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自然也就对自身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在过去发展中受到污染的环境得到改善。鉴于此,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理念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生态建筑体现了人们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对于生态建筑的建设还在探索阶段,在设计方面和施工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中对生态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用于给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点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1导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生态建筑已经成为现在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对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处在探索的阶段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牢牢把握住生态建筑设计的三项原则,并且跟随科技的进步,将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等充分地应用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促进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最终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2.1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设计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节能环保等特点,具体表现为:生态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涉及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实现整体环境的协调适应;尊重设计地块的地形、地貌、植被和环境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使用天然的、可再生的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建筑设计过程涉及学科种类众多,综合性强;选取大跨度、轻型的建筑结构,提升建筑的空间适应性。
2.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始终是要结合自然的元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因此设计理念就要综合考虑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节能以及舒适健康。要实现自然的可再生的能源,就要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以及低能耗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要降低建筑的成本,充分尊重所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使建筑与整体环境相适应,对内部空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2.1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中心便是以人为主,在展开生态建筑设计时,需将人搁置在社会的主体位置,确保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生态建筑的应用性能,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与健康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场所,使得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得以满足,并且不断增强设计水平,来提高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效率,进而使生态建筑发展有更加宽广的空间。
2.2.2遵守因地制宜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需加大对建筑工程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气候的考虑力度,对诸多因素展开全面考虑,从而才会制定出增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法。这便要求了在对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切实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和建筑地区的自然体积与气候特点,合理应用自然环境中的风能与光能,以此来减小生态建筑所利用的能耗。在对生态建筑展开绿化时,尽量应用当地的植被,这样才会确保植被的存活率,若是盲目的引入外来植被,会使绿化效果脱离预期目标。
2.2.3遵守保护环境的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加大对环境与建筑持续发展的重视力度,将保护环境的原则融和到设计之中,着重强调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在展开设计时要求考虑建筑自身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以此来防范建筑施工与应用中对自然环境带来损害,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居住氛围的同时,还要保证外部环境不遭到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 坚持节能原则
目前我国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了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直接影响,在对生态建筑展开设计时考虑节能原则,可以切实保障生态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对生态建筑展开实际设计时,需要奖励利用可分解可再生的清洁材料,并且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展开无害处理,保障建筑材料对群众与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还需要合理应用风能、太阳能等一些清洁能源,以此来降低建筑对电能的依赖,从而减小生态建筑建设中对能源的耗用量。
2.2.5 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对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在确保建筑物的性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加大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关注力度,要对工程区域中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色展开深入考量,进而使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能与应用功能充分的发挥出,从而使周边环境与生态建筑实现有机合。
3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3.1节约建筑原材料
建筑的生态化发展注重用材的节约。传统的建筑设计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建筑材料的不合理利用增加了成本,因此在建筑的过程中要最大化的利用原材料,实现材料的再生和可循环使用,并且还要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轻便,可以有效的扩展内部空间,优化建筑的设计,给人的体验更加舒适。
3.2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传统的建筑设计会大量使用煤和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而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和使用不仅可再生,节约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建筑活动过程中会造成各种能源的消耗,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而太阳能更加清洁,安全,并且成本低,含量大,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有效的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进行太阳能的调研,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能源,并且采用蓄热较好的材料。
3.3环保材料的使用
现代人注重居住环境的品质,不仅要求安全美观,而且追求经济环保,更多的绿色生态住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建筑设计应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人性化设计,更多的使用环保材料,注重对环境自然景观的设计,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服。目前全世界都在大力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高端生活品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设计者应该重视建筑的绿色和生态化研究,探索先进的建筑技术,在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3.4减少废物排放
建筑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不仅会污染周边的环境,还给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建筑过程中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建筑过程中产生的肥料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关管理者要进行建筑监管,完善原有的工作环节,将污染物的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3.5协调建筑与周边的基础设施
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主体是人,而人不可避免的会进行社会活动,比如上学,上班,生活等活动。因此,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建筑与周边基础设施的协调,使建筑的设计符合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建筑与周边设施配合良好,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生态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充分掌握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并且切实依据生态建筑的实际特点,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制定出增强生态建筑设计水平的有效方案,有效的推动生态建筑持续长远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有力依据,充分的发挥出生态建筑设计的作用,以此来为社会群众营造出舒适且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罗振荣.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97.
[2]魏冬群,李琪.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2.
[3]董凯.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68.
[4]管如意.生态建筑下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工程与建设,2017,31(06):773-775.
论文作者:陈中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原则论文; 在对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