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才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_教育论文

韩国英才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沿革论文,韩国论文,英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63.3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0)04-0067-05

韩国能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创造“汉江奇迹”,实现现代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力发展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韩国政府基于“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教育机会均衡性”的考虑,于2000年起大力发展英才教育。就国家立场而言,推行英才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迫切需求的创新性人才,进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就个人角度而言,英才教育可以为具有英才潜质的“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机会均等”。

一、韩国英才教育历史沿革

(一)20世纪80年代——京畿道科学高中的创设

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陷入战后的经济困境,为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韩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教育上则表现为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韩国政府于1968年废止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于1974年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规定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进而将人才培养工作放到更为显著的位置,但是对英才教育并未提供足够的学术帮助。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的部分教育研究机构和学者才开始对早期的英才教育进行总结和专门研究。

1983年,韩国在《基础教育法》中规定了建立“特殊目”高中①,并创建了首所以培养科技英才为目标的科学高中——京畿道科学高中。至2008年,韩国共建立了19所科学高中,加上2003年建立的首所科学英才学校,在韩国共有20所高中水平的科学英才培养机构。[1]科学高中的设立,标志着英才教育浮出水面,关于英才教育领域的研究也随之活跃起来。

(二)20世纪90年代——1995年推出了《5·31教育改革报告书》

1990年,韩国创立了英才学会,开始举行各种英才教育研讨会和发行相关学术期刊。1994年韩国在《教育法》中规定:才能出众的学生可以提前入学和提前毕业,同时决定缩短小学和初中学习年限各一年。1996年,韩国通过构建“速进型英才教育”体制来推进英才教育,从而全面拉开了韩国英才教育的序幕。

韩国于1995年推出的《5·31教育改革报告书》对英才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报告指出:“要尽快开发和使用科学的判定工具,以便于早期发掘各领域内的英才,使英才们可以得到适于英才的教育。具体可通过正规学校内的英才教育课程和英才教育机构来实现对英才的教育。”[2]该报告提议对相关研究所和大学附属英才教育中心的建设给予支援。根据这一指导意见,韩国教育部于1996年指定韩国教育开发院为英才教育中心,责令其开发和研制英才判断测定工具和学习资料,并责成其于1999年开始进行“构筑活性化英才教育体制五年研究”。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运营英才教育示范校和市、道教育厅所属英才班级。1997年,韩国对《教育基本法》进行修订,在第19条中明确规定开展英才教育为国家和地方团体的责任和义务。[3]

(三)2000年以后——构筑英才教育体制及推行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

步入新世纪后,韩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英才教育推向了实质性展开的全新阶段。2000年1月颁布的《英才教育振兴法》正式确立了英才教育的法律地位,构建了全新的教育体系。同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开发会议建议将科学高中转变成英才学校。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韩国将釜山科学高中转变为韩国第一所英才教育学校。

2001年12月公布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基本计划》进一步推进了英才教育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构筑英才教育制度基石;第二,推进反映各英才教育机构特色的英才教育事业;第三,创设激发英才潜能的教育条件;第四,完善英才教育基本体系。

2002年4月,韩国制定公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为英才教育在公共教育体制下更为系统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同年11月,韩国出台了《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2003-2007年),这是韩国首部国家具体操作层面上的关于英才教育的综合性计划。该计划规定,到2007年为止,将对基础教育在学学生中的0.5%即4万人进行英才教育,同时,将由教育厅或大学附属运营的英才教育学院扩增为200所以上,并培养8,000名英才教育教师,在发展和培养数学、科学领域英才的同时加大艺术、信息通讯等领域英才的培养。除此之外,政府在韩国教育开发院、韩国科学技术学院、韩国艺术综合大学、韩国信息通讯大学等机构内创建了国家级的“英才教育研究院”,并责令其到2007年为止,开发和普及130余种教授材料,制定判定工具,确立英才教育基准(National Standards Gifted Education)。[4]

