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特论文,分类法论文,实证论文,国际竞争力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4)05-0030-08
一、研究目的与关注点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文献进行分析,对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合适方法进行探讨。根据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目的——探索、描述和解释,本文属于典型的探索性研究,即探讨某个议题以提供有关的初步认识。
我们的基本关注点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面对不同的竞争力主体和不同的竞争力层次,如,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等等,存在着多种评价方法和指标。在评价产业竞争力时,我们应当选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指标?②在对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评价结果和我们选用的产业分类法息息相关。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说:“粗糙的产业分类对商战实务并没有意义,因为不同产业的资源或竞争优势,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异”(波特,2002)。那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产业分类法,以便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正确评价?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非介入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即用成文文件对社会人和事实进行考察。抽样方法采用目标式或判别式抽样。分析单位是研究文献,具体地说,是近年来国内权威与核心期刊上符合下述三个要求的实证文献。
1.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针对中国的
关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评价资料比较多,如,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就收录了关于美国、日本、德国等10国的评价内容。该书发表后,世界各地掀起了关于国家竞争力评价的热潮,最著名的有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分别收录了80个和49个参评国。但这些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2.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针对制造业的
去掉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竞争力评价的资料,仅仅研究中国,我们发现很多关于产业之外其他层次和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产品等的资料,例如,近年国内学术界结合长三角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等形成的省际竞争力研究热点。这些也不是本文的研究范围。本文关注的竞争力评价是产业层次的。做出这个主体选择的原因是,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优势之间密切、直接相关,正如波特教授所说:“国家会影响到它的公司在某些特定产业的成功,而数以千计个别产业的竞争结果,又能折射出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进步能力”(波特,2002)。在产业中本文又选择了制造业做代表,而放弃了一些其他产业或产品的竞争力评价文献。一是因为制造业之外的服务业、农业等由于产品运输困难和即时消费的特点,国际性不明显,区域局限性大;二是因为目前有关中国“入世”、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战略机遇期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热烈讨论,使得有关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实证性的
在用“中国的”和“制造业的”两个条件对有关竞争力评价的文献做了筛选之后,我们还有必要应用另一个条件进行鉴别,以使本文的研究范围进一步集聚,那就是:本文的研究只专注实证内容。由此将另一些关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偏重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文献剔除。
根据这三个条件,本文对自己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定义和界定。
三、编码和分类
这里,笔者把1996—2004年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经济研究》等国内重要权威和核心期刊的12篇论文,以及2本专著中关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报告,分类编码后列示(表1)。这些研究都符合上节三个条件要求,同时在本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研究方法也具一定的创新性或代表性。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一些发现。
表1 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及主要制造业部门进行竞争力评价的论文与报告
编码
作者
分类方法 评价指标 期刊或专题报告
01 邹薇 SITC一位数9类(不包括第9类未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经济评论》,1999(5)
分类商品)
02 范爱军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一位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中国工业经济》,2002(2)
10类
03 范纯增 SITC一位数9类(不包括第9类未
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 《经济管理》,2002(2)
姜虹 分类商品)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
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
04 张其仔
28个制造业行业2级8类指标:静态市场份额,静
态效率(生产率、利润、资金周转《管理世界》,2003(8)
率);动态市场份额,动态效率
05 任若恩
6个主要制造业部门,15个制造业主
相对价格水平、劳动生产率、单位《中国软科学》(1996)、
