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情道术三位一体的和融语文课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术论文,语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和融”语文课堂之源起界定 “和融”教学思想的萌发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和”字,最早可以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和,相应也,又和调也。”“阴阳和德”的价值观可以溯源到号称群经之首的《易经》。“和”思想一直是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其内在含义就是通过协调“不同”,达到和谐统一,实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状态。 “和融语文课堂”之“和”字是核心目标,指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融语文课堂”之“融”字为方法路径,既含融通、融合、融汇之意,又指圆融的智慧和境界。 小学和融语文课堂的构建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以教文立人为其教育理想,融汇不同的教育理念,融通语文学习的方法及技巧,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创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以期让学生在教学相悦、和谐圆融的教学境界中实现主体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建构,在识写读背作说习的训练中触摸、感悟、研习语文的智慧之美,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二、“和融”语文课堂之观念理路 和融语文课堂的主旨体现为“和而不同”的发展理路。抗战期间,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各自复校以后,冯友兰先生撰写的碑文有这样一句话:“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历年受到这种教育文化的影响,笔者拈出了“和而不同”的发展理路。“和而不同”是指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作用于人或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存续过程。[1] 1.持经达变,融汇教学理念 在和融语文课堂上,老师将用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圆通地应对事物,即“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和融语文课堂在教学理念上也体现出一种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能够博采众长,融汇各种异质的思想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它又拥有一种刚健守正的固本精神,能够坚守自己,不迷失自我。坚守的应是教育的价值和本真,是语文教学的宗旨与核心,是语文学科担负的责任及使命;变通的是师生学习的方式,是教学内容的更替,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育体制的完善。 2.教学相悦,融畅生长课堂 和融语文课堂表现出的是一种教学相悦、和谐融洽的氛围,倡导师生要有自己的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尚和但不盲从;追求一种圆融的教学境界,修炼一种圆融的教育智慧。 首先是从学生生命高度来认识课堂。和融语文课堂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它从儿童学习心理过程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通过语言的熏陶释放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其次是推崇师生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自由民主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体验,在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中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再次是关注师生的成长与发展。一是坚持从学生立场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出发,不断丰腴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修养;二是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权限,唤醒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激情。 三、“和融”语文课堂之教学策略 道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相提并论,“道”乃规律、必然、真理,“术”为技巧、方法、策略。语文教学是讲究道与术的,但也需要重视情字。情为道、术之根本,道、术为情之枝叶,三者皆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三位一体,这正是和融语文课堂追寻的境界。 (一)同生共长,在启蒙中唤醒语文之情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指出:“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把情感、意志与价值观作为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认知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1.共鸣,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壁垒 语文课堂若要诗意葱茏,就要将语文教学的“根”深深地锁在“情感”这块热土之中,情感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感人的文章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虽说内容不同、基调各异,却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为此,教师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或者是抓住能够“浓缩”作者情感的文本焦点,以己之情熏染调动学生之情,并在教学中努力重构、还原文本的味道,使师生情与文本情相吻合,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壁垒,引领学生品味赏析文本“味飘飘而轻举,情烨烨而更新”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以期形成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审美态度及审美评价。 2.共振,打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沟壑 刘勰在《文心雕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的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作者的情感,乃至整个心灵。经典名作,尤为如此。若要让学生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有时需要进一步打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沟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情感,他的思想特色及写作风格、写作的时代背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清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助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共振,才能穿越时空,真正实现心心相印的生命融合。 3.共情,打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隧道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作为老师,要懂得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励和唤醒。为此,老师要运用自身的人文思想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善于以情传情、以情激情,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去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打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隧道,不仅仅指课堂上师生之间自然和谐地交流互动,还指师生之间日常的交流是零距离、零障碍的,让情感贯穿课堂内外。唯有做到这些,学生心中的情感大厦才会岿然屹立,学生也才会燃起对母语的无限热爱和对语文的真诚期盼。 (二)寻本溯源,在探究中领悟语文之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和融语文课堂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追寻一种理想教育的状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适时适机加深问题的深度,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2] 1.循本求源,得字理之趣 和融语文的识字课堂,教师要从“汉字文化”的高度出发,充分挖掘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从汉字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和形体特点入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等因素,运用直观、联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识记字形,使汉字的学习富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这种字理识字的方法,既注重运用传统的字源探求和形义析解法,也注重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用性出发。“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借助汉字这个载体,可以将汉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态,甚至是思维模式慢慢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就是与古人对话、与思想对话的过程。 当老师把识字教学的根基置于文化的土壤之中,学生就能从较高层次上认识汉字形体,就能了解汉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情趣,就能更加深刻地把握汉字的规律和特点,汉字就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文化,而变得鲜活、灵动和厚重。 2.推敲咀嚼,悟炼字之神 《文心雕龙》炼字篇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于万千汉字中选出那“一个”并不容易,作者锤炼语言的过程,即是锤炼思想的过程。故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语文教学要练就学生细读词语和文本的“童子功”,这也是学生进入语文殿堂的必经台阶。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有时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在和融语文课堂上,对于文本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推敲和咀嚼,在文本中走它个来回,聆听词语拔节的轻微声响,“悟”出字词背后的“神”,即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和理趣。当学生循词入文,悟得其用字用词之妙,与文本、作者产生了共鸣,就能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思维的深刻度、精致度和创造度自然就会在思度揣摩中得到一种审美的训练。 