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康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康

陕西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整体生产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水利工程作为保证社会生产力与稳定性的前提,保证其建设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导流技术、围堰技术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所必须的构成部分,其应用效果对于工程整体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着重对水利工程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技术;围堰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发展到今天,不仅为当地农业提供灌溉用水、为人民生活调节水量,更是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供应电力的主要设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期,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工程多建设在险要程度较低的水域,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要求提高,水利工程施工难度逐步扩大,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成为水利工程施工的必备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水利工程领域。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使用,为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作出了卓越贡献,说明了两项技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1水利工程施工中引用围堰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

1.1 进行围堰构筑时应注意稳定性

水利工程在实施围堰施工之前,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是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考量,进而保证能够找寻到合适的围堰施工方式,同时也保证了围堰施工过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地基的牢固性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确的对土质、水流等与之相符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使用,尽管当前阶段建筑工程行业对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在使用的实践中,依然需要有效的对实际状况进行考量,以保障后期工程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1.2合理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保障,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一些新型的施工技术来加以保障,更实现整个水利工程的工作性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围堰施工技术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需要针对围堰施工技术当中的各种建设方法以及施工技术来进行应用,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围堰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充分做好相应的工程推广工作。除此之外,工程建设单位需要针对已有的围堰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革新和改造,针对围堰施工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重点技术以及所使用的重点设备来加以确认,以此来保证后续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围堰技术优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进行围堰设计时应注意正确性、简单性

在进行围堰设计的时候围堰结构是关键环节,而围堰的结构实际上是为水利工程后期能够有效完成相关的建设,而实施的临时性工程,因此当水利工程完成施工任务之后,围堰结构是需要被拆除的,即使有些围堰结构不被拆除,其也需要与水利工程之间进行良好的结合,所以在进行围堰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围堰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性考量,加强方案设计的严谨性,以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更加具有科学性。

2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是在河床、滩地的位置来进行渠道挖设,并在基坑的上下游位置来对围堰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水流能够在渠道的有效作用下得以下泄。目前,这一技术应用,主要是集中在岸坡平缓的平原河道、宽广滩地中,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附近存在老河道,也可以在老河道中实施明渠导流。一方面,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中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员自身的施工压力与实际工作量。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河床覆盖层较深、坝址河床偏窄的区域应不采用这一技术,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性,需要选择其他导流方式。

2.2全段围堰导流方式

全段围堰导流与分段围堰导流相对,是指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时,对工程进行整体导流,对河流水域进行一次性导流,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保持不动,直至工程施工完成。全段围堰导流方式需要导流的水量较大,覆盖面积较大,建设难度较高,整体来讲更适合使用在枯水期、小河道中,适合工程量较小的水利工程采用,一步到位无需后续拆建。全段围堰导流工程中还可以根据导流的具体形式划分为隧道导流、明渠导流等数种,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2.3分段围堰法导流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分段围堰法主要是充分利用围堰的特征,将水利河床上的各种建筑物进行统一分割,开展分段施工工作。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河床的一侧围住,在河水流经河床时进行节流,从而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一般情况下,这种技术方法,更加适用于和水流量较大、河床宽度较大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的情况下。比如丹江口水电站,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技术来完成各个环节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3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具体应用

3.1过水围堰的应用方式

过水围堰是众多围堰中的一种,水流自围堰上方流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水流对于围堰主体的冲击,只需要加固围堰表层,避免围堰表层出现严重的滑动即可。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过水围堰通常采用混凝土板护面或加筋的方式制作,能够有效保证过水围堰的质量和防水性能,保护围堰内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

3.2黏土填充技术

在实际的工程开展过程当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针对黏土填充技术进行有效的运用,需要在围堰结构当中对工程施工数据进行实时性监测和处理,对监测工作当中所形成的各项数据信息来进行有效的保障,同时还需要在围堰基础环节进行回填土的填充。在此过程当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充分注意回填材料选择的针对性,只有在基础材料的有效运用条件下,才可以实现整个围堰基础的完全填充。在选择出对应的黏土材料之后,需要通过分层填筑的方法来加以开展,针对土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对回填土的回填速率来加以掌握,充分保证回填土施工质量符合工程整体的稳定性要求。在完成回填土的填充作业之后,需要通过压实机械设备来进行充分压实。

3.3木板桩围堰技术

木板桩围堰技术适用于水深1.5~7m、流速<2.0m/s、河床渗水性较小、能打下木板桩的工程,板桩之间通过榫槽连接,可以防渗漏。当水深<4m时,可采用单层木板桩,如渗水严重时,可在外侧堆土,堆土后外侧表面再用抛石以防冲刷。当水深在4~7m时,可用中间填土的双层木板桩围堰,它不受流水速度的影响,同时具有压缩流水断面小、体积小等优点。两层木板桩间的宽度根据经验按水深的0.5~1倍取用,但一般不得<2m。如围堰高度较大时,为了防止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可在中间增设拉紧螺栓,以增加两层板桩之间整体性。填筑土料选择黏性土,分层夯实以防漏水。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施工技术,能够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贡献极大力量,需要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应用。水利工程施工量大、对分流要求比较灵活的工程,适合使用分段围堰导流;水利工程施工量小、水域情况比较简单、水量小的工程,适合使用全段围堰导流;水流冲刷力度较大的工程,适合使用过水围堰分散压力;水流冲刷力度较小的工程,适合使用不过水围堰,但需要注意汛期的加固。技术是服务于工程的,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徐勇鑫.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丝路视野,2018(36):283-283.

[2]窦维军.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6):159-161..

论文作者:王少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少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