表示程度一般;“++”表示程度较强;“+++”表示程度很强。

(三)青年中心的整合功能发挥有限,离“空间再造”的要求还存在距离

从表2中就可以看出,青年中心目前的工作重心主要落脚于提供服务、发挥自己的服务功能之上,如信息交流、技术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等。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青年中心应有的服务特性。但整合功能也是青年中心应具有的,尤其是面对快速发展的青年组织以及各种力量介入青年组织的现状,政府与党团组织如何通过青年中心来实现对这些组织的整合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不仅关系到服务青年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获得这些组织认同,从而为政党领导和执政提供坚实的青年基础[3]。调研发现,如何整合青年个体以及整合青年组织是绝大部分青年中心的软肋。

首先,在整合青年个体方面存在局限。青年中心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不太注重与受益者(青年)进行交流和互动,缺乏与青年个体进行沟通互动的固定形式和长效机制。只有受服务者自己才能真正地了解是否需要,因此,只有充分吸收受益者参与服务,才能在最根本意义上实现服务的有效性。当然,也只有真正实现了服务的有效性,才能最终保证青年中心实现整合青年及青年组织的功能。

其次,青年中心在整合青年自组织方面存在局限。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青年中心已经整合了若干青年社团。不过,这些社团主要是共青团创建的,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政治性或公益性程度较大;行政推动性较强;传统色彩较浓。这种行政化的整合方式具有局限性。实际上,近年来青年自组织呈现出以几何级数速度增长的态势。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组织除了青年自发成立之外,还有一些是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介入的结果(如市场组织、国内非政府组织、境外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类宗教组织),这意味着青年自组织的复杂性和离散性很高,更加需要一种新型的组织机制来整合和规范[3]。调研发现,相当数量的青年中心对于如何整合这些组织却一筹莫展。原因有:一是青年中心负责人具有不作为倾向;二是人为区域分割导致整合青年自组织的困难。青年自组织的活动范围较大,而青年中心却是“社区型”的;三是青年自组织自身特点(如多元化、随机性等)导致整合难度较大;四是政治风险导致整合青年自组织的困难。

最后,青年中心创建、培育青年社团的情形较为少见,这导致了其不完善的整合功能。笔者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青年中心培育青年组织的能力:一是人员状况,主要包括青年中心工作人员的专兼职情况、对于成立青年组织的基本倾向、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二是青年中心的独立性和自我运作能力,这一方面直接关系到青年中心培育青年社团的能力;三是资金状况,培育新组织不仅需要精力、专业能力等软性要素,更需要物质、办公条件的硬性要素。如表4所示,青年中心创建、培育青年社团的能力尚有差距,整合功能发挥得不充分。

注:能力的大小标示:“+”表示程度一般;“++”表示程度较强;“+++”表示程度很强。

(四)青年中心的服务功能受到经费来源单一的制约

根据调查,六家青年中心的经费来源大致分布如表5所示。不难发现,青年中心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这种状况并不利于青年中心的发展。因为,如果一个组织依赖单一的资金来源,那它的独立性就很难保证。为了争取上级组织的项目资助,在项目上就难免受到上级的影响,而并没有将视角完全放到青年的具体需求上,开展青年们真正需要的项目和服务,进而影响到青年对于青年中心的认同程度。

注:1.上述选项为随机排序。2.其中的数据可能不是十分准确,原因是:(1)选项理解和青年中心经费来源统计方面的差异,有些青年中心把会费当中的“特定成员提供的个人赞助”当做“募捐收入”;(2)由于青年中心的独立性不够,其经费、账户并没有独立,也没有进行独立核算,这会带来统计失误。

(五)青年中心的服务功能受到其运作能力的制约

青年中心服务能力与其运作能力、运作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青年中心的运作能力并不容乐观(如表6所示)。笔者从“制度建设和执行能力”、“组织内部成员参与和支持能力”、“定位和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和“总体营利和筹资能力”四个方面来测度青年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四类选项中,只有“组织内部成员参与和支持能力”的还算相对乐观外,其他三方面都不容乐观。这会影响到青年中心提供服务的能力及其服务的覆盖面、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三、结论与建议

正如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所指出的,一个系统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即功能性必需(functional requisites)时才能发挥其功能,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这四个基本需求是:对环境的适应(adaptation);目标的获得(goal attainment);将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体,使各部分协调一致(integration);潜在模式的维系,防止越轨,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4]。这启示我们:新型组织机制的出现是一种“环境适应”的结果,因此,新型组织机制在功能上必须能够适应新的环境,通过组织整合、共同价值观的塑造等手段维持系统的秩序和动态平衡[5];同时,为了实现这种功能,新型系统必须在性质上适应新功能的要求,其内部结构、组织机制、行为模式、运作方式、主体形态等都必须与新功能相契合[6]。具体到青年中心的建设上,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处理好青年中心与共青团的关系。在本质上,要认识到青年中心不是团组织的“一只手”和所属部门,更不是团组织开展青年活动的物理场所,而是整合、沟通和服务青年的社会力量和新型机制,是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整合和自我服务的基本平台[7]。

其次,处理好体制化运作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在今后,青年中心必须减少对体制的依赖性,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青年中心整合面广、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探索市场化和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提高造血能力[8]。具体而言,青年中心不能单纯依赖党团组织资源和政府公共资源,而要面向社会,争取社会资源,建立以青年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和项目为依托的资源整合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9]。通过吸收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来解决青年中心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青年中心的内在活力和服务能力。

最后,有关我国青年中心制度的改革重点应当是在深刻认识青年组织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关于青年中心(可以在有关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的法律、规章和政策,对青年中心给予正确定位,从审批、登记、注册、监管、经费、税收等方面,对青年中心既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中心健康成长的制度环境,防止青年中心成为政府、共青团的对立者,使青年中心更有序地发挥整合功能,更好地参与青年公共服务的提供;进一步完善项目论证、规划、监督和绩效评估等制度,创造青年中心良性运作的制度环境。

收稿日期:2011-12-01

网络出版时间:2012-3-27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 net/kcms/detail/51.1676.c.20120327.1517.005.html

标签:;  ;  ;  

青年中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_自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