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意义论文,精神论文,时代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两次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而且对东方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鼓舞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夺取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正是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刻,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注: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1月30日。)。 这对于激励和凝聚广大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开拓前进,阔步迈向新世纪,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艰苦奋斗:第一次伟大革命的思想武器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场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这场革命中,我们党培育和形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成为党战胜强大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一个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革命队伍长期受到敌人的“围剿”、封锁和扫荡;我们使用的是小米加步枪,面对的则是使用飞机大炮的国内外敌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要推翻“三座大山”,夺取革命胜利,唯有艰苦奋斗之途。早在1934年1 月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注:《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20页。 )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培育了我党我军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井冈山上,官兵一起用扁担挑粮,同甘共苦;长征途中,官兵一起爬雪山过草地,风餐露宿,挨饿受冻;延安时期,官兵一起开荒种地,纺线织布。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精神,我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难关,使革命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49年初,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两大阶级的战略决战已近尾声,中国革命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深谙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同时他预见到:“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为了预防重蹈李自成式的因胜利而骄傲导致腐败的覆辙,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6~667页。)建国以后,针对党内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那种拼命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的情况,他又多次强调要“把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传统好好发扬起来”。(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9页。 )“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1页。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培育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好八连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闪烁着时代光彩的艰苦奋斗精神。正是在这些熠熠闪光的精神鼓舞下,我们党经受住了严酷革命战争和执政的考验,顶住了“酒绿灯红”的诱惑,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全国政权,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并迅速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把一百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者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艰苦奋斗:第二次伟大革命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开始了我国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革命的道路更加漫长,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和考验更加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唯有用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7页。)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能否保持和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拼搏精神,不为敌人的糖弹所中,这是邓小平同志思考最多并常常为之焦虑的问题。因而他总是时时不忘提醒全党:“要坚持建党几十年来最好时期的传统,就是要艰苦奋斗,谨慎办事,兢兢业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9页。)并要求党的干部“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注:《邓小平文选》第2 卷,第260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重任,继往开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更加强调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提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2日。 )。最近他又殷切希望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谆谆教诲,作为“每一个同志的座右铭”。(注: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1月30日。)可见, 我们党在第一次革命中培育和形成的艰苦奋斗传统,是我国第二次革命的精神动力。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科技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农村还有6000多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要缩短和消除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彻底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是要靠亿万人民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党经受考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国际斗争的考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带领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新的形势下,党只有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不为困难所吓倒,不为香风毒雾所侵蚀,不为糖弹所击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而为实现党的崇高理想,一代接一代,前赴后继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前进。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我们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包括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思想保证。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人们就能够无所畏惧,排除万难,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新的问题,还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激励人们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艰苦奋斗:21世纪的民族之魂
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正悄然来临。把一个具有什么样精神风貌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现实课题。站在世纪相接的交点,展望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我们的党和人民决不可掉以轻心,决不能有丝毫懈怠。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的结尾曾大声疾呼:“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这实质上是邓小平同志对我们的政治交待:21世纪的中国仍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孔繁森、李润五、马恩华、李国安、吴天祥等一大批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人们从实践中看到我们党的好传统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被淡忘了,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盛行起来。比如,有的随意挥霍公款,吃喝玩乐;有的违犯规定购买豪华轿车;有的不管工作是否需要,条件是否允许,竞相配置手持电话和电脑;有的超标准建设或装修办公楼、住宅;有的搞名目繁多的纪念活动,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滥发纪念品、礼品和补贴;如此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部分地方和单位及少数干部身上,但其影响十分恶劣,危害十分严重,如果任其发展,就会把我们的党风搞坏,把人心搞散,就会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基。 因此, 在我们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刻,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煞住这股铺张浪费的奢糜之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丢弃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承发扬下去。能否把一个艰苦创业,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关键在于跨世纪的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从总体上看,当今跨世纪的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与前辈相比,具有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等优势。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对于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够了解,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由于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他们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因而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必要性缺乏深刻的理解。显然,跨世纪一代特别是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等方面与党的事业的要求还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在青年一代,尤其是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中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任重而道远,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尤其是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作为群众的表率,一定要率先垂范带头树立以铺张浪费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的风尚。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于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说到底是个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群众观点问题。”(注: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1 月30日。)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以党的事业为重,要有这个自觉性。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品德修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而在复杂的斗争中为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奠定牢固的基础。有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指导,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就不会迷失方向,在改开革开放的新的社会环境中,就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经受住各种考验。二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与群众同甘共苦,加强实践锻炼,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有了群众观点,就能够掌权不忘责任重,位高不失公仆心。每做一件事就会首先考虑到“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就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只要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在21世纪的中国社会牢固树立起来,进而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