2004年12月,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发表的《为培养富有创意性的人才而实行的卓越教育综合对策》(下简称《卓越教育对策》),促使英才教育与普通学校卓越性追求建立了联系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该对策不仅面向英才教育,还面向普通学校,其目标是要提升韩国整体教育水平。该对策的主要内容为:自2006年起,在高中阶段引入选修课程制度;到2007年,在50%的初高中实行以能力差异为标准的“走班制”;2010年时要实现为40万名学生提供卓越教育的目标。同时提出到2010年,将英才教育对象扩增至8万名;英才学校和英才研究院分别增至3所和250所,专门英才教师队伍扩充至11,000名。[5]《卓越教育对策》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为早期晋级和提前毕业政策的真正落实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那些弱势群体中的英才们提供了受到相应教育的可能。

伴随着第一次综合计划(2003-2007)的完成,韩国于2007年12月推出了第二次综合计划(2008-2012)。第二次实施计划的重点是把英才教育推向纵深发展,提高质量。具体内容包括:加强政府各部委间的联系;为英才教育教师提供培训,促进其专业成长;提高英才教育机构所设课程的效率;加强对教师研修课程的质量监管;构筑英才教育综合体系等。

二、韩国英才教育现行特点

(一)教育机构多样化

根据《英才教育振兴法》的规定,在韩国实施英才教育的机构具体有英才学校、英才班级、英才教育学院等三类机构(见表1)。[6]

从学生对象及教育机构数量上考察的话,它们呈现出金字塔结构,位于英才教育底端的英才班级和英才教育学院的学生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英才学校继续学业。而与大学间的联系则是通过英才学校与大学间签订契约来保障英才学生的继续教育。

1.英才学校

所谓英才学校是指以培养专业领域英才为对象的全日制学校。截至2007年,韩国只创建了一所英才学校——韩国科学英才学校(前身为釜山科学高中)。其招生对象仅限于部分最具潜力的高中阶段的英才学生(少数天资超群的初中生也可以提前入学),目前在校人数为432人。该校由科学技术部与釜山市教育厅共同运营,于2003年起开始招收新生,主要培养科学技术领域类英才。英才学校在学生选拔与课程实施上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内部实行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的制度。

2.英才班级

英才班级是指那些在小学、初中、高中运营的英才班。英才班级的运营模式主要为:在一定地域内选取一所学校作为中心校,然后整合区域内其他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与附近的其他学校一同运营,通过资源共享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课程主要是面向小学4年级以上学生设置的,有数学和科学类科目,同时还根据当地优势开设情报与艺术类等特色课程。而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学校现有的特别活动(选修课或综合实践课)时间或放学后、周末、假期等非上课时间。

3.英才教育学院

英才教育学院相当于英才教育中心,被认为是最符合韩国国情的英才教育模式,主要是由教育厅(包括地方教育厅)、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公益法人等机构设置运营的。课程设置需要经过各市、道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的审议后由地方教育监来指定,涉及数学、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领域。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非在校时间,也有采取“时间制”(Pull-Outs)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即学生得到校长的同意后,可以离开学校去英才教育学院接受教育,不当缺勤论处)。学生在英才教育学院接受的教育会记录在学生的学籍里。

(二)选拔方式自主化

在韩国,英才的选拔主要由英才教育机构根据各自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专业水平,自行制定选拔方法。但选拔过程必须要根据《英才教育振兴施行令》的规定进行,如下图所示:

韩国英才教育对象选拔流程图

选拔的流程说明如下:首先,由英才教育机构公布招募对象。其次,有意接受英才教育的学生持推荐书到所要报考的英才教育机构报名。然后,由各英才教育机构组织英才教育对象选定推荐委员会,制定选拔方案,按照规定程序选拔学生。最后,将选拔的结果提交给教育监,经过市、道英才教育振兴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最终名单。“以潜力为中心”是贯穿始终的选拔原则,目的是要禁止以学生学科成绩为中心选拔学生,进而避免与以往“快慢班”学生的选拔方式雷同。