要分支部门劳动成本、人均增加值 《经济研究》(1998)
06 汪斌 20类制造业部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产业内
邓艳梅
贸易指数IIT
《世界经济》,2003(4)
07 金碚等
HS二分位11类;SITC1-4分位组合 贸易竞争指数TC,相对出口优势指
6-16类;包括采矿业在内的工业行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
业39类;主要出口商品70种;超过价格比,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工业集
专题报告《中国工业国际
100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 中度,研发投入,劳动生产率 竞争力变化的新趋势》
08 蓝庆新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二分
王述英
位11类工业品
贸易竞争指数TC
32种出口主要工业品 国际市场占有率MS
《经济评论》,2003(1)
17种制造业 产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
09 张金昌
WTO《2000年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 专题“中美两国有国际竞
的7个产业 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争力的产业确定”
CA,利润
10 赵文丁
28个出口额占全国1%以上的主要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中国工业经济》,2003(8)
出口产品
11 卢艳秋等 单一产业:化工业
贸易专业化系数TSC(即贸易竞争
指数TC) 《国际贸易问题》,2003(4)
12 王丽华
单一产业:中药业
出口竞争力指数(即TC),竞争态
杨志勋 势矩阵(由资源要素、需求要素、企 《国际贸易问题》,2003(2)
业能力、政府行为评分加权合计)
13 杨嵘 单一产业:石油业
实力,潜力,环境,动态《经济评论》,(2004)
14 罗云辉
单一产业:汽车业
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内市场
何翔阿 占有率、出口产品质量指数 《汽车工业研究》,(2001)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对应产业竞争力四层次的四种评价方法
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结论,竞争力是由表2所示四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的。也就是说,产业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是产生利润,而产生利润首先要在贸易中显示出比别国产业具有竞争力;提高贸易竞争力的基础是提高该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率则需要在技术创新、先进设备、教育培训等软硬环境的建设上进行投资;对环境进行投资的资本来源又有赖于产业利润。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层次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逻辑循环关系。各文献所应用的几种评价方法正好分别对应于产业竞争力的这四个层次。
表2 竞争力的四个层次
层别
内容实质 典型评价方法
第四层次
利润 竞争力的结果产业利润法
第三层次
市场份额 竞争力的表现进出口数据法
第二层次
生产率竞争力的实质ICOP法
第一层次
环境 竞争力的来源多因素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应用进出口数据法的实证文献。该法衡量的是产业竞争力的第三层次——市场份额。在上述14篇论文中,除04、06、13文三篇外,其余各篇都运用了进出口数据评价法。具体评价指标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8种。最常用的是RCA和TC,均被7篇文章所采用;MS和IIT分别被采用了4次和2次,此外还有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出口产品质量指数、进出口价格比、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等4个指标也被应用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它的算式是:RCA=(Ej/Et)/(Wj/Wt)(注:根据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723页文字表述,他的算式实际是:临界值=(Ei/Wi)/(Et/Wt),这和标准RCA完全等价。译本此页有一个严重错误:倒数第三行“该国所有产业占全球出口总量的百分比”应为“该国该产业占全球出口总量的百分比”(即为上式的分子部分)。),式中Ej、Et、Wj和Wt分别表示一国j商品的出口值、一国商品出口总值、世界j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界商品出口总值。RCA大于1,说明该国此种商品具有优势;小于1,证明该国此种商品没有优势。
——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TC=(Ej-Ij)/(Ej+Ij),式中Ej、Ij分别代表一国j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额。TC在1和-1之间变动,TC>0表示产业处于优势,TC<0表示处于竞争劣势,TC=1和TC=-1是一国该产业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的极端情况。
——国际市场占有率(MS,Market Share)。MS=Ej/Wj,式中Ej和Wj分别表示一国j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界j商品的出口值。其值越高,说明该国此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
——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nternal Industry Trade)。IIT=1-(Ej-Ij)/(Ej+Ij),式中Ej、Ij分别代表一国j产业的出口和进口额。其值越大,表明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Competitive Advantage)。CA=(Ej/Et)/(Wej/Wet)-(Ij/It)/(Wij/Wit),即CA=RCA-(Ij/It)/(Wij/Wit)。Ej、Et表示一国j商品出口值和一国出口总值,Wej、Wet表示世界j商品出口值和世界出口总值,Ij、It表示一国j商品进口值和一国进口总值,Wij、Wit表示世界j商品进口值和世界进口总值。张金昌博士通过对中美两国7个产业的实证分析,清楚地显示了CA指标较之RCA和TC这两个指标更接近于产业优势的实际状况。
——出口产品质量指数。质量指数=(Et/Xt)/(Eo/Xo),式中Eo、Xo分别表示基期的汽车出口总额和出口量,Et、Xt分别表示报告期的汽车出口总额和出口量。在做历时统计时,质量指数变大,说明出口商品的价格、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高,竞争力增强。
