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 襄阳 441021)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创新教育改革力度,这不但是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高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 改革 创新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改革,不仅仅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与高校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改进与发展,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而其中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因此,可以说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实践,课堂讲解枯燥无味。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虽然具有严谨、完整、系统性较强等特点,但是却过于注重课程理论的讲解,极易形成照本宣科、填鸭灌注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对所讲教学内容缺乏兴趣,理论知识理解困难,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了。
2、课堂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不灵活。
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都秉持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处于主宰地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学生只是课堂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有所发挥,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甚至缺乏创新意识。
二、课堂教学改革应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倡互动教学。
教师虽然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课堂教学中却不是主体,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以往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抑制了学生自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设计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较好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注重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模式过于单一,评价标准缺乏灵活性。课堂教学中不能再仅仅以对错作为评判标准,要多给学生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并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大脑保持高度活跃,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多鼓励学生放弃固有的思维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最为重要的是学生思考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令学生进一步认清问题的本质,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
3、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联系实践。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吸收教学领域的新鲜养分,尽快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自身知识的升级换代,将新的发展、变化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知识、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把握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大学教师也要多参与实践,熟悉新的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讲解的同时,也要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学习理论知识的作用,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4、注重教学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自主选择适合课程标准的教材内容,依据学生学情,把所选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首先注重情境设计,要体现科学性、超前性、参与性。要感动学生,要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宽松、愉悦的氛周中获得成就感。其次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要灵活,体现探究性,同时也可依据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创新教育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环节,其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对不断发展与推进创新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课堂教学改革,完善高校创新教育体制,为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学研究,2004(1):90-91
[2]李辉生.高等学校的管理创新与创新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2007(5):83
作者简介:吴忠会,女,汉族,本科学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论文作者:吴忠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课堂教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课堂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