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农业资金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过程中论文,资金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要保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要促进农业资金的形成。而要促进农业资金的形成,必须解决好三个环节问题:第一,应改变工业粗放增长的格局,实现其稳定高效的发展,并把乡镇企业纳入整个工业化体系中,推进乡镇企业制度改革。第二,政府应重视农业生产支持系统、市场稳定系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民自身组织体系的建设,以增加农业的“内源筹资”。第三,要建立并完善农业资金形成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 中国经济现代化 农业资金 形成机制
在逼近小康、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三重转变,即: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国民经济的这种转变中,农业一方面由于其先天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另一方面更由于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低,缺乏足够的利益吸引资金和其它经济资源的流入。而对于仍处在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农业来说,筹措必要的巨额资金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金,是实现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努力创造发展农业、健全农业资金形成机制的经济条件。
一、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中的农业资金形成
(一)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农业资金
经济发展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工业发展对农业资金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工业发展状况甚至对农业资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工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剩余大量的流入,因此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农业资金的短缺和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能否改变农业剩余外流的现象,增加农业资金,仍然取决于工业的发展。(1)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停止工业抽出农业剩余,造就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农业资金形成机制顺畅运转的基础。(2)工业部门的收入需求弹性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这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而且为反哺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3)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产量的提高和成本下降,对于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和利润有着重要意义。(4)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利润增加,可不断提高工人工资,从而使工业部门能够吸收、消化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而引起的不利因素。这对于价格相对低廉、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不仅可增加农民的储蓄,而且可极大地刺激对农业的投资。如从189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出现了自19世纪以来空前的繁荣,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农产品价格相对高于农民必须购买的工业品价格。若以1899年农产品与工业品的比价为100,1905年这一比价提高到133,1910年为189。1899年至1909年间,10种主要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了72%,而农民必须购买的工业品价格只提高了12%。[①]这种有利于农业的比价产生的原因在于工业的发展。1879至1919年间,工业投资增长了近9倍,1859—1899年美国工业的人均产值提高了77.3%,1899—1909年增长幅度提高到30%[②]。
从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高度偏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且工业部门又采取粗放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物耗、高成本来推进工业产值的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粗放增长的格局未能得以从根本上改变。198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为5154.26亿元,而1994年已达76909.46亿元,为1980年的14.92倍,但同期效益指标却持续下降,1980年我国工业部门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24.3元,资金利税率为24.8%,产值利税降为24.1%,而1994年这三个指标分别降为14.76元、10.21%和9.61%。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4年的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分别是1980年的6.2倍,而企业亏损总额却从34.3亿增加到482.59亿元。[③]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效益的工业发展,在占用和耗费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挤占了农业发展所需要经济资源的同时,没能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和优质廉价的农用生产资料的帮助,更没有能力消化因农产品价格上升而产生的成本上升因素。我国80年代中期后,工业产品、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攀升,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不断下降,这不仅削弱了农业“内源储蓄”及投资能力,而且抑制了对农业投资的积极性。
因此,增加农业投资,促进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纠正国民经济偏斜工业的发展,重视工业实现稳定、高效的发展。(1)保证工业部门的稳定发展,控制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使工农业之间保持合理的增长比例。(2)抓紧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工业发展从依赖投入、依赖大量吸收农业剩余所形成的资金转变为依赖本身的技术进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来促进其发展。(3)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形成并逐步完善工业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工业企业的市场约束、预算约束机制,努力降低其成本,包括高物耗的生产成本、刚性工资和福利的用工成本以及无节制的其他费用成本。
(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与农业资金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表现为乡镇(村)工业的发展。由于我国乡镇企业是直接从农业母体中裂变出来的,因此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资金形成的影响是双向而复杂的。
首先,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资金。这表现在:(1)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使过去完全依附于狭小土地的农民摆脱了土地对其经济活动的制约,到1994年,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已达1.278亿,约占农村总劳力的27%。大量农民进入非农产业,为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增加农业投资提供了可能性。(2)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作为农业投资最重要主体的农户,可将其取得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农业资金,另一部分存入农村金融机构,并以农业贷款的方式流入农业。(3)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1978至1988年,乡镇企业用于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资金达162.8亿元,相当于乡镇企业同期利润的6%左右;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数字在不断增加,1990至1994年,乡镇企业支农资金达549.3亿元。[④](4)乡镇企业还通过支援农村(集镇)建设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992年,乡镇企业税后利润用于农村各项建设开支达190亿元,占企业税后利润的39.8%。[⑤]