英才的选拔方法经常会由于地区之间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了使英才的选拔更为准确和更具效率,各地除了使用由韩国教育开发院等机构开发的判定工具外,还特别关注选拔对象的实际能力与英才教育水平间的关系,重视通过“教师与专家的推荐、团体笔试、实验或实习、观察评价等方式”来进行跟踪性的选拔。

(三)判定工具科学化

2003年起,韩国教育开发院会同13个地方教育厅对英才判定工具进行了合力研发。该开发院研制的各类量表是各市、道教育厅自行研制判定工具的范本。其开发的工具,主要是针对小学3~6年级和中学1~2年级学生使用的数学、科学创意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测定工具。

测定工具是以“减少知识对测定的影响力”为原则编制的。以数学创意性解决问题测定工具为例,它所要检测的能力有数学思考能力、数学创意性等内容(参见表2)。

对学生实行英才判定检测时,通常采取全方位、立体式的考查。如:根据检测目的对学生概括、分析、诊断能力进行考查;根据提问方式检测学生语言及非语言能力;根据测定方法检测学生解题的速度、能力水平;根据检测内容对学生智力、学力、性格、情感态度观、社会性等能力进行考查。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加强判定的科学性。

2004年,韩国15个市、道教育厅耗资1.88亿韩元开发了针对小学3年级至初中3年级学生的数学、科学领域创新问题解决的检验工具。除此之外,为发掘信息、语言创作,英语、社会等领域的英才,开发院也研制了相应的工具。[7]

(四)经费来源多元化

关于推进英才教育政策的经费来源,韩国在2000年公布的《英才教育振兴法》第3条关于国家的任务中,提出“国家要为英才教育发展提供所需经费”,并在第14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及地方自治团体应为英才教育机构提供与购置设备、经营、实验实习及其他相关所需必要的经费。”[8]以2008年获取英才学校办学资格的京畿科学高中为例,该校将在2012年之前接受来自京畿道道府、京畿道教育厅、水源市政府等三方面800亿韩元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将用于学校设施的扩充以及学校运营等两大方面。[9]

由此可见,韩国在推行英才教育时,践行多渠道筹资的理念,实现了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为英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经费保障。

三、启示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英才教育序幕的拉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英才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韩国英才教育历史的梳理和特点的总结,我们可以获得如下一些启示:

(一)实施英才教育,制度创新是保证

英才教育的主旨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为此,韩国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力图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英才脱颖而出的教育教学制度,力求使英才教育的发展路径永保畅通。例如,构筑了由英才学校、英才班级、英才教育学院组成的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出台了多项英才教育法令和综合对策,以确保快速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并鼓励相关部门和专业领域参与到英才教育的事业当中来,为英才们创设各种层次的、富有特色的教育环境。

(二)实施英才教育,建立利于发现英才与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是关键

我们不可能人为制造英才,但也不能埋没英才。以全世界的数学大赛为例,每次我们都能斩获大奖而归的人数不少,然而,日后能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寥寥无几。这与我们现有的教育机制有着重要的关系。[10]韩国的英才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条件,包括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最快、最好的发展。同时,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测定、选拔,让一些学生尽早进入自己向往的上一级学校,保障了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能够继续得到特殊的教育。

(三)实施英才教育,重视英才教师的培训和专业成长是保证

实施英才教育,意味着学校要制定出更加丰富的教学计划,以适合不同天资的学生的需要,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韩国在推进英才教育时,非常注重英才教师的资格准入和队伍的建设。他们不仅追求量的扩张,更注重质的提升。2002年的《英才教育振兴法施行令》对各类英才教育机构教师的资格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大力开展不同类型的研修(基础研修、深入研修、海外研修),以促进英才教师的专业成长。仅以2007年为例,参加基础研修教师为9,619名,参加深入研究教师为1,937名,参加海外研修教师为1,572名,总计13,128人。除此之外,还为英才教育机构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培训。[11]这种对英才教师培训的重视值得我们学习。

注释:

①“特殊目”高中是以特色、特性化为目的举办的高中,目前韩国有56所这种高中。

标签:;  ;  ;  

韩国人才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特点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