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健康管理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9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HAM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1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HAMD评分和护理前相比都有下降,但实验组降低程度更大;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对疾病认知度及SAQ总分等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应当积极推广。
【关键词】健康管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05-02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这种病症非常不稳定,既可转化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硝酸酯类、降糖、降脂、钙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是无法彻底根治。在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采取进一步的护理干预,不但能提高护理效果,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帮助,提高患者预后。本研究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采用健康管理的干预,现报告如下。
1.探究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90名,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包括男24名,女21名;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75.6±4.8)岁;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20名,初中-高中学历16名,高中及以上学历9例。实验组中包括男26名,女19名;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6.3±5.8)岁;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19名,初中-高中学历18名,高中及以上学历8名。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心肌缺血、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措施,及时恢复患者心肌供血供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护理干预,具体可从心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基础疾病管理和健康宣教等方面着手。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数据分析,所应用分析的软件是SPSS 22.0。用(x-±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对探究中的数据进行检验,我们以(P<0.05)作为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频发于老年患者当中,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致死率很高的一种病症。老年人因其组织器官功能减弱,自己免疫力低下,在发病的同时经常会有并发症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种病的的病情发展常常受病变程度和治疗的影响,护理干预可以对病情的发展有良好的阻碍作用。在对患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护理管理干预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实验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采取健康管理的护理干预,在治疗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心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基础疾病管理和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护理前SAS评分和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1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HAMD评分和护理前相比都有下降,但实验组降低程度更大;实验组患者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对疾病认知度及SAQ总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所以,对患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增强患者预后,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菲,田月强,田春来,任晶晶,石悦颖,张文娟,高文月,狄文慧.健康管理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预后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3):2049-2051.
[2]曹磊.中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7,12(02):306-309.
[3]郭桂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的观察探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2):51-52.
论文作者:刘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不稳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