然而,必须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业资金形成也有着制约作用。(1)乡镇企业发展形成了与农业发展争资金的状况。由于金融制度的原因,我国乡镇企业与农业使用相同的金融系统及其(信贷)资金来源,由于乡镇企业贷款的大幅度增加,使农业获得的贷款相对减少,1991—1994年,农行及信用社对农业贷款分别增长了23.57%、23.58%、17.4%和18.39%,而同期对乡镇企业贷款分别增长了21.15%、33.22%、29.40%和31.77%。[⑥]同时,由于乡镇企业可给人们带来较多的收入,从而造成农村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产业。(2)乡镇企业发展造成了农业部门“人力资本”的流失。农村中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劳力因收入差别等原因,都愿意并力求弃农从工经商,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仍需通过劳动密集投入、精耕细作来取得。农业劳动力的这种转移,更加抑制了农业资金的形成。
可见,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资金形成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
为促进乡镇企业协调、健康的发展,使其有利于农业资金形成,(1)应稳步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并特别注意将农业生产与农村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产品粗加工和深加工中的作用,这不仅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与城市工业间形成合理的分工。(2)将乡镇企业发展纳入整个工业化体系中,通过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组织体系与组织结构,使乡镇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上与城市工业形成科学合理的联系。(3)必须促进乡镇企业制度改革,建立规范、明晰的产权制度和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乡镇企业收入分配。乡镇企业虽然为支农、建农以及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但同时也加重了自身负担。随着乡镇企业发展及国家各种公平竞争的法律、政策的实施,一方面许多乡镇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与城市工业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失去了往日的许多优惠政策,其发展显然要更多地依靠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而收入和利润的大量流失显然是不利于、乃至于会损害其正常发展的。因此,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明确土地、资本、技术等方面的财产权和收益权,将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收入以规范的形式返还农业,既可以保证乡镇企业尽其所能地支持农业,又能防止和避免不规范的收入分配,杜绝随意性较大的提留、上交、摊派对乡镇企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必须强调的是,农业资金的稳步增加,归根到底取决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只有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才有可能增加农业部门的储蓄,并有效地防止农业资金外流,实现农业部门的自我良性发展。
二、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与农业资金形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水平落后、比较利益低的农业是缺乏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资金形成与农业发展,不仅有着各国所遇到的共同困难,而且还面临着我国所特有的困难和矛盾。(1)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我国农产品的需求量,将随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但同时耕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到2000年人均耕地约为0.07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要使人均农产品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每亩耕地的产量应等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⑦]为此,我国农业必须维持高水平的资金投入。(2)保障农产品供给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矛盾。我国历来将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政策目标,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业生产主体,农户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收入的稳定及其不断增长。因此,保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决定因素是农业及农民的收益。而在农户经营规模既定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提高产出率和利润率才能提高农民收益。为此,需要增加农业科技投资,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这显然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3)分散的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社会化市场机制的矛盾。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使其难以与其他经济主体间建立平等、公正的经济关系。在购买环节,农用生产资料质量难以保证,供给的短缺及不断抬升的价格,使农民付出极高的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农机、排灌、科技服务等,单个农户无力自我满足;在销售环节,受政府订购价及其它政策限制;在投资过程中,任何稍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都会形成投资效益外溢。(4)促进农业发展政策与机制的不协调。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农户的经济行为一方面仍服从政府、依赖政策,另一方面却盲目地追求市场。现实表明,政府对农业及其资金问题十分重视,但农民的利益和农业发展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其关键在于没能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以及落实政府农业政策的作用机制。理论的分析和实践表明,中国的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农业先天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单个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农业生产缺乏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传统工业化战略对农业的损害,等等。因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为了推动农业资金的形成和农业发展,政府应重视以下四个体系的建设。
第一、农业生产的支持系统。政府推动农业生产支持系统的建设,并不是用行政手段去替代市场机制,而是为了帮助农业获得与其它部门平等竞争所需要的经济资源的条件,其基本内容包括:(1)农业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兴建,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的兴建,大规模的农田改造等。(2)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体系。这需要大力扶持和加快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提高其产量质量,降低其价格。(3)农业资金的供给体系。这主要通过财政农业支出的稳定和增长,健全农业金融体系来实现。(4)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5)加强农村的教育工作。
第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系统。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扩大市场对农业生产的调节作用,可促进农业的发展。但为了防止市场波动对农业的损害,政府应大力搞好农产品市场稳定系统的建设。其基本内容有:(1)保护价格制度,要尽可能扩大农产品最低收购价的保护范围,并根据财力和市场状况,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以增加生产者利益。(2)建立主要农产品吞吐调节体系,如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以及配套的粮食市场风险基金。(3)逐步健全并完善主要农产品的期货交易制度,充分发挥其发现价格和稳定收入的作用。(4)建立稳固的销售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
