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我表现力推动数学兴趣论文_林立洁

让自我表现力推动数学兴趣论文_林立洁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130500

摘 要: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能力展示的积极性是那么的高。其实,就是学生学习心理的内部驱动性能量需要获得机会性的能力展示的表现。对此,需要教师给予极大的重视。

关键词:能力展示 成功表现 自主互动 多媒体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多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化活动。而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种自我表现的学习能量,是一种学习的内在需要与个性化的自我能力展现性的活动内部驱动性能量的释放。这种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得到能力的展示,求得被别人的赏识和赞许乃至被他人认可的心理,如若这种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就可能产生一种积极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求取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意识上的最佳表现。面对小学生这种的正能量的行为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予以支持与呵护,创造一切可以让学生进行能力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这种喜欢自我表现的成功感。对此,谈一下我的浅见。

第一,注重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只有在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建构过程中才能使内在的需求被唤醒,才能激发出求知的欲望,进一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既包括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包括学生自主互动去交流对问题的理解、验证和认知过程。充分有效地为学生建构表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展示其所具有的数学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问题的教学时,我给学生准备了画有两条平行线的不同格式化的纸板。教学伊始,与学生共同探索了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然后,互动、交流、探讨“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面积相等”的问题。学生可谓是各抒己见,答案是五花八门;但是,绝大多数的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规避认识上的歧途和知识体系的异端,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格式化纸板上,首先选择以任意一条平行线上的一段定格为三角形的底边,然后,让学生把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取在另一条平行线上,去画三角形。给学生90秒时间,看谁画得多,并画出它们的高。再让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发现学生对三角形面积的认识谈论得兴趣盎然、互不相让、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对“等底、等高”与“倍数的底和高”的问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的认识过程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注重为学生创设成功的可能性,激发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过程,是通过大脑的积极思考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合,接受学习过程获得新知识,并进行知识结构再建和续建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在感悟中摄取“营养”,不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个以思维活动为最活跃的因素过程里,学生所需要的是能够给予自己能力的展示,从而发展自信、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当学生的能力一旦在相应环境中得以展示,愉悦的心境便会油然而生,若这种展现受到嘉许,这种表达热爱学习的正能量与奔向成功的信念就如泉水喷涌而出。但是,给予学生创造展示过程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要为每一个学生构建与其能量相适应的平台,创造具有均等化的展示机会,摒弃那种只为优等生提供表现、展示机会的扭曲性教学思想,以免影响整体性教学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要注重给予学生表现机会的多样性,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千姿百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扬其长、避其短为出发点,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成功表现,让多项内容与多种方式助推思维灵性的良好表现,为学生展示成功提供支撑。例如,在教学“容积问题”的综合训练题:“运用一个圆柱形容器与水,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头的体积是多大?”的问题时,我给学生做实验之前,提出:“这块石头规则吗?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怎么办呢?”面对着眉头紧锁的学生与鸦雀无声的课堂,我提出了“这节课我们必须想办法求出来,有信心吗?”学生的情绪被激活了,提出了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求法。我边拿实验器材,边向学生说:“测量这块石头的体积只要做一个实验就可以完成。”我接着让一个学生往器皿里倒水,让另外一名学生小心翼翼地将石头放进了器皿之中,我向学生提出:“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现象呢?”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出了若干个适合个体思维能力解答的问题,并进行了问题的互动与交流。

第三,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新的教学理念相融合,挖掘和展示文本具有生动、直观、奇妙的内含,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如果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恰当的直观材料;并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为而做”中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亲自观察体验、动手实验中去认识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获得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综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教学时,把练一练的“在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题目,利用多媒体有层次、分环节、按步骤地完整地呈现出来。指导学生进行广开言路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自己通过画来感悟,再以开放形式让学生把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问题整合的基础上,明确普及性解答的问题有哪几个,个性合作、交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使一题在学生参与中形成多问,让原题内涵得以展现并解决。

论文作者:林立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月第2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让自我表现力推动数学兴趣论文_林立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