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宁嘉祺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宁嘉祺

深圳市华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0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BIM技术,分析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运用BIM技术改进成本核算工作的方式,总结了BIM技术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BIM技术;成本核算;BIM软件

一、BIM软件介绍

准确而全面的模型是实现BIM信息集成与应用的基础,核心建模软件则是模型建立所用的工具。国内外BIM核心建模软件种类繁多,全球著名的软件开发商纷纷推出了功能强大的BIM建模软件,比如Autodesk公司推出了Revit系列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领域;Bentley公司推出了Building、Designer等软件,支持建筑机电设备、场地规划、污水处理模拟分析;Tekla公司推出了TeklaStructure软件,普遍应用于钢结构详图设计等。

二、BIM技术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2.1BIM模型实现各专业协同与数据共享

造价工程师们除了可以用造价软件自行建立计算模型之外,还可以直接在结构工程师们在建立好的BIM模型的基础上,用BIM软件或者excel导出所需工程量再进行整理。不同专业的工程师们在同一平台下协同工作,不仅可以节省二次建模的时间,也能避由于模型误差而导致的工程量出错的情况。

2.2 5D技术实现项目全过程模拟

BIM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3D模型,在建筑施工领域BIM可以在3D模型的基础上再加上时间维度成为BIM4D,可以模拟施工全过程,控制施工进度。同时可以预判并提前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减少设计变更,降低工程成本。在工程造价领域,BIM技术还可以再加上成本维度,成为三维空间+时间

2.3BIM云库提升信息获取速度

BIM云技术可以对造价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在云端存储所有的定额信息和市场价格,可实时查询各地人材机最新价格,并在模型中实现数据的联动修改。同时,云技术还可以存储历史工程数据,遇到类似工程时能实现一键职能组价,无历史数据时也能自动推送匹配方案,加快造价人员的组价速度,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2.4项目过程可控轻松化解“三超问题”

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可控,工程师们按工程进度实时查看工程施工情况,也能查看任意阶段的工程量和成本信息,还可以按进度查看人、材、机的用量,每一个施工阶段的造价均在控制的范围之内,“三超问题”迎刃而解。

三、BIM技术在成本核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技术普及不够广泛

我国从近几年开始才加大对BIM技术的推广力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市场响应政府导向仍需过程。从建筑行业来看,推广应用BIM技术需要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齐心协力,才能实现BIM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BIM技术带来的改革,业主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他们往往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改革风险和推广成本,设计方也就失去了掌握BIM技术的动力,施工方更加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尝试这项新技术。现阶段只有几个大型的项目开始尝试利用BIM技术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真正充分应用BIM技术达到节约成本目的的比较少,大部分停留在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及出效果图的阶段,BIM技术的普及有待时日。

3.2BIM软件使用成本高

目前,行业内主流的BIM软件价格在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能导入BIM数据并输出工程量的造价软件价格在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光是配齐软件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BIM软件需要的电脑配置较高,系统日常维护升级也需要开支,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而言配齐以上的设备有不小的压力,这也是限制BIM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3BIM人才缺口巨大

BIM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一些大项目才开始使用BIM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尝试用BIM技术改进工作方式,各大高校也才陆续开设BIM相关课程教学。大部分掌握BIM软件使用的人对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发挥对项目的指导作用。BIM最大的优势在于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而协同工作的前提是各专业(建筑、结构、设备等)、各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的人员均能掌握BIM软件的应用,才能做到在同一个平台共享数据。掌握BIM技术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软件操作能力,这样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设计院,建设单位相对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BIM模型质量影响工程量的提取

BIM技术的诸多优点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们的兴趣,大家期望软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快速地把大家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去,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对BIM模型的构件及属性进行标准化的定义,BIM软件根本无法按照工程师们的预期来输出结果。BIM应用的基础就在于建立一个图纸信息完整、属性定义清晰、构件内容全面的BIM模型,否则,输出的结果将没有太多的利用价值,数据的统计过程依然繁杂。比如,结构施工图中的梁,在BIM模型中输入混凝土的数据比较快捷,但配置钢筋信息则极为繁琐,必须逐步精确地绘制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模型的细部调整,还不如直接使用传统的专业算量软件来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四、BIM技术在成本核算应用中的保障机制

4.1加强推广BIM技术应用的政策引导

根据住建部出台的关于促进BIM技术发展应用的指导文件,建筑行业还需随之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与法律法规:

1)规范造价领域的BIM技术应用标准,完善BIM技术相关的设计规范与计价规则;

2)制定与BIM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BIM技术使用者的全责关系,在纠纷出现时做到有法可依;

3)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加强BIM技术的推广,发布BIM技术指导细则,开设BIM技术应用讲座,普及BIM理念。

4.2培养造价行业BIM技术人才

加大对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以促进BIM技术在造价领域的持续发展。

1)加强BIM软件教学的师资建设,通过课题、企业合作项目等加强造价专业教师对BIM技术的研究,与BIM软件公司合作培养专业BIM教师队伍。

2)鼓励各大高校开设BIM技术相关课程,完善造价专业的BIM教学计划,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

3)造价企业应加大对BIM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扶持,邀请BIM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对企业员工进行BIM技术的培训,鼓励造价师们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

4.3制定BIM模型数据的建立标准

成本核算中工程量计算正确与否有赖于模型的准确性,建立BIM模型时构件信息的缺失也许不会影响结构专业或设备专业所需的数据,但可能导致工程量计算错误。因此须制定建BIM模型数据的标准,设计师们根据统一的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模型,模型计算规则符合工程计量与计价规范,模型构件信息完整,以保证通过BIM软件提取的工程量的准确度[5]。

4.4整合资源,多方协作展开应用

BIM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同一平台合作共享,推广时同样需要多方协作才能达到应用的目的。

1)大型综合性国企资金雄厚,人才集中,各专业齐全,便于实现BIM应用的全过程。可由此类国企牵头引领行业内的BIM技术革命风潮。

2)政府设专项资金,对应用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给予补贴,以鼓励企业对BIM技术的投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3)BIM软件公司与企业合作,软件公司提供限时免费软件及BIM技术,与企业共同参与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互通有无,企业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而软件也获得实际工程案例数据用于市场推广,达到双赢目的。

结语

BIM技术为造价工程师们提供了协同合作的平台,运用BIM技术工程师们可以预判在实际施工中将会出现的问题,提高设计的质量,减少设计变更,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精度,最终实现动态精细的项目管理方式。国内每年都有大量的在建工程项目,即使每个项目只减少1%的变更和成本,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佘桂平.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6(32):33-34.

[2]靳萧夷.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7.

[3]方芳,刘月君.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论文作者:宁嘉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宁嘉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