第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这一体系的建设,对于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因农户分散经营而形成的规模不经济、专业化水平低等困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内容有:(1)建立多形式、多层次,涉及内容广泛的农业生产服务机构。(2)坚持以合作方式为主,以民营国助为基调,兴办各种服务行业。(3)要特别重视科技推广、农机、农技、植保、水利等方面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切实搞好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服务机构的建设。
第四、农民自身的组织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农民可公平进行市场竞争,形成维护其利益的抗衡力量和制衡机制,需要建立农民自身的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组织的建设可通过这几个途径来进行:(1)出于生产经营需要而建立的各种联合、合作生产经营组织。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有效选择,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采用先进技术。(2)农民为适应市场机制运行,以自我服务为宗旨而成立的各种专业农协组织。这类组织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和产品的集中销售、降低流通成本、促进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3)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造,形成一个包含众多行业、社区性的股份合作经济。无论哪种形式的组织,都应该真正做到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并在促进生产发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三、建立并完善促进农业资金形成的经济机制
从宏观上来看,任何时期的农业资金形成,都是一定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并受到以下三个要素的制约:(1)经济发展战略。这主要从两方面影响农业资金形成,一是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二是农业的地位及发展方式。(2)经济体制。这是指在框定各经济主体责权益的基础上,通过何种方式来规范、引导农业资金形成、并保证农业资金供给。(3)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和行为机制,即各微观经济主体在责权益既定条件下的储蓄和投资行为。上述三个要素及其特征,行为及其方式,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一定的经济机制。因此,要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关键是建立并完善农业资金形成机制,并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和资金形成的可靠性。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农业资金形成机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从根本上改变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摆正工农业发展的关系。我国农业资金形成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工业部门的超高速发展,社会经济资源过份向工业部门倾斜,忽视了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要保证农业资金形成的稳定、可靠,着先就要纠正国民经济的过度偏斜发展,调节和控制工农业之间发展速度之比。要通过经济的方法、市场的方法促使工业在改进和完善生产要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发展,减少经济资源的损失和浪费,以增加农业部门资源的有效供给。
第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乃至于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转有序的农业资金形成机制。这需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明确各主体的资金来源、投资责任和范围。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保障农业和农户收益,推动农业生产主体将储蓄转化为农业投资,确保农业资金的有效供给和使用。
第三、明确投资主体职能,理顺投资关系。根据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职责、行为特点以及经济能力。农户应主要承担农业活动中的生产经营性资金,并视能力进行一定的扩大再生产投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承担社区性的或部分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性投资;各级政府视其职责范围,主要承担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业发展战略性基础设施,大规模开发,以及对粮棉油、养殖业等基础性农副产品的生产、收购资金的供给与调控。
第四、建立责任约束机制,保障政府对农业资金的支持。(1)形成稳定而可靠的农业资金来源。政府的农业资金主要应来自于财政预算,同时形成稳定的国家农业发展基金。还可以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建立一些专项基金,基金的来源除预算划转一部分外,可通过税收附加和发行农业发展公债的方式来解决。地方财政的农业资金除来自于地方预算,还包括中央对地方财政返还支付中的定向部分。地方政府也可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农业发展基金。(2)划分并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和农业投资上的事权与财权。(3)逐步提高并相对稳定政府支农支出的数额及其相应的比例关系,如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农业基建投资占社会基建总投资的比例。(4)建立有效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改变资金投放和管理方式,对于社会效益大而直接经济效益不高的项目,可继续采取国家无偿拨款的方式;对于盈利性项目,可根据其盈利率大小或收入的多少,采取“有放有收、周转使用”的方式,并分别采取“还本不付息”、“还本付低息(费)”和正常的“还本付息”方式。
第五、构造激励保护机制,引导农户投资。(1)建立并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农户对土地经营的稳定性以及对土地投资的收益权。运用制度和契约等形式规范农户保护和培植地力的责任,从而激励和督促农户增加农业投资。(2)改善农户投资环境,对主要农产品建立保护价格机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通过保障农户务农收益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促进农民增加农业投资。(3)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益;通过协调农业市场购销活动,减少中间环节盘剥,增加农民收益。(4)加强并引导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户进行农业决策和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合理性,引导农户进行有效的投资。
第六、健全农村集体组织的财产及管理制度,促使其加强农业投资。(1)健全财产制度和管理制度,明确其财产收益,保证农村集体组织稳定的农业资金来源。(2)明确集体组织在社区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开发建设中的职责。(3)积极组织和安排劳动积累,选好建设项目。
第七,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进一步发挥和完善农业信贷功能。(1)健全农业金融体系,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为主体,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保险公司作用的金融体系,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且联系紧密的融资格局。(2)规范各金融机构在农业融资中的职能、责任和作用。(3)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农业融资活动,中央银行对于农业融资任务重、比例高的机构,可采取一些特别政策支持其对农业融资。对商业银行发放农业贷款,可采取财政贴息、减免部分上缴利税等措施予以鼓励。也可以通过规定银行贷款中农业贷款比例的方式加以约束。(4)强化并完善农业信贷功能。农业贷款要特别重视粮棉油等种植业以及农业中长期开发贷款的需求,完善农业贷款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5)改进和完善农业贷款方法,形成适合中国农业特点和农户经济特征的多种具体贷款形式,使农业信贷更便利、更有效地为农业服务。
注释:
①②陈万里:《市场经济30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153页。
③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④⑥见《1994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8、100、101页。
⑤《中国统计摘要》(199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第67页。
⑦王培志、顾焕章:《政府、农户、市场》,《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2期。
标签: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农民论文; 种植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