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探讨论文_赵锐峰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探讨论文_赵锐峰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

摘要: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工程,以此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尽管国内地铁工程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其中因物理打击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据总体事故的一半以上,而施工安全隐患是引发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有效治理国内轨道交通安全,首先要掌握事故发生原因,了解事故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隐患进行有效排查,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将其落实到施工各个环节中,从根源上减少和消除地铁施工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地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地铁工程施工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所经过的区域往往是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的路段,因此地铁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地区在地铁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干预,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难点问题,因此必须要得到重视。在地铁工程项目施工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控制,并从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技术管理等角度入手,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水平,最终更好的适应未来工程项目施工要求。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

1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体系

1.1制度建设

在地铁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安全体系的建立应着重把握以下环节:土建工程、轨道施工以及站点维修,认真评估和排查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质量检验标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工程管理效果,对地铁施工各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进行动态把握、全面排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减少地铁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事故。

1.2组织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建立要考虑工程规模、地质状况、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其他类似工程的组织机构进行研究,在建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体系的组织机构时,要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咨询单位纳入其中,针对该体系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大中心模式、小中心模式这两种,具体划分以项目特点、规模为基准。首先,大中心模式。在这一管理模式中,组织机构的建设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通过对不同专业的职责进行划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头上,有效保障地铁工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小中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组织机构同样由建设单位负责建立,但是尽在部门中设置若干专业技术人员,地铁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主要由监理单位负责。

1.3隐患排查

地铁工程建设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质量隐患,不同阶段的安全质量隐患在特点、类型上可能存在差异,在实际排查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排查方案,确保排查标准科学合理,以此提高隐患排查工作的规范程度。在地铁工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过程中,有关部门可采取多种排查方式,在实践中探索最有效的方法。

1.4隐患评估

在隐患评估工作中可采用三级指标模式。一级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施工安全质量隐患管理工作、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技术因素等;对一级指标的内容进行细化形成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安全操作以及评价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程度等;对二级指标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细化形成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施工技术规范、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以及施工质量安全保障措施。采取分级的方式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能够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实现针对性、差异化管理。

2现阶段地铁工程现场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地铁工程参建人员的在安全意识方面显得尤为薄弱,主要集中体现于未严格按照现场施工规范进行合理施工方面,如对于施工技术、施工设计等方面的规划性不高,现场施工内容难以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久而久之,使得施工隐患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地铁工程的建设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主要的是多数参建人员并未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负责的施工区域未达到安全标准,使得隐患程度进一步加深。

2.2现场质量监督体系缺乏合理性,施工隐患众多

现场质量监督体系在管理内容的制定方面并未结合工程实际,过多地凭借以往的主观经验施以管理,与工程实际脱离,未曾从本质方面意识到当前现场施工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各项技术内容难以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到现场施工当中,很容易出现工序混乱或者质量问题。

2.3技术管理工作未达标,建成质量堪忧

地铁工程在正式建设阶段,涉及到的技术类型众多,如混凝土浇筑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等,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隐患问题。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贯彻与落实方面,仍旧存在较多不足,诸多隐患问题亟待解决。集中体现在现场技术人员并未完全掌握各项技术内容要求与关键要点等,与工程实际缺乏良性,导致建成质量堪忧。

3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实践

3.1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要想做好某项工作,首要条件是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构,地铁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也不例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负责整体管理,并设置安全质量检查部门作为下属机构,并对这一机构进行更深层次划分,从而建立起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施工组织机构,确保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有序进行。在组织机构设置完毕后,还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并将其落到实处,进一步梳理企业质量委员会与管理部门的相应职责,在制度规范中列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的各项环节,包括排查、评估、整改等,对具体的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有效规范。

3.2制定隐患排查标准

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中,排查标准的制定是一项重要环节。科学的排查标准能够为地铁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指导,推动隐患排查工作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制定地铁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标准时,可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根据不同程度的隐患进行级别划分,这样在后期排查时能对不同级别的隐患实行针对性处理。在制定隐患排查标准后,还要综合评估隐患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地铁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前景。在这一阶段,监理单位要与专家学者相互合作,共同开展隐患评估工作,在得出评估结果后,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3.3加大隐患排查力度

要想进一步确保地铁工程建设质量与建设安全,必须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来说,基础工作包括制定隐患评估标准、作出初步评估。在基础工作完成后,下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隐患管理相关会议,在会议中报告隐患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针对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应当按照计划对隐患类型进行划分,明确隐患出现的时间、阶段,由相关部门负责排查隐患,并做好追踪检查工作。

3.4构建隐患管理信息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开展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时,也要对现代科技进行充分利用,提高隐患管理水平。在构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时,要把隐患信息化工作纳入其中,构建信息化隐患管理系统,实现隐患排查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信息化隐患管理系统应当涉及综合信息模块、隐患编码模块、隐患上报模块以及隐患响应模块。第一,综合信息模块。该模块应当包括地铁工程隐患排查工作近期的排查重点、隐患信息,并在综合信息模块上显示媒体信息、轨道交通部门信息等;第二,隐患编码模块。在这一模块中,采用简化方式标注隐患类型,如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隐患排查工作量,将隐患信息直观展示在模块上;第三,隐患上报模块。用户利用这一模块可以及时上报隐患信息,上报时可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从而全面、及时地上报重要的隐患信息,包括隐患级别、类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等;第四,隐患响应模块。工作人员通过该模块发布隐患处理倾角,同时相关领导指示、会议记录等也可以在这一模块上显示出来。

4结论

总之,确保现场施工安全与落实质量管理内容始终是地铁工程项目予以重点践行的施工内容。为进一步确保地铁工程质量安全、合理,现场施工人员就必须及时强化自身的工作职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规范与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方面的监督与管理。致力于从安全管理体系与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控制力度,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隐患因素。相信通过全体参建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地铁工程建设事业势必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翟田田.地铁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及法律责任分析[J].低碳世界,2017(27):247-248.

[2]王勇.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因素及对策措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3]吴云利.城市地铁建设工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7(04):46-47.

论文作者:赵锐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探讨论文_赵锐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