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解庆贺,付先凯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架桥施工展开探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施工方案,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一些要求,并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质量

1、城市高架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1裂缝的产生

高架桥会因为出现裂缝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严重地甚至会发生坍塌事件,对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会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现在列举一些成因如下:

(1)结构参数不合理

结构参数在高架桥施工工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几乎所有的工程都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截面尺寸的误差,而在工程完成的验收步骤中也有允许存在的规定范围的误差的存在,正是这些误差导致了裂缝,会使高架桥在结构上被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实际的材料值与设计值会有偏差,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抽样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两者的差距,一旦较大就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2)混凝土配比不合理

建造高架桥时使用的混凝土,对混凝土的配比随意,没有按照设计比例进行配比,选购的原材料进货来源不统一或者质量不高,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同时,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周围环境在不断改变,而内部结构处的温度没有办法随外部温度的变化而及时变化,使得混凝土膨胀,桥梁在变形时会受到其他部分的阻力而产生内部拉应力,在积累到超出混凝土的极限后就会产生裂缝。

(3)施工管理欠佳

在高架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堆放建筑材料和施工大型仪器设备的时候随意摆放,对于高架桥的受力特点不了解,在受力较为脆弱的地方摆放重物,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对起吊机,以及车辆的安装,运输,等操作的随意性,直接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载重量不均匀,进而形成裂缝。

1.2麻面、气泡与蜂窝的产生

高架桥使用的混凝土结构松散,导致建成的高架桥严密性低,所能承受的载重量也较低,大大降低了高架桥的寿命,容易受到腐蚀而产生麻面、气泡、蜂窝等。

混凝土的配置比例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混凝土模具的加工精度较低,出现局部漏洞和形变,接缝处不严密容易漏浆,容易使得骨料的间隙处无水泥浆,等到干硬后就用于出现稀疏的蜂窝,在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施工工艺水平的限制,振捣方面不够规范,不少地方振捣不够,混凝土过振也会使混凝土发生水灰离析,使得高架桥容易出现结构上的疏松。

2、高架桥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对高架桥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高架桥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倘若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高架桥施工质量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施工机械设备是高架桥施工的必备工具,其性能好坏会对高架桥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相关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对高架桥施工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相关制度还不够规范,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还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我国高架桥建设的质量。

高架桥施工受温度、暴雨、湿度、严寒、大风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这些不利施工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对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高架桥施工的质量。

3、城市高架桥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3.1城市高架桥的支架搭设

城市高架桥的支架搭设之前,必须经过设计和计算,施工时要提交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队对支架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指导意见书的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支架搭设完成后,为验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支架基础的实际承载能力,验证支架搭设的各项设计参数,克服砼浇筑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避免箱梁因支架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满堂支架在钢筋绑扎前要进行压载试验。

满堂支架卸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待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成达足够强度后拆除,原则要求对称、少量、分次、逐步完成,以便使箱梁本身平衡承受恒载,避免结构物在卸架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因此,对块段卸载时横向从两翼缘板开始,向底板中心部位推进,纵向从中部向两端墩位拆除,每次卸架时箱梁横断面对称进行,防止单边操作对箱梁的影响,横断面受力不均,并在卸架过程中及时对箱梁标高进行观测,数据汇总,掌握支架卸架情况。

例如,桥面上附属设施包括混凝土垫坡、防水层、保护层、轨道结构和其他设施部分。混凝土垫层横向坡度为2%、双向V形。防水层、保护层厚度为40mm。轨道结构双线取50kN/m,其他附属设施双线取30kN/m。列车竖向静活载图见图1,P=130kN。根据列车移动的特点,本次进行了如下7种工况(见图2)的计算,以便确定最不利的荷载位置及其相应的变形、弯矩和剪力。

图1 单线列车竖向静活载示意图(单位 :m)

图2 荷载工况

3.2模板安装

模板在安装前应除去表面污迹并进行整修,使模板平整光洁无变形。模板安装要平整,接缝要严密。所有接缝应采用粘结剂(水泥与胶水配制而成)刮平刮实,而后用胶带纸粘贴整齐确保接缝光洁。尤其是侧模与底模的接缝外侧要用角钢加固,角钢用螺丝钉固定在底模上,角钢与模板下压海绵条,确保棱角直顺且不漏浆。另外,模板接缝要规则有序,要考虑到与连接段施工缝、端模、支座的协调统一。对于侧模与底模、侧模与翼缘板底模、翼缘板底模与翼缘板侧模道接缝要采取拉线检查。施工时,我们要求平面偏位直线段20m不超过2mm,曲线段5m一10m不超过2mm。这里尚需强调一下内模的接缝,由于现浇箱梁的内表面为非外露面容易被质检人员忽视,箱梁内模的接缝应采用海绵条填塞或粘结剂封堵,并外裹―层塑料布,确保内表面不会漏浆。

3.3砼浇筑

为确保砼外观颜色―致,必须使用质量可靠且颜色一致的同―种脱模剂,支垫保护层的垫块应使用半圆柱形的隐形垫块,而且在浇筑前要对所有模板内表面及新老砼结合面用风泵彻底吹净,并用清水将新老砼面润湿。在高架桥现浇梁的施工过程中,对箱梁应采取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第一次浇筑前要注意设置好控制底板厚度及标高的钢筋头,点焊在底板钢筋上,用PVC管准确预埋好通气孔的位置并固定也,将上口临时封堵,以免浇筑时被砼堵死。浇筑底腹板时,宜先浇底板后浇腹板,掌握好间隔时间,使腹板下底板砼既不致初凝又不致上翻为好。浇筑过程中要配置足够的专业找平抹面工,及时对底板砼面抹平压光至理想的程度,对腹板砼应斜向分段,对称均衡推进,水平分层,振捣密实。第二次浇筑顶板砼前要准确预埋好伸缩缝钢筋,护栏钢筋,顶板泄水孔及控制顶板标高、厚度及横坡的钢筋头,井将腹板顶面凿毛冲洗干净,浇筑顶板砼时,要由专业抹面工抹乎收压成毛面。所浇砼成活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不少于7d。

3.4注意对桥面一些薄弱部位的加强

加强预制架设的板梁与铺装层的联系梁与铺装层砼浇时间不同,砼龄期不同,为了保证它们联结成一整体,最好是将梁内钢筋伸^到铺装层,或在施工中设置竖锚筋。这种设置使梁与铺装砼联结成一整体,受力状况有了根本改观,对防止开裂有较显著作用。加强板梁之间纵缝的联系。对于预制梁简支空心板梁,板与板之间由于为铰结构,桥面极易发生开裂。因此,对该位置应予以加强。对于桥面砼一次铺装,可在预制梁时在粱侧预留钢筋。如果是两次铺装,可在板上整体现浇层内设有12钢筋,起到加强各板块连接成整体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对施工的具体的技术以及施工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质量控制的方案和技术,希望可以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诚.城市高架桥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魅力中国.2017(03):89

[2]吴少坤.城市高架桥施工质量的控制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7(06):50

论文作者:解庆贺,付先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施工的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解庆贺,付先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