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论文_魏文龙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论文_魏文龙

岳阳市中医院放射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结果:56例原发性出血,有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和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与CT形态一致,硬膜外血肿显示“双凸镜样”信号影或者颅板内方异常密度,但是维持在颅脑内部,FLAIR、T1、T2信号减弱;43例组织损伤,4例患者头皮下有金属异物,17例患者MRI和CT检查中出现帽状腱膜下血肿,表现为大部分跨越颅骨骨缝,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所有患者中,有33例颅骨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颅骨骨折部位存在分散的碎片,14例线样骨折,患者颅骨骨缝变大,MRI检查中FLAIR、T1、T2信号减弱。使用MRI和CT进行诊断的结果均正确。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首先使用CT进行初检,并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恰当选择MRI进行检验,掌握CT、MRI的断层解剖,能够判断颅脑损伤的性质,并对血肿中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能够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CT;MRI;诊断;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患急性颅脑损伤的人数较多,且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摔跌、交通事故等导致的神经系统性创伤是青少年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急性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该疾病发生较突然,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使患者的精神状态波动较大,且多数患者预后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对此,我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进行探讨,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4~68岁,其中31例患者年龄为18~29岁。产生创伤的原因:28例交通事故,10例跌倒伤,8例受重物打击,9例从高空坠落,3例其他原因。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重度患者6例,GCS<8分,中度患者19例,8分≤GCS≤12分,轻度患者35例,13分≤GCS≤15分。

1.2方法

所有患者受伤后1h内均进行CT检查,使用仪器为全身螺旋CT扫描机,使用常规轴位扫描进行,基线为OM线,层距和层厚是8mm。部分患者在受伤后24~72h内进行MRI检查,中度、重度患者14天后进行MRI检查:DWI、T1、T2,主要是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

2 结果

56例原发性出血,有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和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与CT形态一致,硬膜外血肿显示“双凸镜样”信号影或者颅板内方异常密度,但是维持在颅脑内部,FLAIR、T1、T2信号减弱。43例组织损伤,4例患者头皮下有金属异物,17例患者MRI和CT检查中出现帽状腱膜下血肿,表现为大部分跨越颅骨骨缝,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中,有33例颅骨骨折:19例粉碎性骨折,颅骨骨折部位存在分散的碎片,14例线样骨折,患者颅骨骨缝变大,MRI检查中FLAIR、T1、T2信号减弱。使用MRI和CT进行诊断的结果均正确。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初检时,一般选用CT进行检查,主要原因是CT检查用时较短,能够对多种症状和疾病进行检查,使用该方式进行检查没有明显的禁忌要求。但是使用CT检查非出血性病变的准确率较低[1]。而使用MRI可以弥补CT检查的这一缺点,MRI能够对非出血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进行检验,但是MRI检查速度较慢[2]。对此,我院对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进行探讨。

在本次研究中,56例原发性出血,有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和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MRI与CT形态一致,硬膜外血肿显示“双凸镜样”信号影或者颅板内方异常密度,但是维持在颅脑内部,FLAIR、T1、T2信号减弱。43例组织损伤,主要有血肿、撕脱、皮下积气、裂伤、皮下异物等,其中4例患者头皮下有金属异物,17例患者MRI和CT检查中出现帽状腱膜下血肿,表现为大部分跨越颅骨骨缝,头皮新月形异常信号影或密度增高影。本次研究中,有33例颅骨骨折,占比为55%,其中19例粉碎性骨折,颅骨骨折部位存在分散的碎片,14例线样骨折,患者颅骨骨缝变大,MRI检查中FLAIR、T1、T2信号减弱。使用MRI和CT进行诊断的结果均正确。从患者临床资料中可以看出使用CT比MRI更容易发现骨折。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结合临床症状进行CT、MRI检查诊断,使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难度降低。鉴别硬膜下血肿与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表现为内板下新月形的信号影响或异常密度,有显著的占位效应,具有较大范围,绝大多数跨越颅缝,是主要的受力点,通常伴随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范围并不大,一般在颅脑内,呈梭形,其占位效应不明显,是主要的受力点。通常伴随骨折[3]。对于混合型血肿,使用MRI进行检查时,可以观察弧形细黑线,该线处于脑组织与血肿之间[4]。鉴别静脉源性和动脉源性硬膜外血肿:静脉源性硬膜外血肿一般在硬膜窦旁边,通常是顶骨、蝶骨和顶骨骨折引起的硬膜窦死裂。动脉源性硬膜外血肿一般处于颞顶或者颞叶区域,通常颅骨骨折损坏或者撕裂脑膜动脉。鉴别出血性脑梗死和脑挫裂伤:出血性脑梗死一般在患者受伤后几天出现,患者以往没有遭受过外伤,出血部位一般集中在梗死蔚蓝色边缘分面。进行脑挫裂伤鉴别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患者以往遭受过外伤,受伤后立即出血,出血点呈分散状。鉴别硬膜结核瘤、脑膜瘤与硬膜外血肿:硬膜结核瘤、脑膜瘤的病灶较为明显,随着血肿内血红蛋白的变化,MRI显示病灶的信号也发生变化。硬膜外血肿可以在MRI上观察弧形细黑线,该线处于脑组织与血肿之间。鉴别脑挫裂伤与脑弥漫性轴素损伤:脑挫裂伤的形状并不规则,通常呈现斑片状,且对皮质造成损伤,其直径一般大于2cm。脑弥漫性轴素损伤一般出现在脑干上部的背外侧、白质区域,形状一般是斑点状或者圆形,其直径一般小于2cm[5]。

总之,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首先使用CT进行初检,并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恰当选择MRI进行检验,掌握CT、MRI的断层解剖,能够判断颅脑损伤的性质,并对血肿中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进行掌握,能够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文军.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15):590-592.

[2]彭军,余超,王欢等.CT与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04(02):86-87.

[3]沈远望.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11):70-71.

[4]刘汉东.急性颅脑损伤中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3,13(09):52-53.

[5]吕永良.CT和MRI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1):147+149.

论文作者:魏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3

标签:;  ;  ;  ;  ;  ;  ;  ;  

急性颅脑损伤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临床应用比较论文_魏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