——进出口价格比。价格比=出口商品单位价格/进口商品单位价格。该比值越高,说明国产该商品的档次较之进口品越高。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变差指数=Gj-Gt,其中Gj为j商品出口增长率,Gt为一国出口增长率。该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具有越强的竞争力。
(2)应用生产率法的实证文献及几篇重要文献的深入分析。生产率法衡量的是产业竞争力的第二层次。运用生产率法进行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是04、05、07和08四篇论文。
张其仔文运用静态和动态劳动生产率指标(注:后者是2001年劳动生产率和1995年之比,即实际上是在截面统计(Cross-sectional Statistics)之外附加的一个历时统计(Longitudinal Statistics。),原因是意识到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会受到本币汇率、关税、配额、国产化要求和垄断力量操纵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评价标准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用效率指标做补充,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他的工作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①该文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与处于我国境内的“三资”企业所处同行业进行比较,认为这是“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高低、强弱的最集中体现”,这种标杆确立方式的科学性是有疑问的。“三资”企业行业并不是一国制造业诸种类的一个完整、准确和合理的样本空间。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及中外合作企业大多是跨国企业集团,它们的竞争力在企业总体中是偏强的。同时,“三资”企业所处的行业一般是易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且没有或较少母国和东道国政策限制的,所以“三资”企业会集中于制造业的某些门类,而在另一些门类中较少。但我们并不能因为制造业中的某些种类“三资”企业少或竞争力不强,就认为与之对比的我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烟草制品业,一个极端的举例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武器弹药制造和航空、航天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②该文的抽样是“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代表”,在私有经济成分占据较大比重的制造业种类中,这种样本选择方式会影响统计结果的正确性。③文中计算某产业的综合市场份额指数时,是“将国内市场份额指数与国外市场份额指数简单算术平均”,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限制。应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的国内市场销售额正好是其全球市场销售额的50%时,这种计算方法才正确。但更通常的情况是,某些产业是内向型的,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另一些产业是外向型的,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如此一来,应用这种计算方法,不是高估其全球市场份额就是低估,使得各产业的综合市场份额指数之间没有可比性。完全一样的问题还有,该文还“构造了一个市场综合竞争力指数”,也是“由国内市场竞争力指数与国际市场竞争力指数简单算术平均”而成。
任若恩两文是国内以生产率法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先行研究者。在和格林根大学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基础上,任文运用“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COP)项目组所提出的“生产法”,集中研究以生产率测量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生产率当然是产业竞争力的实质,这是即使相互论争的两派波特和克鲁格曼(Krugman)都认同的竞争力核心观点。但笔者认为,以生产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的惟一评价指标并不妥当。可以设问:是不是生产率高的产业竞争力就一定高?本文的观点是否定的。
金碚报告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行的《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延续。“沿着以前的分析思路,运用基本相同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型”,该文对最近5年来(数据大部分截至2001年)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跟踪分析。①从表2的列举可以看出,该文应用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模型虽然并不复杂,但种类繁多,既有市场份额层面的各进出口数据法,也有生产率层面的劳动生产率指标,还有基于投资和环境层面的研发投入、工业集中度等指标,只缺少本文认为最为重要的利润层面指标。②各种指标的运用没有优先顺序、没有归类,也没有分配权重,因此,形成了该文自己结论中所说的状况:“表现出一些复杂的情况;有些似乎有相互矛盾之处”。③在计算贸易竞争指数时该报告“将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的部分从总出口额中减去”。这个问题在波特教授的评价过程中同样存在。
蓝庆新文除应用劳动生产率指标并与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作比较外,还应用了TC和MS等市场份额指标以及利润指标,是各论文中评价指标相对简捷但全面的一篇。
(3)应用多因素法的实证文献。显然,多因素法衡量的是产业竞争力的最基础层次——产业环境。如上所述,金碚报告在进出口数据法和生产率法之外,还应用了研发投入和工业集中度这样两个基于投资和环境层面的多因素法指标。应用多因素法的还有分别研究中药业和石油业的12文和13文。两者都是典型的研究产业竞争力环境和投资层面的多因素分析法。
(4)应用利润法的实证文献。利润水平既是产业进行竞争的目的,也是其竞争的结果。利润法衡量的是产业竞争力的最高层次。应用利润法的除了明确的04、08和09三篇之外,05文也隐含涉及。任若恩文除生产率外所选用的相对价格水平和单位劳动成本,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利润指标的一个变形,原因是利润=价格-成本。
2.几种分类法及问题
