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改增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而言是一次重大挑战。就目前而言,旧税收制度逐渐退出,新税收制度的完善尚需时间,这也势必会对水利施工企业造成影响,短期内会加大企业的管理压力和税负水平。所以水利施工企业要积极面对,细化管理流程,完善制度建设,重视税务筹划,做到价税双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水利施工企业;影响
1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的机遇和好处
1.1避免重复征税,降低成本
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免重复征税,因此本次税制改革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使得水利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所需缴纳的税金减少,在增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的劳务、材料、机械等的采购,可以进行增值税的抵扣,这样就减少了税额的浪费。另外,增值税能带给水利施工企业更多的优选权,通过多方比较、测算,能够优先选择更为合适的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所带来的进项税额应抵尽抵,企业的纳税成本和税负负担大大降低。
1.2完善消费链条,增加收入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推行营改增能使企业成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直接开具增值税发票,用来抵扣更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另外一方面,水利施工企业是项目承包性质的经营单位,承包业主项目时,也应该考虑到客户的利益需求。由于具有增值税开具资格,水利施工企业能够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客户能够利用发票进行增值税税款抵扣,这将打通行业上下游的抵扣链条,客户自身投入的资金减少,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其经济利益空间会进一步上升,能够促进水利施工企业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合作,促进水利施工企业稳定发展,获得更多项目,增加经济效益。水利施工企业项目增多、利益增加,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自然得到提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1.3统一监管,遏制非法行为
原营业税下,各省级地方税务局负责地税发票的印制和营业税的征收,因此各省发票都不一样,各省又不能共享数据,发票真假很难识别。而建筑业的特点又是哪有项目到哪里施工,取得了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发票,发票真假又很难判断,因此造成了大量假发票泛滥。营改增后,由国家税务局统一发票格式,统一发票真假查询平台,沉重打击了私自印制的假发票。
2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带来的挑战
2.1流转税负比较不稳定
水利施工企业等一些建筑业企业在税率问题上,通过营改增后,税率调整位11%,而在没有落实营改增前过去的税率为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营改增导致进项税款的抵扣比例增加。税负的变化日趋增多,工作人员对于税负的判定无法准确化,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如:水利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许多的器材,新器材的税款抵扣可以切实降低纳税数额,但是在其与流动税款的变化并没有过多的关联。从企业发展角度进行分析,水利施工企业的流转税负与企业成本具有密切关联。众所周知,随着企业产品的不断升级,施工企业经济成本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人力成本的持续增加,促使其所占比例不断提升,甚至已经高达30%。但是人力成本资源是无法开具发票的,不能直接进行税款的折扣。同时,还有部分人力施工企业的器材的租用业务,也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内流转税负不断变化,极大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压力,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影响联营合作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而言,联营合作作为一种最佳的项目建设方式,可以切实促进项目建设的完成进度,节省资金成本的同时,有效实现风险共同承担,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经济运营的资金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要注意的是,联营合作中会计核算是比较困难的,此种方式也不能开具发票。基于营改增的现实背景,水利企业若是继续采用联合合作模式,将会极大增加企业的税负,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3营改增后水利施工企业应对之策
3.1健全纳税筹划制度,提高税务筹划水平,降低税负
一是要争取加强和一般纳税人的业务往来,获取更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的充分抵扣;二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组建自己的建材等原材料、物流、劳务、机械租赁等公司,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进行相应的进项税额抵扣;三是将税负把控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层层分解到各施工项目,税负与项目兑现及项目管理人员绩效挂钩,以此倒逼施工项目部逐渐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四是注意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或取得的时间,避免税负大起大落,以便平衡各期税负,实现延期纳税的目的,同时缓解现金流紧张的局面。
3.2以人为本,强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
水平一是加强培训,提高财会人员营改增业务水平。营改增后计税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导致企业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对财会人员在政策学习、实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增强财会人员的适应能力,充分熟悉行业特点,提高成本控制意识,进一步适应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新要求。二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水利施工企业项目具有分散性,为方便管理,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管理增值税链条。将发票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比价等内容统一平台,实时跟踪企业成本动态,加强过程管理。三是优化机构设置,组建专门的税务部门。营改增后水利施工企业涉税业务量迅速增加,这就需要企业有单独的税务部门负责全面处理涉税事务,多方把控税务风险,保证企业良性发展。
3.3强化合同管理,明确付款条件
水利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前应将关于设备采购、进货采购、合作分工、权利义务等方面的条款细化,准确提出关于纳税凭证的类别和时间,明确使用纳税凭证的前提条件,避免出现票据无效和违法等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
3.4加强培训学习,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能力
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开,不仅对水利施工企业的领导组织以及产品生产环节产生影响,还对该行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有着深刻影响。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在凭证管理、财务记账、税收核算、纳税申报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多变化和更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和税收管理工作更为严谨。因此,水利施工企业需对财务管理、经营核算、合同管理等相关业务人员进行营改增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促进其理解和掌握增值税业务知识,鼓励其做好企业的内控工作。上述举措是从改变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开始,逐步克服增值税改革给企业市场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利用其正面影响的建议行为。
结论
水利施工企业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努力提升企业业务能力和生产效率;明确当前市场大环境,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整合,形成一条优质高效的价值生产链。在此基础上,企业要从加强自身管理入手,在业务能力、知识结构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主动应对市场挑战,将营改增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范轴.“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7,36(19).
[2]朱琳.水利施工企业受营改增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2)
[3]陈见光.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7(4).
论文作者:谢磊,姚利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水利论文; 企业论文; 税负论文; 发票论文; 增值税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