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绿洲:轮回的生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洲论文,沙漠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儿子的遗愿
2001年7月,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夏日的阳光格外炙热,踩在绵软的沙子上,易解放感到阵阵昏眩,就在她感觉快要支撑不住时,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
易解放掀开布帘喊了一声,有人应声,从屋里走出一位长满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中年男子名叫巴达尔,和妻子木尔加以及两个女儿生活在这里。因为沙漠的侵袭,很多居民都迁走了,巴达尔告诉易解放,过不了多久他们也得走,不然没有活路。
见易解放不像当地人,巴达尔问:“这位大姐,你从哪儿来?”易解放眼眶红了,说:“我是为我儿子来的。”
时年54岁的易解放曾是上海电大的老师,丈夫杨安泰是医生,两人育有一子杨睿哲。1991年,易解放举家迁居日本。
杨睿哲环保意识很强,经常参加公益植树活动。每次看到国内有些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他总是说毕业了要努力挣钱,回国后去内蒙古种树,阻止那里沙漠化。
2000年5月22日,正读大三的杨睿哲在上学途中意外遭遇车祸,不治身亡。易解放几近崩溃,想跟儿子一起走,是丈夫紧紧拽住了她的手,对她说:“你要是走了,我肯定不会独活,如果我们都走了,每年到了孩子的忌日,谁为他添把纸烧把香?”易解放这才放弃了轻生。
整理儿子的遗物时,易解放在一本红色记事本上看到,儿子对内蒙古各个地方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哪里荒漠化最严重,都标得清清楚楚。看样子,儿子已经在为他去内蒙古种树的行动做准备了。这是儿子未竟的心愿,易解放跟丈夫商量后决定帮儿子实现遗愿。
2001年夏,易解放和丈夫回到上海。回国之前他们在日本注册成立了特定非营利组织——“绿色生命(NPO)”。易解放根据儿子标记的“荒漠化严重程度排行”,第一站来到了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
听完易解放的故事,巴达尔唏嘘不已,站起身说:“那我先带你四处看看吧!”
一路上,巴达尔跟易解放说:“以前这里到处都是野山杏,小时候我们饿了就摘杏子吃,甜得很……”易解放安慰巴达尔:“老弟,树没了咱可以再种,心不死就行,我来这里就是要种树的。”巴达尔瞪大眼睛看着易解放说:“这里风沙特别厉害,以前我也种过,都被黄沙给埋了。”
“一棵两棵不管用,可一万棵两万棵甚至几十万棵树,绝对有用!到那时,干净的河水从树林里流过,牛羊也有草吃。”巴达尔被易解放描述的情景打动了:“你说的是真的?”易解放点点头:“我儿子在天上看着,我说到做到。”
回到上海,易解放以“绿色生命”的名义联系上了通辽市当地政府部门,双方签了协议。易解放将用10年时间,在库伦旗种110万棵树,建一个万亩生态林。至于树种,就选野山杏,因为她答应过巴达尔,要让荒芜的沙漠长满野山杏,就和他小时候一样。
2002年春,易解放如约来到库伦旗。巴达尔特意去接她。巴达尔算了算,1万亩需要110万棵苗,光成本就要5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其他费用。易解放安慰巴达尔:“别担心,我把我儿子的死亡赔偿金都带来了,如果不够我再想办法。”易解放打算,第一年先种1万棵,看看效果如何。
第二天一早,巴达尔早早地就雇来了几十位牧民。几天下来,7000多棵野山杏树苗被种了下去,眼看着种植1万棵的计划就要完成,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打断了他们的工作。这场沙尘暴肆虐了整整2天。等沙尘暴停了,他们发现树苗大都被连根拔起,7000多棵树苗,只有几十棵幸存。易解放心里十分难过。
站起身,易解放坚定地对巴达尔说:“你再去找人,咱们再种。”善良的牧民听到消息都赶来了,说不要工钱,自愿帮忙。很快,1万棵树苗又种了下去。