(1)《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邹薇、范爱军和范纯增三篇论文都应用SITC一分位进行分类,不同的是范爱军评价了全部SITC一分位10类商品,邹薇和范纯增评价的则是剔除了第9类“未分类产品”之外的9类产品。这种分类法的应用比较常见,主要原因应该是相关数据容易获得,在国家统计局、海关和商务部的月度统计中,有完备的资料。但将这种分类法应用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评价存在几个严重问题:一是SITC所包括的范围比较广,不止制造业,如,2类和4类属于初级产品而非制成品。二是这种分类实际上是一种商品分类而非产业分类,和国内的各个产业部门不对应,无法指导产业发展。如,0类“食品,食用活牲畜”中,既包括属于制造业的加工产品,也包括属于畜牧业的初级产品;与之类似的还有3类“矿物燃料,润滑剂及相关材料”,一部分属制造业,一部分属采掘业。三是这种分类法太过粗略,众多的制成品基本上被分进了1、5、6、7、8五大类中,这种粗线条的评价难以产生实际指导作用和具体政策含义。
(2)接近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的国内制造业分类。该法中运用最全面的当属张其仔文中的28个种类,是将国内37种工业行业减去5种采矿业、3种水电气供应业及1种采运业得出,基本上相当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二分位。任若恩的两篇论文中分别应用的6类和15类制造业种类,也是按照这种分类法进行的,不过只相当于其中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截面统计。
(3)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应用这种分类法的主要有汪斌文中的20类商品,是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进出口商品类章总值表的22类98章,在工业制品部分选取主要行业及商品分为20类后进行考察。蓝庆新文评价贸易竞争指数时应用的是HS二分位的11类商品,但在评价产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时应用了另两种分类法:制造业部门的17类和32种主要出口工业品。金碚报告也应用了HS二分位的11类商品,除此之外还应用了多种分类法:SITC一、二、三、四分位的组合6—16类,包括采矿业和制造业在内的工业行业39类,主要出口商品70种,超过100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上百种,等等,这些应用不同分类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之间常常难以对应。
(4)其他分类法。其他分类法还有赵文丁文中的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报告》资料的28种出口比例大于1%的商品品种,以及张金昌文中的WTO《2000年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分产业数据中的 7种。其中后者可以和ISIC建立一个对应关系,但不是全部截面;前者依据的是具体出口商品而非产业类别,无法得到各个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四、波特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在《国际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关于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典型地分为两种。一种以解释性的主观指标为核心,属于分析竞争环境的多因素法。这种方法主要体现为钻石模型的应用,通过解析每个国家都有的四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以及机会与政府两个外生变量,揭示出一国的某一特定领域中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它也是波特在WEF主持微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工作的理论基础。另一类以显示性的客观指标为对象,属于应用进出口数据的市场份额法。波特对进出口数据的使用主要体现为对10国各个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RCA的测定。此外,他对各国某产业出口占全球该产业总出口比重和占全国总出口比重进行了计算,并将前50名产业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也就是说,波特在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实际应用的是针对竞争力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产业环境法和市场份额法。在波特关于竞争力的理论体系中,他认同竞争力的第二层次——生产率和第四层次——利润。在《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内容中,波特定义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他以往的理论模式中,一以贯之的是盈利观点,如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定义竞争优势来源于超额价值——“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实际上,他的价值链模型就是为了解释企业盈利能力的来源。可见,波特关于企业和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理论,其模型和出发点并不一致。更进一步的矛盾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波特的理论和方法之间又出现了不一致。在进行国家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时,他既没有采用符合竞争力定义的生产率指标,也没有选择从国家创造收益能力角度考虑的利润指标,而是和大多数学者一样,使用出口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因此,波特有关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方法,不仅各自内部存在着不一致,而且互相矛盾。
