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日常运维重点与管理改进论文_王金权

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日常运维重点与管理改进论文_王金权

摘要:在目前的发展中,仍有一些下属管理部门缺乏配电变压器日常运行的管理机制,定期维护和保障工作不到位。鉴于这种情况,配电变压器消耗了大量电能。本文基于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日常运维重点与管理改进展开论述。

关键词: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日常运维重点;管理改进

引言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涉及一次设备、信息通信、自动化等多个专业,配电自动化技术是为满足供电可靠性需求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是伴随着配电网不断成熟而不断发展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及时总结分析、反复提高认识、不断解决问题的长期过程。在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强规划、设计、建设、运维、评估等各环节工作衔接;以自动化建设不断推动促进配电网发展,以自动化系统应用和运维不断推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实现通过配电自动化建设及应用达到“完善一张电网、形成一个闭环、总结一批成果、带出一支队伍”的目的,最终实现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1配电运行维护实施的原则

对于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因为,一体化施工的施工期限较长,工作成效需要逐步的显现,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在工作中处理好日常事务,在确保用电安全的基础上,不断对其发展。其次需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并加强引导。因此,配电一体化工作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电力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对于相关人员的心理状态也要及时的掌握,避免员工出现不良的情绪。最后,还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采取科学的方式对配电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

配电变压器过载操作:变压器过载操作意味着负荷电流超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一般来说,变压器在小负荷运行时无法正常工作,而在持续超载运行期间,变压器会导致缠绕绝缘部分闪烁,从而产生高温以形成匝间短路。同时,变压器油在油箱板、绕组和核心中产生油,以确保变压器油不能正常冷却。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严重影响变压器寿命,还导致高压破坏和变压器燃烧等事故。一个是声音大的结论。正常声音是不小的电磁声音,变压器声音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力系统负载增加时变压器的声音也会变大。油温、油位变化不大,三相电流变化不大,慢慢增加。应该考虑三相电压变化不大,小幅度下降时声音大是否是负荷增加引起的。系统的电压越高,系统的电压越大,声音就越大。这时电流没有太大变化,略有减少,电压上升是引人注目的。但是,电压高的话,应该特别引起警惕,然后及时向电力系统单位询问原因。第二是声音异常。配电变压器发生以下异常声音时,停止变压器并全面仔细地检查变压器,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声音既复杂又大,但这时仪器的显示次数可能没有问题,绝缘导向也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要考虑铁心和螺丝的问题。噪音考虑到变压器的电线或装置表面放电,有细微的冰音。处理时,首先要清除表面的污垢,然后涂上涂层,检查变压器是否安全接地。声音有不断引导的节奏感,但戒指标记也正常,温度也正常的变压器的核心在颤动的条件下与其他部位发生冲突,必须立即解决。

3如何有序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1开展配电自动化应用

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指导思想,在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同步组织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工作。与主网调度自动化(EMS)强调电网节点全覆盖、设备全监控不同,配电自动化建设必须适应配网设备点多面广、辐射状运行、配套设施建设难度大等特点,充分考虑网架特点、供电可靠性要求,对配电终端的配置模式(三遥、两遥、一遥)和部署位置进行科学计算和充分论证。在前期工程建设中,以馈线自动化功能(FA)功能为核心对建设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充分考虑实现故障隔离与负荷转供,提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制定“三盲”问题的针对性管理目标

要真正解决“三盲”问题,必须制定制度性的管理目标,坚持合理化原则,完成具体方案,加强分配体系的监视力。施工工程师应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相结合,合理优化施工成本。在追求先进应用的过程中,要坚持当地实情原则,根据电网建设区的供电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合理增设配电自动化装置的先进应用。除此之外,工程技术人员还必须将较大时期的预测工作量与主工作站的建设规模进行比较,以确保主工作站的建设规模与自动化设备的工作要求相适应,并有效地利用国家资源。制定管理目标时,“3远程速度”应该通过追求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努力提高配电自动化设备的“3远程速度”。配电自动化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解决“三盲”问题,使配电自动化系统操作和维护管理员能够更好地了解系统操作特性,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管理水平。

3.3科学优化管理分工工作

如今许多工作领域都面临着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在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管理工作中也不例外。如设备异常检查工作,通讯运行维护部门和配电运行维护部门都只负责自身管理范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甚至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指责、推诿责任,造成很多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管理人员需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的管理分工工作,在做到权明责晰的同时加强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在此基础上,各个单位应互相合作有效解决设备异常等问题,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配电自动化运行的设备检修方案,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4构建长效机制

配电自动化的基础数据管理具有长期性的特征。为此,我们应围绕终端设备数据存在的问题,加强专项整顿,做好必要的巡视和备件管理工作,有效协调各个部门,提升实时数据的准确性。针对终端设备点多、面广、异动频繁等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与操作标准,同时制定出相应的信息模型,保证信息流动的准确性与通畅性。

4配电运行维护实行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实行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对供电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整合,挑选专业的人才进行相关管理,负责配电网络的日常维修和管理工作,这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还能节约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一体化管理属于多元化工作结构和模式,可以促进不同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渗透,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配电一体化专业管理模式是吸取相关领域管理工作模式后创建的,是不断创新的管理工作模式,从而使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提高其工作效率。

结束语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就是进行专业的配电运行维护,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模式,这极大的促进了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配电系统管理的内容较为复杂,目前我国配电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曹成,王丽华.变压器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技术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94.

[2]栾永刚.变压器运维与故障排除[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27-28.

[3]冯怀平.配电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检测[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1):226.

[4]张国峰,毛百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隔离开关的运维管理[J].农村电工,2016,24(10):35-36.

[5]林文连.配电变压器的运维管理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4):158.

论文作者:王金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供电所配电变压器日常运维重点与管理改进论文_王金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