几个星期后,1万棵树苗活了大半。易解放特别高兴,让巴达尔好好守护这片树林,等下一年开春的时候她再来。
第二年春天,易解放如约而至,头年栽下后存活的小树苗,在巴达尔的精心照顾下长得挺拔精神。看着一人多高的山杏树,易解放愣愣地出了神,这些小树多像孩子啊!她仿佛看见了儿子青葱少年时的模样。
易解放逐年增加树苗的数量,有了丰富的经验以后,从2008年开始,易解放每年会种下几十万棵。有了山杏林之后,草原得以保存,巴达尔不但没有搬家,一些原先迁走的牧民也都迁了回来。
为了感谢易解放,牧民们自发地在山杏林前竖起了一块“杨睿哲纪念碑”,上面写着:你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
看到纪念碑,易解放百感交集。
2010年春,易解放跟丈夫商量后决定,再种50万棵野山杏,提前完成万亩山杏林的目标。可儿子的赔偿金早已用完,夫妻俩的积蓄也全部贴了进去,50万棵树苗至少需要300多万元,钱从哪儿来?易解放想到了卖房子,在上海他们还有两套老房子。杨安泰没有任何犹豫,夫妻俩很快把房子卖了,订购了树苗。
巴达尔不知道,为了种树易解放把房子卖了。后来从媒体那里听到后,他给易解放打去电话,劝她别卖房子种树了。易解放没多说,只告诉巴达尔:“既然说了我就要做到,不然儿子会看不起我。”巴达尔听着,流泪了:“大姐,只要你愿意,草原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妈妈们牵手
倾家荡产,易解放终于完成了种1万亩山杏林的承诺。但她并未就此止步。她决定,继续在草原种树,直到自己种不动为止。
2010年秋,易解放准备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种下1万亩梭梭(一种小型灌木)。算下来,又是100多万元。此时,易解放仅剩十几万元的卖房款,缺口很大,怎么办?易解放决定借钱,实在不行,就把仅剩的一套住房卖掉。杨安泰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的决定,说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易解放背上简单的行囊开始四处找人筹款。
2011年农历正月刚过,易解放接到一个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是易大姐吗?”听起来是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对方很激动:“易大姐,我找你很久了。”中年女人名叫席燕玲,多年前儿子因病去世。这些年,她心灵无处寄托,整天想着寻死,从报纸上看到易解放的故事后,似乎找到了寄托哀思的地方。
易解放带着席燕玲来到巴达尔家,看着漫山遍野的山杏树,易解放说:“你看这些树,像不像咱们的孩子?树比人活得长久,可以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即使哪天咱们不在了,这份礼物也永远存在。”席燕玲点点头,对易解放说:“我在QQ群上认识很多失去孩子的姐妹,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种树,以后不管多难,我们都会陪着你。”
QQ群上的妈妈们纷纷出力,很快筹了数十万元。不仅如此,她们还写了一份联名请愿书,寻找公益组织帮忙。在她们的感召下,全国各地无数个“妈妈团”加入进来。巴达尔也特意赶了过来,带来了卖山杏所得的1万元钱。他说,只要易解放需要,库伦旗的牧民都愿意出一份力。
1万亩梭梭很快种了下去。梭梭很矮,远远看去就像是漂在沙漠上一样不堪一击,可只要给它一点水分,它就能顽强地存活,并守护着一方土地,永生永世。
2013年春,易解放又准备在内蒙古多伦县种1万亩胡杨和松树。易解放找到了《中国梦想秀》栏目组,想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百万个母亲,百万棵树;百万个家庭,百万座林。
当易解放站在梦想秀的舞台上,说出自己的心愿时,现场所有的人都哭了。全场的嘉宾用掌声向易解放致敬,多家企业现场表达了捐款意愿。
如今,易解放仍跋涉在种树的路上,她有了追随者,走在草原上,她能够听到风吹过之后树叶沙沙的声响,对她来说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