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论文_康成星,王承昊,王超

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论文_康成星,王承昊,王超

康成星 王承昊 王超

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铁路建设十分完善,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的稳步推进及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接触网成为铁路运输保障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点多面广和设备复杂,接触网同时也成为其中一个薄弱环节,一旦发生接触网故障,牵引机车无法运行,将给铁路的运输秩序带来严重干扰,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及大额物资的顺利转运。所以,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为铁路交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一环。经验和教训表明,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故障延时,将故障、事故损失降低。而安全敏感性的强弱、应急处置能力的高低,基本上决定了接触网应急抢修的结果,因此,规范日常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变得尤为关键。笔者对铁路供电系统内太原铁路局集团公司侯马北供电段、郑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郑州供电段接触网应急演练组织体系进行了实地调研,就此进行演练跟踪、问题剖析、特情预案准备与应急方案优化,并提出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的意见与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高铁接触网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应急演练效果和保障铁路运输的秩序。

关键词:铁路电系统;应急演练;探讨

引言

随着铁路行业不断发展,铁路线路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且铁路车辆的运输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管理是铁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铁路企业发展水平,提高铁路企业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供电系统是铁路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安全可靠的供电系统是铁路企业发展的前提,当前有的铁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注重供电系统的管理,缺乏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在铁路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当出现供电系统安全事故的时候不能及时按照应急方案对故障问题进行解决,对铁路运输产生较大影响。对此,铁路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供电系统的重视,尤其是要加强对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视,从多方面着手加强供电系统安全管理。

1提升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及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12.4万公里,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运营里程超过了2.2万公里。电气化线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点,在铁路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一旦发生供电设备故障,其停电范围大、故障查找困难、影响时间长等因素,势必对运输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打乱运输秩序。而作为铁路供电设备运行、检修和故障抢修指挥中枢的供电调度,肩负着快速查找故障地点、合理制定抢修方案、及时恢复供电和行车的天职,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恢复列车正常运行秩序,最大限度降低供电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2供电调度在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铁路运输任务繁重,而且铁路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大,在铁路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反而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供电系统安全管理是铁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导致企业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安全制度,导致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较大。

2.2铁路供电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应用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铁路供电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铁路供电系统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发展,在供电系统管理过程中融入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实现了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当前情况来看,铁路供电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结合安全风险管理“三化”、“四预”等具体措施,构建了安全管理系统,但是从现场执行情况来看,一些落后的管理理念制约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比如铁路供电信息化系统的后期维护缺乏完善的机制和制度,车间、班组偏重于以人为主的管理、作业模式,对一些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不多,所以导致设备闲置,而且影响了铁路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

2.3供电故障类型判断不够准确

供电故障类型判断是否准确是供电故障应急处置各个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故障地点的查找进度、故障延时长短和抢修方案的制定。因远动系统故障报文数据采集出现错误,致使故测装置指示里程与实际故障点偏差较大;因变电所亭保护装置时限配合存在误差,跳闸所亭开关动作顺序发生变化,影响故测数据的准确性,误导供电抢修人员查找方向;而因现场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同、专业基础知识不同、对SCADA系统各项功能的掌握不同,不能准确判断分析同一故障类型造成的保护装置动作情况表现出的差异性,不能够灵活运用SCADA系统对故障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使故障判断的准确度大大降低,导致现场排查处置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极大的遏制了供电故障处置效率。

3对高铁接触网应急演练管理的建议

3.1利用大数据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演练

供电段研发的牵引供电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立足于“平战结合”管理理念,以智能化移动终端为载体,构建出“中心”加“现场”的指挥模式。该系统将移动视频监控融入应急指挥,强化语音、视频、数据的整体联动,实现对段、车间、班组三级远程指挥。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该系统根据天气预警信息、周边环境信息、设备故障跳闸参数等各种数据,自动启动专家诊断系统,及时分析并判断出故障性质,实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应急专家小组。

3.2加强供电系统风险预警管理

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要及时对各种故障进行处理,做好应急预案,才能有效防范供电系统安全问题。当前铁路企业的供电系统风险预警机制不合理,所以必须要积极加强对铁路供电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遵循全面、科学、可行的原则,对风险预警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第一,在风险预警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预警体系,以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铁路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为准,开展风预案设计。第二,在研究供电系统风险管理机制的时候应该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将可能引发供电系统灾害或者供电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因素都考虑进去,提高铁路供电系统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第三,建立风险安全预警机制的时候必须要选择充分的数据资料,制定可行的风险预警管理方案,便于生产人员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提高供电系统稳定性,确保铁路系统正常运行。

3.3加强供电调度基础管理

要提高供电调度应急处置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基础管理。要从基础入手,结合实际情况需要,加强供电调度作业风险研判,从设备运行监控、运动倒闸操作、停送电联系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和作业流程,适时修订作业指导书,更新完善供电调度基础技术资料,切实夯实调度基础。

结语

面临接触网故障的时候,相关人员应做到临危不乱,按照既定预案、响应程序和处置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和应急资源,对事故进行处置,做到对事故影响时间和范围的有效控制,将接触网故障对铁路运输秩序的干扰降到最低。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前期要做大量的调研、实验、演练,在摸索中制定出合理的故障应急预案,并在实际处置中加以检验和完善。目前类似高清工业相机、无人机、机器人等各种高科技设备都被引入铁路供电系统,在故障处置中如何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是铁路供电员工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伟.加强铁路供电系统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探讨[J].农家科技旬刊,2012(03).

[2]刘宇.铁路供电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

论文作者:康成星,王承昊,王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论文_康成星,王承昊,王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