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民建建筑行业不断崛起,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但是,建设过程中伴随的施工质量问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安全。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提高建筑市场竞争力。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管理工作经验,对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改进措施
引 言
近年来,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从事建筑行业的施工队伍也越来越多,而不同施工队伍之间,施工组织、施工技术、个人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工程整体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施工单位为了在建筑市场竞争中谋得发展,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必须考虑加强施工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对各个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又要科学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障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杜绝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1. 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1.1 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会给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比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如果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就容易造成施工方法不当,质量要求不达标;施工单位如果不重视原材料的供应,对新型材料了解不足,施工过程中才发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而且加大工程的施工成本。施工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恶劣天气时,包括汛期、洪涝等不可避免的灾害,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水电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如果前期准备不足,没有做好应急预案,便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1.2 施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就是工程的管理体制,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成本,过分的追求开支的节省,从开支和人员配备上大肆削弱工程管理部门,使得一些工程管理必需的人员缺失得不到补充,常常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严重影响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会造成任务分工不明确,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随意施工、步骤节奏混乱、不按施工程序施工、盲目赶进度、赶工期,其后果是整个工程周期被打乱,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难以保证施工质量,致使施工管理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施工专业技术管理不力
大规模的工民建工程建设,参差不齐的劳务工程队伍水平,专业化程度低,如果工程现场缺乏专业技术督导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管理,就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多事露天高空作业,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都有较大事故发生率,其主要表现在施工的建筑原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便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单元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图纸和施工特性不匹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违规作业,违章指挥,擅自修改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部分、工艺技术和设计方案施工,造成后期的施工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2.工民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优化对策
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也就是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到全部管理,但工程施工前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管理制度、章程等,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建设有序开展。同时,充分准备施工现场前期工作,并在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科技。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度,真正做到实行以制度管理、以人管事的理念,以制度约束人,管理中一些事务要按章办事,有章可循,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奖罚分明、兑现承诺,管理到位。
2.2 加大管理经费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经费是工民建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难易情况和危险性程度来投入必要的安全费用。根据经验来说,一般安全经费主要安排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施工现场必需的一些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安全帽、安全网等装置费用;其次,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包括职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件、缴纳工伤保险等费用;最后,参建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力度,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严格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过关。
2.3 加强施工现场协调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作为建设单位和施工、设计等单位联系的纽带,必须做好设计和施工、材料、施工队伍以及工种施工的协调工作,协调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讲究方式方法,协调成果直接效果。设计交底是设计单位、建设部门和施工队伍之间的协调,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技术交底会议,在施工图纸会审中,必须根据工程开工各项需求,科学合理安排,在商讨供料事宜时,必须根据建设单位相关要求,商讨材料型号,品种、名称、数量、规格、时间、供料方式以及各种款项结算方法,根据详细清单,让建设材料作为采购和订货的依据,从根本上避免双方备料遗漏或者重复,保障工程施工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2.4 强化质量动态管理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图纸作为设计部门的心血,必须全面、细致的阅读,从立面、平面、剖面、建筑大样到配筋结构图,必须在对照负责的过程中,将不合理、有疑问的地方汇报给施工单位、建设人员以及领导,通过对图纸进行修改、完善,从而为施工进程打下坚实基础。在施工组织审计中,通过明确施工方法、方案,配备相应的施工机械、进度规划、劳动用量以及施工平面布置圈,针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的结构,必须认真审阅,及时修改时不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保障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在工程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中,为了避免投机商、伪劣产品造成的影响,在材料控制中,材料性能、标准、抽样、试验方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建设配件以及主要装修材料到货后,通过及时开箱,在保障材料化验单以及出厂合格证时,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及时退货。
2.5 落实安全文明管理
安全文明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件安全事故都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规划以及工人情绪,同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及造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管理人员必须将施工设计的现场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文明施工过程中,为了尽量降低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依靠施工队伍的配合与理解,通过明确施工用地界限以及范围,在严格要求临时布置时,避免越界对料、交通堵塞以及对周边设施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提高用电、用水管理,避免随意拉接电源、水源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有效控制施工噪音,从根本上降低施工灰尘、施工噪音等造成的影响。
3. 结 语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工民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和质量的优劣,它相当于是一个集成管理,既要管人、管物资、管技术、管设备,同时又要管成本、管进度、管安全、管质量,管合同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规范标准等,建筑部门必须重视各个职能工作,在不断研究、检查、监督现场管理问题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素质,加强现场施工技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大管理经费投入,从而保证施工中软实力充足,硬实力到位,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伟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2015.04.
[2] 陆远宁.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
[3] 王德洪.黄耀泽.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
论文作者:李桂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民建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