波特的评价方法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数据处置原则。波特在著作中多次表明观点,认为企业的国籍是次要的,跨国投资企业所产生的竞争力属东道国而不是母国,但在同书附录“界定产业集群的方法”中,波特却设置了原则二“检查该项产业的出口是否被其国内的外商所主导控制”,而将外商投资企业的作用扣除。这一矛盾之处,不仅给波特国家竞争力的实证部分带来严重缺陷,而且使整本著作的理论价值大打折扣。本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较之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最具创新之处,就是提出了在全部要素均可自由流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制度环境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国家制度环境可以把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都吸引来并组合好,在本来处于资源劣势的基础上建立国家优势。也就是说,一国的竞争力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对外贸易上了,更体现在吸引对外直接投资上。确实,只要有别国资本来本国投资或兴办企业,它所带来的税收、就业、技术、管理一样可以使本国走向繁荣。遗憾的是,波特本人似乎没有意识到其提出制度环境的重要性与国际贸易之外的吸引外资息息相关,他并没有从国家制度环境向对外直接投资做合理的推论。他虽然以大量篇幅论述制度环境的重要性,但在进行实证工作时,还是将出口作为在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惟一因素。这进一步增加了其体系中理论和方法的内在矛盾,也大大减低了制度环境作用说的重要意义。
波特进行产业分类时采用的主要是SITC五分位,数据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采用四分位或三分位。有关方法在《国家竞争优势》的附录1“界定产业集群的方法”和文后注释部分可以看到明确的直接说明。
五、结论
1.评价方法与指标选择
本文的分析结论是:多因素法不是合适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法;劳动生产率法和进出口数据法相对合理,但存在需要校正的问题;利润法是最准确的评价方法。
(1)多因素法的放弃。四个层次的竞争力指标有这样的规律,即越靠近底层,对竞争力产生的解释性越强,对竞争力变化的预见性越高,但同时不确定性也越大。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技术设施等投资与环境内容,虽然是产业竞争力产生的源泉,但由于指标众多、无法穷尽,而且作用各不相同、难以确定权重,并不是产业竞争力的合适表征。应用这种评价方法,难免有失偏颇,侧重其中部分角度;而且,它只能说明企业有获得高生产率的巨大潜力,但并不是实力。拥有了有利的竞争环境并不能保证产生强大的竞争力。教育、科技、法律、制度、R&D、专利等投资要顺利转化为生产率,潜力才能变为实力。
(2)生产率法中劳动生产率/平均工资率指标的采用。针对前面的设问:生产率的高低是不是产业竞争力的最合适表征?换句话说,是不是生产率高的产业竞争力就一定高?本文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推理方法是反证:如果产品生产率虽高但价格也高,或者产品生产率虽高但适销不对路,该产品的市场份额就高不起来,竞争力也就无从获取。前一种正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失去竞争力的原因,后者往往由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不贴近消费者需求造成。这两种情况都造成只有高生产率却没有高市场份额,从而无法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劳动生产率虽然不是获取产业利润和竞争力的充分条件,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在评价产业竞争力时必须予以考虑。生产率法的更完善指标是克鲁格曼提出的生产率/工资率,它不仅考虑了产出——生产率,而且考虑了投入——成本,即隐含了市场份额和利润指标。
(3)进出口数据法中全球市场份额指标的采用。同样的设问还有:是不是市场份额高的产业竞争力就一定高?答案也是否定的,反证是,如果该产业应用保护、倾销等短期或政策性行为获取市场份额;或者该产业中的企业管理不善,成本、费用、投资过多,毛利没能转化为净利润。这两者都使得高市场占有率没能拥有相应的利润。但同样,市场份额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因为产业利润是由市场份额支撑的。不过,在应用市场份额指标时需要对广泛使用的进出口数据法做出修正。进出口数据法中最常采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国际市场份额MS指标存在着缺陷,主要是忽略了进口因素和国内市场部分。这个疏忽对于国内市场小、重点面向国外市场的产业来说关系不大,例如,用RCA测度瑞士的钟表业和荷兰的花卉业这类小国外向型产业,结果比较准确;但对于中国和美国等消费大国来说,规模巨大的国内市场会占全球市场相当比例,是不能忽略不计的。RCA指标的另一缺陷是会夸大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竞争力。这点在中国很明显,那些以“三来一补”为主的简单加工制造业,因为出口额大,RCA值显示很有国际竞争力。实际上,减去原产地不在中国的来料进口金额,这些商品在中国的增加值即该产业的真实产值是很小的。解决这两个缺陷的关键是补上进口因素和国内市场的作用,打破国内外界限,用全球市场份额取代国际市场份额。
(4)利润法中产业利润率指标的采用。利润指标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它是产业竞争力的最终结果,不管是改善竞争环境、提高生产率还是增加市场份额,最终的指向都是利润的实现。②它是获取竞争力的根本目的,企业层面符合利润最大化宗旨,国家层面实现财富积累,个人层面提高国民生活水平。③它是新一轮财富循环的起点,也是持续竞争力产生的保证。只有以竞争力最高层次的利润,投资于第一层次的环境,才能进入生产率和市场份额的新一轮循环,获得持续增强的产业竞争力。同时,产业利润率指标涵盖了TOT(贸易条件)等进出口数据法的内容,又避免了一般进出口数据法强调出口、轻视进口造成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发展的危险。
2.产业分类法选择
理想的产业分类法是国家统计局2002年7月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2-2002)。该分类法的特点是更合理、更细化、更接轨,如,把以往的工业门类细分为门类B—采掘业、门类C—制造业和门类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最小分类可直接对应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第三版)的四分位。一个遗憾是至今尚未看到国家统计局依此实施的统计和数据发布。在该分类法统计结果还不能得到的时期内,可行的实际操作是选择原统计口径37个工业行业中的28个制造业部门进行评价。这28个制造业种类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门类C“制造业”的二分位基本对应,不同之处是后者多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种,共30种。这28个制造业种类在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都有比较全面的产业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相关数据提供。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生产率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波特竞争理论论文; 贸易竞争力指数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分类数据论文; 产品竞争力论文; 产品层次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