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实验小学 0308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反思:孩子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孩子们一份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给学生一个“对话”、“情感”、“开放”的课堂,让孩子们感到语文课堂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才能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主体 对话 情感 开放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下面,我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中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孩子需要“对话”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潜能的时空, 新课程倡导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1.师生对话。通过师生对话,可对学生既有的文本进行修正、补充,从而在对话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的手去“拉”一把,从而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2.生生对话。生生对话,要注意给学生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孩子们学会心与心交往,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于是,我常常依据教材特点,为孩子们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提出疑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让他们在“生生对话”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3.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关键是要看学生头脑中的文本是否已经通过对话而激活,在互动、平等的平台上是否产生了新的突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这样问孩子:“如果你是书中的某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与文中人物对话,让孩子们充当其中的角色体验、感受。
二、孩子需要“情感”的课堂
1.激情导入,引发情感。新课改教材文质兼美,图文并茂,任何一首诗、一幅画、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情素。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带入课文中所描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让他们仔细品味,受到熏陶和感染。
2.品读课文,体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须引导学生们细细品味优美文字,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打动你的细节,让你感受到爱的温度的词句”,引导学生精读,通过读来体会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与文中主人公同样的心声——爱如茉莉。
3.尊重学生,倾听情感。有了个性化的思考,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蔺相如面对廉颇的不满采取了避让的措施,我让学生讨论蔺相如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有学生说:这样做不对。对于孩子的回答,我很是意外,但是他的理由很充分,说完后我带头给这位学生鼓掌,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激动和幸福。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想法,认真倾听孩子对课本、对问题作出的不同思考,并对其独立思考的行为给予表扬,来呵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三、孩子需要“开放”的课堂
1.融合教材,加强学科间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咏华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这篇课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文章语言美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学生画的画,贴的贴,各展其能,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教师展示一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民主评议:“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学生有的表扬,有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效果很好。
2.走进生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在教学《放风筝》时,我大胆创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先让两个学生演一演,然后让全体学生亲手来放一放风筝,体会亲自放风筝的乐趣。天空中五彩缤纷的风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异常兴奋,此时我及时引导学生练习说话。这一举措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主动学习,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锻炼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一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王荣生 《语文课标》的“对话理论”。
[4]《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郭锡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孩子们论文; 情感论文; 师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