教师对字词细读的处理最忌走向极端:一是不求甚解,浮浅疏狂;二是矫枉过正,纠缠不清。为此,教师要深入文本,悉心玩味,只有确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文本细读才会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此番运作犹如走马观景,平淡无奇之处不妨快马扬鞭;若是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则须“解鞍少驻”,流连徜徉。只有取舍有法、深浅有度,师生才可在课堂上进退裕如,共入佳境。 3.立足文法,究表达之髓 语文的核心教学价值从哪儿来?除了关注语言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之外,课文的表达技巧,比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顺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以及材料安排、框架结构等等,同样是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 和融语文的课堂,老师要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篇章意识,特别是对于中高年级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体会词句的妥帖精妙上,还要侧重于篇章的文法结构,聚焦文本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语言表达技巧既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也包括借景抒情、移步换景、以小见大、借物喻人、侧面描写、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赏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学生积蓄能量,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发展个性等。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老师首先要把握的是课文的文体风格和独特的表现形式,用童话的方式教童话,用诗歌的方式教诗歌,让学生浸泡在原汁原味的学习中。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生命和心灵,领会课文的内涵,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切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写作意图等,在真正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进一步感悟到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等表达艺术的妙处,才会在品味和赏析上悟得表达的精髓,内化语言材料,最终能够把握汉语言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和审美意蕴。 4.体情悟道,立人格之美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内蕴深厚,或有清新优美的意境,或具强大的人格力量,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以及对世界的思索方式,对其精神层面有着导引和熏染作用。 和融语文课堂主张“以文立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智慧、情感、思想的文本学习中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营造和构建。而这则需要老师有效地解读文本,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把文章中或作者身上那种积极向上、有伟大人格魅力的价值取向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品味、赏悟文本的过程中入境入心入道,让语言文字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食粮,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对人生、对社会的终极关怀。 语文的立美和育心功能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贯穿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也是教学过程的灵魂所在。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特的价值,除却知识的层面,还有德育价值、美育价值、文化价值,其教学价值的确定,既与文章内容相关,也与教学目的相关,老师须潜心会文,因文而异。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既是把知识转换成能力和智慧的过程,又是与先贤、教师之间的一次次精神的融会,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3] (三)言为心声,在体验中习练表达之术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其核心和根基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体验。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习得表达之术,学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呢? 1.基于情境,口语须触通听说二键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在和融语文课堂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循序渐进,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运用中走向应用,在应用中打开交际沟通的大门,更好地表情达意。听是说的前提,只有了解了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才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交流,因口语交际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所以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但思路要清晰,还要学会应对,要根据互动中新的生成变化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与方式。 若要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而且说得好,老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个良好的与语言发展相关的区域活动环境或者是主题活动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自然地进入到语言训练的状态。创设交际情境的方法可以是课件展示,可以是场景设计,也可以是实地感受,还可以再现课文内容,力求真实、具体、富有情趣,让学生乐于表达。最初的表达,可能会比较粗糙,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上的错误,注意语言的规范、表意的清楚以及叙述的完整;慢慢地,学生的表达不再是漏洞百出,不再是捉襟见肘,老师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表达更加流畅,甚至是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学生在情境中、在生活中如此行走,渐次形成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4] 2.基于文本,表达须打通读写二脉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部重头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若要让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够展现自我本色,语文教学就应以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为本,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地表达。 在和融语文课堂上,教会学生表达,需要老师以顺应、培植、唤醒、磨砺学生的表达欲望为着力点,在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中自悟,读写互动,使阅读与写作在同一点上聚焦,让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解读写作密码,体验写作奥妙。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阅读课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成为作文方法的指导课,成为学生言语表达的训练课。老师要紧紧围绕“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这一核心目标,挖掘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沟通读写的设计上要把握一个“度”字,敏锐地捕捉有迁移价值的练习点,打通读和写之间的壁垒,把握高度,深入浅出;纵延深度,循序渐进;横拓广度,触类旁通;巧选角度,横峰侧岭。既要尊重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既教言语内容,又教言语形式;既要创造性地开发文本,又用善于在海量的教学资源中大胆取舍,领异标新,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模仿、灵活运用课文的言语形式,以期在有效的运用、定格和固化中习得相应的语言范式,直至化为学生胸中灵动的言语积蓄,进而创造出具有个性色彩的表达形式。 3.基于生活,习作须贯通情思二物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刘锡庆先生说:“作文实际上就是以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我要写’的过程,迫使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人是有感情的,也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写作恰恰是表达人思想和情感的最好方式;写作不仅是自我表达的需要,还是与人交流的工具,是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一种方式。 和融语文课堂倡导习作要基于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受与认识,要能贯通情思二物,表达真情实感。在这里,“真情实感”也是一种写作态度。其主旨就是让学生浸润在生活之中,用双眼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身心去感受,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作文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 作文教学需要讲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但更需要我手写我心,抒写真性情。若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习作素材,就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积累。学生通过看、听、闻、嗅,了解生活的周边环境,感受大自然的景象,洞察社会的百味状态,在此过程中获得印象,产生感悟,得到启发,从而获得心灵上的触动、震撼与洗礼。为让孩子的习作变“模式表达”为“个性表达”,传达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教师还要把学生从公式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出固有的审美围城,抛弃“八股文”的作文模式;同时,还需尊重学生不同的体验经历,引领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认识世界、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文章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构建情感艺术三位一体整合语文课堂_教学过程论文
构建情感艺术三位一体整合语文课堂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